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动画创作的创造性思维训练内容与方法
浅谈动画创作的创造性思维训练内容与方法 摘 要:创造性思维;
动画创作;
想象与联想;
逆向思维 我国的动画作品比不上一些动画大国作品的原因已经 有很多分析和讨论的声音。继续往深层次分析的话,还是在 动画教育上。动画教育某些方面的缺失使动画创作人员的能 力不足,创作人员的能力很大方面决定了动画作品的质量。
而培养创作人员创意能力和思路的创造性思维训练却从来 没有出现在动画专业的课程中。
从哪些方面训练,如何训练,下面以动画专业学生为对 象,谈谈动画创作的创造性思维训练相关课程的教学设想。
二、与动画创作相关的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内容 训练的内容是由目的而决定的。对动画专业学生进行创 造性思维训练的最终目的是扩宽他们的创意思路,提高想象 力,使以后在动画创作中有创新。针对这个目的,那么对动 画专业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训练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联想和想象思维 想象是指用过去感知的材料来创造新的形象,或者说是 在人脑中改造记忆中的表象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想象活动 有时是无意的,有时是有意的。有意想象分为再造想象和创 造想象,前者根据描述形成新形象,后者根据目的、任务独 立创造出新形象。联想是根据具体形象进行直接的、相关的 想象形式,也有的是概念相近的或多种元素组合起来联想形式,有的甚至是看似毫不相干的几个因素通过转折达到联想 的目的。联想力和想象力除了天赋之外,后天的训练也是至 关重要的。为了以后的动画创作,动画专业学生需要进行专 门的创造想象和联想思维锻炼。
2.侧向与逆向思维 侧向与逆向思维的训练是建立在联想与想象能力提高 的基础上的,能够达到拓宽创意思路的目标。我们在日常生 活中有时也能感觉到,如果只是顺着某一思路思考,往往始 终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这时如果让思维向左右发 散,或作逆向推理,有时能得到意外的收获。例如,服饰风 格的流行趋势就体现了一种逆向思维。当某一风格广为流行 时,与之相反的风格就将要兴起了。在某一时期人们追求造 型夸张的服饰装扮来满足自己的审美心理。当这种风格充斥 大街小巷时,人们又开始进行反思,从简约、朴实中体验一 种清新的境界,进而形成新的流行风格。
在动画创意思维中也是如此,在一定的情况下,侧向思 维和逆向思维能够起到拓宽和启发创作思路的重要作用。在 实际动画创作中,按照常规的思路,有时动画作品会缺乏创 造性,这时利用逆向思维法,摆脱原有的思维定势,从另一 个角度去思考, 却能够找到最佳的感觉,促成创意思维的完 善和动画创作的成功。不光动画创作,现代很多有创新意识 的设计师在自己的创作理念上,往往运用侧向和逆向思维的 方法进行艺术创作。为达到扩宽创作思路的目标,动画专业的学生有必要在联想与想象力提高的基础上进行专门的侧 向与逆向思维训练。
三、创作性思维的训练方式 根据训练的内容和目的,需要有顺序的按一定训练方式 在动画专业课上对学生进行训练。首先训练想象力,接着联 想训练,最后侧逆向思维训练。
1.想象力训练 具体来说,以"鲁宾之杯"为例,使学生理解图地转化与 周围环境的影响的关系。然后要求学生利用图地转换的方法 扩展创意思维,具体运用到动画分镜头的设计上。以埃舍尔 的"瀑布"、"掺望塔"为例,使学生理解矛盾空间。以福田繁 雄创作的"狗"、"影子"、"咖啡馆"等系列混维想象图形为例, 使学生理解视动错觉。这些方法理解后都要求利用在动画的 分镜、剪辑等与图形创意相关之处。提高上文所说的"讲故 事"的能力。
2.联想力训练 联想力训练可以从具象的基本几何形入手,循序渐进。
可以在开始让学生们自由运用接近、类似、对比、因果等不 同的联想形式,创作一个图形创意练习。在这个图形创意练 习中,出现的艺术造型既有形的联想,如蛋、钟、太阳和水 杯等;
也有意的联想,如脚步、飞行、传播等,还有不同关 系的联想,如CD机与耳塞、镜子与脸、气筒与球、球与旋转 等等。然后逐渐深入,完成了具体的几何形联想后,可以一种具体的物体作为创作题材,要求学生通过仔细的观察、思 考和一系列的联想,创作出众多别具特色的艺术造型。
3.侧向与逆向思维训练 进行动画创作时,可以在常规思路的基础上作逆向型的 思维,将两种相反的事物结合起来,从中找出规律。也可以 置换主客观条件,来扩宽思路。可以开始以埃舍尔的作品《鸟 变鱼》为例,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打破思维定势,逆向思维。
埃舍尔的《鸟变鱼》将天上飞的小鸟经过渐变的处理手法逐 渐变为河水,而白色的天空逐渐过渡为水里的游鱼,鸟和鱼 是图地反转的关系,这能使学生很好的理解什么是打破思维 定势。然后对学生进行思维发散的训练,要求学生对日常生 活常见的、熟悉的物象,进行发散式的想象,然后通过多维 构思产生和原始物有关联,但本质不同的物体。
参考文献:
[1]赛来西·阿不都拉,梅文杰.广告教学中创造性思 维的激发与培养[J]当代传播, 2005,(05) [2]董振域.标新立异--创造性思维的本质特征[J]发 明与革新, 2002,(09) [3]张武升.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方法的探索[J]人民 教育,2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