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应用影响及知识产权保护论文(共3篇)
服装设计应用影响及知识产权保护论文(共3篇) 第1篇:浅谈二方连续纹样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一、二方连续纹样概述 1.二方连续纹样的定义与特征。二方连续纹样是以基本纹样为单位纹 样,向左右或上下重复排列构成的一条纵向或横向的带状纹样。采用二方连续纹样作装饰,能形成一定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容易取得 较满意的装饰效果,这是二方连续所具有的独特特征。二方连续纹样的结构组织 表现出的缓慢、激进、回旋排列形式中的奇数、偶数、顺排、间排、等距和不等 距等都蕴涵着不同程度的节奏或韵律。
2.二方连续的纹样组合。二方连续在服装中的单位纹样组合可分为两 种形式:具象纹样和抽象纹样的二方连续。具象纹样是运用夸张、趣味化等手法 对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进行仿照设计;
抽象纹样是完全凭人的想象或感觉自由创作 的纹样,这类纹样形成的二方连续可以通过几何线的形状,或是改变纹样之间的 距离使二方连续纹样产生节奏感。
3.二方连续的骨法。二方连续纹样由排列方式、单位纹样、装饰线三 个要素组成的。二方连续的排列方式有直、折、曲和综合等,二方连续纹样则依 据排列方式加以适当地穿插和配置,当完成图案设计后,形成一条带状纹样。二 方连续纹样在服装设计中的排列方式大致分为7种,如表1-1 二、二方连续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1.二方连续纹样装饰部位 (1)全身二方连续纹样。在整件服装上使用二方连续纹样是服装常 用的设计形式之一,如毛衣中经常整件服装使用二方连续纹样,它给人的整体感 觉比较饱满、充实、丰富。在服装设计中运用全身的二方连续纹样,可根据不同 的元素组合和结构形式体现出着装者的不同气质。
(2)局部二方连续纹样。局部二方连续多应用于服装的肩部、袖口、 前胸、腰部等位置,也是服装设计中常用的手法,在视觉上相对全身二方连续饱满度和充盈感会略弱一些,但能体现出服装的简约风格。需要注意的是,在局部 二方连续的设计中,要适当地调整图案的排列分布,保持二方连续的图案与服装 整体相协调,使整件服装保持一种和谐状态。
(3)点缀二方连续纹样。除了在服装上大面积使用二方连续外,更 多的时候二方连续纹样是作为一种装饰边使用,起到点缀装饰服装的作用,起到 画龙点睛的作用。点缀式二方连续多用于修饰领口、袖口、下摆等部位,不仅活 跃了服装的整体气氛,更给人一种精致、细腻、讲究的感觉。
2.二方连续的装饰方法。确定服装装饰部位后,首先要考虑服装二方 连续纹样装饰的规格、大小和采用的组织形式。二方连续的大小,是由被装饰的 服装所决定的,服装的款式、比例、衣身面积等是制约二方连续形态的重要因素;
二方连续纹样装饰的大小比例要从服装的总体效果去考虑。二方连续纹样的形式 是由服装的形式和风格所决定的。服装有粗犷、精细之分,二方连续纹样的形态 也有粗犷、纤细之别,他们的风格情调也应该是统一的,决不能只为了二方连续 的好看二忽视了二者的关系,造成二方连续装饰纹样与服装风格脱节。
服装中二方连续的色彩,也是取决于服装的色彩。二方连续纹样色彩 与服装色彩可以构成统一、相似、对比三种层次的关系。与服装色彩统一的二方 连续纹样,可以依靠二方连续纹样的材质、色泽差异而区分二者的不同;
与服装 花色相近的二方连续纹样,服装与纹样产生呼应效果,整体性较好。装饰鲜明而 突出的,服装效果明快、醒目,多用于舞台表演装、名族服饰中。
3.二方连续的表现形式。在服装设计中,二方连续纹样应用的表现形 式有以下4种。
(1)横式。横式是指呈水平方向的二方连续形式,能增加服装的安 定美,会产生平稳大方、娴静柔和的审美效果,同时也会引导向左右拉伸,产生 横向拉宽之感。
(2)纵式。纵式指呈竖立的二方连续形式,能增加服装的挺拔感, 能引导观者视线向上下移动,从而产生高长感觉。
(3)斜式:斜式排列的二方连续能增加服装的动感,同时能起到服 装设计中的分割作用。
(4)边缘連环式。边缘图案可产生夸张服饰结构,突出服饰特点,修饰体形美和突出脸形美得效果。
三、二方连续纹样的变化设计 1.单位纹样。在日常见到二方连续的设计中,总是将某一个图案作为 反复连续的单位纹样,这对于应用于服装装饰的二方连续来说,有时同一单位纹 样的反复连续会使得服装略显单薄。如果能在保持连续的基础上对单位纹样数量 进行增加,如将2个或3个对象作为一个单位纹样进行反复连续,这样不仅可以丰 富点缀二方连续的图案内容,更可以增加其作为装饰的效果,增添了独特的两点, 使原本一成不变的连续具有活力,给人眼前一亮的视觉美感。
2.外观形态变化。水平线形式的纹样是二方连续纹样在服装设计中应 用最基本最广泛的一种形式,其中又以同宽度的规则水平条纹为主要形式。作为 水平线的一种形式的二方连续纹样,水平排列和垂直排列时其基本的排列方式, 因此,设计的变化点主要在反复连续的单位纹样上。如果设计师能够在把握整体 感的前提下,将二方连续纹样作为一种填充,比如把二方连续纹样填入一些几何 体、字母、数字之类的形态中,形成一种“图中图”的构图效果,丰富设计的同时, 增添了趣味性,也使得一贯保持横平竖直的二方连续更生动。
四、结语 在服装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对于如何设计出更好的受消费者 喜爱的服装,需要我们从事服装行业的人员在不断学习的基础上,紧跟时尚潮流 的步伐,做出更能大众所接受和喜欢的服装。
作者:许雁 第2篇:浅析流行色彩对服装设计的影响 服装的流行色彩是指在一段时间内,人们对某一颜色的热衷,表现在 服装的选择上。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更重视服装的美感和时尚感,注重通 过服装来表达自己的个性和心情,这些都主要依赖服装的色彩来实现。服装的流 行色表现了时代审美特征,和人们对时尚的追求,流行色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不 断变化的流行色消除了人们的审美疲劳,满足了人们求新求变的心理。
一、流行色彩表现了消费者的个性和心理,为服装设计提供了市场导 向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也体现了消费者的个性,有的消费者按照原有的习 惯进行消费,有的消费者在消费时会考虑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商品,属于 理智型消费;
有的消费者消费时倾向于选择物美价廉的商品,这三种类型的消费 者的消费行为不容易受流行趋势的影响。冲动型、想象型、不定型这三类消费者 容易受流行趋势的影响,是流行的主要参与者,在进行服装设计时应该重点考虑 这三类消费者来预测和表达流行色。特别是20岁到30岁的消费者的审美趣味会影 响服装设计中的流行色彩。年轻人个性张扬,喜欢清新明快、色彩鲜艳的服装;
中年人个性趋向于理智稳重,不过于追求时尚,对流行的敏感度不高,他们选择 服装时,更倾向于选择小面积流行色彩点缀的服装,含蓄的追求流行色。服装设 计者在设计服装颜色时,应该考虑不同消费者的个性有针对性的选择和运用颜色。
消费者的心理因素对服装流行色也会产生影响。人们的着装动机、生 活方式、经济能力、兴趣、个性特点、情绪、心态等因素都会对服装色彩的选择 产生影响,成为服装设计者应该关注的方面。
消费者的个性因素和心理因素在某一段时间内对服装色彩的选择会 产生影响,就会产生流行色,这为服装设计者进行服装色彩设计提供了市场导向。
服装设计者应该重点关注并分析这些因素,在科学合理的利用色彩的同时也应该 考虑现代审美,通过服装色彩展示时代风尚,在服装设计时科学的预测和表达流 行色,以迎合消费者的需求。根据市场变化为消费者设计服装色彩,引领服装色 彩流行趋势,这样才能使自己设计的服装在市场竞争中更具有优势。
二、流行色对具体服装设计产生影响 1.流行色彩的应用有助于表达服装的设计主题 优秀的服装设计者为了让自己设计的服装更具有个性、具有独特的风 格,满足消费者的个性需求,在进行服装设计时都会有一个设计主题。而流行色 彩的运用不仅有助于表达服装的设计主题,还通过流行色彩与主题的结合使服装 更受欢迎,实现服装设计的价值。服装设计者在确定设计主题后,还要根据性别、 年龄、季节、风格等定位服装色彩,选择运用流行色。如在设计春夏季的古典主 题的服装时,就要注重选择织物本色为主的稳定色彩,如象牙白色、卡其色、灰 色等,再以一定面积的流行色点缀,这种服装色彩设计既体现了主题,又利用了 流行色彩,不仅会受到消费者的欢迎,还会让服装不容易过时。2.流行色彩可以与服装图案完美结合 服装设计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色彩,这时就要考虑这些色彩之间的 节奏秩序、几何秩序、面积优势等各种调和关系,使服装色彩能够与图案搭配协 调,给人带来舒适的审美体验。图案和色彩的搭配,需要考虑服装的主色调和辅 色调。服装的色彩主要包括底色和图案色彩,在进行服装设计时要考虑这两类色 彩的协调,通过这两类色彩面积大小关系来表达服装整体色调,哪个色彩面积大, 就以哪个色彩为主色调。确立了主色调后,可以用流行色来做主色调,进行相应 的色相和色光设计,辅色的设计应该与主色协调,可以采用类似色或中性色。如 咖啡色可与红色搭配,深暗色搭配稳重图案。
3.流行色可以与面料搭配产生更好的色彩效果 流行色要要想与面料协调搭配,就要考虑面料的材质,通过合适的色 彩展示面料的材質特色。还要考虑面料的组织结构,通过色彩展示面料的风格特 征。浅色调可以突出面料的柔美、蓬松、毛绒感,暖色调体现了面料的温暖,深 色调展示了面料的深沉、厚重的特点。不同材质的面料在运用同一种颜色时,会 给人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具有不同的风格。如黑色使天鹅绒更显高贵,棉布黑 色则会让人感到朴素。
三、流行色对服装配色的影响 流行色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为服装设计者的服装配色设计提供了灵 感,使服装色彩不仅能够给人带来美感,还能使服装更受欢迎。服装配色在运用 流行色时倾向于选择普遍看好的色彩,同时面料的选择也应注意与流行色能够很 好的搭配。选择色彩鲜明的小面积色彩来作为色彩点缀,这会使流行色更加突出, 更具有美感。无色或灰色配合流行色,会使服装整体的颜色丰富具有层次感,而 且更加的经久耐看,不易过时。时装运用流行色的比例越大,就越具有时尚感, 流行色作为其基本色、常用色,使其更具有美感、时代感。流行色作为点缀在服 装中小范围使用,可以使流行色与服装的基本色相得益彰,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带给人独特的美感,增强服装的时尚感。女装在进行色彩设计时,可以大量运用 色彩鲜明的流行色,增强其时尚感。流行色在服装的色彩搭配中还有其他规律, 服装设计者科学合理的综合运用这些规律,增强了服装的时尚感和美感。
四、结语流行色彩表现了消费者的个性和心理,为服装设计提供了市场导向;
流行色彩可以与服装的设计主题、服装图案、服装面料完美结合,增强服装的时 尚感和美感;
流行色彩为服装设计者的服装配色设计提供了美感。流行色彩对服 装设计有这些重要的影响,因此服装设计者在掌握基本的服装设计和配色规律的 前提下,还要重视对流行色彩的运用,这样才能设计出既有美感又有时尚感的服 装。
作者:卢芳 第3篇:我国服装设计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 服装设计及其设计过程 服装设计是整个社会发展的产物。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服装设 计的效果图、结构图和服装设计的成衣样式更是被赋予了更多的样式以及更大的 商业契机。服装的设计有很多细节需要设计师们仔细关注,包括设计的美化效果、 服装设计的市场以及材料的要求。服装的设计不仅是要求设计思路的创造,而且 也对服装设计的整体布局有很高的标准。同时也可以看出,设计是指设计者把自 身的设计思想完整地表达出来的一种行为。综合以上内容可知,服装设计的整个 过程就是服装设计者的智力劳动成果,应该受到我国知识产权的保护。
服装设计的过程是一个服装设计自身的表达过程,实现了服装设计者 内心的复杂想法向现实表达的一个过程。主要包括几个过程:
第一,服装款式设计阶段,即“设计者通过形象和立体思维,全方位 设想服装款式与造型,并以此为基础绘制草图。这个草图即服装设计效果图”。
第二,服装结构设计阶段,在这一阶段,主要任务是“设计服装样式 的结构与形式,如衣片、规格、尺寸等,从而产生服装结构图”。
第三,服装工艺设计阶段,该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工业化生产, 主要包括缝制工艺、操作流程、辅料选用等内容与程序”。
第四,服装样品制作阶段,即根据上述三个步骤的要求,选取合适的 材料,通过特定的裁剪和缝制工艺最终制成成衣。
现行服装设计知识产权保护模式及比较我国现行服装设计知识产权保护模式。在我国,很多学者就一些关于 服装设计侵权案例中服装设计的知识产权保护途径展开了讨论,学者楼佳蓉于 2002年发表在知识产权期刊中的《服装设计的知识产权保护之法律初探——从中 国服装设计第一案谈起》中就谈到,服装设计应该受到著作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法 的保护,以及把商标法的保护作为一个次要的保护途径使用。追溯到1998年,学 者郭蓓溦在知识产权期刊中发表的《浅谈服装设计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态度也是 一样,都是强调应该从知识产权的三个基本途径进行保护。本文主要从著作权保 护和专利法的外观设计作比较为着手,并从中提出本文的建议。
服装设计的著作权保护。服装设计是设计师根据内心的想法和创意来 进行的智力劳动,展现了服装设计者的智力劳动成果,应该说这些服装设计是具 有《著作权法》上强调的艺术性和独创性。虽然我国《著作权法》没有明确指定 服装设计是《著作权法》受保护的客体,但《著作权法》第三条规定美术作品是 属于作品范围,应当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美术作品是指由绘画、书法、雕 塑等以线条、色彩或者其他方式构成的具有审美意义的平面或者立体的造型艺术 作品。对于那些设计有新颖性和实用性较强的,同时是设计者原创的作品,在设 计完成之时便可以得到著作权的保护。
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权利人的著作权是由权利人的作品的完成之时产 生,无需进行登记注册。如果服装设计需要由著作权进行保护,那么就需要完善 以下两点的不足:一是在我国著作权法采用自动保护原则的大背景下,由于我国 的著作权的权利人自我保护意识较差,没有在作品完成之后及时将作品公之于众, 导致在后期维权中处于举证艰难的尴尬时期;
二是著作权的权利人在运用著作权 进行保护时,只能禁止他人或者其他组织进行抄袭模仿,无法禁止他人在有证据 证明自身是通过独立完成的与原作品相同或相似的情形。故服装设计的著作权在 很大程度上都无法进行全面的保护。
服装设计的外观设计保护。专利保护是对发明创造最为有效的保护方 式。我国《专利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稱的发明创造是指发明、实用新型和外 观设计。综上可知,服装设计是属于外观设计。我国《专利法》第二条同时规定:
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或者其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合于工 业上应用的新设计。我国《专利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 应当不属于现有设计;
也没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就同样的外观设计在申请日以前 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告的专利文件中。” 当一款服装设计符合实用性强、设计新颖的条件,且适于工业生产时,就可以通过申请获得外观设计权利,从而得到我国专利权的保护。
我国服装设计的知识产权保护方式比较。通过以上两种保护方式的比 较,可以知道我国服装设计的著作权保护和专利权的外观设计保护有很大的差别, 并可以从中可以知道这两种保护模式在服装设计的保护中存在以下几点不足的 地方:
知识产权保护在服装设计中失去了时效性的保护效果。一个服装设计 的好与坏,是根据其受到大众市场的认可度来决定的。不管是著作权还是外观设 计,都没有很好地保护服装设计的时效性,失去了保护的根本意义。这样的维权 即没有效果同时也是在浪费司法资源,给社会形成一个效率低下的市场环境。
服装设计的权利人在知识产权保护中维权意识低下。现今服装设计师 的设计意图,主要是盈利为主,在设计完服装效果图之后就把服装设计交给一些 服装生产厂商,就不再关心其服装设计的知识产权保护。这就造成了服装卖场里 不同品牌屡屡“撞衫”,明星们的“山寨礼服”大同小异。知识产权保护服装设计的 主体没有自己的维权意识,再多的法律制度也就是形式的设计,也没有其实际上 的作用。
服装设计的著作权和外观设计保护力度不均匀。著作权法由于独创性 原则的规定,著作权的权利人在运用著作权进行保护时,只能禁止他人或者其他 组织进行抄袭模仿,无法禁止他人在有证据证明自身是通过独立完成的与原作品 相同或相似的情形。而专利法中由于外观设计独占性、排他性的规定,服装设计 的外观设计保护有利于合法排除他人为营利而进行的抄袭模仿,保证设计者生产 者的合法权益和利益。
完善我国服装设计中知识产权保护的建议 从上述的简述可以知道,服装设计的著作权虽然可以较为及时地保护 设计者的权力,但不能排除他人在有证据证明自身是独立完成的相关服装设计也 可以取得同样的权利。而专利权的外观设计,由于其保护力度与著作权的保护力 度不平衡,导致了服装设计在一个时间段内有没有其他的创新点,在市场上出现 了很多相同或者类似的服装设计作品,完成丧失了知识产权保护的意义。所以, 我国服装设计不能单纯地以著作权和外观设计为主要知识产权保护途径进行保 护,以下便是本文提出的关于完善我国服装设计中知识产权保护的建议。为服装设计者提供一个可行的、明确的知识产权保护途径。著作权和 外观设计这两种对服装设计的知识产权保护,理论上都是可行的,但是对于一个 具有极强的时效性和新颖性的服装设计,这就难免会失去保护的意义。在一个设 计者完成其服装设计时,应该在让服装设计者在申请外观设计保护的同时,第一 时间到相应的著作权管理机构进行登记,完成实实在在的著作权保护。而在完成 服装设计知识产权保护的时候,对其自己的服装设计进行了双重保护,这才是一 个可行的、明确的知识产权保护途径。
成立服裝设计著作权协会。对于完善我国服装设计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的建议,如果说是统一对服装设计者进行统一的培训,是完全不现实的建议。而 根据《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第二条规定,集体管理是指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经 权利人授权,集中行使权利人有关权利并以自己名义进行相关活动。从著作权集 体管理的发展历史来看,我国第一个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是由国家版权局和中国 音乐协会与1992年12月17日共同成立的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直到现在,音乐的 创作人仍然受益于此集体协会,得到的等多的创作帮助以及权力保护。反观服装 设计的知识产权保护,多年来一直徘徊在知识产权基本方式的保护模式之下,没 有一个集体性质的权利保护组织,导致了服装设计的保护力度不足,影响了设计 者乃至大众的权利利益。
由此,政府理应依照法规成立一个服装设计著作权协会,这也是针对 提高服装设计者们维权意识不高的一个可行性解决方法,也是解决服装设计著作 权和外观设计保护力度不平衡的有效途径。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是由著作权人为 了实现其意志和合法权益所创设的自治性组织。由此可知,服装设计著作权协会 是由服装设计者们为了实现其意志和合法权益所创设的自治性组织。
服装设计著作权协会可以通过一些积极的方式手段保护权利人的权 利和利益。在服装设计完成之时,只要是协会中的设计师,便可以以组织的方式 进行对作品的及时性保护,以免造成服装设计失去其自身的时效性。对于服装设 计著作权协会的建立,可以说是服装设计知识产权保护的一个突破性举措,同时 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服装设计者的权利保护提供一个更加有效、可行的保障。
所以,成立一个服装设计著作权协会,可以提高服装设计的保护力度,尽可能让 服装设计得到更多的知识产权保护。
结束语 服装设计著作权协会的产生与发展,是当今服装设计界应该着手去实施的事情,只有拥有一个好的社会性质的集体管理,才能在服装设计中保护设计 者们自己的权利和利益,在此过程中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主义市场氛围,并 在一个集体的平台中表达自己的意志,形成一个更加完善与健康的知识产权保护 体系。
作者:李国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