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交流合作急需翻译人才进 行辅助,进而实现交流合作的目标,因此,目前社会对翻译 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同时,为了提升交流合作的效果, 社会急需高水平以及综合能力强的翻译人才,高校作为翻译 人员主要的培养与输出机构,其承载着全方位培养翻译人才 的责任,故需要详尽细致地研究分析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 高校翻译人才培养的模式,充分把握现有高校翻译人才培养 模式存在问题,并针对问题作出科学的分析,进而探讨出相 应的完善措施,以保证我国高校为社会培养能力强、专业精 的翻译综合型人才。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构建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重 要性 (一)有效提高翻译人才质量。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对 翻译人才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构建高校翻译人才模 式,可以健全完善高校翻译人才培养体系,有效规范翻译人 才的培养形式,积极提高高校翻译师资队伍水平,加强高校 翻译专业相关设施的配套设置,充分利导翻译专业教师依据 翻译人才培养目标,结合翻译人才个体化特征,寻找出适宜 有效翻译人才培养的方案,从而开设相关翻译课程,并有利 于发掘适宜的教学手段,确保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培养出专 业精湛、思维敏捷以及表达流畅的高校毕业生,进而有效提 升高校翻译人才的质量。可见,我国高校构建翻译人培养模式可以全面提高翻译人才的综合素质。
(二)积极满足社会需求。由于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 发展迅速,世界范围内国家间的各项事务联系都呈现密切状 态,我国要实现国家繁荣发展,要积极与各国保持经济、政 治以及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对于翻译人才的需求数量与日俱 增。高校是社会翻译人才主要培养机构,高校翻译专业毕业 生是社会翻译人才的主要组成部分,然而传统的高校翻译人 才培养较为随意,致使培养的翻译人才数量不多,翻译技巧 缺失,环境适应能力薄弱,翻译灵活性把握欠缺,无法满足 我国对于翻译人才的社会需求。构建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 可以使得翻译人才培养体系更加规范科学,翻译人才的数量 与质量迅速提升,进而有效满足我国的社会需求。可见,构 建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能够积极满足社会的需求。
(三)利导对外交流合作。我国要加强对外经济政治以 及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对于语言翻译的要求较为严 格,然而高校在未构建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前,培养的翻译人 才专业水平不足、应用能力欠缺以及灵活应变能力不强,从 而直接影响对外交流合作的效果,因而高校需要积极构建翻 译人才培养模式,重视把握翻译专业学生学情与学生自身特 点,针对性设置相宜的翻译课程,进而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 翻译人才,进而在我国对外经济贸易、政治以及社会文化交 流等方面发挥翻译人才的利导作用。可见,我国高校构建翻 译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有效促进对外交流合作。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存在 的问题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校积极进行翻译人才培养模 式构建研究,并全面收集相关培养模式的构建实施资料,注 重对于社会翻译人才需求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充分结合翻译 专业以及学生的特点,进而设置比较具体科学的课程体系, 采用较适宜的教学手段,配备相对精良的师资力量,进而构 建出结构较为规范、形式较为科学以及体系较为完整的高校 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然而,在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实施中,也暴露出形式重于实质内容、专业引导欠缺、课程 设置过于统一以及实践训练及培训缺乏等问题。
(一)过于注重形式,研究深度缺乏。经济全球化背景 下,我国高校在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实施中,注重翻译人 才培养模式形式上的完整规范,能够严格遵循模式构建原则 以及要求进行形式方面的优化整合,如积极借鉴及套用高校 其他专业较为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项目齐全、结构完 整以及衔接过渡自然的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然而,由于 我国高校过于关注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形式构建,忽视了模 式内容的选择、组织以及整合,导致不同高校翻译人才培养 模式所涉及的培养方案针对性不强、指向性不明、具体操作 不易以及人性化不足,杂乱的培养目标致使在翻译人才实际 培养过程中,无法有效针对学生差异进行科学课程设置,不 能全面依据学生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形式,从而影响高校翻译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效果。在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中,诸多学者仅抓住表面现象进行研究,针对表象存在缺陷 进行完善,极少涉足模式的核心方面,进而使得研究只停留 于表面现象,不够深入具体,进而使模式许多核心问题无法 发现并解决,进而直接影响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效 果。
(二)较为关注教学,专业引导欠缺。为了顺应经济全 球化趋势,我国高校积极构建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关注 翻译专业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情况,注重凸显翻译专业课程的 安排配合,重视检查教师教学的备课、上课、听课及评课等 情况,较为关注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要求教师有效运用信 息化手段辅助教学,积极创新翻译课程的教学形式,用以提 升学生参与课题教学的热情。然而,高校在构建翻译人才培 养模式时,教学方面关注较多,对于翻译专业的启蒙引导欠 缺,使得学生翻译专业学习目标模糊不清,专业发展方向把 握不准,缺乏必要的职业生涯规划,未来职业定位不够准确 合理,致使高校翻译毕业生在职业选择上认识模糊,择业时 较为盲目,从而制约高校翻译人才的职业发展。可见,高校 在构建翻译人才培养时,忽视对于翻译专业的引导,使得翻 译专业人才培养的实效性受到极大的制约。
(三)课程设置过于统一,不能因材施教。高校为了向 社会输送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优秀翻译人才,十分重视翻 译专业的课程设置,积极进行专业类型的研究分析,较为注重课程设置前的相关调研考察,重视参考高校较为成熟的其 他专业课程设置,同时积极借鉴国外以及其他高校翻译课程 设置方式,使得高校课程设置形式及内容结构较为合理统一。
但是,也存在忽视国内外不同高校间学生的差异性的问题, 致使部分高校开设的翻译课程较之本校学生理解掌握极其 困难,抑或部分高校设置的翻译课程对于本校学生而言过于 简单并缺乏实效性,同时,同所高校由于学生仍然存在个体 差别,因而课程设置过于统一,不能做到“因材施教”,未 真正做到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使得学生对于涉及的部分翻译 课程兴趣不浓,学习积极性不高。
(四)重视理论教学,实践培训不足。高校在构建翻译 人才培养模式时,由于翻译专业属于实践性较弱的专业,故 对翻译人才理论教学方面倾注的精力较多,重视理论教学的 研究完善,使得理论教学的水平较高。然而,高校对于实践 性教学及翻译培训关注较少,对于翻译专业实践性教学,诸 多高校无专门的实践教学场所,缺乏必要的实践教学环境氛 围,实践教学往往随意应付,有的高校甚至未开设实践性教 学课程,从而使得学生单纯掌握书本知识,面对实际应用反 应滞后,运用知识较为生疏,语言表达过于生硬,影响了高 校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针对高校翻译专业的培训,学生参 与职业实习及培训的机会不足,培训内容较为简单,培训缺 乏相应的考核评价,使得学生专业认知及视野较为禁锢封闭, 翻译专业知识应用能力较为薄弱,进而阻碍高校学生步入社会的专业发展以及职业选择。
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对策 (一)注重形式与内容结合,开拓研究深度。由于我国 高校构建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时,较为关注模式的形式构建, 忽视模式的实质内容选择设置,使得翻译人才培养模式虽然 形式完整,但缺乏完备的实质内容,因而需要重视模式内容 的规范选择。高校需要加大模式内容的研究力度,制订科学 可行的内容设置方案,全面把握培养方案的针对性、指向性, 注重方案的可操作性,确定清晰可行的翻译人才培养目标, 进而实现内容与形式的强化配合,进而确保高校翻译人才培 养模式实现形神兼备的效果。同时,在进行高校翻译人才培 养模式研究时,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深入开展模式研 究,抓住模式的核心内容进行分析,把握存在的制约模式发 展的核心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全完善,提升高校翻 译人才培养模式完善的效率。
(二)重视专业启蒙引导,保障职业规划。目前,我国 要提升翻译人才应对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实效性,不仅需要关 注高校对于翻译人才教学方面给予的力度,还需要重视进行 有效的翻译专业启蒙引导。然而,我国高校对翻译人才教学 方面投入的支持力度较大,对于翻译专业启蒙引导关注力度 不够,使得诸多翻译专业学生缺乏明确的专业目标,专业认 知不明,专业未来发展方向模糊,专业指向的职业群知之甚 少,职业生涯规划缺失,进而影响专业学习的动力,致使未来就业阻碍重重。因此,高校需要重视专业启蒙引导,开设 专业引导的相关课程,让学生全面了解翻译专业的优势特点, 注重带领学生进行专业指向性研究,获知专业对应的职业范 围,了解翻译专业涉及的社会领域,以及相关领域对于翻译 人才专业能力要求,培养学生具备开阔的国际视野,利导学 生结合自身兴趣、能力、性格、专业能力以及社会需求等主 客观方面,确立清晰而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进而实现 高校对于翻译人才的有效培养。
(三)贯彻“以人为本”学科设置理念,利导人才培养。
我国高校在构建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时,为了适用经济全球化 发展趋势,必须转变传统的翻译学科课程设置理念,将传统 的课程统一设置变换为“以人为本”的学科设置理念,做到 充分把握不同年级学生认知特点,有计划地针对不同年级进 行相应课程设置,针对同一年级的不同班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进行相应区别的课程设置,实现真正的到因材施教,让学生 能够从基础专业知识逐渐向深度专业知识自然过渡,进而实 现课程尊重学生的人性化设置特点,使得翻译专业学生能够 遵循知识理解掌握规律,更好地内化专业知识,从而提升专 业学习的热情,使得专业学习的效果趋于理想,进而健全完 善高校培养翻译人才的构建模式。
(四)科学开展实践培训,提升人才能力。由于高校在 构建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时,重视翻译专业的理论教学,开展 专业相关的实践培训数量有限,进而影响翻译专业知识的实践应用,因而需要加大翻译专业实践培训力度。因此,高校 要结合翻译专业特点及地域翻译人才社会需求,开展有关翻 译专业方面的实践课程,让学生将掌握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 教学实现内化,进而增强学生灵活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同 时,可以聘请相关专家来校培训,也可以组织学生外出参加 实习培训,以此提升高校翻译人才的专业能力。可见,在经 济全球化背景下,科学开展高校翻译专业实践培训,能够有 效健全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
总之,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校构建翻译人才培 养模式需要谨慎分析现已构建的人才培养模式,针对模式实 践凸显的问题,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完善策略,从而保障完善 后的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发挥利导功能,进而推动经济全 球化背景下我国对外交流合作的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徐轶群.浅论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经贸英语翻译人 才的培养[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3(48) [2]张宝玉.浅谈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商务英语人才培 养[J].经营管理者,2014(6) [3]尚亚宁.挑战与应变: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校翻 译专业发展的路径选择[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版),2010(5) [4]吴翠,蔡进宝.构建全球化背景下市场应用型翻 译人才培养模式之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2009(16)[5]陈竑琳.跨文化视角下高校英语翻译人才培养策 略探究[J].普洱学院学报,2015(6) 【基金项目】2016年度广西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 目“基于跨文化交际理论的英文门户网站翻译研究” (KY2016YB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