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研究
探究式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研究 探究式阅读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用研究探索的方式 来获取和应用知识的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方式,通过师生合作探索最终让学生可以 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概括分析提炼出自己的观点,进而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提出 自己的疑问和否定。把探究的精神引入阅读教学,让学生从文本的感悟出发,带 着问题进行研究性阅读,在鉴赏中找出问题的答案,阅读已不单单是找出标准答 案,而是在获得答案的基础上探究结论,提升迁移信息的能力。一、情景创设,感知领悟 1.阅读疑问。在探究阅读模式下,以问设疑、以疑导读是阅读的关键 步骤,因此在设问时候要因文章而异、因课堂氛围而异,设疑切入点要新颖,可 以从当下的社会、学校、家庭导入,也可以普世价值观,新闻、笑话、历史传奇 等素材进行导入,找到与文章相同的契合点入手,达到趣味性、社会性、悬念性 设疑,让学生可以更快地投入到阅读和思考之中。
例如,在《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这个文章中,我们可以从题目中就可 以找到关键词,一个“怒”字就可以引发学生很多的思考,随着而来的思考也多了, 她为什么要怒,怒的表现是什么,怒的后果是如何?都是可以从标题中引发的一 连串的疑问。也可以从文章的冲突点来进行设疑,如在《雷雨》中,有一部分同 学认为周朴圆对待萍有着怀念,可以看出周朴园还是善良的,还是深爱着待萍的。
针对这个有争议点的人物,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来思考,你是如何看待这一人物的, 进而鼓励学生对文章的深入阅读和分析。
2.创设情境,以情激发热情。在现在多媒体日益普及的今天,各类情 境展示都比较容易。可以通过图片、影像、投影等展示,以情为突破口,营造与 课文相似氛围。例如,在《最后一课》的课程中,首先让学生听配乐朗诵,以一 种低沉悲痛的气氛感染整个课堂,很快就可以带学生进入一种悲伤的情绪中,学 生的情感收到强烈的震撼。接下来教师也要带一种饱含激情和严肃的情感带领学 生读课文,使学生深深地沉浸在这种氛围中,好像我们这堂课就是所谓的最后一 节课。韩麦尔先生的那种爱国精神通过他的话语逐渐展示出来,伟岸形象通过这 种氛围更是展现的淋漓尽致。
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的作用,情景展现也可以给学 生一定的直观感受,秀丽的风光还有古色古香的书画作品,髙雅悠扬的琴声把学生带进了诗词的场景中,学生用自己的情、意、韵来充分地感受作品的美。通过 这种抛砖引玉的提示,学生也可以有自己的特殊的情感穿插在其中,学生的想象 的阀门顿时打开,情感的流露瞬间形成,在诗词的学习中在字里行间里感受它的 情感,学生置身于古诗词的意境中可以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
3.在读中找问题。读的种类非常多,如朗读、默念、品读、速读、美 读等,教师要根据课文的题材、内容选择适合的读的方式,在读的时候要写读书 心得体会,让学生从读、想、练中不断的找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感知语言 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的课文理解。在这个中间要把文章和作者相联系起来是一个 最为常见的做法。文章都是与作者有一样的品格和灵魂,你在品读文章其实也是 在和作者的灵魂进行交流,学生在阅读之前了解作者的性格和写文章的处境就可 以更好地对作品产生感觉,带着和作者同意的境况进入阅读。如在《荷塘月色》 中,学生在阅读之前就可以找一些和作者在写作品前后相关的事件进行分析。
二、研读文本,合作探究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情景后,剩下功夫在于学生的阅读,学生通 过不同方式阅读肯定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互相说出或者解决 一些问题,但是总是有很多个性化的问题是难以解决的,在这个时候教师要有针 对性地解决普遍性问题。有很多问题学生是没有研究价值的,很多问题是开放性 问题,教师要做适当的补充和引导,帮助他们解决开放式问题。
研读一方面是认真阅读文本和感知文本,另一方面是阅读加思考。在 研读中学生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进行探索和研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在 这个阶段教师要有针对性的参与,不能全包也不能袖手旁观,可以给予一定启迪, 唤起他们内心世界的动力,鼓励他们在探究的路上不断前行。
三、创新思维,拓展延伸 经过上面两个阶段过程后,教师要依据教材某一特征进行针对性的延 伸,可以以点代面,在相关的知识中找结合点和契合点,拓展延伸要求让语文放 到一个更高层的背景下去理解,放到实际生活中,放到历史文化中去理解。
如可以向其他作品延伸找契合点,《再别康桥》这篇文章可以向新月 派诗人拓展,让学生对新月派诗人有所了解,并收集相似的诗歌,形成一个新的 专题学习。语文的实践性很强,可以向社会拓展,如在《孔乙己》中作者描述是或许已经死了,但是不是真的死了?学生可以根据文章中所给出的信息结合社会 实际进行合理化猜想。
延伸拓展的方式也是很多,可以采用写作、辩论、演讲、表演等方式 进行,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应用和尝试,并不断进行创新。
杨小凡 (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