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育如何实现由应试向素质的转变分析
农村教育如何实现由应试向素质的转变分析 农村的基础教育现实告诉我们,基础教育要由应试教育 向素质教育转变,这是一项极为艰巨的任务,也不是一朝一 夕可以完成的。而以应试教育如何向素质教育转变,摆在我 们面前的仍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思考。一、农村教育由“应试”向“素质”转变是当前教育改 革的必然 对于应试教育来说,当前我们国家的教育还存在很多问 题,应试教育更是要以升学作为出发点、着力点,其中的问 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育对象过于局限;
第二,教育内容过于片面;
第三,教育过程比较表面化;
第四,教育效果不理想,存在 一定的虚伪性。
这些问题也体现了应试教育只是强调人的认知及发展, 而且让中学、小学的课程发生一种非正常的偏斜。应试教育 让学生的知识过于片面,制约着学生素质的全方位提升。
和应试教育不同,素质教育指的是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 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并且以完善、全方位提升新一代人的 素质作为根本目的的一种教育。简单来说素质指的是以人的 先天禀赋作为基础,在环境、教育双重影响下形成、发展而 来的,其特点在于生理、心理以及社会文化为一体的且是比 较稳定的。由此可见,素质教育并不是单指的知识、体质的 个别属性,或是某个方面,而应该指的是整体内在身心组织结构和质量的水平,在人的发展中具有决定性作用。
素质教育是一个人的发展需要,更是我们国家教育发展、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求,素质教育是世界教育改革的一 个必然形势。特别是广大的农村,因为长时间受应试教育思 想的影响,其基础教育更需要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这 是发展的必然,更是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农村教育实现由“应试”向“素质”的转变对策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当前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学校, 都在全方位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这也是新世纪的重要思想 战略。素质教育的春雨已下到了农村,但是因为应试教育的 影响太过于长期,而农村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以致于在当 前向素质教育转型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活动存在一定的局 限性。在农村教育中,如何实现“应试”向“素质”的转变 是需要每一个人重视、思考的问题。
(一)转变教学观念 观念是在长期的时代发展下形成的,是一种固有的思维, 要想转变固有的观念并不容易,而且观念起着决定性因素。
因此,要求教育者一定要解放自己的思想,实事求是,敢于 创新并且不断实践。同时,笔者认为,在实践转变中,更重 要的是学生观念的转变。教师、学生的合作是双向的,交流 也具有双面性。确实也有很多农村教师已转变了观念,但是 学生的意识、行为等仍未走出“应试”的怪圈,就算理念再 好、做法再科学,如果学生始终是不配合的行为那么也无法实现素质教育的效果。例如,以小学来说,很多学生认为, 小学升初中只需要考语文、数学,因此只需在这两科上花费 点精力即可,而素质教育则要学生接受更多的内容,如锻炼 身体,发掘自己的亮点,激发自己的兴趣、爱好等。而实际 上,学生由小时候开始,就构建起一种“听话”的概念,认 为自己来接受教育就是需要“听”教师的话。这种观念造成 学生从接受教育那一刻起,就越来越习惯接受、顺从,无法 积极地、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但是,教学不是教师一个人 在讲台上演戏,而是需要得到学生的支持。例如,我们想深 入开展新的教学应用,如应用合作学习法、竞赛学习法等进 行学习,但学生的参与不积极,也无法得到良好的效果。
因此,要淡化学生所谓的“听话”意识,要强调他们的 “主体”意识,引导学生构建广义的学习观,把知识、社会 化能力等获取过程看成是一种学习,构建自主学习的观念, 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二)教育方法转变 素质教育需要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包括学生未来适应社 会需求以及本身发展所需要的各方面能力。并且还要注意各 方面的相互协调、统一,以此确保每一个学生个体可以得到 最理想的发展。简单来说就是要看到学生的差异性,要让学 生平衡发展,不能只重视某一单项目标的实现而不重视某类 素质的培养。在课堂中,其教学目标要包括能力、品德、情 感等内容的综合素质发展。但是在农村,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的教学方式,仍未从 真正意义上摆脱传统教育的制约,在教育活动中,仍是以教 师作为主导,以书本作为中心。所采用的教学方式也是传统 的灌输、被动式的,学生基本没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学习得到 答案,在学习上没有主动和自觉性,思维发展被制约在一个 “框架”里。
教师在课堂上,需要走下讲台,与学生“打成一片”, 放下所谓的教师“架子”,少一些批评,多一些鼓励,增加 合作交流的比重,让教学过程变成了与学生交朋友的活动, 给学生适当思考的时间,培养他们的情感。
开展素质教育,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从备课到上课,从 上课到课后的辅导,都要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不能因 教而教,而是需要把教学当成是一种活动而非任务,要让学 生学会创造、创新。在课堂中,教师要把学生带入一个充满 乐趣的世界,要让学生可以真正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让学 生的思维变得活跃,让他们的行为更加开放,让教学活动“变 幻莫测”……例如,在学习《春》这一课时,在教学前,教 师可以把课堂转到课外,让学生在自然里感受到春的美丽, 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春天,并且将春天写进自己的本 子里,可以只是一段话,也可以是一幅画,甚至可以是学生 在大自然中所收集的一片叶子、一朵小花等。
总之,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为孩子的学习创造 出一个开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开发,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三)评价标准转变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生的能力得到肯定往往是通过 分数实现的。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考考考,老师的法宝;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话虽然通俗,却一语道出了应试教 育下对分数的无奈。而这种只通过分数对学生进行书面检查 本身就是有限的,是不全面的。
有的老师也是以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对 于学习差的学生采用了否决的态度,而这样会极大地破坏学 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失去了对学习的信心。
所以教师一定要全方位、客观地去评价学生,找到学生 的闪光点,从正面去发掘他们的潜能以及特长,让每一个人 的兴趣、爱好、特长都可以得到充分发挥。例如,学校有一 位学生,成绩向来不太理想,但是却非常擅长画画,他的老 师发现了他的这一优点后,让他来负责班里的黑板报。他得 到这一机会后也非常珍惜,努力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而 且他负责的黑板报在校内也获得了好评。教师也在班里表扬 了他,并且告诉他,他很有画画的天分,但如果在学习上更 用功一点,全面发展起来会更好。这位学生听取了教师的建 议,成绩也在慢慢上升。
三、结语 综上,当前农村学校在开展素质教育方面仍存在很多问 题,虽然很多农村教师也接受了素质教育、学生主体这类的教育观,但真正能落实的却极少。但是,我相信,只要每个 教师都能真正转变观念,积极探究,努力采用先进的理论、 科学的方法去教育、培养人,一定可以让农村学校实现从“应 试”向“素质”教育的真正转变。
参考文献:
[1]李伟华.新课改下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效果的策略探 析[J].现代农村科技,2015(6):62. [2]刘志武.素质教育改革:理性纠偏与梯度推进[J].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5(1):131-134. [3]贺清竹.语文教学如何实现从“应试教育”走向素 质教育[J].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2(1):55-56,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