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社团评价【关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社团建设关系之探析】

关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社团建设关系之探析

关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社团建设关系之探析 当今高校学生社团文化蓬勃发展,社团活动已经成为学生课外活动重要的 一部分。作为社团中的艺术社团也同样受到学生群体的热衷参与,并且它已经成 为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笔者作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工作者,通过对高校艺术社团的深入调研, 深刻认识到公共艺术教育发展与社团建设的紧密关系。本文将从公共艺术教育与 社团文化的依托、从属关系两个视角进行剖析,以期对两者之间如何促进与发展 的思路尽绵薄之力。

如今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日益受到重视,各级教育部门相继组织相关比赛和 活动,以期提高其水平。为了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整体质量, 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工作者也在不断探索,虽然较之以往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水 平已经获得长足的进步,但仍然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笔者根据自己在团委公共艺术教育中心工作的经历,以浙江财经大学的实 际情况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思考。笔者在进行一系列的调研工作后认识到,大 学生艺术社团是一个实施公共艺术教育的有效载体,也是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的 途径。

因此如何处理两者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文章笔者将从公共艺术教 育如何依托大学生艺术社团发展的视角进行分析、探讨。

1 公共艺术教育如何依托大学生艺术社团发展 高校中公共艺术教育承担着提升大学生艺术修养的主要工作,但是由于涉 及的群体往往是非专业的学生,因此在开展形式上遇到许多问题。传统专业课程 的开设条件一般可以满足所学专业的所有学生,而公共艺术课程的开设往往不能 满足全校的所有学生。

探究其原因往往归结于资源的不足,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形式一般是理论 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理论课程以学校公选课的形式开展起来。笔者查看了浙 江财经大学2013级专业培养方案中涉及的公共艺术课程。虽然学校在课程的设置 上已经较为系统化,但是所设置的11门课程还不能覆盖公共艺术所涵盖的内容, 而且要求学生完成的课时量较少。在实践课程的安排上,虽然学校有1名专职指导教师和4名外聘的常任指导 教师,但是所指导的学生数量只是学校的很小一部分。针对上述师资较为短缺的 情况,想短时间依靠师资力量进行填补显然是不可能的,而通过发挥学生组织的 主动性去解决这个问题是一种有效途径。以下内容笔者将提炼社团参与公共艺术 教育建设的三大优势。

1.1 公共艺术教育以大学生艺术社团为有效载体 公共艺术教育的目的是提升大学生的艺术修养,而当代大学生作为追 求自我个性特点,勇于追寻艺术梦想的群体。学生艺术社团也正是在兴趣爱好下 建立起来的,社团中学生可以自主学习并开展文化活动,成为公共艺术教育的实 践载体。

1.2 大学生艺术社团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普通高校中,艺术社团建设一般由学校提供指导,学生源于兴趣爱 好自主组织和建设起来。在这样一种氛围下,同学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校园文 化建设,进一步地促进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

1.3 大学生艺术社团丰富公共艺术教育内容 大学生艺术社团具有独立性与自主性。正所谓艺术门类百花齐放,我 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艺术形式进入校园,学生根据兴趣与特长加入不同社团, 在一定程度上间接丰富了公共艺术教育内容。

目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主要开展载体是课堂教学与大学生艺术社 团,而与课堂教学相比艺术社团具备一些特点。

大学生艺术社团具有独立性、自主性,因此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 爱好组织活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多样性,提高了学生参与率,使艺 术文化百花齐放。再者,“艺术社团活动与艺术课程教学之间的区别。大学生艺 术社团活动既与艺术课程教学相互联系,又具有与课堂教学相区别的独特的教育 价值。大学生艺术社团加强校园文化氛围的建设。” 2 大学生艺术社团夯实公共艺术教育基础 公共艺术教育资源短缺是大多数普通高校常见问题,如上文所述公共艺术教学载体主要是课堂教学和大学生艺术社团活动两部分。而与课堂教学相比 社团这一载体担负了更多实践性学习,社团中大学生通过实践课程、开展活动以 及参与各级艺术比赛的方式,使自身专业水平得到提升,从而在第二课堂的教学 中提高公共艺术教育质量,进一步夯实公共艺术教育基础。

综上所述,大学生艺术社团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体系中扮演了重要角 色。大学生通过参与社团文化建设,发挥艺术才华,主动参与公共艺术教育。假 如没有艺术社团这样的平台,那么许多学生的艺术特长就得不到充分展示,也无 法营造出浓厚的校园艺术文化氛围。尤为重要的是公共艺术教育依托大学生艺术 团,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丰富公共艺术教育内容,同时也夯实了公共艺术教育 基础。

关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社团建设关系的探讨,我们通过上文可以发 现公共艺术教育依托艺术社团可以更好地服务在校大学生,提高素质教育的力度, 目的是为当今社会培养更多全方位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许乐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