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大学生内化文艺界核心价值观的困境及对策
艺术类大学生内化文艺界核心价值观的困境及对策 摘 要:艺术类大学生是未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 中坚力量,培育艺术类大学生的“文艺界核心价值观”具有 重要意义,而其核心在于内化。科学把握艺术类大学生内化 “文艺界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准确分析艺术类大学生内化 “文艺界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困境,努力探索艺术类大学生 内化“文艺界核心价值观”困境的破解路径,是有效促进艺 术类大学生内化“文艺界核心价值观”的关键环节。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 目“我省艺术类大学生‘文艺界核心价值观’的内化外行研 究”(项目编号W2014377)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968( 2017)04-0068-02 2012年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明确提出了“文艺界核心 价值观”,即“爱国、为民、崇德、尚艺”。艺术类大学生 是未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中坚力量。在全社会积极培 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当下,如何引导艺术类大学 生积极内化“文艺界核心价值观”已成为艺术院校教育工作 的重中之重。引导艺术类大学生内化“文艺界核心价值观”, 意指作为内化主体之一的艺术院校教育者,针对另一主体 ——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实际,通过教育手段、教育 载体等一系列中介,对作为内化客体的“文艺界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进行宣传、教育和引导,促使受教育者发挥主观能 动作用,在自身心理因素的矛盾作用下,逐步感知、认同和 选择“文艺界核心价值观”的过程。这一过程表现为由低到 高地接受性服从、理解性评价、认同性人格化等三个层次水 平,而科学合理的固化机制将有助于这一过程的有效完成。
一、艺术类大学生内化“文艺界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困 境 1.教育者认知和运用中介的能力亟待提高。要把“文 艺界核心价值观”完全融入受教育者的内心,需要一定的“桥 梁”和“纽带”,亦即内化活动的中介。中介既包括物质型 中介,如教材、课堂、多媒体、校园环境、新媒体等教育载 体;
也包括精神型中介,如知识和方法等。然而,在当下艺 术院校“文艺界核心价值观”内化活动中,采用教材、课堂、 多媒体等教育载体以及单向理论灌输式教育方法仍较为普 遍,存在载体缺乏、方法单一等问题,表现为过于注重“知” 的宣传教育,相对忽视“情”的引导渗透,结果是难以引起 艺术类大学生对“文艺界核心价值观”内容的兴趣,导致学 生缺乏内化的自觉能动性,对“文艺界核心价值观”教育内 容缺乏认同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出现以上问题的主因,在于 教育者对运用相关载体、知识和方法的能力不足,不利于艺 术类大学生对“文艺界核心价值观”的内化。
2.受教育者的价值观现状与“文艺界核心价值观”教 育目标之间存在一定差距。根据课题组的调查,当前大部分艺术类大学生热爱祖国、认同党的领导、积极进取、崇实创 新,同时受转型期社会多元思潮的影响,他们在价值取向上 也存在一些混乱和迷惘。如过于强化自我意识,忽视他人和 集体;
热衷于追逐短期名利,缺乏长远计划;
在认知上懂得 应遵纪守法,但实际中违规违纪屡禁不绝等等。此外,在艺 术类大学生中普遍存在主观上重专业课、轻文化课的倾向, 自主学习、内化“文艺界核心价值观”的意识薄弱,这些都 加大了艺术类大学生内化“文艺界核心价值观”的难度。
3.内化的过程和层次有待完善和提高。内化是受教育 者进行学习、理解、整合和吸纳的一个渐进性过程,在此过 程中,内化表现为被动依从、主动认同、自主内化三个层次 水平。然而,因教育者施教水平不高、受教育者求学意识淡 薄和能力不足等多重因素影响,艺术类大学生对“文艺界核 心价值观”的内化更多处于学习和理解阶段,表现为被动依 从的层次水平。现实中,大多数艺术类大学生学习“文艺界 核心价值观”,要么出于遵守社会灌输教育的要求,要么是 为了应付考试、完成学业等现实考量,导致学习形式“教条 化”和学习目的“庸俗化”。
二、破解艺术类大学生内化“文艺界核心价值观”困境 的对策 2.引导艺术类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评价,充分调动 他们的主体自觉性。艺术类大学生“爱国、为民、崇德、尚 艺”的“文艺界核心价值观”,从根本上反映了国家和社会对艺术类大学生的希望和要求,符合艺术类大学生自身发展 和国家民族长远发展的利益,是科学合理的。然而就相关调 研看,艺术类大学生对“文艺界核心价值观”还存在对内容 理解深浅不同以及知行不一等问题。概言之,学生的评价性 认识存在某些缺失。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人们所获 得的认识总是具体的、历史的认识。究其原因,在于客观实 践的社会历史性。艺术类大学生的评价性认识与“文艺界核 心价值观”有差距,主要原因在于教育者忽视了学生在学习、 生活实践中的价值诉求,没有把“文艺界核心价值观”真正 融入艺术类大学生的实践过程和认识环节,造成学生学习和 内化“文艺界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能动性程度不高。因此, 教育者需要在具体地、历史地分析学生主体的心理需求和思 想特点的基础上,借助丰富的教育载体和多样的教育手段, 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评价,促进学生自觉自主地内化 “文艺界核心价值观”。
3.运用科学合理的固化机制,保证“文艺界核心价值 观”内化活动有序有效地开展。在此处,机制主要指“文艺 界核心价值观”内化活动的发生原理和方式,主要包括心理 激活机制、内生动力机制、外部保障机制等三个方面。实践 证明,这些科学合理机制的固定化,有利于内化过程的完整 性和内化层次水平的依次提高。首先,在心理激活机制方面, 受教育者的心理活动是“文艺界核心价值观”内化过程的起 点,具体表现为受教育者对“文艺界核心价值观”内容的感受认知、情感体验和形成个体意志等过程。对艺术院校而言, “文艺界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 关注艺术类大学生的心理感受,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他们在意识的碰撞、体验和共鸣中,将“文艺界核心价值 观”教育内容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其次,在内生动力机制方 面,教育者要善于寻求受教育者心理活动背后的需要和动机。
其中,需要是人发挥积极性的源泉,动机是人产生行为活动 的直接原因。艺术院校教育者既要深入分析学生不同层次的 需要,又要切实厘清引发学生当前需要的背后动机;
要以矛 盾特殊性原则为指导,在满足不同群体学生的需求和动机基 础上,让学生意识并认同“文艺界核心价值观”内容与自身 成才成功间的相辅相成,进而逐步实现“文艺界核心价值观” 的内化。再次,在外部保障机制方面,艺术院校应自觉以国 家的社会主义“文艺界核心价值观”教育战略为引领,让艺 术类大学生“文艺界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艺术院校教育、 管理、服务的全过程,搭建起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 化、全媒体等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努力培养出德智体美全 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