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活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学生的素养体系有两个维度,即“必备品格”和“关键 能力”,活动是提升学生素养的有效途径。因为活动具有参 与性、情境性、感悟性和生成性等特点,学生可以在活动中 舒展身心、激发潜能、提升能力、润泽品性。此外,活动的 开展能在一定程度上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创新课堂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使教学过程变得更多维立体、丰富生动、 高效无痕,对学生的素养提升起到孕育、催化和促进作用。一、价值引领类活动——深化价值认知 学校教育旨在使学生成长得更好,最核心的体现是精神 生命的成长和精神境界的提升。然而,当前的教学过于注重 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精神成长的引领,自私、冷漠、 自我中心、唯成绩论等一系列问题层出不穷,令人尴尬,发 人深省。针对这一现状,教师要在教学中开展价值引领类活 动,促进学生的精神生命发展,引导学生成为友善、利他、 勇于担当的人。
【教学片段一】教学苏人版七上“授人玫瑰手留余香” 一课,教师设计了“甜心活动”:
1.每个学生分3粒糖,把糖送给想要感谢的人,要求在 送糖时说出感谢他(她)的原因。
2.活动结束后每个人手中所有的糖果必须都来自于别 人的赠予。
3.全班学生一起参与送糖活动。(教师可以先做一下示范,第一是让学生感到身边处处是值得我们感谢的人;
第 二是示范给学生应该如何向他人表示感谢。) 4.交流分享。
师:刚才送糖对别人表示感谢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 生1:感谢他(她)的时候,再次想起他(她)曾经对 我的帮助,心里充满了温暖和感激。
师:刚才有人送糖给你表示感谢的时候,你有什么感 受? 生2:其实我也没帮什么忙,只不过是举手之劳,他还 记得,我很感动。原来举手之劳的帮助也可以让人感觉到那 么幸福和温暖,以后,我会帮助更多的人。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这样的活动自然真实,学生 的情感真挚饱满、行为主动热烈、体验深刻丰富,他们在“送 糖”与“收糖”间感受到人性的善良与美好,在彼此的真诚 友善中懂得了感恩与分享。他们的心灵因感动而细腻,因交 流而欢喜,因丰富而成长。
二、思想激励类活动——助推成长动力 激励,是指通过外力激发人的动机和需求,调动人的积 极性和创造性,使其朝着所期望的目标持续努力。渴望被赏 识和激励是人的普遍心理,学生更是如此,自卑的学生需要 激励,以重树信心;
受挫的学生需要激励,以找回勇气;
优 秀的学生需要激励,以超越自我。
【教学片段二】教学苏人版七上“我自信我能行”一课,在“正确认识并挖掘潜能”环节,教师设计了探究体验活动:
潜能有多大?(给每组一只杯子,里面倒满水,并给每组准 备回形针若干) 师:杯子里已经装满水,还能往里面放回形针吗? 学生疑惑不确定。
师:从视觉上判断,似乎不能再往杯子里放任何东西了, 这就是我们下意识地给杯子的容量设了限度,然而,事实是 怎样的呢?下面就分组实验,请小组成员依次往装满水的杯 子里放回形针,水一旦溢出,则游戏失败,放回形针最多的 小组胜出。
学生开始动手实验。
因为不确定能放多少,又害怕失败,所以学生都很谨慎, 有的组只放了几枚回形针,最多的组也只放了26枚,水没有 溢出。
师:尽管放26枚的小组胜出了,但是还能继续放吗?我 们再来试试。
当教师放入第200枚回形针的时候,学生全都惊讶地张 大了嘴巴,难以置信。
师:通过实验,大家有何感悟呢? 生1:真没想到,杯子已经装满水了,竟然还能放这么 多回形针,但是我们害怕失败,都没敢去尝试更多。
生2:如同一杯水一样,我们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很大 的潜能,我们要有勇气去发掘潜能,挑战自我,以使自己更加优秀。
生3:很多时候,我们是被自己束缚住了,面对任何事 情,首要的是要有信心,敢于突破自我。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这样的活动蕴含哲理、启人心智。活动中,学生经历着疑虑、 纠结、惊叹和思悟,这种从心理的封闭保守到舒展豁然的体 验过程,就是学生明理启智、积蓄心理能量的过程,它能使 学生增强信心与勇气,进而突破自身的惰怠、松懈、自卑等 种种滞碍,从而获得生命的成长与蜕变。
三、社会适应类活动——增强交往技能 初中阶段是学生社会化的重要时期,学校教育要培养学 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为学生真正踏上社会、融入社会作必要 的、充分的准备。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旨在让学生懂 得自身的角色定位,知道自身的需要必须切合社会实际、自 身的行为必须符合社会规范、自身的价值实现必须系于社会 大众的福祉,并学会与自我和解、与他人和睦、与社会和谐。
人际沟通能力是学生融入社会的必备条件,因而培养学生的 同理心,懂得与人交往时要学会换位思考尤为必要。
【教学片段三】在教学苏人版七上“己所不欲,勿施于 人”时,教师设计了“双手搭字”的游戏:
师(站在讲台上):请同学们用双手摆出“人”的形状。
生:纷纷响应,双手摆好并保持形状。
绝大多数学生是左手在上,右手斜支着左手,故而,教师在讲台上看到是一个个“入”字,只有少数几名学生双手 位置相反,摆出了教师视角下的“人”字造型。
师(不动声色):老师请大家双手搭个“人”字,你们 摆的是什么字? 生:“人”字! 师:可我看到的却是“入”字啊? 学生恍然大悟状,纷纷将双手位置调换。
师:请谈谈你们的体会。
生1:开始,我们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没从老师的 角度考虑,虽然搭了“人”字,但不是老师想要的结果。
生2:如果不能为对方着想,我们的努力可能会事与愿 违。
生3:我们懂得了与人相处时要换位思考,才能真正走 进对方内心。
“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这样的活动简单有趣、发人 深省。小游戏折射出大道理,通过体验,学生懂得与人相处 时要学会换位思考,要懂得将心比心,要做到感同身受,他 们的心理感受能力、共情能力以及与人交往的能力都会随之 提升,这些将为其今后的成长及未来的发展增添助力。
四、亲情体悟类活动——丰富情感体验 家庭作为个体身心发展的重要环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 举足轻重,良好的亲子关系可以在学生感觉难过、迷茫、倦 怠时起到抚慰、指引和缓解的作用,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精神动力和情感支持。然而,初中生正处于心理逆反期,对 父母的教育时常表现出不屑、抵触,甚至有故意刁难父母之 举,这些无疑都在破坏着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因此, 教师要加以正确引导。
【教学片段四】教学苏人版八上“天下父母心”时,教 师设计了体验活动“依山傍水”。(每个学生准备两张纸、 一支笔,其中一张纸叠成小船,另一张纸分成10个小纸片) 师:父爱如山,母爱如水,和他们生活在一起,我们就 是依山傍水。有一天,你乘船出去游玩,可以带上10样东西, 你会带什么呢?请在10张小纸片上写上你最爱的人和最想 拥有的东西一起出游吧。(每张纸片只能写一种,父亲、母 亲要分开写,正常情况下,学生都会写上父母、金钱、事业、 朋友等) 学生按教师的指令完成任务。
师:当你们玩得正开心的时候,突然遇到了暴风雨,小 船在大海中漂荡,眼看就要翻了。这种情况下,你需要丢掉 一些东西,请你从带的10样东西中(包括亲人)丢掉5样, 丢掉的东西就再也不会拥有了。
学生开始思索并从船上拿走5样东西。
师:暴雨仍在继续,越来越猛烈,你需要再丢掉3样东 西,虽然你非常不情愿,但是不得不这样做。(这个时候, 大多数学生只留下父母。) 师(待学生完成后):风仍在猛烈地刮着,实在撑不住了,你必须再丢掉其中一个,请你快速作出决定。
学生不忍丢下父母,有的学生开始哭了。
师:此刻,你有何感受? 生1:我特别难受,我不想失去父母。
生2:平时没意识到父母如此重要,真的要失去时心里 特别疼。
生3:以后我要对父母更好些,不跟他们怄气、顶嘴, 我爱他们。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样的活动情真意切、 感人肺腑。活动中,学生有了真切的体验、真挚的表达、真 情的流淌,他们的情感体验越发细腻丰富,这也在一定程度 上唤醒和增强了他们对父母的依恋与感激之情,懂得亲情的 厚重与珍贵,从而在生活中能自觉降低对父母的心理防御, 加深双方的情感交流和心灵互通,共同营造出和谐温馨的家 庭氛围。
五、团队合作类活动——提升合作素养 团队合作指的是为了共同的目标,团队成员相互支持、 协作、奋斗的过程。合作有利于优势互补,激发潜能,有助 于人取得成功,现代社会,人的生存与发展尤其需要与人合 作,因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及优秀的合作品质 非常重要。然而,学生在集体活动中时常表现出自以为是、 拈轻怕重、少付出多享受、推诿指责等不良倾向,对此加以 引导和纠正迫在眉捷。比如,教学苏人版九年级“学会与人合作”一课,在导 入环节,教师可以设计“孤掌难鸣”游戏(要求学生一只手 完成鼓掌动作,为了完成游戏,学生自然地与同伴合作击掌), 以唤醒学生的合作意识,体会到与人合作的重要性;
学习与 人合作的方法时,教师可以设计“逃生”游戏(将若干系着 线的纸球放入一窄口瓶内,保证每次只能抽出一个纸球为宜, 参与游戏的学生每人拎住1根线,待教师发出指令,将自己 那个球拉出瓶子,视为逃生成功),让学生懂得“明确分工、 相互配合、服从指挥”等重要的合作技巧与素养;
在分享合 作成果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平分一块巧克力、一块饼干” 等,使学生懂得要公平地分享合作成果,但公平是相对的, 不能斤斤计较。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通过这样的活 动,学生的领导能力、决策能力、取信于人的能力以及化解 矛盾的能力等合作交往技能与品质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 高,特别是面对非原则性问题时表现出来的妥协、包容与牺 牲精神更显得弥足珍贵。
学生的素养提升是一个内生外显的过程,活动既是学生 学习的内容,也是学生素养提升的载体,更是学生自觉成长 的动力。在“知识核心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的时期, 教师要精心设计、恰当选择适宜的课堂体验活动,给学生提 供一个思考使命、思悟生活、思虑社会的相对集中的时空和 平台,以促使学生素养的全面提升。【参考文献】 [1]顾明远.学生成长在活动中——我提倡“活动教学” [N].中国教育报,2014-7-26(4). [2]李季,梁刚慧,贾高见.小活动大德育:活动体验 型主题班会的设计与实施[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