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学前教育的策略方法探讨
关于幼儿学前教育的策略方法探讨 幼儿教育是现今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加强和改进幼儿教育发展,对培养 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修养具有重大的意义。要做好幼儿学前教育工作,我 们必须善于掌握幼儿的心理特征,科学进行智力开发,灵活进行艺术启蒙教育,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并在社会、家庭、幼儿园等多方面的互相配合下进行。一、要善于掌握幼儿的心理特征 幼儿与成人是两个不同范畴的群体,两者在心理上差异是很大的,只有真 正认识这些事实,才能对幼儿进行卓有成效的教育,达到预期目标。幼儿的心理 特点有如下几个方面:①活泼好动:②好奇好问:③认识具体形象:④模仿性强:
⑤无意性大:针对幼儿以上的心理特征,就不能长时间地让幼儿单纯而枯燥地进 行活动。对他们提出的问题应该热情地、耐心地给予解答。
在教育幼儿时,要注意将抽象的东西化为具体、生动的东西〔比如概念和 道理〕,便于幼儿理解和接受。加强对幼儿文明语言和优良行为教育,让幼儿多 模仿文明的语言和优良的行为,要经常组织幼儿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这些活动 应尽量考虑幼儿兴趣,要有必要地对其进行教育,才能收到良好成效。
二、幼儿的智力开发要科学进行 智力是在外界环境中锻炼的结果。专家认为,它是由先天因素和后天 因素共同决定的。对于平常人来讲,后天因素的作用更具有决定性意义。心理学 家认为,人类的大脑发育与成长大部分是在幼儿阶段进行的,一般可以结合如下 几个方面来开放幼儿的智力。①训练幼儿的动作发展:②促进幼儿观察力的提 高:③丰富幼儿的语言观念:④提高幼儿记忆力:⑤培养幼儿思维能力:⑥鼓励 幼儿的创造力。专家认为,要为幼儿提供广泛的生活经验和内容。让幼儿的智力 在吸收了形式多样的生活经验后得到发展,只有运用形式多样的教法,才能提高 其兴趣,激发起其情感,以达到既教书又教人的目的。
三、幼儿的艺术启蒙要有新颖巧妙 由于幼儿个性好动、好问、好玩等不能让其长时间地进行“读写”训练,要 让孩子们更多接受些艺术启蒙教育,比如:唱歌、跳舞、画画等。音乐是声音的 艺术,他通过美妙的声音,生动形象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音乐的感染力是巨大而不可比拟的。宛转动听的旋律可以使人兴奋,给人带来无 比的喜悦,有可以使人黯然流泪。音乐能潜移默化地陶冶幼儿的性情,使他们保 持良好的情绪,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因此,在教学中。应多些开辟音乐欣赏课, 让孩子们多接触音乐,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老师在教学中要结合一些简单 易懂的歌曲进行。
比如:教唱《小猫你别吵》。《一分钱》、《蚂蚁搬豆》、《蝴蝶花》等, 培养幼儿的原因素养。此外,让孩子们看看一些简单的画册,激发他们对画画的 兴趣,让五彩缤纷的画画在孩子们的脑子中留下印象。要有目的地让孩子学会画 一些简单事物。如:太阳、月亮、树木等,画成后,再让他们分别涂上颜色,加 深对事物的理解和认识。再者,舞蹈是一门综合艺术,它结合音乐的感受,审美 的眼光,感情的表达等,对幼儿来说,这不仅可以锻炼优美的体态。培养美好的 情感和高尚的情趣,还能开发智力,增长知识,使幼儿变得更加聪明、自信、活 泼和健康。在教示跳舞时,先让孩子们观看幼儿们表演的各种节目,主要的朗诵、 跳舞等,让他们在脑子里形成概念。孩子们的模仿性很强,老师只要认真、耐心 地教、孩子们肯定学得快,演得很棒。
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要全面 幼儿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健时期,家庭教育和学前教育阶 段是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比知识的获得 更重要。
1.家园结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同样离不开 家庭的熏陶。要将教师的教育模式延伸到家庭教育中来,幼儿园要求孩子怎么做 的,在家里同样如此要求孩子。这样,才能巩固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在幼儿园接 受的行为模式,如果家长不配合,孩子回到家后,可能很快便弃之一旁,这对幼 儿的教育是极其不利的。因此幼儿园的教育是离不开家庭的配合和补充的。
幼儿园和家庭之间用家园联系册、家长园地,幼儿成长手册,使家长了解 科学育儿的知识,对家长提出一些具体要求,要求家长督促幼儿严格执行,积极 鼓励有进步的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定期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 可以让家长亲眼目睹幼儿在园的表现,了解自己孩子与其他幼儿之间的差距,同 时也增加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情,寓教育于游戏之中,让家长和幼儿在愉快的 环境中,受到教育。2.榜样激励。幼儿的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但他们对来自成人的表扬和鼓 励是非常重视的,家长应该利用幼儿的这种上进心理需求,及时肯定幼儿的良好 行为表现,特别是对能够自觉遵循常规的幼儿要及时表扬和鼓励,这样就可以使 幼儿对正确的行为而获得的正面强化刺激而使其固化下来,而逐渐养成行为习惯。
如:为培养幼儿自我服务能力,解决有些幼儿不愿洗手的坏毛病,老师对 已经养成洗手习惯的幼儿讲讲自己对洗手的看法,同时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向幼 儿出示两张图片,一张图为脏的小手,一张图为干净的小手,然后组织幼儿讨论:
“你喜欢那只小手为什么”在老师的引导下,幼儿能说出脏手上有细菌,吃到肚子 里会生病的道理。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幼儿学会洗手,当幼儿洗干净手 后,教师及时在班级进行表扬,从而使孩子们逐渐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
3.科学引导。坚持科学的教育方法,对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有着非常重要 的作用。幼儿喜欢听有趣味的故事,而充分利用故事教育的载体,对幼儿进行行 为习惯的培养可以产生较好的效果。为培养幼儿爱惜粮食,我们向幼儿讲述了《大 公鸡和漏嘴巴》的故事,再组织幼儿讨论故事中的不同角色,启发幼儿爱惜粮食。
在故事教育之后的进餐中,扔饭菜的行为明显减少了。
但现在幼儿教育中常有这样的现象,有些教师或者家长很想教育好孩子, 养成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但往往事与愿违,这与教育方法不当有关。例如,父 母爱子心切,吃任孩子挑,钱任孩子花,结果导致孩子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唯 我独尊,自私任性的坏习惯。
4.言传身教。人们常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有什么样的父母, 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父母的一言一行就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父母不雅的 一句话,一个动作,都可能误导到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影响就逐渐发展 成一种人生方式。孩子好模仿,思维具体形象,家长的良好行为习惯是孩子学习 的直接范例,家长的行为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如排队、让座、爱整洁,爱 护物品,生活有规律、不随地吐痰、垃圾扔进垃圾桶等到细节都是如此,要求孩 子做到的,父母首先做到,要求孩子不做的,父母一定首先不做。时时处处严格 要求自己,做孩子的表率,来影响孩子、教育孩子。
5.强化巩固。一个人的良好行为习惯并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需要有一个 从陌生到熟练,再由熟练到自由化的过程,要完成这一过程必须反复训练,逐步 强化。如有个别幼儿在玩完玩具后,没有把玩具放回玩具柜,我们就要有意识一 组织幼儿进行收拾玩具的练习,并多次重复训练,使幼儿养成不用提醒玩完后就能自觉、及时地将玩具放回去的好习惯。
行为巩固是指定期对幼儿的行为常规进行检查和评比,使其能够在生活常 规的制约下自觉养成良好生活常规和巩固已经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在行为巩固 教育时,还使用适当的激励手段来促进幼儿坚持良好行为。在检查中对行为习惯 好的幼儿进行表扬,对较差的孩子个别帮助。检查中行为表现好的孩子在墙报上 贴上星星,使其产生自豪感和荣誉感,以激励其他幼儿学习。还在值日生活动中 开展了“小小检查员”的活动,每天安排1-2个幼儿担任班级的“检查员”,让他们检 查和评价全班小朋友的生活常规表现,对幼儿的良好行为的养成作用很大,能够 有力地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综上所述,幼儿学前教育工作是繁重而光荣的,涉及到的方面也很多, 需要我们不断探索、研究和进取,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作者:薛国凤 来源: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6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