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大学计算机课程实践教学整合模式构建
基于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大学计算机课程实践教学整合模 式构建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Integra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Curriculum)在于将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 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 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从而实现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 素和教学环节的相互融合。大学计算机是面向非计算机专业 开设的一门必修公共基础课,也是大学生接触的第一门计算 机课程。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同时培养大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利 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并为以后解决专业问题打下基础。该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紧密结合的课程,由理论 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组成。目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该课 程计划为48学时,理论学时和实验学时比例为1∶1。近几年, 我们尝试对该课程进行改革,把案例式教学、任务驱动教学、 分层次教学、网络辅助教学等方式引入该课程教学中,取得 了良好的效果。近两年我们把该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全部安排在实验室上,任课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分配 理论学时和实践学时,可以讲练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 过去理论和实践相脱离的矛盾,改善了学习效果。我们首次 对2013级新生进行了分级教学改革,通过对不同层次学生开 展分级教学,做到了因材施教,使基础不同的学生都能在原 有基础上取得进步。大学计算机课程的实验教学贯穿整个课程始终,我们开 设这门课不仅要大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理论知识,更要他 们能够灵活应用计算机,并把计算机作为工具为他们的专业 服务。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独立自主的工作能力,可以帮助学生 理解、掌握和运用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与能力,从而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潜 质,因此这门课实践教学的改革意义重大。
一 现代教育教学理念 本文一方面从教学反思的角度出发,依据建构主义理论, 探究并提出新的E时代网络辅助教学与课堂教学融合的教学 模式;
另一方面是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进行深 入探究与实践。
第一,师生信息技术素养和技能得到有效的发展提高, 均能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并将计算机和网络作为自 己教和学生学的工具,学生的信息素养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教师养成了积累教学素材的好习惯,资源积累丰富,形成资 源共享理念,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奠定了基础。
第二,在网络环境下的整合课教学,最根本的目的是还 给学生主体地位,否则再好的课件,再多的资源都将毫无意 义。在教学中,教师还给全体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但要面向 全体学生,更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保证学生充分的自 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苦学”为“要学”和“乐学”。在网络教学中,通过BBS论坛,教 师的主要任务是做好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解 决,通过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了解学生的实际掌握情 况的基础上,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通过在相关课程合理应 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达到较之以往更高的学习水平。教师 通过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进行教学,使学生的思维 方式和行为方式都有了新的变化,学生的主体特征凸现,动 手欲望加大,创新意识增强,达到较之以往更高的学习水平。
第三,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课程的教学过程 来营造一种理想的教学环境,以实现一种能充分体现学生主 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新型学习方式, 实现能支持自主探索、多重交互、情境创设、合作学习、资 源共享等多方面要求的新型学习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 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课堂的教学结构发生根本变革,使 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落到实处,从而实现了教师 角色的转变。整合的开展,促进了教师改变长期习惯的教学 行为,也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变化,让课堂焕发出新的生 命力,有效保证了学校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
在课程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是明显的,其教 学手段的直观性,内容的丰富性,表现形式的多样性,特别 是可以把比较抽象的概念、超越时空的事件和事物、条件不 允许的实验、无力达到的境地等等,生动形象地向学生展示 出来,这是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它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便于多方位的提高学习效果;
在课程教学中能克服许多常规教学中无法解决的困难;
信息 量大,便于在短时间内学习大量内容。
通过我们的努力,以“天空教室”“国家教育云平台” 和“中国数字大学城”为网络教学平台,大力开展相应课程 的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大学计算机课程的网络教学建设也 已初具雏形,该课程的电子教案、教学大纲、网络多媒体课 件、学习指导、自测练习等学习资料已经上网,教师可利用 网上资源上课,学生也可利用网上资源课外自主学习。我们 还在继续建设、完善和不断更新维护之中,力求使“天空教 室”“国家教育云平台”和“中国数字大学城”中该课程的 资料完整、资源丰富、运行有序、渠道畅通。搭建和充分利 用网上师生交流互动平台进行网上答疑、作业、测试等。讲 授该课程的相关教师分工协作,不断更新维护课程内容、负 责网上答疑等,注重师生互动,加强沟通与联系,将多媒体 课堂教学延伸到网络,利用网络延续教学的深度与广度。
第四,促进了教师角色的转换。网络课当中,学生的行 为习惯与传统课堂上的表现差别很大。由于学生还没充分适 应电子学习方式,他们很容易走向“无政府主义”。这就要 求教师在课堂中起组织者的作用。但为了让学生按照自己设 想的步骤去做,有些人过多使用学生子机控制系统,有时学 生只能看着教师操控,最终失去课堂兴趣。如果在课堂中学 生失去了主体地位,整合无非就是“穿新鞋走老路”。既然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我们就不能总是想课堂照着教师预 设的方向发展。教师应该起到的作用是“给学生提供语言信 息,组织学生学习、探讨”,“更多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 引导学生思考”。由于有了正确的理念指导,使教师们在整 合实践中时时注意自己的角色转换,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健全了适应新要求的教师教学评价和学生学习评价机制。
第五,形成了“目标—过程—效果”三维评价标准。
确定课堂教学评价目的的前提和依据是课堂教学及其评价 的特点。为进一步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实践 活动,在原有的常规课堂教学的过程性评价体系的基础上, 对整合课程的课堂教学的评价体系进行了重新认定。从教学 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基本维度,即以“目标—过程 —效果”三维评价标准来评价教师整合课程的授课质量。
第六,提升了学生学习兴趣和思维方式的优化。新型模 式的实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参与、 主动探索、主动发展。
第七,新型教学模式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随着典 型课例的不断推出和研究课次的增多,在争论中对课型缺点 的逐渐改正,操作软件的日新月异,操作设计的不断完善, 教学模式和软硬件技术的日益提高,许多教师尤其是青年教 师以及老中青的小组合作已开始了满怀热情的尝试。
第八,通过课题活动,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和能力都得 到了加强,课题组成员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养成了及时总结写出论文、案例的习惯,取得了一系列成绩, 促进了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二 大学计算机课程实践教学整合模式 1.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为抓手,推动信息技术 课程建设 教学模式作为教育思想、教学理念的具体表现形式,通 过对教学过程各要素的重组,可以改变教学过程,对学生的 学习过程产生影响;
信息技术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要素, 带给教学的不仅仅是教学技术的优化,更重要的是为教学带 来一种以学生自主学习、意义建构为主要方式的教学思想, 带来与时代发展同步的现代的信息技术学习环境,这种教学 模式是有效的。
2.搞好整合操作模式,为教学服务 以主体性、活动性、开放性为主要特征,以情境—探究、 主题学习、科学实验为理论假设模型的整合操作模式,通过 对教师教学角色的定位、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通过教学内 容、信息技术、教学环境诸因素的整合,对提高学生综合学 习能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加强师资队伍、教材建设,促进优良教学团队的形成 建设一批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通过团队 有效的合作机制能推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研究, 也能促进教学研讨、教学经验交流和共同开发教学资源。教 材是由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课程培养目标的需要编写的,是教师教学、科研经验积累的结晶,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 知识载体。一部成熟的教材是一个课程成熟的重要标志,也 能对教学起到指导作用。各个学校都有自身的特色,也有自 己的实际情况,教材的选择不能一味跟风,选择重点大学的 精品课程教材,因为重点大学的生源质量、学生学习能力和 我们的学生存在一定的差别,照搬硬套效果并不好。根据本 校的特点,编写了两部教材并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
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我们坚持以应用为中心,注重培养学 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结合先进的任务驱动和案例教学法,通 过大量的实例组织教学内容,使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理论联 系实际。目前,该教材已使用两个学期,教师和同学们都反 映不错,我们打算通过修订,不断完善和充实教材内容,以 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4.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传统教学一直沿用理论课+实践课的教学方式,理论课 在多媒体教室由教师讲授,实践课由任课教师在机房辅导。
随着近年我校校园网在新校区的开通和稳定运行,以及学校 网络教学平台的搭建,所有整合课程全程使用网络平台—— “天空教室”“国家教育云平台”和“中国数字大学城”来 辅助教学。
5.对信息技术教育分级教学模式的改革 学生入学后,对学生进行不同的计算机水平摸底考试, 然后通过选课指导,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学习兴趣,结合学校的有关规定进行选课和分教学班。
三 结论 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进行计算机教育,应该更多地 面向专业应用,为以后利用计算机解决专业问题打下基础, 目前的课程实验项目没有考虑这一点。比如,我校是以财经、 管理、政法类为主的综合类大学,我们在设计实验项目时, 特别是综合设计型实验,应结合电子商务、会计、人力资源 管理、物流管理、统计学、金融学、法学等不同专业对计算 机的需求应用来设计,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根据各自不同的 特点选用相应的实验项目实施教学。当然做到这一点并不容 易,这要求计算机教师必须和专业课教师面对面地进行交流, 向专业课教师学习,获得专业需求的第一手资料,方能设计 出体现专业特色的好的实验项目,以便我们的学生以后利用 计算机工具更好地为专业服务。通过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在大 一、大二开设信息技术公共课学生实践已得到明显效果。把 理论知识创造性地应用于实践,始终围绕“使学生全面发展” 和“强化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素养”的教学目的,更新教育 教学理念,将教学反思、建构主义理论和整合思维运用于教 学过程中,达到培养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和知识建构能力的目 标。这也是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需要注意的是课程的设计 和开发绝不能只围绕信息技术的层面,而要把侧重点放在信 息技术如何与教育相结合的方面,要有效解决学生信息素养 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不仅要重视硬件条件和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更应该设法使教师树立起一种全新的观念,然后再根 据学生的特点制订出恰当的培养策略,以实现对学生的从思 维方式到行为方式再到精神境界的逐层级的培养。
参考文献 [1]何克抗.e-Learning 的本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 程的整合[J].电化教育研究,2002(1):3~6 [2]钟绍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资源及软件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2005(3):53~56 [3]钟绍春、姜雁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型与方法 [J].中国电化教育研究,2003(9) [4]吴娟、余胜泉.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常见问题 及其对策[J].电化教育研究,2006(10):70~72 [5]汤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误区分析[J].电 化教育研究,2006(10):70~72 [6]肖川.主体参与:自主学习的要义[J].人民教育, 2003(22) [7]王甦、汪安圣.认知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1996 [8]余胜泉、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网络时代的 教学模式与方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