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美术学院本科实验教学共享模式的实践与探索_西安美术学院专科招生

西安美术学院本科实验教学共享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西安美术学院本科实验教学共享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艺术专业最大的特点在于其不确定性和延伸拓展方面, 其专业概念的阐释具有不可穷尽的特征。专业界定由于受到 地域文化需求以及学校自身所定位的教育思想、体制、方法 等的影响,使其具有很强的功利色彩。西安美术学院专业群 的形成和演化深受西安美院历史的影响,促成了具有西安美 院特色的本科专业教学体系。

在新形势下,专业美术院校以传统的纯美术为主的高等 专业美术教育结构(西画、国画、工艺三大学科为基本结构) 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势必要进行专业的拓展、重组及 调整,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尤其是针对当前艺术类生源 知识结构、毕业生就业市场不乐观的现实,加强实验教学通 识教育,能从根本上支撑宽口径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在高 等美术教育课程改革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实验教学是艺术专业教学的基本载体, 教师教学与学 生的艺术创作都是在实验室内完成的。传统美术学院多为单 专业院系设置,各专业实验教学相对独立、封闭及固化,培 养的学生常常缺乏多学科视角下的社会工作适应能力,无法 适应本科综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比如版画专业学生不懂得雕 塑,雕塑专业学生不懂得公共艺术,即便是同一专业的学生, 专业方向之间也相对封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艺术领域的交叉性越来越占主导优势,高校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与市 场所需求的以跨学科、多媒介、重实践、宽口径为特征的应 用型人才之间还存在不相适应的方面,客观上为专业界定的 拓展与延伸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也推动了美术院 校实验教学跨学科专业共享模式的成形。

本科艺术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是培养本科艺术类创新人 才的重要渠道,强化本科实验教学的通识实验课程,是由学 科内封闭性转向综合化,从而达到“通与专”的有机结合的 主要途径。按照西安美院内涵建设和本科教学的发展需求, 2011年成立西安美术学院教学实验中心,对各个实验示范中 心、人才培养创新区和实验区进行重组(国家级版画——影 视动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设计系本科实验教学示范中 心、国家级版画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区、工艺美术人才培养 模式创新区、省级西安美术学院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 区、建筑环境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全面加强本 科实验教学体系建设工作。经过五年的建设,西安美院实验 教学跨专业共享模式已经成形,基本实现了多专业协同教学 及社会与学院协同培养,搭建了跨领域、跨专业的教学实验 平台。

目前西安美院拥有一级实验室13个,二级实验室20个, 覆盖全院13个系27个专业,实验课程量占总课时的60%,实验室利用率达95%以上,形成了具有西部特色的本科艺术专 业实验教学体系,极大地提升了本科教学水平,提升了学生 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层次,发挥了西安美院在西部艺 术教育中的引领作用。

以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为基础的实验课程体系 艺术教育的功能决定了艺术专业实验教学的特殊性。当 代艺术教育理念决定了专业美术院校在培养少数高质量的 纯艺术人才的同时,还要着力培养服务于社会生活、为艺术 生产到消费的互动作出贡献的应用型美术人才。

作为专业美术院校,西安美术学院艺术教育实践探索要 在反思自身传统优势的基础之上,在既有的教育成果之上, 在已构筑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美术教育传统框架之下,以 前瞻性的目光,在内涵式发展道路上不断调整自身的内在延 续。人才培养方案要与时俱进,课程体系也要不断调整和优 化。从今天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上来看,一方面,要求毕业 生在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与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具备跨 专业能力,能够综合利用不同专业实验平台,实现从艺术概 念向艺术实践的转化;
另一方面,要求毕业生要有丰富的文 化修养,具备在多学科视角下的对社会工作的适应能力和可 持续发展的能力。在西安美院的实验课程体系中,通识实验课程是实现人 才培养目标的有效手段。通识实验课程为学生铸造一个坚实 的艺术素质基础,也为专业教育发展提供良好的互动环境, 有力地支撑学院的专业教学和学科建设,为创新人才的培养 和区域艺术教育水平的提升发挥重要的作用。

面对当前美术学院学生普遍通过应试性“技术”入学这 一现实,2011年,西安美术学院实行“1+3”模式,面向一 年级学生开设造型艺术部,加强对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首 先是培养学生作为一个艺术家的气质,以此来拔高学生的艺 术品位和艺术境界层次。作为一个艺术家,要把文化审美与 技术相结合,共同构成艺术家特有的素质,这也是学生的艺 术思维形成的核心所在。在本科艺术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建 设中,对造型艺术部投入具有通识教育性质的一级实验室, 比如重点建设的中国古代雕塑写生实验室、西方雕塑写生实 验室等,让学生通过对中西两种造型体系的学习,在自己艺 术观念形成的早期阶段就能有效地避免造型思维上的单一 化和概念化,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力,从而能够良好地向专 业学习阶段过渡。此外,雕塑系还有专门面向雕塑专业学生 开设的中国古代雕塑写生的二级实验室。

通识教育的核心是能力培养,强化本科实验教学的通识课程,由学科专业内的封闭性转向综合化,从而达到“通与 专”的有机结合,这是美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此理念 下,西安美院实验教学体系与专业群建设相辅相成,融知识 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相结合,比如模型实验室面向艺术与科技专业、环境设计专 业、风景园林专业、工艺美术专业、公共艺术专业的教学;

3D打印数码实验室面向雕塑专业、产品设计专业、环境设计 专业、动画专业的教学。实验教学的通识课程模式鼓励各个 专业的学生一起进行艺术创作,充分实现以学生为主导的实 验教学需要,帮助学生掌握创新的技术手段,提升运用设备、 工具的能力,从而带动教育资源配置的优化整合,使专业共 享模式下的新兴课程开发具有可靠的基础。

西安美术学院本科实验教学共享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西安美术学院实验教学共享模式是在教学改革实践过 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经过近年的发展,实验教学共享模式 与通识课程体系建设相结合,相关的教育实践成果也有了不 少的收获。但在专业人才培养类型与目标定位方面、课程设 置与社会优质资源的兼容方面,以及师资队伍水平与教学管 理的制度创新方面还存在着各种问题。

首先,实验教学共享模式是服务于通识课程体系建设的 手段,通识课程往往容易被专业带头人认定为专业课程的附加课程,尤其是在实验教学共享模式下的造型基础方面的课 程,往往在设计类专业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专业人才培养方 案里缺乏艺术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和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 消解了西安美院作为专业美术院校的历史优势和特色。强调 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美术人才的培养和职业美术的教育, 反映了美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综合院校美术教育的 发展共性。作为专业院校,其实验教学体系如何贯彻和利用 好专业美术院校优势,不仅仅取决于专业群建设的总体规划, 还必须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不断跟进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 完善和调整文化通识课程、专业通识课程、专业主干课程及 选修课程的比例,构建合理的课程结构,同时积极开发和拓 展创新型课程。

专业实验室与行业经济具有天然的联系,比如影视动画 实验室、产品设计实验室、陶艺实验室等,应逐步推进其与 社会优质资源对接的深度和广度,开拓合作办学的新路径, 不断完善人才供给与行业需求有机结合的兼容机制,在专业 教学中不断推动“产学研用”一体的项目型课程,并利用专 业美术院校的前沿优势,不断挖掘专业实验教学的潜力,鼓 励教师和学生将知识产权和技术专利通过实验平台转化为 文化资源向社会输出,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发挥专业美 术院校的文化引领和艺术拓展的双重优势。实验教学共享模式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 是面对新技术设备的实验课程,专业教师的实验室操作能力 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专业教师的教学理念也还有待提升。对 于美术院校的实践课堂来说,教学方法上更应该侧重教师在 实验室进行实践操作的主观能动性,运用工艺制作、加工手 段、材料运用等处理手法,通过跨专业实验平台发挥艺术专 业先天具有的应用媒介材料进行思考的特点,激发学生在学 习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高校与企业是两种不同 性质的单位,企业制度与学校制度的兼容直接影响着合作的 效率和人才的质量。目前院校与企业以及政府部门、文化机 构和其他高校之间的协同创新培养人才机制还有待于进一 步完善,仅依赖于学校内部力量进行课程建设是远远达不到 行业对人才能力的要求的,还需不断集聚社会资源共同参与 到人才培养和实验室的建设当中,建立完善的校企、校校联 合的长效机制。

上述讨论是在西安美术学院不断整合专业实验平台的 基础上形成的。实践证明,明确实验室建设思路、合理整合 资源、优化资源配置,不断提升实验室运行机制、管理模式、 教学手段,促进实验教学共享模式与通识课程教学的有机结 合,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开拓能力和创新意识,启 发学生艺术心智的重要途径。发挥西部特色的综合实力,建 设具有西安美院特色和优势的实验教学体系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