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思想政治教学的个体性德育思索】思想政治和德育的区别

大学思想政治教学的个体性德育思索

大学思想政治教学的个体性德育思索 大学思想政治教学的个体性德育思索范文 个体性德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应注意的一 个重要问题。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如何认识大学生 个体性、个体性与德育关系以及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性的 影响,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研究的问题。

一、个体性及个体性德育之内涵 个体可称之为“实体”或“本体”。从哲学层面讲,又 分为个体性本体论和个体性认识论两种。个体性本体论意义 上的个体是指自身的属性、关系、状态、运动变化等的载体 或承担者。个体性认识论意义上的个体,是指认识活动和实 践活动的承担者,概括地讲,就是指在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 中的个人、社会以至整个人类。个体性作为活动的根本属性, 一般包括自然人、社会人和个人本身。个体性是人在实践活 动与认识活动中所内含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新性。能动性 是主体性中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

作为理性的社会实践者,表现出具有自觉的、主动的认识和 改造世界的特性。自主性本身具有较强的自我认识意识,能 以自己的思维来支配自己的行动,而不是盲目受客观环境的 支配,也不是盲从于他人的意见或指导。同时,自主性的人 也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能力。创新性是 人能够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能动地把握客体,在实践活动中对 现实的超越。一般来说,德育是在阶级社会中,社会或社会群体遵循 人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的规律,用一定的道德观 念、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 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道德人格的实践活动。个体 性德育是一个结构系统,它包括个体德育的内容、形式、能 力三大维度。个体德育的内容中含有价值真理、道德原则、 行为规范等;
形式包含德育的认知、情感、信念、理想等;

能力包含道德判断力、决策能力、践行策略等。美国教育家 弗兰克纳所言“:从道德上讲,任何道德规则都要求社会本 身尊重个人的自律和自由。”现在意义上的、我们所追求的 个体性德育是一种发展人、完善人、教育人的新型德育方式, 强调的是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塑造能力,建立于人的 独立人格的形成和社会、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共同作用之基础 之上。个体性德育不仅是社会需要,也是个体自我实现、自 我完善、自我超越的一种形式,是个体通过道德活动提升自 己素质和人生境界的重要资源。个体性德育所培育的不是德 育教育的执行者、操纵者,而是富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 自由的、有道德的人。这就需要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受教育 者以主动和积极的心态去适应现实社会,在既有的社会规范 基础上,经过自己的理性思维,独立地做出德性行为判断和 德性选择,自主地调节自己的道德行为。在选择外在规范的 同时,受教育者在生活实践中不断完善自身的品德,获得情 感的愉悦和满足、人格的提升和升华。二、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大学生个体性德育 培养现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 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提出要充分发挥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德育教育主渠道的作用,进一步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 头脑”工作,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德育水平。目前,在高校思 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普遍存在忽略主体性问题,尤其是大学 生的主体性德育问题。长期以来由于传统教学观念、教师自 身素质等多重因素严重束缚了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大学生 谈不上自主性,更无从谈起创新性。很多情况下,教师单项 地向大学生传授理论知识、思想道德观念、政治观点和行为 规范,把大学生作为完全被动的接受者。

这种长期将大学生作为“被塑造”者进行的教育,抹杀 了他们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新性,压制了他们在德育教育 中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新性,束缚了他们个体性的发展。

这与个体性德育的本意造成冲突,发生矛盾。个体性德育的 本意不是让大学生无条件地服从这些外在的束缚,接受现成 德育规范与原则,而是帮助大学生形成自己的道德思维、道 德价值、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的能力。德育作为培育人的实 践活动,其终极目标是要促进、发展和提升人的个体性,教 人学会做人、处世的道理,并且内化为自身的素质,外化为 行为自觉,养成稳定的德育习惯和德育心理。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个体性德育失效的原因 分析 当今高校开始注重大学生的个体性德育,形成了比较民 主、活跃的氛围环境。但是,高校的个体性德育还存在一些 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德育内容单一。长期以来,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 学中,个体性德育的内容理论性较强,形式单一,妨碍了大 学生个体道德品质的正常发展,得不到大学生的认知和接受。

当前,有一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忽视了社会性功能和 个体性功能一般的相互依存、彼此互补、对立统一的辩证关 系,总是片面地强化德育的社会性功能,强调个人的牺牲精 神和奉献精神,而淡漠了其个体性功能;
仅强调大学生对德 育知识的接纳,使德育内容严重脱离学生的道德生活。在高 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德育的重心只放在以马列主义、毛 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为人民服 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五爱”为基本要求,以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忽视了个体性德 育的培养。

2.大学生个体性德育的氛围还没有完全形成。在课堂教 学中,很多教师强调师道尊严,过多注重课堂的纪律性和知 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人本性特征,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 新性。

3.教学方法单一。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都是以传授课本内容为主,理论、生活、实践脱节。具体表现在:教 师过分突出了自己的中心地位,把学生置于被动和绝对服从 的地位,忽视了大学生的个体地位,阻隔了教师与学生双向 思想和情感的交流,使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参与性,被动地听 课,对思想政治课兴趣不大,注意力分散等。在教学上,教 师多采用灌输性教育方式,向学生直接灌输,忽略大学生的 心理需要和教学艺术,使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个体性 德育形式化,缺乏实效性。当前,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 学中,一部分教师忽视了个体性德育的丰富性,忽略了大学 生个体间的差异性,缺少了个性化引导和德育的针对性和渗 透力,挫伤了大学生发展和培养个体性德育的积极性,甚至 使学生的个性发展与集体利益生出矛盾和冲突。

4.重视德育的社会性功能,忽视个体性功能。德育的功 能包括社会性功能和个体性功能。从社会与个人的关系来看, 每个大学生都是社会的个体“,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个体性德育功能和社会性功能在结构上是相互包含的,它们 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同构性,二者互为前提。没有对个体的培 养,其德育的社会性功能就不会发挥作用,社会整体道德的 整体水平就得不到提高。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一 些教师仅仅侧重于大学生接受社会所要求的思想意识与行 为规范,以满足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需要,忽略了个体德育的 形成与发展,使得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德育的社会性功能 与个体性功能具有不同步性,甚至分离。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个体性德育重构路径探 究 大学生个体性德育的终极目标是育人,要提升大学生的 生命价值,使大学生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让学生感受到 快乐,在个体性德育中领会并体验道德人生的崇高、人格的 尊严与优越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只有个体获得自身需求 满足,才可以得到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赢得主动而积极的 生命和生活状态,加速个人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促进 个体顺利融入社会,积极适应、参与社会进步与社会建设, 实现个人价值,营造明丽的内心生活,建构坚实、丰富、健 康的精神世界,进一步对人生意义和价值作正确的认知,弘 扬提升人性对正义与光明的期待。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理 论课教学中加强个体性德育,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更新教育理念,树立人本意识。1999年6月18日江泽 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每一个学校, 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主动地学 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为学生的 禀赋和潜能的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 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 传统教育理念仍束缚着大批教师。在这种旧教育观念的束缚 下,学生唯师是从,个性很难充分舒展,思维不能全面而健 康发展,更不能成为主体性、发展性和创新性的接班人。因 此,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和更新显得特别重要。只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具有新的教育教学观念,才能在课堂教学中不 断进行改革和创新,以较高的素质去主动适应并深入开展个 体性德育教育,培养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创新性人才。由于 长期的社会本位思想影响,传统德育价值取向重社会轻个人、 重外在轻内在,惯于集体性模式而忽视个体性非常明显,对 个体性德育培养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负面作用。

2.教育理念决定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增强思想政治 课教学实效性,就要转变观念,实现从教师为主体向学生为 主体的转变,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培养个体性德育的重要性。

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树立“教师是课堂授课的主导、学生 是课堂学习的主体”的理念,组织、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学习 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学生是德育的主体, 不是灌输的客体。德育不仅是社会的要求,也是学生自我发 展、自我生存的需要。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励 广大大学生主动接受德育要求,产生内在的德育认知,才能 外化为自觉的道德行为。任何德育只有转化成内在的需要才 能真正达到德育的效果。因此,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 关注和养成大学生的个性化人格品质,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 能动性,实现学生自觉地追求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的个人价值, 满足其自我实现、张扬个性的内在需要,高校思想政治课的 德育教育才能突出实效性。

3.探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实效性。传统的 灌输教学法是教师将外在的思想政治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输入到受教育者的大脑的方法,是一种生硬的机械的灌输。

创新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针 对性、实效性的重要措施,是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吸引力、 说服力、感召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大学生个性德育的重 要途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深入研究专题式教学、 案例式教学、启发参与式教学、生态教学、现代化教学手段 教学。同时,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选用实 践教学形式,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和质量,使学生亲自 投身社会活动中,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 主动接受外在的德育价值和规范体系,给自己打开一扇天窗 和一个开放的发展环境,取得自己的权利,让个体可以在这 样的价值空间进行自由选择,积极参与和构建属于现代社会 和他们的道德体系。同时,个体性德育要致力于对学生进行 心灵的塑造,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品味出快乐与幸福。

4.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素质。《中华人民 共和国教育法》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 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 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明确了高校德育 要具有培养人才以学生为主体、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高校 德育工作应该是“一切为了培养人才、一切服从培养人才、 一切为培养人才”,让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培养,能力得到充 分发展,政治思想和业务水平得到不断提高。为了实现这一 重任,就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2008年9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 伍建设的意见》(教社科[2008]5号)精神,培养一批坚 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理论功底扎实、善于联系实际的教学领 军人物、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努力建设一支政治 坚定、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结构合理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 课教师队伍。每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辜负党和人民 的重托,要有健康而丰富的审美意识,扎实而精深的专业学 科知识以及广泛深厚的学科以外的科学文化知识,有良好的 教育教学方法,熟知学生心理,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善于创新和改革,有教育科研能力,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培养大学生的个性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