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逻辑学根本原则的反思及对策:逻辑学可以分为

对逻辑学根本原则的反思及对策

对逻辑学根本原则的反思及对策 [摘要]本文对目前我国逻辑教学整体上遇到一些困难感到忧虑;
分析 了我国逻辑教学体系、主要是现行逻辑教材体系在核心概念、基本原则上存在的 一些问题;
指出改造现有的形式逻辑,使语形、语义、语用相统一,并且与非形 式逻辑一道共同构建我国逻辑教学的新体系。

[关键词]逻辑教学逻辑教学改革形式逻辑非形式逻辑 近些年来,高校的逻辑教学工作者被两种现象困扰着:一种是校园内 逻辑教学的景气指数每况愈下、风雨飘摇;
另一种是校园外各种升学、招聘、入 职的逻辑辅导班比比皆是,红红火火。这一冷一热,折射出什么?热,说明社会 对逻辑是迫切需要的;
冷,说明逻辑教学难如人意,亟需改革。本文拟就高校逻 辑教学面临的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及出路做一些探讨,以期引起重视并企盼有 所改观。

一、高校逻辑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逻辑教学的整体状况令人堪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教学点甚少。虽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逻辑学与数学、物理、 化学、天文、地理、生物并列为七大基础学科,然而在我国学科目录分类中,逻 辑学却为哲学类中的二级学科。由于没有独立的学科地位,在本科阶段,全国高 校仅有北京大学、南京大学设有逻辑学专业;
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也廖寥无几, 逻辑专业的毕业生远远不能满足其教学与研究的需要。

2.课程地位处境尴尬,遭遇不同程度的边缘化。在高校,除哲学专业 外,逻辑自然不是专业课,但也不是和语文、英语一样的基础课,(虽然其形式 上也被归为基础课)专业课受专业培养的制约地位牢固;
基础课受社会作用及普 遍共识也不能随意变动,而逻辑课呢?两头不沾,属于夹层地带可有可无、可多 可少被随意处置的课程。进人90年代后,普通高等学校在课程体系改革中有一批 原来逻辑学作为必修课开设的院、系、专业或者取消课程,或者将其改为选修课, 并且普遍压缩了课时,就连有些全国重点大学的哲学系,也将逻辑列为选修课。

高校尚且如此,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逻辑专业偃旗息鼓、几近消失也就不难理解。

种种不争的事实说明我国逻辑学教学处境堪忧,大有被逐出高校课堂之势。3.教学研究的阵地不断萎缩。原来全国唯一的一份逻辑刊物《逻辑与 语言学习》于1995年停刊。没有专门的刊物,逻辑研究在夹缝中生存。1996年, 复印报刊资料《逻辑》由月刊改为双月刊,页数整整减少50%。2009年,又改为 季刊,进一步的萎缩。那么,再往后呢,又将如何? 4.教学队伍逐渐缩小。由于课程不受重视及论文难以发表,在目前高 校普遍以量化标准为主的学术评价体系中,课时不够影响收人,发表论文不够影 响晋升,这些都势必挫伤逻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也难以吸引青年才俊加入其中, 人才流失及新鲜血液的匮乏,逻辑教学队伍的萎缩也就在所难免。

二、高校逻辑教学困境的深层原因 究竟是何种原因导致了这种困境呢?前辈和时贤的分析往往将其归 结为:或是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或是社会对逻辑科学的轻视等等,在我看来, 这种试图从外部寻找突破口的努力无疑是倒果为因,不得要领的。惟有从逻辑课 自身出发对其所见与所蔽进行深刻的反思才有出路。在逻辑课涉及的内容、方法、 手段、师资等诸多因素中,课程体系、内容设置无疑是最重要的,一门学科的兴 衰主要取决于其学科体系及内容设置能否满足社会对它的某种需要,而逻辑教学 的困境恰恰是因为现行逻辑教材的体系、内容设置无法满足人的日常思维及素质 教育的需要造成的,我们应该对此有清醒的认识。

回顾我国的逻辑教学,上世纪80年代,一度曾非常的繁荣。1978年以 来,在“逻辑现代化”的旗帜下,开始了对普通逻辑教学改革的多元化探索,形成 了四种有代表性的观点及改革模式:用现代逻辑取代传统逻辑(取代论);
吸收现 代逻辑成果改造传统逻辑(融合论);
形式逻辑和非形式逻辑并驾齐驱(并举论);

用辩证逻辑统一传统逻辑与现代逻辑(统一论)。几十年来,这些声音此消彼长, 此沉彼浮,从来没有真正的统一过,但是,就全国范围内的教材出版与逻辑教学 的实际情况来看,“取代论”、“统一论”、“并存论“的观点都不占优,而传统逻辑 和数理逻辑相“融合”的教科书成为普遍实行的范式形态,以推理为中心,“蕴涵”、 “真值函项”和“有效性”为核心概念的形式逻辑教学内容体系基本确立。然而,现 在看来,这样的教材体系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其缺憾也是显而易见的,其主要 问题是形式的角度的局限性、有效性的适用范围有限及语用因素的缺失,而这些 问题都触及了这个体系的基本原则及核心概念。下面,我就这些问题进行分析, 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1.“形式”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好处,也有问题。“形式”“形式化”是现行逻辑教材基本特征,传统逻辑摒弃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内容而对它们的形式做 孤立的、平行的研究,以期达到概念明确,判断恰当和推理具有逻辑性的理论目 标。数理逻辑是传统逻辑的现代化,它采用人工语言和形式化的方法来刻画、研 究命题和推理,使我们能够从整体上把握它们的性质与特征,它所具有的严格性、 精密型、系统性以及形式系统所具有的强大的表达能力和精美的研究方法都是无 与伦比的,它在人工智能和计算机研究方面所展现出来强大威力也是举世瞩目。

然而,有所得必有所失,逻辑摆脱内容有其所得,使其成为一门具有工具性质的 形式科学,但由此产生的问题也使它饱受诟病:其一,数理逻辑所采用的人工语 言限制了它的使用范围。普通高校开设逻辑课主要是服务于日常思维和交际,是 为了提高学生的日常分析与表达能力。而日常思维采用的是自然语言,它在丰富 性、灵活性及实用性等方面的优势都是人工语言无法企及的。显然,用人工语言 分析日常思维是勉为其难的。其二,数理逻辑采用形式化、系统化的方法,莱布 尼茨的理想是把思维转化为计算,可是实际的情况是,当我们在计算的时候,是 以机械的方式向前推进的,是不思考的;
而当我们思考的时候,却往往是不计算 的。所以,它对日常思维的指导作用有限。其三,由于思维形式和内容相分离所 产生的“蕴含怪论”使形式逻辑的根基与合理性备受质疑。“真命题被任何命题所 蕴涵,假命题蕴涵任何命题”,这与我们的日常直觉相去甚远,举例来说,“雪是 白的”是真命题,它可以被任何命题所蕴含,也就可以被“2+2=4”所蕴含,就是说, “如果2+2=4,那么雪是白的”是一个形式意义的真命题,但从内容上看却是莫名 其妙的。如果说这个例子只是废话,那么从假命题“2+2=5”,即可以推出“雪是白 的”,又可以推出“雪不是白的”这两个互不相容的命题都为真,就不仅是废话, 而是难逃自相矛盾的嫌疑,形式正确性与内容的正确性不兼容、逻辑真与事实真 不同步是一直困扰逻辑学科内在的主要矛盾。

2.“有效性”的概念太强,适用的范围有限。与形式的角度相对应,现 行逻辑教材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推理和论证的有效性,传统逻辑主要是提供有效推 理与无效推理的形式与规则,数理逻辑的主要任务是构造具有保真性的形式系统 从事证明、推导等活动,这些都是围绕着有效性这个轴心展开的,所谓有效就是 推理形式100%正确,也就是具有此推理形式的任一实例都不会出现真前提和假 结论,换言之,它从真前提必然推出真结论。而无效推理呢,则是推理形式100% 的错误,即从真前提不必然推出真结论。在这里,我们看到,有效性概念刻画的 是一种极端的、理想的状态,在日常推理和论证中,它可能发生的条件及适用性 都是有限的。因为它预设了推理要满足的两个条件:一是前提是完全的、充分的、 无一遗漏的;
二是前提和结论的连接是必然的、唯一的、无歧义的。可是在日常 思维中,这两点都不易做到,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我们进行日常推理的前提经常是不完全、不充分、不到位的;
由于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使得现有 知识、现象的关联常常呈现出多种的可能性,实际上,前提的不充分性及关联的 或然性是日常推理的常态。我们常常是有“选择性地搜集相关的经验证据,在不 充分信息的基础上作出尝试性的判断或抉择,不断根据环境反馈调整、修正自己 的行为,……由此达到实践的成功。”[1](p11)由此看出,日常推理常常是一种学 习、抉择、反馈、调整、纠偏、补漏、完善的过程,一蹴而就的有效推理在有限 的条件下才会发生,尤其是开拓创新,探索未知领域更是如此。另外,有效性这 个概念太强,要么全部正确,要么全部错误,没有伸缩、回旋的余地,它只能刻 画一部分日常推理和论证的特征,而不能刻画全部日常思维的特征。因为在很多 的情形下,日常思维无所谓有效,也无所谓无效,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状态, 例如,要论证“网瘾不好”,我们会列举证据:“网瘾会占用大量的时间”,“网瘾 不利身体健康”,“网瘾可能诱发青少年犯罪”,“网瘾可能导致人格障碍”等等。“我 们很难说这个论证是‘有效的’还是‘无效的’,显然,这既不是一个有效的演绎推 理,甚至也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归纳或类比推理。……但我们没有理由怀疑这 个论证的结论是获得了其前提的某种程度的支持的。” 从上边的分析可以看出,有效性是有条件限制并且也不是万能的,因 此,对于日常思维来说,运用多种逻辑工具来分析也许是必要的,因为“任何逻 辑理论都难以避免它对思维和语言表达实际的片面性的割裂,它只能从某一个方 面某一个角度总结出思维和语言表达的某些特征或规律,而不可能概括思维和语 言表达的所有特征或规律,更不可能一览无余地来规范和引导人们的所有思维和 语言表达”。[3]“支持度”、“合理性”、“充分性”这些非形式逻辑的概念显然能够 弥补有效性之外的真空,它们相互补充、相辅相成,才能提供对日常思维的完整 分析。

3.语用因素的缺失使得形式逻辑的实际效用大打折扣。逻辑学家莫里 斯认为,逻辑是通过语言来研究推理及论证的,而语言具有语形、语义、语用三 个层面,语形涉及的是语言表达式之间的关系;
语义涉及的是语言表达式及其所 指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对语言表达式的解释;
而语用则涉及的是语言表达式及其 使用者的关系,也就是处在一定语境中的人对语言符号的解释。很显然,这是一 个从抽象到具体,从一般到个别的过程,传统逻辑与数理逻辑对推理及论证的研 究都停留在语形及语义的层面上,是抽象的、一般的,“有效性”、“形式化”都是 如此。从时间纬度来看,语形和语义学历史悠久,理论成熟。而语用学的研究起 步较晚,研究不很充分,重视程度也不够,但是它对逻辑学,尤其是逻辑的效用, 恰恰尤为重要,语用学的重要性在于它引进了语言的使用者这个因素,也就是引进了人的因素。更多地关注人和人的体验。与此同时,语用学关注包括语言使用 者在内的所有的语境因素。而这些因素,恰恰是我们对语言作逻辑分析、运用语 言进行交际时必不可少的,离开这些因素,任何语句的意义都不可能是完全的, 无论是对语句的理解还是所进行的推理都是如此,就拿“我是中国人”这句话最简 单的话来说,脱离了“我”这个人的具体情况及说这句话的时间,其真值如何确 定?传统逻辑与数理逻辑的最大问题是语用因素的缺失,即它把语言的使用者及 使用环境都撇开,对推理和论证做抽象的、一般的、理想状态的研究,就像实验 室里的理想气体,T台上的时装一样很难用于实际生活,在实践上就成为实效性 甚差的一门纯理论学科。对此,有学者曾尖锐地指出:“现代逻辑不仅不研究推 理的内容或题材方面,而且几乎从不考虑推理的主体方面。它把推理和论证从实 际所处的种种认知、心理和社会历史的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来而给予一种理想化的 研究,从而对理性作了非个体的、无时间性的和非情景化的理解”[4](p514)因此, 对日常思维的分析与指导远不像它声称的那样大。这也是它遭受冷落的主要原因。

纵观中国逻辑学界几十年关于逻辑课改革的论战与纷争,大多是围绕 着要传统还是要现代,传统多一些还是现代多一些,都是在语形与语义的圈子驻 足打转,语用的因素鲜有提及,而这正是逻辑走出困境的关键所在! 三、高校逻辑教学改革的思路与对策 鉴于以上的分析,普通高校的逻辑教学应如何改革?内容应如何设 置?学者们各抒己见,都有一定的道理,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思考,我认 为,目前教材体系与人的日常思维有一定的距离,但不至摒弃,加以改造仍可重 振雄风;
上世纪60—70年代发端于北美,并风靡全球的非形式逻辑以不同于形式 逻辑的角度贴近生活,贴近日常思维,可与形式逻辑形成互补,也应在大学课堂 有一席之地。概言之,形式逻辑与非形式逻辑各有千秋,且不可归约,应同时开 设为好。下面,说一下具体理由和主张。

1.开设非形式逻辑。这基于以下的理由:
(1)它的内容上看,非形式逻辑是基于对现代逻辑工作方式的反思 及和对西方国家改革高等教育,提升国民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回应的结果。非形式 逻辑主要是以论证为中心,“试图分析:日常语言的特征、论证与语言的关系;

预设、假定以及隐含前提等对论证的影响;
如何识别一个论证的好坏;
评估论证 的强度,以及怎样建构有说服力的论证;
非形式谬误产生的原因,它的表现形式 等等”[5](p35)。可以看出,与形式逻辑以形式化和有效性为中心不同,非形式逻辑以证明力和说服力为理论目标,注重逻辑的应用性,贴近现实生活,与现实生 活用一种不同于形式逻辑视角的结合了起来,两者形成互补,拓展了逻辑学的新 领域。

(2)从国外逻辑课程的设置来看,上世纪初,国外逻辑教学基本以 形式化逻辑为主。进入60年代以后,非形式逻辑崭露头角并逐渐形成一股强劲潮 流。目前,欧美国家开设的逻辑课程主要有三种,一是完全形式化方法解决推理 问题的符号逻辑,如苏佩斯的《逻辑导论》;
二是“融合型”的带有导论性质基础 逻辑,仅有部分的形式分析方法,如柯比的《逻辑导论》;
三是着眼于日常生活, 偏重谬误与论辩分析的非形式逻辑,如奥尔特的《非形式逻辑:可能世界与想象》 等。可以看出,多元化与应用性是当代世界逻辑发展的潮流,我们也应该顺应。

(3)从我国近年逻辑教学的实践来看,2003年末,中国逻辑学会形 式逻辑委员会将学术年会的主题确定为“非形式逻辑与批判性思维”,此后“引发 了逻辑学教学改革的批判性思维转向”。[6](p116)目前,国内许多高校都在这方 面进行了可贵的探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南京大学、南 开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延安大学等高校先后开设了各具特色的“非 形式逻辑”、“批判性思维”课程或专题研究。而有关这方面研究的论文、论著也 纷纷涌现,已形成一个新的热点,这些星星之火,必成燎原之势。

(4)从我国近年社会实践的需要来看,近些年来,国内升学、招聘、 入职考核纷纷借鉴国外GRE、LSAT、MBA、GMAT等批判性思维能力测试的先 进经验,先是MBA考试中尝试进行“批判性思维”和“非形式逻辑”内容的考核,紧 接着MPA、公务员考试也相继引人这种考核。社会的需要给这门课的发展提供 了内在的原动力,高校的教育应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迎来转机。

2.改造现有的逻辑教材体系,融入语用逻辑的内容,建立一个语形、 语义、语用相统一的新逻辑教材体系,使之真正为日常思维,日常交际提供分析 工具。前已述及,影响形式逻辑效用的最大问题是语用因素的缺失,国内现有的 逻辑教程,无论是传统型的,现代型的还是融合型的共同问题,就是在其体系中, 鲜有语用因素介入,缺少人,交际语境与交际规则,因而使这些理论在进入日常 分析和日常交际时就缺少必要的环节而陷入困顿。因而,当务之急就是要改革现 有的形式逻辑体系,把语形、语义、语用三者统一起来。在这方面,有一个先行 者,就是我国已故著名的逻辑学家周礼全先生,有一个很好的范例,就是他在1994 年出版的《逻辑——正确思维和成功交际的理论》一书,“提出了一个以意义、 语境、隐涵、预设等范畴为骨干的自然语言逻辑体系,描述了一种成功交际的理论”,[7]并力图把这一理论组成一个科学概念的范畴体系,他的这一思想不仅在 中国独树一帜,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也富有创见。这本书的最大特点,就是一改以 语形、语义为中心构建逻辑体系的惯例,而是以语形、语义、语用三者的统一为 基础,以语用、交际为中心构造体系。全书共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也就是绪 论,他提出了创新理论四层次意义理论。他将语言形式分为抽象语句、语句、话 语和交际语境中的话语四个层次,从而也区分出对应的四个意义层次:命题、命 题态度、意谓和意思。周先生认为,在四层次的意义中,“只有意思才是语言交 际中具体的、完全的和真实的意义。其他的意义,都只是语言交际中抽象的和部 分的意义,都只是意思的构成因素”。[8](p22)而我们现在逻辑教材所涉及的语言 意义,大都是周先生所说的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的意义,都只是语言表达式的部 分意义,是不完全的。这本书的第二部分,介绍了现行的各种逻辑理论,先生认 为,命题罗辑和谓词逻辑属于形式语形学和形式语义学,而其中的道义逻辑、认 知逻辑、命令句逻辑和疑问句逻辑则已经涉及了言语行为和交际活动,属于形式 语用学的范围。这本书的第三部分是语境、言语行为、隐涵、预设和修辞等一般 交际活动的理论,属于描述语用学的范围。这本书第四部分是谈话、讲演和辩论 几种特殊形态的交际活动理论,属于应用语用学的范围。综上所述,这本书的大 部分内容或主要内容是属于语用学的范围。按周先生的话说,“本书的重点是成 功交际的理论”,[9](p27)它对我们日常思维、交流的指导意义是现行的逻辑教材 无法比拟的,因而,国内的逻辑教材应该效法这个范例来校准我们的方向,毕竟, 我们已经走了这么长时间的弯路。

作者:薛梦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