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结构 [运用故事语法解读语篇宏观结构]

运用故事语法解读语篇宏观结构

运用故事语法解读语篇宏观结构 【摘 要】故事语法是解读叙事性语篇宏观结构的重 要方法,可以增强解读过程的理据性和明见性。本文基于故 事语法的基本理论,结合教材实例,探究运用故事语法解读 语篇宏观结构的基本策略。笔者认为,运用故事语法应该明 晰故事语法与故事图式的联系和区别,关注语篇宏观结构的 基本节点、节点间的链接关系、节点内部语义延展的关系, 遵循概括命题的语篇宏观规则。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6009(2016)38-0041-04 一、引言 故事语法是解读教材语篇宏观结构的重要方法。《普通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提出“形 成比较全面的故事语法”这一阅读技能目标要求,虽然课标 历经修改,隐去了“故事语法”这一术语,但是故事语法的 内涵被保留并具体体现在了历年的《普通高校全国统一考试 (江苏卷)说明》中,即“理解文章的宏观结构和文脉逻辑 关系”。在课文中发现了符合故事语法的结构时,就会在理解过程中表现出使用这种结构的倾向。

故事语法是优化课外阅读策略的迫切需要。高中英语课 标阅读技能目标要求,“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 36万词以上;
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欣赏浅显的文学作品”。“浅 显的英语文学作品”包括大量的故事、寓言、现代长短篇小 说等叙事性语篇,其中许多语篇的篇幅相对于教材语篇而言 比较长,语篇宏观结构难以把握。在课外阅读中,故事语法 可以优化语篇宏观结构的解读策略。

目前,中学研究者缺少对语篇宏观结构的认知研究。

“所谓语篇的认知研究,应该以分析语篇中语言信息的建构 形态和过程为中心,分析语篇信息的形成、组织建构、理解 过程等信息运作方式和状态”[1]。运用故事语法解读语篇 宏观结构是语篇认知研究的应有之义。

二、相关理论 故事语法是研究故事等叙事性语篇宏观结构的线性连 锁关系的重要工具。故事语法是对句子语法或句法结构的一 种比拟,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语篇结构认知方法。一个完整的 故事结构是由目标(即希望实现的目的)、情节(一个或多 个)、解决这三个部分组成,任何故事只不过是对这种组织结构的详细说明。[2]故事语法在此基础上得到不断发展和 完善。“故事语法是描述故事结构的一套规则系统,通过这 套规则可以了解和分析故事的各种组成成分以及这些成分 之间的关系”。[3]故事语法将叙事性语篇分为6个基本节 点:背景、开头、反应、尝试、结果和结尾。

故事语法有助于提高语篇宏观结构分析过程的理据性 和明见性。故事语法是分析故事结构的有效方法之一,故事 结构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有重要作用。故事语法分析的主要 价值是,在熟悉的专业上,为发现加工过程中结构知识的作 用提供了非同一般的机会。[4]因此,故事语法有助于解读 课内、课外叙事性语篇的宏观结构。

三、运用故事语法解读语篇宏观结构的基本策略 《牛津高中英语》教材模块二单元1(简称为“M2U1”) 的阅读语篇为:Boy Missing, Police Puzzled,是一则具 有科幻色彩的叙事性新闻故事,具有故事语法所预测的一般 结构。笔者试以这一语篇为例,探究运用故事语法解读语篇 宏观结构的基本策略。

(一)厘清故事语法与故事图式的关系故事语法是描述故事结构的形式规则系统,是描写故事 结构的工具;
故事图式是指读者已有的故事经验和信息经过 加工组织,长期存储于记忆中的某种常规性认知模型,是一 种潜在的心智结构和加工机制,与特定的语言环境无关。

理论上,故事语法假定理解和记忆故事的过程是建立在 一套故事结构重写规则基础上的一种构造过程,在这个过程 中,读者将获得的新信息不断融入已有的故事图式中。研究 显示,读者对故事语法预测的结构都很敏感,能较好地复述 合乎故事语法的故事。[5] 【例析1】例文具有故事语法的基本特征,即符合故事 语法描述故事结构的一般性规则,包含主人翁的目标、计划、 尝试、结果等方面的基本结构要素,具备了故事中不同功能 的事件或状态的典型次序以及事件或状态可删除的条件。故 事图式在理解具体故事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更新,它在理解 和加工过程中的运作机制表现为对具体故事的状态和事件 进行“选择、抽象、解释和整合”[2],对语篇结构分析的 作用直接表现为概括主要信息单位,处理无关信息。

故事语法与故事图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故事语法是图 式理论形式化的具体体现,有助于从结构上明晰语篇架构的 基本要素。(二)寻找语篇宏观结构的基本节点 背景信息通常出现在故事的开端,介绍人物和故事发生 的场景,故事的其余部分统称为情节。一个情节首先呈现引 发故事的主要事件以及主人翁对该事件的反应,这些反应导 致主人翁建立相应的目标,进而形成实现目标的计划并实施 一系列的活动,活动导致某种结果以及主人翁对结果的反应。

针对结果的反应又会促使主人翁建立新的目标并引发新的 情节。解读语篇宏观结构应该关注以下六个主要节点。

1.紧扣背景与开头节点。

背景一般由故事涉及的人物、发生的场景和事件组成。

背景信息随着情节的发展不断丰富、强化与更新,既包含交 际双方既有的知识,也包含交际过程中即时性的知识,其作 用在于帮助读者感知故事发生的背景、预测可能的故事内容 和情节发展方向。

开头通常表述特定背景所引发的一个事件或状态,这一 事件或状态将会促进故事的情节不断发展。

【例析2】把握背景、开头这两个节点的关键在于:了解故事场景、确定主要人物、关注事件冲突。在例文中,背 景节点为:The police are searching for a boy named Justin Foster, who went missing three days ago in Dover, New Hampshire.这一背景说明了故事的场景、主要人物、时 间、地点等基本信息;
开头节点为:This accident has received great interest due to the reports of strange lights in the sky and of alien visits.开头节点说明背 景引发了主人翁(人们)种种关于奇异现象的猜测,预示着 故事情节将会围绕主人翁(人们)的种种猜测性描述展开。

2.明晰反应与尝试节点。

反应。针对一个情节的初始事件,人物会产生相应的反 应。反应分为内部反应和外部反应,内部反应指人物产生的 情绪和愿望,外部反应指相应的行动和尝试。反应具有多种 形式,如:链锁式(chained multi-layering)、螺旋式(spiral multi-layering)和渐进式(progressive multi-layering)。

[6]链锁式指的是每种反应都会导致另一问题的产生;
螺旋 式指的是重复尝试解决同一问题;
渐进式指的是每种反应仅 解决问题的一部分,其余部分有待进一步解决。故事结构通 常具有多种反应形式,反应形式越多故事情节越复杂。

尝试。反应(情绪或认知反应和目标)导致主人翁进行 必要的尝试。尝试包括:明确目标制定计划、实施计划采取行动。如果尝试的结果未能达到预期的目标,主人翁会采取 新的尝试,直至实现目标。

【例析3】例文中主人翁(人们)反应、尝试的情节分 为三个部分。反应节点的具体结构表现为:为了解释这个男 孩失踪的原因,主人翁(人们)进行了多种猜测,包括Kelly’ s guess, Mrs Foster’s thoughts, Mrs Mavis Wood’s description,这些猜测都围绕着同一问题:解释Justin Foster失踪的原因,这种反应形式呈现螺旋式的结构特征。

例文中尝试节点的具体结构包括:Kelly ran and told her mother after seeing the strange light;
Mrs Foster told her husband to call the police;
Mrs Mavis Wood thought Justin Foster was taken away by aliens. 主人翁(人们) 对男孩失踪的三个反应与尝试分别对应,都试图解释Justin Foster失踪的真正原因。

3.追踪结果与结尾节点。

结果是指经过一系列的反应和尝试之后,目标实现的程 度及其评价,包括阶段性的结果和最终结果。评价分为“正 面评价和负面评价”[7],也就是说,正面评价意味着故事 的结束;
负面评价意味着新的问题与尝试,即故事情节继续 发展,除非负面评价排除了新的问题与尝试的可能性。结尾是指一个或更多人物对最终结果的反应情况,或最 终结果的长远影响。

【例析4】例文的结果节点为:There’s no hard evidence that aliens took him.这是一个对目标(解释男孩失踪的 原因)实现程度的否定评价,意味着新的问题或尝试。例文 的结尾节点为:We are looking into other possibilities and will not give up.这个科幻性语篇的结尾一方面是主 人翁(人们)对结果的反应,另一方面在读者心中留下了意 犹未尽的悬念。

寻找故事语法的基本节点是解读语篇宏观结构的前提, 也是整体解读语篇宏观结构的基础。

(三)理解节点之间的链接关系及其影响 1.把握故事节点的三种链接关系。

故事主要节点相关的状态或事件之间存在三种可能的 链接关系。状态包括外部的和内部的(情绪或心理状态), 事件包括外部事件(人物在外部世界的活动和状态变化)和 内部事件(人物的思想、计划、知觉等)。故事的宏观结构不是节点的首尾状态或事件的简单排列,而是遵循着一定的 结构逻辑关系,通过每个基本节点将直接相关的故事内容归 为一类,基本节点只出现在宏观结构的特定位置。故事宏观 结构的各节点通过三种逻辑关系链接:并列关系、因果关系、 时间关系。[4]也就是说,各个节点的状态或事件在结构上 存在并列关系、因果关系或时间关系。

【例析5】以例文的反应、尝试节点为例,Kelly’s guess, Mrs Foster’s thoughts, Mrs Mavis Wood’s description, 这三个部分的状态或事件在时间上没有先后关系,也不存在 互为因果的关系,而是共现的、并存的关系。因此,这三个 状态或事件在结构上属于并列关系。

2.关注故事结构对阅读时间的影响。

故事结构对阅读时间(或回忆时间)的影响表现在两个 方面。其一,阅读故事节点内部信息的速度通常要比阅读节 点外部的信息慢。在某种程度上,要素内的两个句子比要素 间的句子在意义联系上更加紧密,但这种关联是一种结构因 素,它是不能仅仅用复述和语义关系的论据来说明的。[4] 其二,某一个情节内部的前后阅读时间也不一致,情节分界 处也影响着阅读时间。Haberlandt及其同事研究发现,阅读 情节的时间表现出一个“U”形曲线,即被试者阅读开头和结尾两部分比阅读中间部分慢。[8]也就是说,一个故事情 节的开头和结尾部分需要占用读者更多的回忆时间,当展开 分话题的时候阅读速度加快,故事节点分界处及下一节点开 始部分的阅读速度变慢。这些现象说明,故事结构影响着阅 读理解和记忆的时间。

【例析6】根据故事结构制约阅读时间的研究成果,指 导例文阅读时一方面应该关注语篇首段、末段的阅读活动, 准确把握故事的背景、开头,深刻领悟结果和结尾。另一方 面,在阅读情节内容的过程中,重点关注主要节点的转换, 在情节结构上明晰状态或事件的转换过程。

理解节点之间的链接关系及其对阅读时间的影响,可以 帮助读者感知故事语法对阅读过程的制约机制。

(四)辨析节点内部的语义关系 节点内部的语义关系有助于解读一个状态或事件的发 展脉络。Rumelhart将故事语法节点内部的基本语义关系描 述为:并列、使能、引发、驱动、因果、时序。[2]“叙事 性语篇可以分成若干个包含具体类型的信息以及有着不同 功能的意义单位”[9],这些语义关系描述并且维持故事中 的命题、状态、事件等结构性信息单位的相互关联,有助于理解故事内容、认知语篇宏观结构的架构过程。

【例析7】并列。并列关系表示同样层级的各个项目 同时出现。例文中有三种描述失踪的男孩Justin Foster被 最后一次看到的情景:①Justin went to play baseball with two friends that evening at 8 p.m., who both say Justin went home after the game;
②Some other witnesses also say they saw Justin walking towards his house at 10:
45 p.m.;
③Justin’s sister, Kelly, aged nine, says she heard her brother return home at about 11 p.m.这 三个情景项目在文中同时出现,都试图说明Justin当天晚上 回家了。因此,这三个描述属于同一层级的并列关系。

【例析8】使能。使能关系表示一个事件使另一事件的 发生成为可能,但是并不直接引发另一事件。以上文的①② ③三个并列情景项目为例,这三个项目虽然都试图说明 Justin当天晚上回家了,但只是表述Justin当晚回家的可能 性,事实上Justin当晚并未回家。因此,上文的①②③三个 信息单位和Justin当晚回家之间存在使能语义关系。

【例析9】引发。引发关系是指一个外部事件与人物对 此事件的意向反应之间的关系。以原文为例:④There was a flash of light and I heard Justin shout, and then the UFO just disappeared...;
⑤ I(Kelly) am sure the aliens took him. ④是Kelly所看到的一个外部事件,⑤是Kelly对 外部事件的意向反应。因此,④⑤两个信息单位存在引发和被引发的语义关系。

【例析10】驱动。驱动是指一种内部反应和由此反应导 致的行动之间的关系。以原文为例:⑥I(Kelly) am sure the aliens took Justin...;
⑦Kelly then ran and woke up her mother. ⑥是Kelly的内部思想反应,⑦是由于Kelly 的内部反应而产生的行动。因此,⑥⑦两个信息单位存在驱 动和被驱动的语义关系。

【例析11】因果。因果关系是指一个事件是另一事件发 生的原因。以原文为例:⑧Mrs Mavis Wood said, “The aliens took me aboard the UFO so that they could do research on me. Luckily, they returned me home without any injuries...”;

⑨I (Mrs Mavis Wood) haven’t been sleeping well since I returned home. ⑧表述Mrs Mavis Wood被外星人抓捕的经历,⑨表述她因为这一经历目前一直 睡眠不好。因此,⑧⑨两个信息单位存在因果语义关系。

【例析12】时序。时序关系是指一组事件在时间上的序 列关系。以原文为例:⑩Justin’s sister, Kelly, aged nine, says she heard her brother return home at about 11 p.m...;
Kelly then ran and woke up her mother, ...;

When Justin did not show up for lunch the next day, Mrs Foster became worried and told her husband to call the police. 原文⑩三个信息单位的事件先后次第发生,在 结构上存在时序语义关系。四、结语 笔者结合牛津高中英语教材语篇实例,叙述了运用故事 语法解读语篇宏观结构的基本策略。需要指出的是:一方面, 故事语法是研究叙事性语篇宏观结构的重要工具,对解读其 他体裁的语篇宏观结构也具有现实指导价值,任何体裁的语 篇都存在需要提取的宏观结构成分;
另一方面,故事语法的 基本特征在不同体裁的语篇中存在一定的异化,或许在语篇 的某个部分体现得不一定十分明显。因此,要根据具体的阅 读材料灵活运用故事语法解读语篇宏观结构的基本策略,及 时捕捉阅读材料与故事语法预测的基本结构一致的方面,正 确解读符合故事语法的全部或部分语篇结构性信息。

【参考文献】 [1]郭纯洁.语篇连贯性的认知基础[J].现代外语(季 刊),2003(01):15. [2]Rumelhart D E, Notes on a Schema for Stories[M]// Bobrow D G, Collins A. Representation and Understanding:Studies in Cognitive Science. New York:
Academic Press,1975. [3]Mandler J M, Johnson N S. A Tale of Two Structures:
Underlying and Surface Forms in Stories[J]. Poetics,1980(09):
42. [4]鲁忠义,彭聃龄.研究故事理解的一个重要方法—— 故事语法[J].心理科学通讯,1990(06).[5]Carrell P L. Evidence of a Formal Schema in Second Language Comprehension[J]. Language Learning, 1984(34):87-112. [6]Winter E O. Fundamentals of Information Structure:
Pilot Manual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M]. Mimeo:Hatfield Polytechnic,1976:65. [7]Hoey M. On the Surface of Discourse [M]. London:George Allen & Unwin,1983:83. [8]Haberlandt K, Berian C, Sandson J. The Episode Schema in Story Processing[J]. Journal of verbal learning and verbal behaviour,1980(19):635-650. [9]余意.外语学习者阅读故事的因果推理模式[J].语 言学与应用语言学,1999(04). [10]王丽波.宏观结构理论在语篇理解中的作用[J].黑 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11). 注: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英 语语言文化的认知理据及其在中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 题编号:B-b/2015/02/280)的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