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生实习阶段临床能力评价现状与展望]

护生实习阶段临床能力评价现状与展望

护生实习阶段临床能力评价现状与展望 【摘要】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分析本科护生实习阶段临床能力评价现 状、存在的问题及影响本科护生实习评价结果的因素,并预测本科护生临床能力 评价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本科护生临床教学评价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学生 护理 临床能力 教学评价 综述文献 临床能力评价是近年来在教育评价领域内的一个热点,本科护生临床能力 评价对促进其综合素质、临床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本 科护生的临床能力评价是临床教学的薄弱点,迫切需要改革。我国的护理教育也 面临着这场改革。任何改革都是基于对现状的深刻分析以及对发展趋势的正确判 断,所以有必要了解与分析本科护生临床能力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

1、本科护生临床能力评价现状 1.1 评价内容国内、外对本科护生临床能力评价内容的确定都是依据高等 护理教育培养目标、标准,结合教育理念及现实情况而制定,评价内容丰富但不 尽相同。Lan等[1]认为,评价护生临床能力应多方面、宽范围地进行才能反映出 学生的综合能力。Marguis 等[2]从8个方面设计了本科护生的临床能力测评工具, 即书面通讯技能、口头沟通技能、理论与临床实践联系技能、心理社会评价技能、 体格评价技能、计划技能、实施技能、评价技能。之后有一些学者对这些评价指 标进行了分析与合并。Mabel等[3]制作的护生能力评价量表从满足患者心理社会 方面需要的能力、满足患者生理方面需要的能力、交流能力、专业能力4个方面 进行评价。Jane等[4]则通过四维(护理能力、沟通协作能力、管理教学能力、专 业自我成长能力) 评价问卷对本科护生临床能力进行评价。由此可以看出,由于 各专家对临床能力的内涵认识不同,对本科护生实习评价的内容也不尽相同。目 前我国本科护生临床能力评价指标尚未确立,专家对其应具备及应考核的临床能 力意见各不相同,尚未形成规范。谭蓉莹[5]认为,我国本科护生除了批判性思维 以外还应该具备照顾、管理、沟通、专业、教学及研究6项能力。王艳梅等[6]从 应用相关学科知识、使用他人研究成果、明确学习要求、对自我护理角色的认识、 证实自己的专业能力、明确患者的权利和义务、与患者的沟通、应用护理程序和 分析影响患者健康的因素9个方面对本科护生的临床实践行为进行了评价,认为 其自学能力、证实自己专业的能力和整体观念3个方面较差,有待进一步加强培 养。李静等[7]从专业发展能力、临床护理能力和沟通与合作能力3个方面对实习 阶段本科护生临床能力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本科护生的临床护理能力较好,但专业发展能力尚有待提高。

1.2 评价方法教育评价的科学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方法和手段的科学 性,离开了科学的评价方法和手段,就不能称之为现代教育评价[8]。国外较重 视评价方法的研究,认为评价方法应该多种多样,可以有自我评价、同行评价、 教师评价、患者评价等。近年来自我评价在教育评价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

Arthur[9]认为自我评价对本科护生临床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必要的、有帮助的, 通过护生的自我评价,可以使临床教师的客观观察更加全面、准确。近年来客观 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方法的研究已成 为焦点。国外有许多医学院结合使用标准化患者(standardized patient, SP)对不同 临床教学阶段护生的临床能力进行考核,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与成效。因此,OSCE 在临床能力评价中是一个强大的工具,同时有利于护生临床技能的学习,比传统 的观察法更加客观。但另一方面,运用OSCE虽能大大增强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及 目的性,但标准化模拟的程度越高,离真正的临床实际距离越大,其可靠性与正 确性也就越差[10]。有时运用OSCE方法所得到的成绩与其理论考试成绩和临床 实习成绩仅有较低的相关性,不能预测护生真实的临床能力,因此目前OSCE被 限制在临床技能考核方面。国内对本科护生临床能力的评价方法较单一,常用的 评价方法多为非结构性的观察法与测试法,且以教师评价为主,因而,对本科护 生实习评价时,临床教师很少参考护生的自我评价意见和患者对护生的评价意见。

但有研究表明临床教师对本科护生的临床能力评价与护生自我评价表现出较好 的一致性,并认为这种一致性可能是促使护生能力形成的一个因素[7]。另有研 究表明,患者是临床护理的敏锐观察者,并且在判断护士临床技能方面可以信赖, 认为对护生的评价应该参考患者的评价意见[11]。近年来提倡以护理程序工作方 法为指导的实习目标和整体护理为主线的考评方法,认为这种方法能促使临床带 教老师从经验型带教向目标化带教转变,并促使护生由技能型向智能型转变,已 逐渐受到了各医院的肯定和欢迎[12]。

1.3 评价标准建立评价标准不仅是用来作为评价的工具,也是为了更好地 对评价结果进行解释,它要求建立的标准必须严格、正确及可靠。Pfeil[13]认为, 评价标准应由护生、临床教师及护理教师共同制定。Kate[14]认为应多采用检核 表和等级量表进行评价,高结构性的检核表和等级量表可减少临床能力评价的主 观性。国内本科护生临床能力评价标准的建立主要集中在操作技能上,且全国各 大医院都有自己的操作程序评分标准。但目前国内还没有建立起科学、统一、规 范的本科护生临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有些能力的考核如沟通能力、管理能力、 教学能力等甚至没有具体的评价标准。国内检核表和等级量表的制定较笼统,通常是按照一个评分要求,分成若干等级作为评价标准,缺乏权重与等级分值,使 得操作性不强,其评分结果的客观性和可比性也较差。

2、本科护生临床能力评价存在的问题 护理教育者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如何确定护生的能力水平,同时也意识到临 床能力不能直接、确切地知道,因为它是不确定的、发展的,并要符合临床实际 需要的能力,这就使本科护生临床能力评价内容的规范化成为困难。与医学生临 床能力评价方法相比,国外对本科护生临床能力评价方法的有效性、可靠性的研 究较少,评价标准缺乏等级体系。国内专家普遍认为本科护生临床能力评价存在 评价内容不统一、评价方法单一、评分标准不便掌握、缺乏量化标准、考核成绩 可比性不强等问题。有研究显示,46.56%本科护生认为现行的考核方法、考核内 容不能全面客观评价护生的实习成绩[15]。这些问题都或多或少地影响了本科护 生临床能力评价的客观性、公平性和可比性。

3、影响本科护生临床能力评价的因素 国内外对影响本科护生临床能力评价因素的研究甚少,仍停留在现象分析 阶段,缺乏量性研究。临床环境及师生关系是影响护生临床能力评价结果的重要 因素。此外,评价标准、评价者、护生以及评价方式也影响了本科护生临床能力 评价结果[16]。

4、本科护生临床能力评价发展趋势 Mahara[17]认为护生临床能力的评价经历了4个阶段:①对操作技能评价 内容、评价方法的研究;② 对描述性评价客观性的研究;③对评价特性及价值的研 究;④对已有的评价体系批判性的分析研究。由此可见,本科护生临床能力评价 正朝着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综合以上对本科护生临床能力评价 现状的分析,我们可以预测它今后的发展具有以下的特点:①注重整个评价体系 的系统研究,并建立高质量的评价工具;②评价内容应更加规范化,并根据学科 发展及临床需要适时进行修改与调整;③提倡评价方法及手段的多样化,并结合 患者评价及护生的自我评价,更加注重评价方法有效性与可靠性的研究;④建立 规范化、操作性好、具有等级体系的评价标准。我国的本科护生临床能力评价与 国外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尤其体现在对多种评价方法的实施与研究方面及评价 标准规范化的建立方面。目前我国迫切需要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统一的本科护 生临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促进本科护生临床能力评价工作向科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