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河专家帮下岗者创业_

李艳萍原是沈河区大南街道的下岗职工。下岗后,她

卖过服装,开过饭店,但都不尽如人意。“正当我苦于没有致富门路的时候,我们街道工会组织的专家智囊团为我指明了方向,帮我定下了饲养山野猪项目,并教会我养殖方法。”李艳萍说。搭建平台,让专家献智囊

在沈阳市美丽如画的南运河畔西侧,耸立着几座别致的高楼,那就是科学家花园公寓。每到周末,便有一行人从这里出发,开展“大南地区周末牵手创业行活动”。这一行人,就是大南街道工会组建的大南街道工会专家智囊团。

这个智囊团是沈河区总工会于2002年初会同大南街道工会成立的,现已由当初的20多人,发展至178人,而且全部具有高级职称。谈起智囊团的成立,大南街道工会主席李树军说,“当时我们工会曾围绕‘新时期工会组织该做些什么’这个话题展开讨论。大多数人认为,我们工会不仅要做好基础工作,还要为下岗、失业职工搞好服务。大多数下岗职工,缺少创业所需的资金和技术。资金我们可以帮着跑,可一涉及到专业领域的技术,我们则没有什么办法。正好,沈阳市的科学家花园就坐落在我们地区,里面住着500多位科学家和具有各种专业特长的知名人士。我们于是进行走访调查,召开座谈会,征求专家们的意见。他们表示很愿意为下岗职工再就业出谋划策。于是‘大南街道工会专家智囊团’就这样成立了。经过几年的运作,我们已有100多位专家,并组建了5个顾问服务小组,服务内容包括项目开发、生活健康、法律援助、财务咨询和立项咨询。与此同时,地区内的18个社区又分别成立了智囊团分队,实现了专家的全覆盖。现在我们的做法已被推广至整个沈河区,沈阳市总工会又在全市推广沈河区的经验。”

自智囊团成立后,每一位专家都满怀热情,严谨、可信、可行地工作着,对欲创业者的计划进行把脉,每周为下岗职工提供就业培训,为创业者解决技术难题、提供市场信息,向创业者转让科研成果……他们为下岗职工提出了一个又一个创业方案,帮助下岗职工走向一个又一个成功。

牵手创业,让成功有把握

智囊团成员张跃超是沈阳农业大学的教授,他已亲手帮助6位下岗职工成功创业。李艳萍是他最成功的“作品”。“连干了几样都不成功的李艳萍通过街道工会向我咨询农事产业,我向她推荐了养殖山野猪这个项目。一开始,她对此是一无所知,不敢搞。我鼓励她大胆地干,技术上我全包。”张跃超说。张跃超先将特种山野猪饲养方案交给了李艳萍,并教会了她技术要领。于是,李艳萍投资2万元买下两头种猪开始创业。张跃超说到做到,果真手把手地把她从一个连公猪、母猪都分不清的下岗女工逐渐培养成野猪接产、防疫、治病的专业能手。李艳萍的山野猪越养越多,事业也越做越大。700多头种猪、6个养殖分场,能有这样的规模,李艳萍自己也想不到。“到底是专家,他们有技术,有眼光,项目选得准,有了他们帮忙,成功率就是高。”李艳萍向记者发出这样的感叹。据张跃超介绍,山野猪饲养业的前景十分广阔,与普通猪相比,山野猪具有抗病能力强、易饲养、繁殖率高、生长快、肉质好、营养价值高等诸多优点,目前在市场上供不应求,饲养成本只有普通猪的2/3,效益却是其2倍。他认为,李艳萍将来的养殖规模会远远超过现在,因为不仅沈阳市,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对山野猪都有巨大的需求量。李艳萍告诉记者,现在她又迈出了一步,涉足山野猪猪肉深加工,并建立了“红山龙”大包子专卖店,用山野猪猪肉做的“红山龙”牌包子已经叫响,越来越受沈城市民的欢迎。

智囊团除了帮助地区内的下岗失业人员创业和再就业外,还为本地区的一些亏损企业走出困境,献计献策,出人出力。他们认为,这样做效益更大,救活一个企业,等于保住一批人的饭碗。

智囊团的专家们了解到本地的日用化学厂连年亏损,很多职工待岗在家,于是主动献策,指导该厂抓住国内汽车产业大发展的有利时机,利用工厂闲置车库,引进了一个汽车修配厂。结果,企业的经济状况迅速好转,待岗在家的职工又有了活儿干。同是本地区的施工机械厂,由于工艺落后、设备老化,产品在市场上没有销路。智囊团专家、高级工程师陶宇对该厂生产的提升机的生产过程提出了一整套整改计划,并帮他们引进了磨工的新工艺。按新工艺生产的产品在市场上很快打开了销路。这样的例子,对智囊团来说,不胜枚举。几年来,那些受帮助的企业,针对他们提出的整改意见,先后开发了100多个新项目。与此同时,那些因智囊团扶持而走上了成功的创业之路的下岗职工,又安置了58名下岗职工。

本报记者王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