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文评改方式分析
小学语文作文评改方式分析 摘要:作文评改是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环节,有 效的作文评改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 作质量。基于此,文章从师生之间的互动分享;用积极的话 语鼓励学生及教授学生相应的评改技巧三个方面对小学语 文作文的评改方式进行了有效探析。
关键词:小学作文;
评改方式;
评改技巧 语文是小学基础教育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基础性语言 学科,它不仅是对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表达能力的一个 考查,同时也是对学生思想深度的一个考查,而作文的学习, 就能够很好地体现这一点。语文教学要综合听、说、读、写 四种能力,其中写是最为重要的。有教育学者曾经提到,当 教学开始涉及学生的情绪和思想,学生开始对它寄予精神依 托时,那么教学就应该深度地发挥它的作用。作文的评改则 是这种教学方式的丰富与延伸,它的优化与丰富,能够直接 对作文的教学质量产生积极的影响,但是现在的教师很少能 注意到这一问题,以致于作文的教学水平还停留在比较基础 的阶段,教学水平的提升举步维艰,语文作文评改方式的优 化与改革迫在眉睫。本文主要探讨并介绍了一些有利于优化 作文评改方式的建议,希望对广大教师的作文教学有一定的 借鉴作用。
一、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有效的分享评改 当今社会是一个网络飞速发展的时代,而学生对网络也是情有独钟,所以教师可以借助这一高科技工具与学生进行 互动交流,分享心得体会,进一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为 教师的教育教学打下坚实基础。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 以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在线分享文章,也可根据相关素材 拟定题目,将其发布在网络上,让学生学习之余查看并进行 创作,并将自己习作分享给同学和教师,让同学和教师对自 己的习作进行点评和修改,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和写 作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建立一个微博或微信交流平台,引 导学生在线交流自己的生活趣事,并将这些素材积累下来, 作为作文的写作素材,对作文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也可通 过线上交流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增强自身对作文写作方式的 认知能力,进而发挥自己的优势,促进自己写作能力的提升。
例如,今天有个同学在爸爸妈妈陪同下去了游乐园,他拍了 一张游乐园的照片,并符文说“今天跟爸爸妈妈去了游乐园, 游乐园有很多小朋友,其中有一个小男孩特别勇敢,竟然玩 了过山车,我也应该向他学习,胆子放大一点,做个勇敢的 人。”其他学生便可给其留言或者评论,教师对他的日记进 行点评。这样的教学方式深受学生喜欢,因为学生可以以自 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写作学习,有助于快速提升学生的写作能 力,也对学生在习作中进行自主作文评改大有裨益。
二、用鼓励性的话语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 小学生因其还没有独立的意识和思想,父母和教师对学 生的影响则会比较深刻。因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和父母要注意对学生的引导和鼓励。小学作文从实质上来说,它 也是一种创造的过程,对于没有定性的小学生来说,能写出 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此教师在作 文教学中要多用鼓励性的话语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有效的点 评,让学生从教师的点评中可以获得更多肯定,让他们不那 么抵触写作,进而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作为小学教师,在 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时,应站在学生的角度试着去体会他 们的心理,在指正的同时,更多是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与 改变,从而获得写作的信心,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敢于学 习、敢于写作、敢于评改。
三、教师应教授学生相应的评改技巧 要让学生对写产生兴趣,让学生自主进行作文评改是非 常有效的方式,但是在此之前,教师应教授给学生足够丰富 的评改技巧。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对习作中的优 缺点进行明确辨析,并能用自己的话语进行评语写作,在写 作中锻炼自己的评改能力和写作技巧,进而提升自己的写作 质量。具体而言,对于初次进行作文评改的学生,教师可先 给学生列出具体标准供学生参照,譬如,让学生查看格式是 否错误,指出错别字和病句,找出作文中的一个优点或是对 作文中写的好的句子进行简单的点评。以此让学生逐条进行 作文批改。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可在之后的作文评改 中每进行一次批改就增加一条要求。譬如,可增加文章的中 心是否明确,段落层次是否鲜明等要求。以此循序渐进,最终使学生全面掌握评改技巧。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作文的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致力于激起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倡导一 种自主、尊重以及探索的教学方式和理念,可以通过一些较 为特殊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和作文 评改能力,让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写作方式和评 改技巧,使自身的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有 效提高,进而为自己基础阶段的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许平.我的作文课堂,我做主―小学作文自主评改, 提高读写能力[J].新一代(下半月),2012(12):10. [2]王家生.让学生成为习作评改的主人[J].福建论坛 (社科教育版),2011(11):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