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教师论文 中学英语任务型教学论文(共4篇)

中学英语任务型教学论文(共4篇)

中学英语任务型教学论文(共4篇) 第1篇:中学英语任务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approach)是20世纪80年代外语教学研究者 经过大量的研究和实践提出的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语言教学模式,是基于建构主 义学习理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以任务为中心,指导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掌握知 识、带动知识和技能发展的学与教的方式。其基本特征可概述为:“任务为主线,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 验稿)中引入了任务型教学理念,提倡“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 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 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并要求“教师应该避免单纯的传授语言知识的教 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教学途径”(教育部,2001)。

近年来,任务型教学作为一种注重学用结合的新型教学途径备受关注, 极大地推动了中国英语教学的改革,这因为它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和以人为 本的教育理念。

然而,相当多的英语教师尤其是农村中学教师还不能深刻理解任务型 教学,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1.理解误区 部分教师对任务型教学的理解片面化,所设计的任务活动实际上就是 语言操练。因此,要正确认识任务型教学法,先要正确认识“任务”。

关于“任务”,国内外的语言学专家们有很多定义,可概括为:学习者 应用目的语所进行的促进语言学习的,涉及信息理解、加工,最后解决问题的一 组相互关联的、具有目标指向的课堂交际或互动活动。关于如何区分任务与练习, 一直以来都是任务型教学中最令人困惑的话题。任务与传统的练习有什么样的区 别呢?首先,任务的目的具有两面性:一是任务本身所包含的非教学目的,二是任务设计者所期望任务参与者达到的教学目的,而练习只有教学目的。其次,任 务通常会产生非语言性结果,而练习是产生语言性结果。比如,让学生阅读完文 章后设计相关海报等是任务。任务完成后得到的结果是非语言性的,而课堂练习, 如生词造句、句子仿写,其结果是语言性的。

2.操作误区 首先,设计任务时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的学生,家庭背景、学 习环境、个人爱好、英语语言基础等都有很大差异,如果还是按照传统教学模式, 几十位教学对象一个教学模式,忽视学生的差异,就违背了语言习得规律。因此, 了解及关注学生的学习风格,注重学生个人特点,是组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其次,小组合作形式化。任务型教学中核心的内容是小组活动,然而, 小组活动对于我国的大班现状来说是最难以执行的部分。加之部分教师对小组活 动理解有误,一定程度上是在为任务设计任务,直接导致小组活动流于形式,造 成课堂教学低效,教学目标适得其反。这就违背了任务型教学中任务设计的实用 性原则。

二、反思 传统教学模式是把传授语法和语言知识放在首位,而任务型教学则强 调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侧重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 作探究,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改变单一的记忆、接受、模仿的被动学 习方式,其概念可简单概括为“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了就用”。教师在实际教 学中应该紧紧围绕课标的要求,以任务型教学理论为主线,贯穿诸多教学方法和 形式,达到“以言行事”的目的,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全面培养学生能力。

首先,教师应深刻理解任务型教学法的内涵,在设计任务时遵循任务 型教学法的原则,即:任务的目的性、结果型、可操作性、系统性及延伸性。新 标准在关于倡导任务型教学途径中指出:“教师应根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 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 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 为此,教师必须分析教学内容,把握好教学内容的知识性目的与运用性目的。对 现行高中教材中所提供的活动进行适当补充、替换、扩展,使之符合“任务”的要 求,贯穿新课程理念,创造性使用教材,使教材可以真正地为学生所用。人教版 新课标的课本就为学生提供了写信、制作海报等大量现实生活中的“任务”。除此以外,教师应尽可能创造性地设计完成任务的“活动”。笔者现任教高一年级,在 教完Unit1“Friendship”之后,笔者要求学生通过图书馆、网络等途径查找与朋友 相关的谚语、诗歌、故事、歌曲等,由英语科代表和班长组织开展小型的以友谊 为主题的英语party。在party上,学生可以以自己的方式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学 习热情高涨。这也为本单元的学习画上了比较圆满的句号。

其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助力英语任务型教学。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 发展和新课改的不断深化,教育方式面临着新的挑战。用信息技术整合学科教学 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亮点,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彻底改变了传统单一的说 教教学模式,优化了课堂结构,改进了教学方法,使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发 挥,提高了学生创新学习的能力。

英语的信息化教学以利用文本书籍、光碟软件、网上资料三大资源为 基础,强调的是以学生自学为主体,培养他们的存储能力、检索能力、多媒体表 达能力、道德情感能力、协作学习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美感。网络 信息技术为英语教师设计任务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例如:在学习 “NelsonMandela—amodernhero”这一单元的时候,可以首先布置好要求:(1)要 求学生运用教学软件,例如:金山词霸、东方快车等相关的在线词典,查出一些 有关伟人品质的单词进行读写背。(2)要求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进行分工,到网 上寻找自己心目中的伟人的相关资料。(3)要求把读到的和查到的东西通过小 组合作制作成英语手抄报。教师归纳总结存在的典型问题,集体评议每个小组手 抄报的质量和艺术性并布置下次学习内容。这就充分利用了网络信息技术的优点 优化英语中的任务型教学。

再次,创新任务教学,加强积极情感培养。《英语课程标准》指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积极向上的情 感有助于学生积极加入到语言学习活动中去,从而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
强烈的 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大胆实践的精神有利于学生强化学习效果。总之, 解决情感问题有助于提高语言学习的效率。”那么究竟怎样的任务才能激发学生 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积极情感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任务的设计与兴趣同步。学生往往会被感兴趣的事物吸引,他们的 学习动机来源于有趣的教学内容和有吸引力的教学活动。因此,在设计任务时, 教师要适当考虑任务的趣味性,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任务的完成与自信同步。设计创造性任务,让不同的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是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点。创造性任务是指所 设计的任务具有开放性、探索性和实践性,能让学生自由发挥和创造性地解决问 题。教师对于学生的消极情绪、思想顾虑、精神负担要给予耐心的帮助,特别避 免“有错即纠”,采取宽容的态度与鼓励的办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任务型教学与合作同行。现在学习以自我为中心的多。当今社会, 有竞争亦有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能力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任务。在笔者的 教学实践中,任务型教学途径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教师设计出具有 信息沟通的任务,学生要完成这一任务,就必须与他人合作。

最后,采用积极评价,促进积极情感的培养。课程标准提倡形成性评 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以形成性评价为主;
定性评 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
他评与自评相结合,以自评为主;
综合 性评价和单项评价相结合,以综合性评价为主。

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中,教师应注意根据学生的差异采取适当 的评价方式,设计出不同层次的评价目标,允许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评价方 式,以利于学生充分展示自身的优势,让水平不同的学生都能体验成功。

由于任务型教学所设计的活动有明确目的,并且可操作强,就为形成 性评价提供了条件。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考察、观察和与学生交流, 对学生的书面作业、口头回答、演讲和朗诵等学习行为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 态度、参与程度和合作精神等作出形成性评价。结合个人自评、学生互评,对学 生学习英语的情况作综合评价。

三、结语 在教学方法中,我们强调“教无定法”,而不是“教学无法”。教学目标 是影响选择不同教学方法的主要因素。课程标准倡导任务教学,但没有规定必须 实施任务教学,因此任务教学不可能是唯一的英语教学方法。我们应该依据教学 目标确定主导性的教学方法,然后围绕目标,选择恰当的方法配合使用,在学习 语言的同时全面培养学生能力。

作者:汪冬梅 第2篇:行动研究与中学英语任务型教学的相互作用行动研究在国外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它是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促 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推动教师反思教学过程并发现问题,最终通过相关的教育教 学理论解决问题,使自己的教学过程呈螺旋状发展。2001年新《英语课程标准》 明确提出了倡导任务型教学,这是20世纪80年代后兴起的一种强调“在做中学” (learningbydoing)的语言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综合了传统教学法与交际教学 法等的优势,因此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一、研究理由和假设 大量文献显示,很多学者只是孤立地单纯研究行动研究或任务型教学, 忽视了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有些教师在课堂实施任务型教学,缺乏行动研究的 反思、观察等环节,教学显得十分盲目,未能根据课堂的变化和学生的个性因素 等适时调整教学。笔者尝试将两者结合起来考察,假设“将行动研究与任务型教 学两者有机结合、相互作用,能对教与学产生积极的效益”。为此,在所任教班 级进行为期近10个月的行动研究与任务型教学互动的实验研究。本文把行动研究 与任务型教学有机结合,在行动研究中研究实施任务型教学,解决存在的教学问 题;
同时,在任务型教学中不断进行反思、观察、分析、选择、调整、改进行动 研究,促进行动研究更加切合任务型教学的实际、更为科学的指导和规范任务型 教学,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论文旨在通过实施行动研究与任务型教学两者有机结合,充分发挥 二者之间优势,使之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提高中学英语教学效益。本研究的现 实价值是:用行动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帮助教师在不断反思 中实施任务型教学,不断改进教学,使教师的教学理念、技能、教学效果、反思 意识和反思能力不断提升。为了真正落实课改“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核心理念,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的目的性、 积极性、主动性;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本文试图在行动研究和任务 型教学中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增加语言输入输出的实践机会,有效提高学生英 语语言能力,实现教师素养和学生素质双赢的效果。

三、研究的过程 9月初,笔者按学校安排,执教高二(9)、(10)两个班的英语教学, 开学初对两个班进行了前测,两个班英语平均分分别为85.56和87.28,笔者使用SPSS13.0對成绩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数据分析结果证明这两个班的英语平均 分没有显著差异。为了使实验的结果更客观,笔者将高二(9)班作为实验班, 在该班中实行任务型教学法;
(10)班为控制班,实行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3P 教学法。两个班的学生数均为45人,在实验班共有18个女生,27个男生,控制班 中有20个女生,25个男生,平均年龄为18岁。

笔者以SEFCBOOK8.Unit1Alandofdiversity为例说明实施行动研究与 任务型教学相互作用的模式。该单元的话题是“多元化的国土”,讲述的是美国, 美国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且其主要语言为英语,因美国在当今世界处于举 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对于一个高中生而言,了解美国的历史、地理、政治、经 济及文化不仅是重要而且也是必要的。本单元要学的语法知识为过去分词作原因 状语以及主语从句。按照任务型教学模式,笔者是这样组织教学的:
任务前 行动研究强调反思在教学中的积极意义。笔者通过问卷、访谈了解到 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并不是太浓厚,为了使任务型教学不至于陷入教条主义, 于是在谈论该话题之前,先在大屏幕上呈现美国总统奥巴马、美国自由女神、白 宫、五角大楼等标志性建筑,唤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让学生热身、猜出这 节课的话题主要是美国。接着,针对自由女神设置如下问题:
Doyouknowwhatitis/whereitis?Howhighisit?Whatisitmadeof?…等问 题,该环节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引出本节课的话题,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任务环 任务1:Problem-solvingDiscussion 教师将学生分为9组,每组5人,布置任务,讨论和话题相关的内容 在大屏幕上呈现美国地图,让每组学生找出首都华盛顿、纽约、曼哈 顿区、迈阿密、旧金山、好莱坞、加利福尼亚州、路易斯安那等并说出美国历史 上作出贡献的著名总统。

PlanningandReport1 每组开始执行任务并选定一名学生将讨论结果向全班体现做一个简 短的报告。任务2:Informationgap 让学生听录音后快速阅读课文,分为9组分别讨论以下9个重要时间概 念中的一个:
15000yearsago,16世纪,1821年,1850年,1848年,1846年,the1800s, 1970s,1879年 PlanningandReport2:各组开始听取、综合他人的答案并做出报告:
简述美国的发展历史,该活动设置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听说能力。

任务3:Discussion 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
(1)WhyisCaliforniasuchamulticulturalcommunity? (2)Whatproblemsdoyouthinkmightarise? (3) WhydosomanypeoplefromallovertheworldtrytoimmigratetoCalifornia? 该任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快速寻找信息的能力,通过提问启发学生思 维。

任务4:Discussion (1)WhyaretheresomanykindsoflanguagesspokenintheUSA?该任务的 难度稍大,要求学生对美国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且对口语表达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任务5:Pair-work 布置学生两人一组进行对话练习,5分钟后让部分学生表演对话。对 话内容主要是关于如何安排暑期生活方面的,可涉及观看世博会、世界杯等,并 将可能用到的句型板书在黑板上:
(1)Haveyoudecidedyetwhattodoforyourholiday?(2)Haveyoudecidedyetwheretogoforyourholiday? (3)whichpavilionwouldyouliketovisit?Why? (4)It’ssaid/reportedthat….. 该阶段历时20分钟,笔者仔细观察参与实验的学生在各小组中个人及 合作学习的表现,以及用语言完成任务的情况。对于任务的难度、层次进行反思:
任务的设计兼顾到每位同学吗?每个学生都参与学习了吗?充分调动了学生的 主动性吗?等问题,以便在今后实施任务型教学中得以改进。该活动的目的主要 是重视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用语言做事的能力,即“真实性任务”,同时也增加 语言的输出量。

语言焦点 任务6:语言分析和练习(analysisandpractice) 学生在前面用语言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已出现了本单元重要的语言知 识,比如任务3中的问题 WhydosomanypeoplefromallovertheworldtrytoimmigratetoCalifornia?答案为:
Becausepeoplefromdifferentpartsoftheworld, attractedbytheclimateandthelifestyle,stillimmigratetoCalifornia.就已经出现了过去 分词作原因状语。笔者将该句型板书在黑板上,对其进行分析。便让学生举例强 化该语言点。

任务5中已出现了主语从句:
It’ssaid/reportedthat…. 行动研究强调反思在教学中的积极意义,任务型教学因有行动研究参 与其中而使笔者养成了反思习惯,避免了任务型教学实施的盲目性。笔者每天在 课前—课中—课后不断反思—观察—反思中实施任务型教学,避免其流于形式, 努力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教学,逐渐养成在思考中教学,在教学中思考的习 惯。

四、研究结果的反思结合本人教学实验和实验数据,得出以下四点结论:
第一,开展行动研究有利于促进任务型教学的实施,避免盲目性和教 条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任务型教学的效果。

第二,行动研究使教师变成研究者。该过程使教师养成了反思自己教 学活动的意识,使教师从“我不懂研究”到“我能研究”,实现教师教学实践和教学 研究的统一。

第三,实施任务型教学也能加深教师对行动研究的理解和运用。教师 在反思-计划-行动-观察的过程中要适时调整计划,从而加深对行动研究的理解, 达到增强教师素质,提高教学效益的效果。

第四,任务型教学使教师行动变得积极、主动、科学,变成行动任务 研究者。使学生建立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
建立了交往、互动、 互惠的新型师生关系;

总之,进行行动研究与任务型教学相互作用的研究实验以来,从开始 的高处不胜寒到有了惊喜的收获,深深地感受到教学工作的乐趣,并体会到作为 一名研究型教师的成功感和认同感。

作者:陈冬梅 第3篇:中学英语任务型教学探析 所谓“任务型”教学(task-basedlearning),就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 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 学成就的一种教学方式。在这种教学环境下,教师将一个或更多的教学目标融合 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让学习者在完成预先设计好的教学“任务”的过程中,更加 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以获得“即学即用”的技能。

一、任务型教学的优点 (1)真实模拟实际生活场景。任务型教学注重真实场景下的、以明 确目标为导向的语言交际活动;
它要求学生通过完成任务的学习活动来掌握真实、 实用和有意义的语言。任务型教学就是提炼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根据真实 工作任务,来设计课程主题学习内容。学生在参与课堂活动时是带着极大的兴趣和热情的,所以整个课堂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学习过程。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员 工必须团结协作,学生在参与教师或教材精心设计的任务活动中通过探究、交流 和合作的学习方式认识语言,运用语言,发现问题,找出规律,归纳知识和感受 成功。

(2)凸显以学生为中心。任务型教学提倡以教师教学为主导、以学 生的学习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和主宰, 而是以组织者、引导者、顾问或者同伴的身份出现,教师只是一个引导的作用。

学生的学习也成为一种满足需要、发展兴趣、提高能力的过程,能使学生真正成 为学习的主人。他们从学习中看到提高,从提高中形成了能力,这一过程完全是 学生自己完成的,这完全符合新大纲对学生能力的要求。

(3)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素质教育。在“任务型”英语课 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自己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丰富多彩的 任务情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地投入学习,民主、宽松、和揩的教学氛 围和学习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萌发创新动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 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语言实践能力。英语任务型教学强调学生运用能力的培养, 注意发展学生的学习策略,促进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充分体现了以 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越来越显示出其优越 性。

二、任务型教学在高中英语中的应用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提出要让学生在教师 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以高一 英语第二册Module4FineArts为例。

(1)布置任务阶段。学校举办艺术节,每班要选择两幅名家绘画作 品装饰教室,今天的任务即通过讨论决定选哪两幅作品。发布任务后,让学生围 绕art说出所能想到的词汇,好为后面的活动作好词汇准备。教师及时将学生想要 表达而又表达不出的词汇写出来,并朗读巩固记忆。

接着是听一段关于对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毕加索的“女孩” 三幅绘画作品及三位大师的生平作以简短介绍,在学生听的同时配以三幅作品的 图片展示,顺便展示凡高的向日葵图片,共凑成四幅图片。由教师和一位英语较 好的学生将function中的example改编成对话,然后将对话的问题投在屏幕上,让其他学生模仿练习,针对其他三幅作品编相应的对话。让学生选择不喜欢的图片, 陈述理由并再次展示。最后,进行本节的主体任务活动—讨论决定选哪两幅。全 班分成若干组,每组4-5人,组内人员分工明确,有人负责汇报,有人负责记录, 有人负责组织讨论,让学生在不同角色下。从不同角度运用语言。对于英语能力 较弱的同学,注意分配给他们适合的任务,让他们也能参与进来,增强学习的信 心。

(2)执行任务阶段。让学生运用任务呈现阶段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 完成设置的任务,先进行组内讨论,并准备在全班汇报。各组派代表参与全班讨 论。此时,学生的表达较前面的对话和发言更流利、语言表达更丰富、内容更深 刻。教师要对学生的讨论给予恰当地点拨引导,但不能过多的干预。

学生完成任务之后,教师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过程性评价。对 学生完成任务较好的方面进行积极的肯定性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
同时也要指 出学生在任务活动中带有普遍性的错误或其它需要改进的地方。讨论后,通过投 票的方式,确定最终被选出的两幅作品。

(3)任务反思阶段。由教师总结,强化语法结构,进行语言点教学、 解释,主要针对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出现的语言知识方面的错误和问题而进行, 不是传统意义上语言教学中所采用的系统解释语言知识的做法。经过有针对性的 知识讲解后,为了加深学生对所学语言知识的识记和运用,布置一些巩固性练习 帮助学生进一步熟悉、掌握、运用生词和表达方法。

三、任务型教学应注意的原则 (1)任务应具有真实性和可行性。教授者在结合教学内容的基础上, 设置一些紧密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只有通过真实的情景才能产生真实的交 际需要,才能使学生完成的任务具有真实性。设计“真实”的任务应依据学生的年 龄、心理特征、兴趣、爱好、生活经历以及平均的英语水平,在分析学生的学习 需求基础上,设计难易程度适中的、具有可操作性和趣味性的教学任务。任务设 计要帮助学生学习英语知识、掌握语言技能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还要注重联系 已经掌握的知识点,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联系中理解和掌握新的语言现象。

(2)任务难度的选择要恰到好处。教师在设计任务的时候应注意设 计能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让他们用英语做事情。设计的活动应适合全 体学生参加,而不仅是让能力高和水平好的学生参加。所以教师必须将活动设计为各种不同的形式,这样设计就可以考虑到不同基础水平的学生,让大家都参与 到其中,有话可说,有事可做,通过各组成员间的集体协作的方式完成。

(3)任务设计要新颖,具有时效性。任务的设计要积极促进英语学 科和其他学科知识的相互交流渗透,使学生的整理类任务:指把事件、活动或物 品等按照时间或空间的关系等排序。比较类任务:指找到事物之间的相同之处与 不同之处。解决问题类任务: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能力,解决现实生 活中遇到的问题。

作者:刘任来 第4篇:谈中学英语任务型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任务型语言学习理论(Task-basedLearning)是20世纪80年代外语教 学法研究者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者在大量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又一具 有重要影响的语言学习理论和学习模式。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 都采用了任务型语言学习模式。由我国教育部组织编写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 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本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 应该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但任务 教学法中什么是任务?任务型英语教学的重点是什么?难点又在哪里?这是值 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也是中学外语教学实践者要面对、必须有明确的认识和了解 的问题。

一、任务型教学的“任务”及其本质 “任务”(task)一词在语言教学文献中是一个流行词,进入应用语言 学文献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使用者对这一术语的理解或解释往往不尽相同。它 不仅仅被认为是一种课堂教学方法;
同时,它还和大纲设计、教材发展有着紧密 联系。例如:Breen认为,有助于达到语言学习整体目标的所有课堂活动都可看 成是任务,包括简单短暂的语法练习,以及复杂耗时的集体课堂活动。而Krahnke 则将任务限定为语言学习而进行的具有非教学目的的活动,也就是说,Krahnke 将课堂任务看成类似课堂之外(即真实生活中)的社会交际实践,具有交际目的 而非教学目的的活动才能称之为任务。笔者认为,Breen和Krahnke对任务的定义 从教学理论和实践上看都欠妥当。任务这一概念具有积极属性,如果把任务只是 当做“活动”或“练习”的代名词,其间没有什么,这就掩盖了“任务”与“活动”在本 质上的差别,使课堂教学不能反映任务教学法的特点和先进理念。实际上,任务可以指笼统的教学任务,也可以指交际定向行为,即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各种语 言实践活动。活动可泛指进行教学的全部活动,从导入到真实交际的各种活动;

也可以看做是组合教学过程的最小单位。任务是选取、组合、规范活动的前提;

活动是完成、再现教学中的交际化任务。任务是掌握语言功能的落脚点,其方式 和渠道就是教学活动。Candlin将任务定义为“一组涉及学习者的认知和交际过程, 以集体的形式对已知和新信息进行探究,在社会语境中完成某一预期或临时目标 的可区别的、相互关联的问题指向型活动”。这一定义反映了任务的本质特点, 但似乎又太学术化。因此,笔者认为,所谓“任务”,通常是指以真实世界为参照, 以形成语言意义为主旨的活动。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是将英语的教学目标整合到 一个或多个具体的活动任务当中,使学生在使用英语完成任务的同时,不知不觉 地学会英语,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其实质是:英语课堂教学应是具有“变 化性互动”的各种活动,即“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对话性互动, 进而产生语言习得。如果从认知心理学解释,学生英语学习和习得的过程一方面 是学生通过完成任务,不断地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内化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学生在 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将所学过的知识表现出来的外显过程,而学生的主体性 正是通过内化与外显的无数次交替而逐步形成、发展和完善的。这种教学模式充 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是有效改变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极少有机会使用目标语 进行交际的教学现状的最佳途径之一。

二、“任务型”教学的重点 “任务型”的语言教学是以任务为中心的语言教学思路的一种发展形 态的具体体现,它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

运用任务组织教学不仅能强化语言的实际应用过程,而且能充分体现语言的交际 本质。课堂教学的任务化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技能的具体手段。因此,任务设计 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搞好“任务型”教学的前提和重点。任务设计所依据的原则概 括起来有以下几条。

首先,任务的设计一般要有明确的目的,是“学生使用语言获取真正 成果的一种目标活动”。设计任务时教师必须清楚:通过活动要具体完成什么任 务,达到什么目的。

其次,任务的设计注重形式和语言功能的结合,旨在使学习者掌握语 言形式的同时,培养其自我把握语言功能的能力。每一阶段任务的设计都具有一 定的导入性,学生在学习语言形式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任务的训练,能够自己 进行推理和演绎,从而理解语言的功能并在交际中进行实际运用。再次,任务的设计要有阶梯性。任务型教学并非指在一堂课中穿插一 两个活动,也并不指一系列活动是在课堂上毫无关联的堆积。任务型教学是指教 学通过一组或一系列的任务履行来完成或达到教学目标。在任务型教学中,一堂 课的若干任务或一个任务的若干子任务应相互关联、具有统一的教学目的或目标 指向,同时在内容上相互衔接。Nunan曾提出“任务依属原则” (taskdependencyprinciple),即课堂上的任务应是“任务链”或“任务系列”的形式, 每一任务都以前面的任务为基础或出发点,后面的任务依属于前面的任务,这样 每一课或每一教学单元的任务系列构成一列教学阶梯,使学习者能一步一步达到 预期的教学目的。

第四,任务设计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进行任务型教学时要 引导学生调整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师运用多样 化的教学方法和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动脑思考、大胆想象、主动参与、 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学习策略,使他们具有 终身学习的能力。因此,任务的设计要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能力,有利于师生的交 互活动和小组合作学习。学习的策略往往决定于学习的任务。教师设计的任务应 保证有足够的信息空白区或信息差,一定要通过师生之间的多维交流和学生间的 探究合作获取信息才能完成任务,从而达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合 作学习能力。

最后,任务设计的“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 和方式要尽量真实;
设计的活动应当是真实的,或者接近现实生活,同时在内容 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和情感需求,把内容和情感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 当学生感到活动的内容与他们的需求和身心发展一致时,才可能积极参加教师所 设计的活动,且教学内容才最容易内化。

三、“任务型”教学的难点 在中学,“任务型”教学实践的一些难点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并解决。主 要体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其一,“任务型”教学的理论模式虽已比较清晰,但其研究主要涉及课 程标准、教材等方面,对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具体如何操作缺乏指导。教师需要 进一步深入探讨“任务型”教学的策略,这对《英语课程标准》的实施非常重要。其二,语言教师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也要培养他们的思维能 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所以教师要思考如何在设计任务和协助学生完 成任务时赋予它更多的教育价值。

其三,为完成一项任务,有时需要占用很多课上时间,教师如何安排 教学进度、合理利用活动时间,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同时,由于活动中学生经常 合作、讨论,因此不能忽视对他们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其四,任务的完成不仅仅限于课内,教师可以使之延伸到课外的学习 和生活中。而且任务类型也有待进一步扩充,可以在阅读课、听力课、对话课、 写作课和复习课等课型中实施“任务型”教学,使这一教学模式更具可操作性。

作者:杨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