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新思路:新思路新

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新思路

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新思路 一、转变人才观,更新教育观 随着我国经济、科学和社会的高速发展,在新形势下, 对劳动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入企业的门槛持续升高,企 业需要的不再是进行简单重复劳作的劳动者,而是具备一定 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并能进行创造劳动的人,提高劳动者素 质、初中级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迫在眉睫。众所周知,教 育的首要功能是促进个体的发展,包括个体的社会化和个性 化,其根本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各类人才,但对于人才 的定义,不同人有着不同的看法。常言道:三百六十行,行 行出状元。这对我们当前正在进行的教育改革是有深刻意义 的,有位教育家总结道: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 人人成才。职业教育要改革,首要任务就是树立新的人才观。

当今时代,教育观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变革。教育的空间已 不仅仅局限于学校,家庭、社区以及工作场所都是学习的场 所,活到老,学到老,教育的时限已贯穿每个人的一生。以 往强调“精英”教育,而现在的教育着重点在于为学生提供 平等的机会和途径,最大限度地开发自己才能。教育观念的 转变是教育改革的先导,发展职业教育也是如此。当今社会 各项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在职业教育中要紧跟时代发展, 在传授原有知识、技术的基础上,积极引入新知识、新技术,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帮助学生树立终 身学习的思想,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他们日后工作接收继续培训和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二、面向市场,加强校企合作 职业教育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各类人才的过程,因此教 育培养的方向就必须适合社会之需,面向社会,面向市场。

传统模式下的职业教育,教学内容死板,教学大纲多年不 变;
单纯的知识教育,旧有经验的复制,忽视实践,没有培 养学生动手能力;
考试分数评高低;
忽视人文教育,没有 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等。大多是重理论轻实践,学生的脚步从 未踏出过学校的大门,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才无法与企 业接轨,很难适应当前社会的高速发展。针对以上这种情况, 在不断反思、摸索中职业教育逐步形成了“技能+学历”的 培养方式,采用“七分实践,三分理论”的教育模式,以学 生为中心,因材施教,校企合作模式,就是在职业教育中探 索出来的一条新道路。校企合作,顾名思义,就是搭建学校 与企业间的桥梁,使学生足不出校也能加强对社会和企业需 求的了解。其优点在于,通过合作企业需求与反馈,学校能 有针对性培养人才,并结合市场导向,着重培养学生实践技 能,更加注重人才的实用性与实效性,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学 生的适应性。在校企合作的道路上探索出了以下三种模式:
(一)“订单式”教学培养。

学生是由学校选拔的学生和企业招收的员工组成,实现 招生与招工同步、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联体。教育 的实施由企业与学校共同完成,围绕企业的需要制定相应的培训和考试内容,针对本企业所需的专业技能,量身制定相 应的实习课程。这种模式下的校企合作针对性强,凸显了职 业技能培训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培养出来学生能很快适应企 业的工作岗位,就业率高,稳定性好。

(二)校企交互模式。

学生的教学计划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企业提供相应 的实习基地、设备和原料,并指派业务过硬的企业工程师到 学校给学生授课,于此同时,学校教师向企业员工提供培训, 进一步提高员工的素质。通过校企双方的交互,使学生能在 教学中获得企业最新、最前沿的技术,通过与企业资深工作 人员的交流,既是提高专业技能,又练就了过硬的本领,真 正实现在育人中创收、在创收中育人。

(三)学校引进企业模式。

企业引进学校模式,也就是将企业的部分生产线建在校 园内,使学生足不出校就能完成相应的"理论学习"和"顶岗 实训"。这种模式不仅较好的解决了企业场地不足的问题, 同时也弥补了学校实习实训设备不足的缺陷,真正实现了企 业与学校资源共享,获得"产学研"相结合的多赢途径。面对 新形势下的挑战,职业教育要树立新的人才观,转变教学观 念,帮助学生树立终生学习的思想,积极拓展校企合作,加 强校企互动,从而实现学校与企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双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