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教育管理思想促进教育管理创新
深化教育管理思想促进教育管理创新 深化教育管理思想促进教育管理创新范文 全国教育管理学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年会于98年7月 下旬在呼和浩特市召开。会议由内蒙自治区教育厅承办,莅 会代表50余人,提交论文40多篇。本次年会的主题是:“我国 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21世纪的展望”。代表们围绕这 一主题着重在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了广泛深入的讨论。一、关于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代表们认为,自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 决定》颁布以来,我国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 的成绩,这突出表现在: 1•教育法制体系初步建立。目前国家已正式颁布了《义 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学位条 例》、《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与 此同时,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还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教育规章 制度。上述法规从宏观上控制和规范了全国的教育活动和教 育管理活动,使依法治教初见端倪。
2•国家和民间、中央和地方的办学关系初步理顺。长 期存在的政府单一办学的格局已经打破,“公办为主、民办 为辅”的合理办学体制已经形成。据原国家教委统计,截止 1995年底,全国各级各类社会力量办学已达6万多所,其中幼 儿园20780所,中小学校3159所,中等专业学校672所,具有颁 发学历文凭资格的高校21所,不具有颁发学历资格的高校1209所,各类文化补习、培训学校35000所[1]。就中央和地 方各级政府的办学关系而言,1985年提出的“基础教育实行 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办学权力和责任下放的任务已经完 成,“三级办学,三级管理”或“三级办学,二级管理”的办 学格局已经形成[2]。
3•校内管理体制改革呈现出良好势头。在领导体制改 革方面,中等及中等以下学校已全面实行了校长负责制,党 政关系得到理顺,管理效益明显提高。高等院校党委领导下 的校长负责制更加完善,党政职能分工日益明确。在人事分 配制度改革方面,定编定员制、工资总额包干制、教职工聘 任制、结构工资制等在理论上已形成共识,部分地区已开始 全面实施。
代表们认为尽管十多年来我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取得 了可喜成绩,但是深化改革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和严峻,教 育管理体制中许多根本性的矛盾和积弊仍未解决和消除,改 革正处于攻坚阶段。今后我国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主攻 方向应着重集中在以下方面: 1•精员减政,提高办学效益。一些代表通过实地调查和 中西对比研究指出,机构臃肿、冗员众多是我国教育管理体 制中的最大痼疾,并由此导致教育成本大,人浮于事,管理低 效。因此,消肿却冗是体制改革的当务之急。首先,要大刀阔 斧地压缩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教育行政机构的人员编制,应对 其实行严格的定编定员和工资总额包干。对目前国务院在机构改革中的举措,与会者表示一致赞同,并认为各级地方政 府应积极响应。其次,应严格地控制校内组织机构和专职管 理人员的增设。中小学原则上只设教导、总务两处,其余的 应进行归并撤消。高等院校的党政职能管理机构应大力缩减, 系、所、部、中心等基层教学和科研单位应合并建院,逐步 建立校院系三级管理、校院二级实体(建院后系所为虚体,不 再设办公机构和专职管理人员,系主任由教师兼任)的管理 体制。同时应大力压缩领导职数和专职管理干部职数,中小 学那种“书记两三个,校长四五个,主任一堆堆”和大学那种 “科级干部一操场,处级干部一礼堂,校级干部一走廊”的状 况必须改变。
2•加快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步伐。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是 整个管理体制改革的突破口,而这一方面的改革,目前尚未 取得实质性进展。一些地方虽然推行了教职工聘任制,但多 数只停留在表面,属封闭型聘任。现在聘任制应打破学校和 区域界限,实行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聘,竞争上岗,择优录用。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拉动人事制度改革的步伐,才能建立起 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合理流通、充满活力的现代人事制度。
在分配制度上,一些地区正在试行结构工资制。代表们认为 这一改革的基本方向是正确的,有利于扩大学校对教职工工 资的支配权,有利于把教职工的工薪奖酬和劳动绩效挂钩, 体现多劳多得,因此应该积极地推进这一改革。
3•进一步完善学校领导体制。就中小学而言,完善校长负责制亟需改进的是:要按照这一体制的特定内涵确保校长 权力到位,使校长作为法人代表能够真正依法自主办学;要 给校长制定明确的任期责任目标,对其实行严格的任期目标 考核与管理;要改革校长的产生方式,使之向招聘、选举、考 任和委任的有机结合型过渡;要具体规定党支部、教代会的 职责和权限,确保“保证监督”和“民主管理”真正落到实 处。与会者认为高等院校学科跨度大、管理要素多、管理任 务复杂,因此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发挥集体领导 作用是合理的、正确的。但需完善的是应对党委和校长的职、 权、责进一步清晰规范和界定,以防止和克服党政之间的矛 盾与扯皮现象。
4•进一步加强教育法制建设。与会者认为我国的教育 法制建设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与十五大提出的建设社会 主义法制国家的总体目标相比,与世界发达国家的法制水平 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因此,加强法制建设仍是当前和今后深 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主要任务。代表们认为,一要进 一步健全教育法规,从目前的实际出发,还需建立《学校标准 法》、《学校财产保护法》、《教育行政法》、《民办学校 法》等教育法规。二要加强教育法制观念的宣传教育,增强 广大教育管理人员、教师和全社会依法治教、依法从教、依 法护教的思想意识。
5•在讨论当前的高校体制改革时,多数代表们认为中 央根据高校长期存在的“条块分割”、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弊端,提出“共建、调整、合并、联合”的体制改革方针 是对的,它有益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益。但是,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代表们强调一定要防止一阵风、一哄而上, 防止搞形式、走过程,防止“拉郎配”,勉强结合,而一定要 在做好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调整、合并的实 际需要和客观效益积极稳妥地操作。
二、关于21世纪我国教育管理的展望 我们正处于世纪之交的时刻。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全面 到来的时代。巨大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科技变革必将从 多角度、多层次冲击和改革现有的教育管理观念和教育管理 模式,带来教育管理的全新革命与变化。展望21世纪我国的 教育管理,代表们认为,将会出现以下趋势。
1•以人为本将成为教育管理的主导思想。知识经济的 基本特征是把人力资源开发和科技创新看作是拉动经济增 长的主导因素。这一特征反映在教育管理上必然体现出遵循 以人为本、以人为出发点的思想。教育管理者的首要任务是 调动人的积极性,挖掘人的行为潜能,释放人的行为潜能,解 放人的生产力。同时,在对学生的培养上将把创新精神和创 造能力的培养作为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
2•教育管理职能及其内涵将获得更新。计划、决策、 组织、领导、控制将仍然是管理的基本职能,但其内涵将发 生变化。例如:凭经验或直觉进行决策和计划的传统方式将 被淘汰,模拟模型、DDS(决策支持系统)、ESC(专题系统)、以及民主参与将成为计划和决策的主要方式。又如政府对教 育系统的控制职能将不再是直接干预,包揽经营,而是以制 订法规、审计、督导、评价等间接方式进行控制。在传统职 能内涵不断更新的情况下,教育管理还将派生出创新、预测 等新的职能。
3•教育管理方式多元化。法制方法、行政方法、思想 教育方法、经济方法、咨询顾问等各种管理方法将得到综合 应用,“弹性管理”、“情景管理”、“最优管理”、“信 息管理”等具体方法将日益凸出。
4•教育管理设施和教育手段现代化。以计算机为中心 的信息技术将广泛应用于教育管理活动,办公将实现自动化。
5•教育管理的民主化和法制化将全面实现,“全员型管 理”和“遵循游戏规则型管理”将成为教育管理的基本模式。
6•教育管理人员的素质类型将出现专业化趋势。大学 校长和中小学校长的素质类型将由“硬专家型”向“软专家 型”过渡,要求其接受过正规系统的教育管理专业训练。
三、关于教育管理学的理论体系和学科建设 代表们认为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的开拓和研究,教育 管理学的学科体系和理论水平已取得了建设性的发展。据统 计,目前我国已正式出版了120多部教育管理学专著和教材, 创办了5个教育管理学专门性杂志,在1997年和1998年教育 部(原国家教委)调整修订后的研究生专业目录和本专科专 业目录中都将教育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二级学科(专业)明确确立,并且其学科建设水平已达到了能够培养博士的层 次,这一切均表明教育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日渐成熟。
在教育管理学科体系的构建和发展上,代表们提出了如下建 议: 1•必须改变传统的以教育机关为主体,围绕教育行政 组织和学校来构建教育管理学的模式,而应站在社会文化大 教育发展的角度,把以人为中心的思想作为主体,系统地研 究和阐述教育管理的主体、客体、观念、组织、目标、时间、 信息、环境等问题,以明确“谁来管”、“管什么”、“怎 样管”等问题。
2•必须改变传统的以学校为主要对象,围绕教育、教学、 生产、科研、财务、人事和行政管理构建教育管理学的方式, 而应站在管理育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角度,系统阐述教育 管理哲学、教育管理伦理、教育管理法规、教育管理规律、 教育管理原则等问题,以反映教育管理的根本性内容。
3•必须改变传统的视戴明的P•D•C•A为经典、仅围 绕计划、执行、检查、总结构建教育管理过程的模式,而应 站在教育管理动态发展的角度,注重吸收现代化科技成果, 注重预测、决策、计划、组织和以审计、督导为主导的控制、 以教育评价为中心的总结等学科内容的研究,重新构建教育 管理过程,以揭示教育管理的个性特点和内在规律。
4•必须改革传统的以教育管理具体方法为重点,围绕 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思想教育的等定性方法来构建教育管理方法系统的模式,而应站在掌握教育管理方法论和艺 术论的角度,注重教育管理的哲学方法、定量方法和现代管 理手段等研究,全面总结和提高教育管理方法的科学性和艺 术性。
5•必须改变单纯引述西方管理名家理论的偏颇,应总 结我国历史上和现实中蕴含的教育管理思想内容,努力构建 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管理理论体系。关于教育管理学的研究方 法,代表们普遍认为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重视调查 研究,探讨和解决我国目前深化教育管理改革实践中存在的 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以增强理论指导实践的实效性;应重 视实验研究,通过细致严谨的科学实验,分析教育管理活动 的内在因果关系,揭示教育管理活动本质和规律,丰富和提 高教育管理学的科学体系和理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