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音乐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传播] 传统传播

传统音乐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传播

传统音乐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传播 一、师志传承,提高素养 教师作为培育祖国花朵的园丁,他们的一举一动将会影 响着学生们的思想和认识。所以,教师自身的素质对学生的 影响是相当大的。据调查目前我国音乐教师在课堂上更多的 是以传授西方音乐体系为主体。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三 点:首先,自1840年以后,国人受西方文化影响较深,其中 中小学音乐教师在音乐方面也颇受影响。因此,当面对学生 时,他们教授更多的是欧洲音乐体系。其次,由于打开国门 后的中国人为了使国家富强起来在各方面向西方学习,却忽 视了中国传统文化,音乐领域也是如此,因而造成了国人对 我国的传统音乐知之甚少。再次,音乐教师由于自身长期生 活在这种重视西方轻视传统的环境中,没有意识到中国传统 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由此得知,如果想提高我国中小学学 生对传统音乐的兴趣,首先必须提高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师在 传统音乐方面的素养。关于如何提高中小学音乐教师在传统 音乐方面素质的途径和方法有不少学者对此提出观点。冯光 钰提出从音乐教育的“母体”出发,即从师范类院校的音乐 系入手,此类高校在培养中小学及幼儿教师时,应当注重类 似传统音乐文化等课程的开设和培养。从而使从师范类院校 毕业的学生在未来的教师岗位中可以有能力传授中国传统 的音乐文化给予学生。

二、尊重传统,把握方式目前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师在教授学生学习音乐知识时 大部分是按部就班的遵循教学大纲完成教学任务,并通过钢 琴精准的音高和准确的节奏节拍教会学生演唱歌曲。然而, 当学生在学习中国传统音乐时,我们最好较少的运用钢琴和 固定的节奏节拍教授学生。其原因有两点:一是我国传统音 乐的律学运用的是五度相生律,而钢琴则是十二平均律;
二 是我国传统音乐中民间音乐有许多都是以自由的节奏节拍 表现的。所以,较多的运用钢琴教学会导致学生在学习传统 音乐时失去最初的音乐风格。我国传统音乐的教学方法主要 是以“口传心授”为主,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使学生能够 整体把握音乐感觉,而且可以直接通过音乐和语言交流从而 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心灵沟通。在学生学习传统音乐时, 我们应该遵循“口传心授”的教学方法,以便学生更好的把 握传统音乐的学习。除此之外,由于中小学音乐课程本身的 内容是让学生感受和欣赏音乐。所以,作为中小学音乐教师 应当尽量的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和欣赏到最真实的音乐。

由此我们应当提倡“请进来,走出去”的教学方法。“请进 来”是指在有限的条件下,可以请一些民间艺人走进课堂, 为中小学学生讲述我国传统音乐的历史与发展。“走出去” 是指我们应该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去感受我国最 纯真、最淳朴、最淳厚的传统民族民间音乐。通过实地观看 传统音乐的形式,体会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让学 生从理论到实践感受和欣赏我国传统音乐,从而提高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兴趣。

三、坚持方向,实现创新 在当今全球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下,我 国各领域各部门分都应该充分加强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重 视,要坚持中小学传统音乐教育的正确方向,把握好当代文 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本文的目的并 不是简单地恢复中国传统音乐的统治地位,忽视西方音乐, 搞文化复古主义。我们并不是要原封不动地继承传统音乐, 而是要实现要对传统音乐教育的创新。立足于当代中国中小 学音乐教育的实践,是进行创新的基本要求。我们一方面不 能离开传统音乐,空谈教育创新,任何形式的音乐,都不可 能摒弃传统音乐而从头开始。这是我们进行音乐教育创新的 根基,这其中蕴含了太多艺术家们一生的积淀。另一方面, 在音乐教育创新的过程中又不能过分拘泥于传统音乐,也要 随着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体现出新的时代精神和民族 精神,这就需要不同民族音乐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在 音乐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音乐为营 养,充分吸收西方音乐中的有益成果,海纳百川、熔铸百家, 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永葆文化生命力和文化的民族特色。

中国音乐教育的发展犹如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河,要想让这条 河流越流越大、越流越长,就必须保护好它的源头和支流, 也就是说我们在音乐教育创新的过程中,既要反对一味固守 本民族传统音乐,拒绝接受任何外来新音乐的“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倾向,又要反对一味推崇西方音乐,根本否 定传统音乐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