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读新闻的方式教新闻以《始终眷恋着祖国》教学为例
用读新闻的方式教新闻以《始终眷恋着祖国》教学为例 一、“这一类”文本的教学思考 1.教学内容的确立。但阅读教学不是“自由状态”下读书,而是基于教育情 境下的教学行为。也就是说,教学之前必须思考:这篇文章, 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
2.教学方式的选择。
学习新闻类文本时,要兼顾新闻类文体特征,采用学生 喜闻乐见的新闻形式予以实施。本课我以“采访”串联起全 课的学习,学生兴趣盎然。
根据文章内容,我拟定了采访的提纲和采访的对象。采 访提纲的拟定,恰恰是根据文中涉及的一些人物语言,有的 直接引用,有的是概括归纳,虽然是只言片语,但背后的含 义非同一般,值得琢磨。如课文的1~4段,介绍了钱学森在 科技方面的成就,这个巨大的成就都是通过侧面来表现的, 分别借美国空军、专栏作家、钱学森的老师卡门教授的口吻 来表现。于是,我设计了三个采访,教师扮演记者,学生分 别扮演美国空军代表、专栏作家。
【采访活动一】品读侧面描写中借助他人的口吻揭示钱 学森成就的方法,体会人物通讯选材精当的特点。
师:读文章,哪些语句中体现出钱学森在学术上取得了 的辉煌成就? 请同学们用合适的语气语调,读一读钱学森在火箭技术研究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相关语句,准备接受采访。
采访1 师(记者):请问空军代表先生,钱学森对二战有何影 响? 生(美国空军代表):钱学森对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 大的贡献”,“无法估价的贡献”。
(提示学生从加点词中读出“高度赞扬”的语气语调。) 师:请问密尔顿·维奥斯特先生,您眼里的钱学森是一 个什么样的人? 生(专栏作家):钱学森已是“制定使美国空军从螺旋 桨式向喷气式飞机过渡,并最后向遨游太空无人航天器过渡 的长远规划的关键人物”,“是帮助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流军 事强国的科学家银河中一颗明亮的星”。
为避免活动形式的单一,在采访卡门教授时,我改变了 方式,先投影介绍钱学森的一段文字,然后再请学生转换角 色,根据内容,来拟定采访对象和采访提纲,在演读过程中, 提醒学生关注重点词语。
采访2 PPT出示文字:
年仅37岁的钱学森,已被世界公认为力学界和应用数学 界的权威以及流体力学研究的开路人之一,是卓越的空气动 力学家、现代航空科学与火箭技术的先驱、工程控制论的创 始人。师:如果让你针对上述文字进行采访,你的采访提纲是 什么? 生:请问卡门教授,为什么推荐钱学森担任加州理工学 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 根据材料拟定采访提纲,不过是一个副产品,学生投入 而且专注。随着教学活动的推进,后面又继续用采访的形式, 分别采访收到家书的钱学森的父亲,回国备受阻挠、折磨、 刁难的钱学森本人,观看并了解钱学森事迹(两弹一星、感 动中国颁奖词)的观众以及路人。
用这一形式,串起整个教学,学生的学习变被动接受为 主动介入,在一来一回中,对学生的理解基于文本又超越文 本,课堂教学显得灵动又富有生气。
二、“这一篇”通讯的教学实施 语文教学既要关注到“这一类”文本的特点,又要关注 到“这一篇”教材的特点。本文的特点,一是选材精当,二 是重要词语蕴含着丰富的含义,三是爱国主义情怀。
1.关于人文价值的熏陶。
语文教学当然要弘扬人文精神。钱学森是一个有着极大 正能量的伟人形象,不可否认本文是很好的进行爱国主义教 育的教材,其高山仰止的人格风范,必然也必须感染学生。
但是,这个精神熏陶,不是教师通过嘴巴直接灌输给学生, 带着学生去空喊口号,或者贴上“我们要学习钱学森的什么 精神”之类的标签,而是在阅读文本中“沉入词语”后自然而然涌上心头,借助语言文字,把对祖国的眷恋之情沉淀在 学生的血液中。于是,我有了这样的教学活动:
【采访活动二】品读直抒胸臆的语言,体会钱学森眷恋 祖国的情思。
师(记者):据我所知,钱学森在美国求学,经常给您 写信,请问,他在给您的来信中,您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内容? 学生扮演钱学森父亲进行自由发言。
PPT出示文字:
他在写给父亲的信中,不止一次地发出“旅客生涯作到 何时”的感叹。他告诉父亲,他不止一次梦见上海,梦见那 所伴他度过童年时代的房子。
(让学生根据讨论,注意投影中加点的文字,自由朗 读。) PPT出示文字:
改为:他在写给父亲的信中,发出“旅客生涯作到何时” 的感叹。他告诉父亲,他梦见上海,梦见那所伴他度过童年 时代的房子。
(学生比较阅读。明确:两个“不止一次”,表明次数 多,生动地表现了他对祖国魂牵梦绕的怀念之情。) 师:钱学森自己也多次说过类似的话。请看补充材料。
PPT出示文字:
在美国的20年里,钱学森一直保留着中国国籍。他回忆 说:“我在美国那么长时间,从来没想过这一辈子要在那里呆下去。我这么说是有根据的。因为在美国,一个人参加工 作,总要把他的一部分收入存入保险公司,以备晚年之后用。
我一块美元也不存,许多人感到奇怪。其实没什么奇怪的, 因为我是中国人,根本不打算在美国住一辈子。” 师:你能说几个词语,来表达钱学森流露的眷恋情思 吗? 参考句式:钱学森对祖国的眷恋情思,那真是——(魂 牵梦绕,望眼欲穿,望穿秋水,归心似箭……) 随着阅读的深入,学生对钱学森巨大科学成就的了解, 克服种种困难、刁难而不改回国之心,已经在语言文字的咀 嚼玩味中,了然于胸,自然而然转换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 力量。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潜移默化,是春 风化雨。
2.关于选材精当。
教学时,我先请学生读文章的第五段,反复朗读“然而, 他始终眷恋着祖国”。首先从谋篇布局上、从感性上认识这 一段的重要价值,有学生结合文章内容说出了“点题”“承 上启下”等,这一过程中,学生从核心段落出发,上下勾连, 理清了文章的脉络和结构框架,为体会文章的前详后略、选 材精当留下了伏笔,否则,后文的学习就会漫无目的,甚至 喧宾夺主。第五段文字,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再次朗读“然 而,他始终眷恋着祖国”,通过换词,把“然而”换成“因 为……所以……”“不但……而且……”,读出转折关系,前四段并未直接过多地写钱学森的成就,而是借别人之口, 从侧面突出了钱的事迹,这与本文的主题有关,因为本文主 要是写钱的爱国情怀,因而,1-4段文字处理上要略一些。
但是,又不能不写。因为,如果没有前四段的铺垫蓄势,就 无法反衬钱的眷恋祖国之情。上课时,我在此基础上启发学 生思考:
(1)文章并没有过多直接、详细、具体写钱学森的成 就,而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语言来写钱学森的巨大成就和影响 力,这是什么写法,有何效果? (2)可以把前四段删去,不写钱学森的这些事迹吗? 通过两个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明确了“侧面描写”的作 用,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既体会到文本中钱学森对祖国 眷恋的深切感情又获得这样的认知:选材是服务主题的。理 解了“反衬”的描写手法。这个过程的意义在于,随文学习 有关术语,不是教师蜻蜓点水地宣读一下术语的概念,而是 让学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去体会、生成。
3.关于重要语言的含义。
采访活动,形式并不新鲜,关键在于怎样用。本课采访 并不在于为采访而采访,而是让学生紧紧抓住那些言简义丰 的人物语言,读出语言文字背后的意蕴。显然,这里的采访 形式,与文本体式是相适宜的。晋陆机《文赋》有云:“每 自属文,尤见其情,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从“以言 逮意”到“得意忘言”,再到“言意共生”,方是语文学习的真正发生。
本文中,用了大量数字来表现钱学森所受到的阻挠和困 境,我请学生读一读这些含有数字的文字,启发学生直观感 受到钱是如何冲破重重阻力的,以及归国之心的矢志不渝。
【采访活动三】品读特殊形式的语言,探究钱学森的内 心世界。
PPT出示文字。(文字略) 师:读一读上面含有数字的句子,你读到了什么? 学生读后自由发言。
采访:
师(记者):面对如此种种的阻挠、迫害、变相软禁、 与世隔绝、回国困难重重,您心里是怎么想的? 学生扮演钱学森,纷纷发言。
明确:这些数字,详细地介绍了钱学森为回到祖国所进 行的艰苦斗争,突出了他报效祖国的矢志不渝。
师:人物传记,要能读懂重要语句的含义。通过这些语 言,可以让读者体会人物的动人之处,从而引发共鸣。
三、有节制地拓展延伸 关于钱学森的故事资料,各种媒体、教参上已经说得够 多,网络搜索也很容易获得。
但在“这一篇”文章的学习中,在“这一节”45分钟的 阅读课上,在规定教学内容的前提下,想一网打尽,既不现 实,也无必要。没有拓展延伸,教学显得单薄苍白;
没有边界的拓展延伸,则会把阅读教学放逐,甚至舍本逐末,泛化 虚化。我一直坚持,学生能自己读到的,就没必要在课堂上 花时间去越俎代庖。海量的信息,需要选择,精挑细选,为 本课所用。课堂上最忌呈现“文本研读不够,课外资料来凑” 的局面。所涉材料,是否都可以引进课堂,也当慎重深思。
人物通讯,一般是弘扬正面人物主旋律的渠道,理当在学生 的心灵深处播下善良、正义、光明、向上的种子。我的教学 目的是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学习如何读人物传记(通讯), 至于钱的爱国情怀,应是在教学“如何读”的过程中不着痕 迹地达成,不是专门通过一个环节来“感受”的。
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仅用三个“一”来进行拓展延伸:
一首诗,一段文字,一个情境。具体为:
【补充资料1】两弹一星 在钱学森的努力和带领下,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 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 成功,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补充资料2】2009年10月31日上午11时,中国航天之 父科学巨星钱学森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很多人写诗怀念 他。
悼念钱学森(刘晏) 西方游学子,归来敌百师。一星兼两弹,建国谱天书。
青衫封将印,科技等大儒。天功开物者,不与圣贤殊。
【补充资料3】“2007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获奖者钱学森的颁奖词。
在思维碰撞中,加深学生理解人们表达的方式。我也提 出自己的观点供学生参考,即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化学 家巴斯德说:“科学虽没有国界,但是科学家是有国界的。” 我提倡“简洁语文”的教学主张,核心就是两点:一是 学情,采用贴近学生的语文活动来支撑课堂教学;
二是文体 意识,“教什么”要符合文本特征。在这一节课上,我力图 体现的就是这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