论文学作品中的陌生化翻译:文学作品陌生化

论文学作品中的陌生化翻译

论文学作品中的陌生化翻译 一、引言 作为一条著名的文学理论,“陌生化”一词首先由俄国形式主义学者维 克多·什克洛夫斯基(Viktor Shklovsky)就艺术技巧和美学效应的关系提出。“陌 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也是形式主义者最关心的问题。这个理论强 调的是在内容与形式上违反人们习见的常情、常理、常事,同时在艺术上超越常 境。

二、文学翻译中的“陌生化”特征 翻译是在源语文本指向的空间内的再创造,这决定了陌生化的限度;

翻译用另一种语言再表述,又是在另一种文化中被接受,这决定了翻译的语言及 文本经验的“前在性”与文学创作的不等;
而且翻译文学还面对平行文本的挑战。

这一切造成了翻译上的陌生化有着其特定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虽然翻译界至今没能对“陌生化翻译”的定义给予确切,权威的解释, 但翻译界很早就关注到了文学翻译中的陌生化现象。在上文中已经给出“陌生化 翻译”策略定义的前提下,本部分试就文学翻译中的“陌生化翻译”实例进行分析 研究。有文学艺术素养的译者是让译本处在游离于目的语文化和源语文化之间的 地带:源语文本对于目的语文化而言是异域的,而目的语文本从文化上来说既有 异于源语文化也不同于目的语文化,因此,译文具有异域性。试看An Essay by Ronald Duncan 中的一段:Then,whilst staring at my most decrepit old tree,which stood in full flamboyant bloom,he said,half to himself:“When we were retreating to Dunkirk I often wondered what it was I was defending;

and when we landed in Normandy I used to ask myself what I was fighting for... I suppose I was fighting for that there old tree of yours! Damn funny,ain’t it?” 譯文:后来,他盯着我的一棵最朽不可雕却又盛开着火焰般的鲜花的 老树,半自言自语地说:“当年我们溃退到敦刻尔克时,我常想我们到底在保卫 什么;
当我们诺曼底登陆时,我又常问自己到底在为什么而战……我想当时我是 在为你的那棵老树而战!见鬼,太可笑了,不是吗?” 译文中讲原文中的“decrepit”译成“朽不可雕”而不是词典中的“衰老的, 破旧的”,采用了“陌生化翻译”。汉语中没有“朽不可雕”这个成语,译者翻译的“朽不可雕”来自典故“朽木不可雕也”,亦写作“朽木不雕”或“朽木粪土”。“朽木不可 雕也”出自《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 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
今吾于人也,听 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含义是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不可造就或 事物和局势败坏而不可救药。

源语文本中用“decrepit”是用来形容树木的苍老,而并非简单的“old”, 实际上便是采用了文学上的“陌生化”;
在译文中,译者放弃使用“衰老的,破旧 的”进行字面上的直译,力图保存源语文本中的“陌生化”效果,将其译成“朽不可 雕”,使读者联想起“朽木不可雕也”的典故;
同时,“朽不可雕”由于是译者根据 源语文本并结合目的语文化“改造”之后的词语,本身就具有了“陌生化”的翻译效 果。

“朽木不可雕也”词源本义即指“腐烂的木头不能雕刻”,延伸为我们常 用的解释“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不可救药。”译者使读者在对此典 故认知过程中又进一层,将其重新用来形容词源的本体——树木,达到了“本体 ——喻体(已知文学意义)——回归本体”的螺旋式上升过程,在“喻体(已知文 学意义)——回归本体”的过程中,“陌生化翻译”策略带给读者一种新奇的审美 感受。不仅重新界定了“朽木不可雕也”的文学性,又将原文“decrepit”陌生化后深 层次的文学性诉求表现出来,达到了极佳的审美效果。

三、结语 “陌生”是相对于“熟知”而言的,陌生化翻译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涉及文学中的戏剧文学、美学、翻译学等各方面,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发掘。另 外,陌生化翻译得来的文本也有待进一步研究,通过个案分析总结出其内在逻辑, 为陌生化翻译理论提供实际的可操作性与实践性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