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方法
关于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4-3985(2014)33-0053-02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 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最新观点。它兼顾国家、 集体、个人三个层面的要求,充分体现了国家、社会、个人 三者的价值愿望和追求。简洁明了的二十四字核心价值观是 我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新的时期、新的时代要 求、新的实践环境中的重大创新理论,直接体现了党高度的 理论自觉和文化自觉,使全社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 更直接、深刻的认识。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 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面临风险与挑战,为此,我们必须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 为全社会的统一共识,引领社会思潮的发展方向。
1.当前国人价值观的特点。目前国人的价值观具有多样 化、多元化、复杂化的特征,突出表现为不同群体和个体之 间的价值观冲突增加,价值观出现分化。很多人在面对价值 判断时无所适从,不知如何应对与选择,陷入价值迷失和价 值盲从的处境。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的挑战。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与现实生活脱节,党员干部贪污腐败、 市场主体不诚信等社会不良现象的误导,以及外部消极文化 的侵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诸多挑战。(1)对外输 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有限。在国际文化领域的斗争、 国际政治秩序的斗争中,国家文化安全面临严峻挑战。(2) 对内没有真正完全被群众所理解、认同和践行。现实生活中, 人们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 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法制观念不足、道德失范等问题, 不知道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为数不少,有些人即 便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美好的价值追求,但在学习 和工作中缺乏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缺乏当前我国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的改革精神、创新能力、艰苦奋斗 的作风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仍处于培育和建构阶段,没有真 正落到实处。新的核心价值的内涵是美好而值得珍视和追求 的,但我们也必须意识到,并不是所有美好的价值观最终都 能成为核心价值观,应充分突出核心性和超越性,价值观建 设重在知行合一。目前国人的价值观念建设中“知”不易, “行”更难,知行不能合一的状态长期存在,因此,价值观 建设仍然要把知行合一作为落脚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仍 处于培育和建构阶段。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大意义 1.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价值学说。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遵循历史和社会的发展规律,建立符合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特征的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既为深化社会主义在价值层面的认 识提供了根本前提,也将进一步丰富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的价 值学说。
2.引领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在我国目前的经济体制、 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深刻变革的时代环境下,在人们的思想 认识呈现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的现实环境下, 在各种价值观和社会思潮复杂多变的时代背景下,迫切需要 把不同阶层、不同认识水平的人们团结和凝聚起来,引领整 合多样化社会思潮,形成明确的符合我国现实国情的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
3.积极应对西方价值观冲击和挑战。社会主义制度与资 本主义制度的较量直接表现为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与资本主 义价值体系的较量。在世界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 进的今天,国人及全社会拥有的相同核心价值观足以成为全 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这对于提升我国的综合实力和文化 软实力,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防止和抵御西方文化和价值 观的渗透,切实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等将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4.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俗化、大众化。在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体系中总结提炼出科学准确、通俗 简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思想理论性很强的内容变得 通俗易懂、简单明了,不仅加强了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建设,更极大促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和学习践行, 也更接地气,更易被老百姓接受。
5.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任务贯彻落实。高校学 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和践行,关系到国家的兴 衰成败。如何充分有效地发挥学校在培育和传播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体系建设的主阵地功能,始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使大学生群体唱响时代主旋律、 弘扬时代精神、完成时代使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 一项政治任务和时代课题。
四、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选择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应紧紧围绕如何 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其精髓内化成自己的价值观、 用自己的实际来实现社会这一核心价值观的三部曲,把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 践和学校管理中,使学生真学、真信,真用,让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入行。
1.加强宣传舆论阵地建设,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高校 领导班子要提高认识,重视宣传、弘扬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通过校园网、校报校刊、宣传橱窗、宣传展板等宣 传舆论阵地建设,营造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氛围, 创新丰富多彩的鲜活载体,让学生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并在实践活动中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2.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是 学校教育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进 行有系统、分层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学生价值观 形成的重要渠道。同时,还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各 门学科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线教师要充分重视课堂德育渗透,让学生在学好科学知识 的同时感受做人的道理,端正各种行为文明习惯,为终生发 展奠基。
3.学校应采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培育青年学生的核心价 值观。要改变传统的回避社会矛盾、一味枯燥说教和“填鸭 式”灌输的方式,充分体现新媒体时代沟通与传播渠道多样 化、便利化的特点,采取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和培 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社会 热点来安排教育内容,把读一本好书、看一部健康向上又契 合青年学生欣赏需求的影视作品、参加一次有趣又有正面意 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向道德模范学习等作为传播和培育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运用社会主义道德榜样的力量 激励他们成长成才。
4.社会、高校必须构筑稳定可靠的保障体系。制度建设 是根本,只有建立完善的制度才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才能有效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成才的 进程加强管理,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入脑、入心、 入行,不仅成为学生的内在价值观,还外化为具体的实际行动。要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对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进程中的优秀青年学生给予赞扬和奖赏,通过树立典型 引领调动广大青年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积极性,起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共同成才的育人目标。
要呼唤全社会行动起来,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全社会共管共促的局面。
5.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要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这一现实载体,紧紧 围绕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证办学的根本方向。
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制度设计上, 既要立足于规范管理,使师生遵循党的教育方针,坚定走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遵守基本的道德规范,又要立足于创 新,着力形成人性化的组织管理制度,鼓励创新教学管理制 度和各尽其才的人事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和开发人的创新思 维、创造能力,促进他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 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
6.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延伸到毕业后的再教育 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贯穿于人的整个生命过程, 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与毕业生离开校园后的学习不同,毕业 后走上工作岗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更多的是将 理论学习落实到实践上。因此,在社会工作中继续深化学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自己的工作岗位要兢兢业业,有 社会责任意识和开拓进取、敢于创新的精神,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社会主义荣辱观。
7.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科技创新。学生参与 现代科技产品、现代科技手段传播的各种途径,在青年学生 日常接触的校园网、校园广播、校园电视、校园BBS等校园 科技平台上,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细无声”的深 度传播。将校内科技平台与核心价值观教育进行深度融合, 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最坚实的理论阵地,实现理论 宣传的深度传播。同时,充分利用创业创新的时代主旋律及 青年学生满怀创业激情的特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 育与创业创新实践教育进行深度融合。
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社团活动。学生在大学 阶段乐于参加各种学生社团,在这个载体上释放自己的政治 热情和施展各种才能,为此,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渗透到社团活动中,让学生在社团活动中亲身感受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与影响,在社团活动中提升自身的素质 和能力,培养自己的组织性、纪律性,增强责任意识和奉献 精神,形成学业与活动相互促进的局面。
总之,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紧密结合当今 形势,注重方法的创新和实践,探索高校大学生知行合一的 可操作性制度路径,选择青年学生容易接受、乐于接受的多 样化载体,使青年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形成 一个全方位育人的运行格局。
[参考文献][1]孔杰.关于我国网络反腐的理性思考[J].经济与社 会发展,2011(9). [2]王玉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的大学生理 想信念教育途径探析[J].时代报告,2013(3). [3]杨志平.找准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N].光明日报, 2013-02-23. [4]张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当代研究生的影响 [J].改革与开放,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