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里寻他千百度】寻他千百度2019最新域名

众里寻他千百度

众里寻他千百度 姜夔在其《扬州慢·淮左名都》中,共引用杜牧的《题 扬州禅智寺》《赠别》《遣怀》等三首诗中的诗句和诗境, 并有一处明白点出“杜郎’即杜牧本人。为什么一首词中要 集中地大量地化用一个诗人的诗意和诗境? 一、同是“俊才情种”,惺惺相惜 杜牧的诗歌风格俊爽清丽,情韵跌宕,独树一帜,与李 商隐并称“小李杜”。而姜夔人品秀拔,气貌弱不胜衣,望 之若神仙中人。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诗词、 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通。因而姜夔对杜牧惺惺惜之, “谁识三生杜牧之”。杜牧风流倜傥,“扬州胜地也。每重 城向夕,倡楼之上,常有绛纱灯火万数,辉罗耀烈空中。九 里三十步街中,珠翠填咽,邈若仙境。牧常出没驰逐其间, 无虚夕。……所至成欢,无不会意。如是且数年。”(《太 平广记》)。杜牧的这段扬州生活与少年姜夔在合肥相近。

姜夔少年时在合肥尝有所恋,后多次表现在他的诗词中,反 复吟咏,不能忘怀。据夏承焘先生考证:“白石客合肥,尝 屡屡来往,……两次离别皆在梅花时候,一为初春,其一疑 在冬间。故集中咏梅之词亦如其咏柳,多与此情事有关。” (《姜白石词编年笺校·行实考》)。对真挚爱情的眷恋和 追求,对美好爱情的热烈讴歌,两人是相通的。

二、同怀“家国之思”,灵犀相通 杜牧和姜夔虽身处不同朝代,但他们所处时代的特点很相似。杜牧所处的晚唐,盛唐气数过尽,已是日薄西山,司 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于斯之时,阍寺专权,胁君于 内,弗能远也;
藩镇阻兵,陵慢于外,弗能制也;
士卒杀逐 主帅,拒命自立,弗能诘也;
军旅岁兴,赋敛日急,骨肉纵 横于原野,杼轴空竭于里闾。”(《唐纪》六十)许多士子 见国事无望,抱负落空,因而满怀悲凉。而姜夔身处的南宋, 受尽异族欺凌,满目疮痍。尽管如此,我们可以看到,杜牧 素有经邦济世抱负,其诗关切朝政,指陈时弊,常借历史题 材讽咏现实,其《赤壁》《泊秦淮》《江南春绝句》为人熟 知。而姜夔虽流落江湖却不忘君国,在他的词中“有对政治, 对国家的关怀”(叶嘉莹语),当路过以前神往的扬州时, 面对洗劫后的扬州、残破的国家,以他的一首自度曲《扬州 慢》抚今追昔,寄托黍离之思。

三、呈现杜诗杜境,加深体验 与其他赞美扬州的诗人相比,杜牧的《扬州三首》《赠 别二首》《寄扬州韩绰判官》《题扬州禅智寺》《遣怀》等 扬州组诗,全面、细腻、立体地展现了这个城市的富丽繁华、 魅力多情和绝代风华,也表现了诗人对扬州生活深深的眷念 和反思。然而,南宋姜夔眼前看到的这座江南城市,现在是 “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本该笙箫喧天的夜晚已是“冷 月无声”。与昔日的繁华形成了强烈的:比,从而深深触发 了诗人“予怀怆然,感慨今昔”情怀,不由自主地自度一曲 《扬州慢》,表达自己黍离之悲。对此,沈祖荼先生的赏析很精到:
这样看来,姜夔之所以选中杜牧的诗句和诗境作为比照 系统,就是因为杜牧对扬州城市生活作了丰富细腻的实事求 是的典型概括,更加鲜明地引起读者对扬州昔盛今衰的审美 体验,也使得词人更好地借杜牧这杯扬州“酒杯”,浇自己 心中的伤悼扬州、憎恨金兵、悲慨国事之“块垒”,收到无 与伦比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