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解题教学的境界:数学解题教学

数学解题教学的境界

数学解题教学的境界 一、会解题不等于会讲题,要结合学生的认知进行设计 在教师辅导学生解题答疑的审题环节中,常常听到教师 说:“ 我有思路了,我做给你看。”有思路说明教师自己 会解这道题了,那么教师会讲这道题目吗?会解题和会讲题 有很大区别,会解题不等于会讲题。

会解题是针对学生的数学问题,结合自己的知识水平和 能力水平,对题目所反映的信息进行处理,并得到题目的解 题思路或解题方法,其目的是为了求得自己对题目的理解, 并能顺利地解完此题,得到答案。

会讲题是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 能力要求,对题目所反映的信息进行处理,使学生能够思路 顺畅地掌握题目的核心点,并能够把握这一类题目的处理方 法,其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消化、运用所学过的知识 以及思想方法,顺利地解决此类问题。

我们来看两位教师答疑后的情景,判断一下其中的教师 属于会解题还是会讲题:
(1)学生:老师,你讲的我没有听懂。

教师:我明明讲得很清楚,可是学生说不懂!是不是学 生的基础太差了? (2)学生:老师讲的我都懂了,可是我还是不会做。

教师:这就奇怪了,既然听懂了,怎么还不会做题呢? 是不是学生故意来捣乱的?毫无疑问,这两种情况都属于教师会解题而不会讲题的 情况。

会讲题的教师在讲题之前应该是这样的:①教师认真做 过题;
②教师反思自己的做题过程:我是怎样思考的?做题 过程中遇到哪些障碍?③思考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会遇到哪些 障碍?怎样讲才会使学生更容易接受? 比如,学生问到如下一道题:如图,将一张长方形纸片 翻折,则图中重叠部 答案很简单:等腰三角形。

经过询问,了解了学生的疑问:答案为什么不可以是钝 角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吗?是不是随便一折都是等腰 三角形? 笔者引导学生拿了一张长方形纸片动手折了起来,结果 发现,重叠部分可以是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 形,但都是等腰三角形,当然,还可以折出等边三角形。如 图所示:
而要判断三角形形状的变化,只要抓住图中∠a的变化 就轻松搞定,即:
①当45°<a<90°时,△ABC 是锐角三角形;

②当0°<a<45°时,△ABC 是钝角三角形;

③当a=45°时,△ABC 是等腰直角 三角形,当a=60°时,△ABC 是等边三角形。

结合翻折,重合的角相等,即∠BAC=∠BAG,因DG∥BC,根据平行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ABC=∠BAG, 所以∠BAC=∠ABC,则△ABC 是等腰三角形,教师结合翻折 和平行的性质,运用逻辑推理,加以证明,学生理解了无论 ∠a 取何值,重叠的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最终学生满 意而归。

一个会讲题的教师从审题环节就会以学生为主体,会充 分考虑学生的情况和疑难点,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寻找适宜的 方式方法,真正学会如何教学生学习,不仅仅是模仿和同伴 互助,更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

二、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展示学生的思维 经常听到教师说:“ 我已经很用心给学生讲解了,有 的题讲了10 多遍,学生怎么还不领情,考试还是不会做呢?” 这里我想问,这些教师真的用心了吗?是否有“嘴勤心懒” 现象? 一个小学六年级学生问到这样一个题目:从4、7、0、2 四个数字中,选出三个数字,一共能组成( )个三位数, 其中最小的三位数是( )。

题目不难,考查的核心是列举法。教师也的确是利用列 举法解答的:(1)以4 作为百位数:470、420、407、402、 472、427;
(2)以7 作为百位数字:740、720、704、702、 742、724;
(3)以2 作为百位数字:240、270、204、207、 247、274。其中最小的三位数是204。

教师的解答属于正常解答,但听完之后总感觉少了什么。教师尽管用了列举法,但逻辑不够深入,没有触发学生思维 的锚点,学生下次遇到同样的问题尽管会想到列举法,但仍 然可能遗漏,导致题目不能完全得分。

如果我们利用列表或者树状图来展示思维过程,学生就 会很自然地领会“分类讨论”思想,下次在遇到类似题目的 时候知道怎样做到不遗不漏,当然,在初中学习概率的计算 时也会更轻松自如。

在这里,分类讨论的思想需要明确向学生说明吗?不一 定,关键是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思维的发展状况 自然而然地去渗透这些思想方法,去渗透解题的规律,这才 是真正的用心! 一位好的教师要学会让学生唱主角,要学会做导演,要 学会“跑龙套”,要学会让学生展示他的思维过程,让学生 暴露他的思维盲点,让学生自己尝试解答题目,让学生自觉 总结题目的特点和解题方法,教师则应该在这个过程中衬托 学生,在学生遇到问题时辅助他找到解决的思路和方法,让 学生感觉自己很牛,自己就可以解决问题,而这需要教师对 学生情况熟练把握,需要教师用心设计答疑的方案,让学生 按照思路和方案来展示。

三、让学生从“清楚”上升到“懂”,再上升到“学会” 有的教师在给学生讲课时,常常会问学生:“你清楚了 吗?你懂了吗?你学会了吗?”清楚、懂、学会,这三者之 间有区别吗?有什么样的区别呢?“清楚”是指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能够把题目中的每 一个已知条件“分得开”,能够把这些已知条件分解成自己 熟悉的一个个知识点,能够理解这些条件的作用,能够理解 教师每一步的做法。

“懂”是指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能够把题目中涉及的 知识点与自己过去熟悉的知识、方法联系起来,能够“连成 网”,能够通过这些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串出一个简单的思路。

“学会”是指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能够在懂的基础上 对相关知识进行联络、梳理、发散和拓展,从而培养学生思 维的发散性和深刻性,并能够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探究能 力。

有这样一道题目: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6,菱形 EFGH 的三个顶点E、G、H 分别在正方形ABCD 边AB、CD、DA 上,AH=2,连结CF。

(1)当DG=2时,求△FGC 的面积;

(2)设DG=x ,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FGC 的面积;

(3)判断△FGC 的面积能否等于1,并说明理由。

第一问中四边形(菱形)EFGH 已特殊化为正方形,容易 得到△FGC 的面积等于4。

第二问中“DG=x”是让菱形EFGH一般化,连接GE,通过 证明△HAE≌△FMG,得FM=AH=2,△FGC 的面积=6—x(0<x <6)。

第三问是借助试题中“菱形EFGH的两个顶点E、G 分别在正方形ABCD边AB、CD 上”的限制作用。由第(2)问可知, FM=AH=2 是一个定值,所以x 的大小限制了△FCG 的面积。

因为HD>AH,所以HC>HB,因此:①点E 不可能与点A 重合;

②点G 不能与点C 重合。这样通过代入数值求出x 的值并由 此求出HG (或AE)的值就可以正确判断△FCG 的面积能否等 于1了。

按照这样的分析,针对学生的情况进行讲解,学生清楚 题目的解答过程是没有问题的(即学生清楚了),如果互动 合理,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考虑已知条件之间的关 系,学生听懂也问题不大(即学生听懂了),但是不是会就 不一定了。

因为在上面的解答中,第(2)问中“ 连接GE”是学生解 题的一个难点,但这一难点的突破没有在讲题(或解题)中得 到暗示,同时,试题中连接GE 有些不流畅;
另外由于点F 是 随着点G、E 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虽然点F 到CD 的距离 FM=AH=2 是一个定值,但点F 到AD的距离却在一定范围内发 生变化,这一点也是学生不容易想到的。

连结GE 是为了证明角相等进而证明三角形全等,如果 不添加这条辅助线可以吗? 当然可以,在七年级学习平行 线的时候,如果我们把平行线的性质进一步引申可以得到 “ 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另一个角的两边那么这两个 角相等或互补”这个命题,如果在分析环节和学生说明这个 命题的正确性,辅助线GE 就可以不需要添加了。WWw.dYLw 同时,为了彰显本题图形背景中的核心思想“特殊—— 一般——特殊”,可引导学生将本题图形置于平面直角坐标 系的背景中,以探究动态菱形EFGH中点F 的位置变化为主线 改编题目。通过比较探究,相信学生能够掌握这一类题目应 该从何处入手,能够把握这一类题目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当然这需要教师辅导学生时对题目有较深的研究和理 解,和学生的互动也比较和谐顺畅,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