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对初中生物课程的意义
生命教育对初中生物课程的意义 摘要:当今初中生物课程缺乏生命教育的实质内容,生 物学的核心是使学生能够体会生命的意义,明白生命发展之 美,以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对地球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学校要注重在生物教学中向学生灌输生 命教育,激发学生对自然生命的崇尚和热爱。关键词:初中生物;
生命教育;
教学内容;
实践活动;
课外作业 在工业迅速发展的今天,物质生活水平快速提高,但随 着社会发展,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突出。周围环境受到了严 重破坏,到处排放的工业废气、工业废水、各种生活垃圾等 都严重威胁自然环境,污染排放速度远远超出了自然环境的 自我净化速度,以至于自然界遭到破坏,直接影响了生态环 境,地球上每天都有物种灭绝,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
人类身处于生态食物链的顶端,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在日积月 累之下势必影响人类自身,人类不知节制地开发和污染地球 环境,最终尝到自己所酿的苦果。
一、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为了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也为了人类在将来环境中的 生存,提高人类的环境保护意识势在必行。青少年发展时期, 是接受环保意识最有效的时期,拥有很强的接受能力与可塑 性,而且环保意识要从小抓起,小时候就要养成良好的行为 习惯,所以学校要在初中时期积极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把生命教育融于生物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生命意识。只 有加强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学生才能从身边小事做 起,一步一步,从改变自己到影响别人,进而影响整个社会。
二、当代生物教学中生命教育的缺失 生物教学中缺乏生命教育部分,根本上还是由于学校对 生命教育的忽视,过分看重学生成绩,这种情况之下,学生 对生命没有深刻理解和感受。在许多社会新闻报道中,经常 可以看到许多孩子有虐待动物的行为,更有甚者,会由于外 界压力,学生心理出现压抑情况,有些孩子会发生自残行为 甚至有自杀倾向,这些频发的社会悲剧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 思,是什么引起了这些悲剧?确实有外部环境的影响,但是 如今孩子内心如此脆弱,有些孩子人格与心灵都有扭曲的情 况,学校在教育方面确实存在缺失。只有向学生渗透生命教 育,使学生认识了解生命的美好,才能热爱生命、尊重生命, 建立健全的人格,使心灵变得强大,面对生活磨难的时候, 学生能以一颗强大的内心面对风雨,从根本上杜绝社会悲剧 的发生。
三、如何进行生命教育 (一)丰富教学内容,进行生命教育引导。生物学科的 教材对生命教育的涉及还不够全面,而且教材具有更新延后 性的特点,所以初中生物老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适 当延展,有弹性地进行生命教育引导,不能死板地使用教材 进行教学,生物老师要有教学前瞻性,教学内容要不拘泥于课本教材,教学理念要与时俱进。
(二)组织实践活动,领会生命教育。学校要想有效地 对学生实施生命教育,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是必不可少的。
实践活动可以多种多样,自然界遍布生命,一草一木都体现 着生命的要义,学生可以通过对动物或者植物的观察体会生 命的成长。在动物的选择方面,蚕宝宝可谓具有典型的代表 性,因为蚕宝宝的成长过程跨越了多个阶段,而且体型小, 易于学生饲养。蚕的生长从幼卵开始,逐渐长成蚕宝宝,到 一定阶段时会吐丝结茧,最后成为飞蛾破茧而出。蚕的生长 过程可谓深刻诠释了生命的可贵与神奇,学生观察时能体会 到生命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用心体会生命的变化,认识到 生命的伟大。当学生体会到生命意义的时候,由此及彼,从 物种向自然界生命延展,学生能够学会珍爱生命,对各种生 命形式抱有珍惜与爱护。学校应该开展多样、多领域的实践 活动,不能单纯停留于单一的生物,尽可能向学生展现大自 然生物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把生命形式丰富多彩的自然界展 现在学生眼前,激发学生内心深处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举办生命教育讲座。学校可以采取定期开办生命 教育讲座的方法,促进学生生命保护意识,因为课堂教育与 实践活动有其知识理论性的特质,主要是加深学生的理论认 知,而讲座活动利于煽动学生情绪,弥补了教学上情感培养 的空缺。生命教育讲座具有专题性,网罗各方信息,以生命 教育为主题,从各个角度谈及环境的现状,宣扬人与环境一体共生的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情感,激发他们保护地 球环境的责任与担当。
(四)布置课外作业,使生命教育更深刻。生物学科在 初中教育时期并不算主要学科,生物学居于各学科的次要地 位,导致学生对其不重视。生物学科要想增加学生课余时间 对生物的学习,需要老师布置课外作业,因为生命教育属于 人文教育,所以老师适宜布置学生能够自主选择的、具有灵 活弹性的作业,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四、结语 随着人与自然矛盾的日益突出,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 实施,学校在贯彻落实生命教育理念方面成为重中之重的教 学内容,但我国生物学科的生命教育还处于落后阶段,想要 全面贯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生命教育必须引起社会与 学校的重视,因为如今社会的飞速发展已经不惜牺牲环境为 代价,步入竭泽而渔的误区,加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与生 命意识是为未来生态环境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罗楚春.生命教育的研究与探索[J].中国教育学 刊,2004(12). [2]曹新祥,徐伟强.诠释学校教育应推进“生命教育” [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