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中个性化的护理干预论文(共2篇)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中个性化的护理干预论文(共2篇) 第1篇:恶性肿瘤静脉血栓患者肺栓塞发生率的研究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临床上恶性肿瘤疾病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其主要危 害是发生血栓脱落进而引起肺栓塞。临床研究报道,肺栓塞是引起恶性肿瘤患者 死亡的第二大原因,仅次于恶性肿瘤疾病本身[1]。非恶性肿瘤和恶性肿瘤患者 均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时其肺栓塞发生率是否有差别,目前临床研究较少,本文 选取126例下肢静脉血栓患者进行研究,并对恶性肿瘤与非恶性肿瘤静脉血栓患 者肺栓塞发生率的差异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2月~2015年6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126例下肢静 脉血栓患者进行研究,发病时间均7d,其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诊断均与相关诊断 和治疗指南相符合。根据患者是否患有恶性肿瘤疾病将其分为非恶性肿瘤组(100 例)和恶性肿瘤组(26例)。非恶性肿瘤组中男66例,女34例,年龄最小为20 岁,最大78岁,平均年龄(42.6±9.6)岁;
恶性肿瘤组中男16例,女10例,年龄 最小22岁,最大80岁,平均年龄(53.1±9.1)岁,肿瘤类型包括胰腺癌3例、肺癌 10例、肾癌2例、结肠癌2例、肾癌1例、恶性脑肿瘤3例、卵巢癌5例,6例患者被 确诊为恶性肿瘤疾病后行化疗和放疗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6例患者在肿瘤手 术治疗7d后发生深静脉血栓,5例患者起初诊断为深静脉血栓,在治疗期间被诊 断伴发有恶性肿瘤。
1.2分析方法在患者住院期间对其肺栓塞发生率进行统计,比较两组患者 肺栓塞发生率的差异。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住院治疗期间,恶性肿瘤疾病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肺栓塞发生率为 23.08%(6/26),而非恶性肿瘤疾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肺栓塞发生率为 3.00%(3/1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5404,P=0.00400.05)。对两组患者进行6~60个月的随访,发现恶性肿瘤组患者肺栓塞发生率7.7% (2/26)与非恶性肿瘤患者肺栓塞发生率2.00%(2/1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2.1752,P=0.14030.05)。
3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临床恶性肿瘤疾病患者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临床研 究报道,恶性肿瘤疾病患者其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几率在1%~11%,而深静 脉血栓患者中有10%~30%的患者是因恶性肿瘤疾病所导致[2]。本文选取的126 例深静脉血栓患者中恶性肿瘤患者26例(20.6%),该结果与临床文献报道相符 合。杨涛等[3]研究发现,恶性肿瘤疾病患者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原因可能为以 下几点:①肿瘤细胞对凝血系统具有激活作用;
②肿瘤对静脉造成的压迫以及长 时间卧床休息会引发血流瘀滞;
③中心静脉插管、肿瘤组织直接浸润以及其他有 创性的手术和检查等导致血管损伤,同时化疗药物会对血管内皮系统造成损伤;
④手术期间或手术后脱水、出血以及化疗引发腹泻、呕吐所导致的脱水等。
另外,某些恶性肿瘤疾病,如胰腺癌、卵巢癌、胃癌、肺癌以及血液癌等 其首发症状均以下肢深静脉血栓为主,即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产生可对恶性肿瘤疾 病进行预测。本文中4例恶性肿瘤疾病患者其首发症状以下肢深静脉血栓为主, 其中淋巴癌2例、胃癌1例、肺癌1例,所以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需注意少数患 者可能具有隐藏性的恶性肿瘤疾病。
肺栓塞疾病是引发恶性肿瘤患者死亡较为常见的原因之一,若恶性肿瘤患 者发病在1年内,其死亡率将提高3倍。研究发现,恶性肿瘤疾病患者中约有3.4% 的患者会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而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约有33.5%患者会发生 肺栓塞。有研究报道,恶性肿瘤疾病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其肺栓塞发生率约 为8.9%。本文中住院期间恶性肿瘤疾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其出现肺栓塞的 几率为23.08%,明显高于非恶性肿瘤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肺栓塞发生率 (P0.05),目前对于恶性肿瘤疾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其出现肺栓塞高于 非恶性肿瘤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肺栓塞发生率的原因还有待于深入研究,上 述结果表明恶性肿瘤疾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是发生肺栓塞的高危人群,因 此临床医生在治疗肿瘤疾病期间还需进一步加强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 认识,必要情况下需采取积极监测和有效预防措施。
综上所述,严格的抗凝和溶栓治疗是目前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主要措施, 该方法可明显减少肺栓塞疾病的发生率,然而由于恶性肿瘤疾病其身体机能较差,予以患者抗凝治疗将增加其出血风险,同时血栓的复发率也会增加,根据本院对 于恶性肿瘤合并深静脉血栓患者发生肺栓塞的治疗经验,认为需对患者常规放置 腔镜脉滤器。
作者:王新峰,郭康,李宁 第2篇: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中个性化的护理干预 妇科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及妇女健康的疾病,我国2011年仅宫颈癌就新增20 万[1]。目前,手术是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如何改善患者围手术期的 焦虑抑郁情绪,对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干预措施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旨在通过 柔性管理理念优化下的护理干预措施对妇科恶性肿瘤实施围术期护理,增加患者 与护士之间的彼此信任和了解,针对患者围术期出现的心理问题实施个性化护理, 从而提高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心理舒适度,降低焦虑抑郁程度,促进早日康复,提 高患者满意度。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12月妇科收治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 对象。其中宫颈癌32例,卵巢癌纳入25例,内膜癌15例。标准:①病理确诊为恶 性肿瘤;
②知晓病情和处于手术期;
③无手术史;
④愿意参加此项研究。排除标 准:①既往有重要脏器功能损害、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
②手术后合并严重并发 症的患者;
③有认知和精神障碍的患者;
④不愿参加此项研究。选择符合以上标 准的恶性肿瘤患者72例,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将2015年1月~6月收治的 36例为对照组,2015年7月~12月收治的36例为实验组。两组患者文化程度、年 龄、婚姻状况、治疗方案、手术方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接受手术治疗和妇科手术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 上采用柔性管理理念优化的护理措施,具体方法如下:①加强柔性理念管理,营 造以人为本的文化氛围;
②重视与患者及家属的语言和非语沟通,与患者建立亲 切感,对患者实施亲情式护理;
③针对不同患者心理问题分别在术后3d、术后1w、 术后10d、术后2w进行个性化心理支持,责任护士主动与患者交谈,鼓励患者说 出内心的想法、感受和痛苦,和患者讨论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情绪和身体变化,以 及术后和家庭、社会、工作关系等的变化,在心理上给予鼓励、支持、同情、安 慰,帮助患者正确看待和处理心理问题;
④护理工作态度、患者满意度、表扬信等充分与绩效挂钩。
1.3评价方法在患者入院和出院时对其焦虑、抑郁程度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2]进行情绪状态评定,患者出院时均采用卫计 委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进行满意度调查。
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 用(x±s)表示,同质性检验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比较,见表1。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见表2。
3讨论 3.1柔性管理能有效缓解恶性肿瘤围术期负性情绪本研究在妇科恶性肿瘤 患者妇科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柔性管理。当恶性肿瘤患者被确诊后,由于对疾病 的发生、发展、手术及术后身体变化等知识的匮乏变得极度焦虑、恐惧,这一时 期非常渴望能得到医护人员及家人帮助渡过难关。柔性管理理念是建立在护患相 互信任,积极主动沟通的基础上,在交谈中能不断帮助患者建立希望目标,重塑 生活信心,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治疗积极性。
3.2柔性管理有效提高了恶性肿瘤患者满意度随着近年来恶性肿瘤发病率 的不断上升,并且发病呈年轻化趋势,带给女性的健康问题开始日益增多。患者 由于对治疗不了解、担心疾病恶化、缺乏治疗信心等,从而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恐 惧、焦虑、悲观失望、甚至自暴自弃心理。国外有研究显示,某些负性心理状态 如抑郁、焦虑、紧张、恐惧、愤怒等与患者术后生存率有明显的相关性,较积极、 乐观患者的5年生存率明显偏低[3]。He和Liu[4]通过研究证实,积极、乐观的心 理和应对方式能够帮助缓解负性心理状态,有助于提高癌症患者免疫水平。本研 究显示,对恶性肿瘤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柔性管理理念的护理干预措施, 可明显改善其抑郁、焦虑等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杨绍平,闵丽华,段振燕,伍倚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