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离不开水磨功夫《实数的复习小结》晒课经历]

优课离不开水磨功夫《实数的复习小结》晒课经历

优课离不开水磨功夫《实数的复习小结》晒课经历 从确定参加教育部组织的“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 活动(以下简称为“晒课”)到最终录课完成,历时月余。

晒课内容如何选择?这是摆在晒课之路上的第一道难题,虽 然以前参加各级各类的优质课、青教赛、送教下乡、研讨课 等教研活动多次,但这次选课着实纠结了一番:是驾轻就熟 还是另选新课? 课堂如何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效融合? … … 为此,困惑、忐忑、焦虑了好几天,最终我决定挑战自 我,选一节自己以前没有尝试的新课型——复习课。不管结 果如何,对自己都是一次极好的锤炼。

为此,我选择了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六章《实 数的复习小结》一课。选择复习小结课是因为复习课既不像 上新授课那样有“ 新鲜感”,又不像上练习课那样有“ 成 就感”,因此学生热情不高。复习课难上,难在使不同层次 的学生整堂课都保持旺盛的求知欲;
难在一节课下来,使每 名学生各取所需、各尽所能;
难在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 到充分的发展;
难在给学生带来心灵的震撼、理智的挑战、 由衷的感动。提高数学复习课教学的有效性,是大家一直关 注的问题。复习课难上,也是数学教师的共识。

课题选定后就正式开始了我的晒课之旅。于是,我翻开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以下简称《课 标》)再次研读,看《课标》对实数及相关内容的要求;
又 把教师用书中对实数这一章的解读和教学建议看了好几遍,更深入理解《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把握重点、 难点;
上网查阅有关数学复习课方面的资料等,确定本节课 教学指导思想:复习课不仅是知识的复习与巩固,它还应是 知识体系的构建,数学方法的总结和归纳,数学思想的提炼 与升华。学法的选择本着知识由学生梳理、问题由学生思考、 错误由学生辨析、方法由学生归纳的原则。为了达成本节课 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如下几个教学环节:知识梳理、构建 体系;
典型例题、深化理解;
总结归纳、提炼升华;
目标检 测、反馈矫正等。

进行教学内容设计时,我坚持“ 以问导学、以学为中 心、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的设计思路,用问题引导学 生主动回顾知识,构建知识体系;
精选具有代表性、典型性 的例题、练习题,然后以这些题为载体,引导学生对知识进 行横向、纵向比较,归纳出数学方法,感悟数学思想。

以前教学这一课时,我一般采用复习实数及相关概念开 课,通过再研读后,融入数学文化的教育。从牙牙学语接触 到自然数,到自然数一步步扩充为实数,学生经历了十多年 的学习。而对于我们的先人而言,这一发展历程更漫长、曲 折:从结绳计数开始,历经几千年的发展。这不仅是数的逐 步扩充,更是数学文化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因此,本 次开课时,我用数的产生和发展史导入新课。有专家评价 说:“ 从这个角度引入新课,立意有高度、很好。” 《实数》这一章概念较多,对这些概念的辨析是本节课的任务之一。教材对概念的辨析是采用判断题的形式呈现, 一些课例也都是以判断题的形式呈现。我该用什么方式呈现 呢? 再者,本节课第一个环节“ 知识梳理、构建体系”到 第二环节“ 典型例题、深化理解”及例1 到例2 之间的过 渡如何设计,都是摆在我面前的难题。

经过反复思考和比较后,我选择以学生日常学习中可能 存在的交流对话为素材对概念进行辨析,这样既强化了学生 对概念的理解,又更符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把学生的差错当 作教学资源,一举多得。

我把学生的对话用情景再现的方式呈现出来,录下来插 入到课件中,这样既创新了问题的呈现方式,又为顺利地过 渡到下一环节作了铺垫。

人们常说:数学知识一条线。设计“典型例题,深化理 解”环节时,初稿是用几个题目把本章中的重点知识如平方 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及实数的分类、大小比较、 绝对值、运算等呈现出来,但又觉得这样的设计太散,不能 充分体现本章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对数学思想的渗透。于 是,我就想寻找一条主线把本章知识串起来。几经修改,形 成了以例2 实数的分类为源,引出8 个变式题目,从而把本 章的知识有机联系在一起,在复习巩固的同时体现出知识之 间的逻辑关系。尤其是变式8设计的是让学生结合例2中的实 数和变式2 中的数轴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给学生创设一个 开放的时空,让学生自由翱翔。试讲时,问题提出后教室顿时沸腾起来,你问我答……此刻数学冰冷的美丽化成学生火 热的思考。这样设计有效考查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发现 问题能力,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灵活理解与运用,帮助学生积 累活动经验。

就这样不断进行修改优化,然后“ 纸上谈教”,在心 里默课,在大脑思考。每一环节如何组织教学,问题或练习 题是由个人独立完成,还是小组讨论,学生回答后如何评价 ……在正式录课前,我先进行了一次借班试讲。试讲后的评 课会上,有教师提出,例2的8个变式题可以精减,因为变式 8 是让学生自己提出并解决问题。从课堂上看,学生的思维 比较活跃,如求实数的绝对值等题可以删除,大胆放手让自 己提出并解决这类问题,提升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 力…… 于是,我把例2 的8个变式删减为4 个,给学生提供 了更广阔的探究空间。

本节课“ 总结梳理、提炼升华”环节,开始我是采用 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总结的。为了更好体现出实数这一章的知 识结构、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及数学思想的提炼与升华,有 教师提议用结构图的方式呈现。但结构图如何设计才能既体 现本章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又突出重点、提炼数学思想方法? 我们经过激烈讨论、反复修改才最终成型。

这次试讲,让我最意想不到的是,放学后一个学生找到 我说:“老师,变式8 能不能提 这样的问题?”我立即追问:“ 你是如何想到的?”他说:“既然实数能进行加减乘除运算,像 这样的无理数也应该能够进行乘法运算呀!”学生的回 答出人意料,但细想后又在情理之中。这说明学生在很好地 理解了数学的研究方法的同时,在创新知识;
说明学生经历 从小学初中的学习,对“数与代数”这一部分,已掌握了 研究的基本套路,即先概念、再运算、后运用。这样就更坚 定了我对例2变式设计的修改。

“ 刀剑须磨其钝处方显锋刃,金玉须磨其边角方显珍 贵,课堂须磨其粗糙方显高效。”说心里话,磨课确实是一 件非常折磨人的事,磨什么、怎么磨、磨到什么程度合适, 我对此很苦恼也很纠结。教学设计由简到繁,再由繁到简, 不断地增加、删除,精心选择图片,精心设计每一句导语、 小结和过渡语,精心准备教具…… 这一切对于经历后的人 来说或许是一种“快乐的回忆”,但对于正在经历中的人来 说则是一种“痛苦的折磨”。教师要打造出一节真正意义上 的好课,要经历一个不断否定、不断超越的过程。

WWw.dYLw 每一次的锤炼,我都收获很多,遇到过“山重水复疑无 路”的困境,也品味过“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不管最 后的结果怎样,教学设计是否到位,我都从中悟到许多:关 于教材解读,关于学情分析,关于复习课教学,关于课堂评 价,关于过渡设置,关于板书设计,关于表情举止…… 一 节课的长度是有限的,但一节课的厚度和宽度是无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