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的形合与汉语的意合及其在翻译中的应用
浅谈英语的形合与汉语的意合及其在翻译中的应用 形合与意合是任何语言所共有的两方面特征,但在不同 的语言中它们在表现趋势上存在着差异。本文通过对比分析, 论述了英汉句法结构上的这种异质特点,并阐述了这种差异 对英汉互译的启示。摘 要:
形合;意合;翻译 语言学界和翻译界普遍认同形合和意合是英、汉语言之 间最重要的区别特征。形合和意合是语言组织法,所谓“形 合”,指借助语言形式手段实现词语或句子的连接;
所谓“意 合”,指不借助语言形式手段而借助词语或句子所含意义的 逻辑关系来实现它们之间的连接。前者注重语言形式上的接 应,后者注重行文意义上的连贯)。本文拟从英汉两种语言不 同的组织特点---“形合”和“意合”着手,研究一下英汉 语言的差异及其对翻译的启示。
一、英汉句子结构上“形合”与“意合”的差异 英语句子重形合,因为英语有较丰富的形态标志,有 较明显的词类分别。英语语法成分具有其独立的句法作用, 比较注重句子结构形式的完整和逻辑的合理。汉语句子重意 合,因为与英语相比,汉语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标志, 没有显性的词类分。
1.形态方面 英语靠词形变化组句,如英语名词有单、复数之别,非谓语动词形式分别为不定式、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而汉语 并无任何词形变化。
2.显性关联词语的使用 英语句子重语言形式联接手段,汉语句子则往往只求达 意而已,故英语句子中连词的使用就比汉语多得多。例如:
例子:Perhaps it had become intoxicated by the sun, which would explain why the night sky remained flushed long after the gradual fading of the rosy sunset. 也许是太阳陶醉了,所以夕照晚韦隐退后的夜色也带着 酡红。
英语句子须用关系代词which来连接定语从句和它所修 饰的名词,结构上严密、完整;而汉语句子则无显性的连接 词语,显得松散、简洁。
3.介词的使用 介词词组是英语重要的形合手段之一,汉语中却没有。
英语大量使用介词来连词造句。汉语是介词贫乏的语言,故 大量使用动词。现代汉语的介词大多是由动词演变而来的, 数量和使用频率远不及英语。从某种意义上说,英语是一种 介词性语言,汉语是一种动词性语言。例如:
Einstein was born into the family of a city architect in Riga, and spent his childhood there and in St. Petersburg before studying architecture and engineering at the Petrograd School of Public Works.In 1918 he enlisted in the Red Army, where he produced posters and theatre designs. 爱因斯坦出生于里加一个城市建筑师家庭,在里加和圣 比得堡度过童年,后在彼得格勒建筑工程学院攻土木工程, 1918年参加红军,从事宣传画与舞台美术设计。
此句中大量使用了介词。
二、“形合”和“意合”的差异与翻译 考虑到形合与意合的差异,翻译时必须对目标语的衔接 方式做一些调整。现将对调整的条件及方法等一般原则做出 总结,以拓宽视野,从而引发更深刻的思考。
1.汉译英 一般认为,汉译英时,应该首先梳理出原文中最重要的 信息,将其装入目的语主句,而将源文中的次要信息装入目 的语的从句,并添加形式标记或连接词。显然,这是一个从 意合到形合的过程。这样有助于实现英语高度的形式化和严 密的逻辑性。例如:
穷人的命,他似乎看明白了,是枣核儿两头尖:幼小的 时候能不饿死,万幸;
到老了能不饿死,很难。只有中间的 一段,年轻力壮,不怕饥饱劳碌,还能像个人似的。
It seemed to him that the fate of the poor was like a jujube kernel, pointed at both ends and round in the middle;
if you were lucky enough not to die of hunger as a child, you could hardly escape starving to deathin your old age. Only during the middle period, when you were young and strong, able to put up with hunger and hard work, could you live like a human being. 译者在翻译该句时就添加了几个连接词,主要是考虑到 汉译英时,汉语中所隐含的种种逻辑关系由于未用连接词语 而趋于模糊,英译时必须变隐含为明示,在逻辑上理清关系, 并使用适当的连接词语而构成形合句。
2.英译汉 汉语以意合为特征,衔接手段通常是隐性的,而不是显 形的。因此在英译汉时,通常省略连接词,使译文符合汉语 的特征。这并不会给读者在理解上造成困难,对译文的理解 是由译文中的语境以及读者自己梳理语篇内部关系的能力 决定的。例如:
例子:
Despite the privation, and the mounting toll of dead and wounded, however, morale intact, and people still smile in the street. 尽管供应不足,伤亡增加,然而士气并未受到影响。街 上人们照常面带笑容。
若将此英语形合句中的who,that等一一刻板译出,则 译文会显得累赘,不堪细读。
三、结语 英汉两种语言在句子结构上形合与意合的差异是中西 方文化中的不同思维、逻辑方式及不同的文化心理结构的具体反映。在翻译过程中,应该注重英汉思维及表达方式上的 差别,总结英汉句子结构上的种种差异,从而尽量克服汉语 思维方式及其表现法的干扰,产生出符合英汉各自表达习惯 的译文。
① 王力.语言学论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② 刘宓庆.汉英对比与翻译[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 社,1992. ③ 杨宪益,Gladys Yang.英译红楼梦[M].北京:外 文出版社,1978. ④ Jeanne Kelly, Nathan K.Mao.英译围城[M].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