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师资队伍的师德建设的方法和策略
高校师资队伍的师德建设的方法和策略 一、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师德修养的现实意义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市场经济的发展中,若没有正确的思想指导,容易形成 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最优化而忽略竞争手段道德性, 以牺牲精神换取物质的局面。易出现物质的文明,精神的贫 乏,人格异化,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在我们社会主 义社会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应加强道德规范的建设,坚持社 会主义的道德原则,用道德手段来调节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 的各种关系,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要培养出 具备社会主义道德观,能促进市场沿着道德轨迹运行的人才, 主要靠教师,加强教师队伍的道德修养,对于促进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二) 教育现代化的要求 教育现代化归根到底是要求人的现代化,而教师的道德 素养水平高低对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推进教学理念、内容、 形式、手段等多方面的现代化,即对教育现代化的实现有着 特殊意义。一个教师若有高尚师德则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自 觉性,促使他们的积极学习;
一个教师若有高尚师德,则能 用自身魅力去感染学生,使学生以之为成长的榜样;
一个教 师若具备高尚师德,则能更好地去关怀学生;
一个教师若具 备高尚师德,则能够自觉地去钻研学术,提高专业水平。
(三) 网络文化、异域文化的冲击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社会的开放,文化的交流越发频繁, 各种信息一涌而进,在这些信息中,有催人奋进的东西,也 存在腐化心灵的“垃圾”,学生作为尚未真正成熟的主体, 并不能完全区分信息的好坏。作为引导者的教师这时应当承 担起“信息把关人”的使命,筛选文化信息,去粗取精,去 伪存真,将真正有益于学生成长的知识纳入教学。这就要求 教师自己首先要有辨别真假、好坏的能力,能够在众多原始 信息源中找出精华所在,这一能力是以良好的师德修养为前 提的。因此,加强教师队伍的道德修养是网络化社会及全球 文化大融合趋势发展的要求,在信息化社会对于我国更好地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意义重大。
(四) 现代科技发展的需要 高科技的拥有者若具备较高的道德修养水准,则能够运 用他所掌握的知识来造福人类,造福全社会,反之则会危及 人类及社会,给人类及社会带来巨大的伤害和损失。社会要 有大的发展,必须要求高科技的掌握者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那么培养高科技人才的高校教师首先应当具备良好的道德 素养,给其培养对象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五)教师自我完善的需要 教师自我完善的需要不仅体现在通过进修或其他途径 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同时也体现在道德水平的不断提高 上,教师只有不断地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将学术进步与品 德锤炼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自我的改造与提高,真正实现自我价值在教学中的体现。
二、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师德修养的主要方法 (一)引导教师确立几个正确的理念 1.确立学生为本的理念 哲学家费希特曾经指出:“教育必须培养人的自我决定 能力,而不是培养人们去适应传统世界;
教育重要的不是着 眼于实用性、传播知识和技能,而是要唤醒学生的力量,培 养其自我性、主动性、抽象的归纳力和理解力。
学生能否真正掌握知识,内因的响应是主要因素,教师 应当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 生不应再演绎“被动知识承受者”的角色,而是能够成为主 动选择并接受知识,自主建构合理知识结构的主体。
2.确立责任理念 责任感的淡化和缺失会导致师德的沦丧和教学质量的 滑坡,因此,加强责任意识是师德修养的一个主要方面。教 师在思想上应当充分认识到知识时代自己所担负的神圣职 责,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权责分明,勤于职守,熟练业务,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3.确立友好协作、有益竞争的理念 良好的协作氛围有利于教师集体价值目标的实现,也有 利于教师间合理竞争的展开。竞争是教师提高的内在动力, 竞争手段必须符合道德要求,否则对于教学的进行及教师自 身的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二)引导教师加强几个意识 1.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学生是复杂的教育主体, 具有向师性,老师就他们的表率,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于学生 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当时刻提醒自己有着教书 育人的任务,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 以身立教,既有相应的文化知识基础又有马克思主义的理想 信念,用高尚的道德品质与个人魅力去潜移默化学生的行为。
教师要自觉把思想品德教育寓于各门功课之中,在书中育人, 为育人而教书,做到教书和育人的统一。
2.严谨治学,讲求学术道德 严谨治学是师德修养的基本要求,是教师必备的道德素 质。它不仅是对教师业务素质的要求,也是对道德品格和态 度的要求。教师应当以科学的世界观来影响学生。树立良好 的学术及科研道德,帮助学生养成恪守学术规范的习惯,从 自身做起,反对学风不正,学术腐败,保证学术氛围的纯净。
3.诚实守法,廉洁从教 现代社会有着太多利益诱惑,教师所从事的是“育人” 的工作,必须正确处理好利益获取与功利性期望的关系,遵 纪守法,通过正当途径获取收益,实现教育价值目标和根本 利益的统一。给学生做个好榜样。
4.一切为了学生,真正做到为学生服务 为学生服务是师德规范的核心,为学生服务是教师的义务和责任。教师应当自觉将为学生服务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 中去,创造可持续发展空间,使学生全面发展。能否为学生 服务是衡量师德修养水准的一个重要尺度。
5.创新意识 教师的工作不只是单纯传授知识、经验,而在于培养新 人,变革精神世界,教师确立创新理念也是现代师德建设的 一个重要方面。创造型的教师应当善于吸收自身所在学科领 域的前沿知识,并能将其积极转换为自己独到的见解,应用 到日常教学中去,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衔接;
同时能够因 材施教,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优势。真正成为“教 育目的的实现者、教育活动的组织者、教学方法的探索者和 教育活动的创造者”。
6.科研意识 教师应当用科学精神去设计、实施、评估和改进自己的 教育方法,敢于探索未知的科研世界,从“经验型”教师向 “科技型”教师转化。
(三)坚持学习与实践的结合 坚持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是提高师德修养的重要途径。要 提高师德水平,如果不学习,不掌握一定的理论,个人修养 只能局限在个人实践的狭小范围内,且缺乏理论基础、文化 基础,没有办法获得大的提高,在一定时期内所表现出来的 师德修养是表面的,不深刻的。而如果不实践,则一切便成 了无本之木,只有在不断的道德实践中获取源源不断的精神食粮,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才能真正形成高尚的师德。坚 持学习与实践想结合,是提高师德修养的有效办法,只有将 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履行师德规范要求,实现教育劳动 价值,才能更好地衡量自己的师德水平,使自己不断进步。
(四)自律与他律相结合 他律与自律是师德修养的两个阶段,他律是自律的前提, 自律是他律的升华。他律是外在的约束,而自律则是一种内 在的自觉需求。道德若仅仅依靠他律的约束而不讲求自律, 则是低级的道德。因此,对于教师而言应自觉进行思想学习, 时时内省,自我监督,自我评价,将他律内化为自律,将提 高自身道德素养作为内在的、自觉的需要。
(五)内在修养与外在修养相结合 加强师德建设还要求教师有科学、准确、逻辑性强、幽 默生动的语言;
朴实、整洁、展现个性的服装;
以及端庄潇 洒、和蔼和亲的仪容;
稳重大方的举止。将内在的品质修炼 与外在的仪表修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体现高水准的师德修 养。
参考书目:
[1]串冬梅.浅议新时期教师师德的内涵[J].教育与职 业,2009(03). [2]徐磊.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中的人才能力培养[J]. 中国电力教育,2011(25). [3]靖美慧.中学语文创造性教学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