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管理会计作用和影响论文(共2篇)
成本管理会计作用和影响论文(共2篇) 第1篇:成本管理会计在经营活动中的作用 20世纪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我国从世界发达国家引进了成本管 理会计的相关理论。近20年发展之后,管理会计已经在企业的管理实践中加入了 部分管理会计的方法与理论;然而,从应用与普及的角度出发,管理会计应用相 对我国高速的经济发展而言尚需继续强化,与现有的需求间依然存在一定差距。
造成这一现状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管理会计自身的理论体系尚且不够成熟,传统的 企业运行机制与国家经济体制对管理会计的普及与发展需求很弱,这样的现状也 导致管理会计的发展面临一定困难。
一、成本管理与成本控制的重要意义 通常情况下,我们从不同的方面来定义成本管理这个名词:一方面成 本管理是指管理人员在加强企业竞争力的过程中,采用节约成本的方法,搜集、 提供行业内竞争对手的相关资料,加强企业对外部持续变化的环境的适应程度;
另一方面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成本管理被划分为非显性的成本与显性成本,而这些 成本中包括了失去市场、企业实际耗费、委托代理等各类资金开支。
成本管理在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企业资金 管理的角度来看,成本管理工作可以有效地控制资金流,最大限度地避免不必要 开支,进而降低总体开销。除此之外,成本管理工作可以有效帮助企业在资源的 运用与消耗等方面进行协调与统一,具体来看财力、物力、人力等诸多方面都存 在着降低运营成本的空间。企业的生产运营设施建设工作同样要遵循配套建设、 统一规划、分散,集中处理方式结合的根本原则,通过科学合理的成本管理与成 本控制措施,企业的经济效益才能得到切实的提高,从而获得更大的利润。
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首要目标是以企业为对象,从全局的角度考虑实 际问题,根据企业经营、生产与发展的总体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发展策略;
进而, 将成本管理问题进行外延,直至延伸到研究、采购、设计、开发、服务等诸多不 同的环节,而成本管理的最主要目的则是为了尽可能帮助企业取得持久的、长期 的竞争优势,通过降低成本建立起的竞争优势来保证企业的长期生存,推动企业 的长足发展。企业在进行投资、建设方面的运营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当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需要以及业务项目要求进行合理投资,有效控制生产经营成本,一 切从企业的实际利益出发。
同时,实施成本管理与成本控制可以在保证企业合理转变经营机制的 同时有效地促进企业对成本管理工作进行改良与优化,进而保证企业在激烈的市 场竞争中持续性地发展壮大。企业的成本计划、成本预测、成本核算、成本控制、 成本分析、成本考核等六个环节形成企业最基本的成本管理与成本控制,这个过 程是企业根据一定时期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来完成工作的。根据时间顺序, 这些不同的环节可以被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以及事后控制三个部分。三者的 工作核心内容均是成本的计划与预测,提出控制核算要求;
成本控制和核算,提 供分析、考核的根本依据;
进行成本考核和分析,提供预测计划信息。成本控制 可以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耗费进行计算、调节和监督,也是一个发现 薄弱环节、挖掘内部潜力、寻找降低成本途径的过程。
二、强化成本管理会计在经营活动中的作用 关于如何强化成本管理会计在具体的经营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与地位, 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改善:首先,完善成本管理会 计的理论体系构建,保证坚实有力的成本管理会计理论基础,同时根据我国经济 发展具体特点与状况进行修订与改进;
其次,针对如何开展成本管理会计的具体 工作进行统一,尽可能规范成本管理实务。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增强成本管理 的内在需求,促使成本管理会计上升为企业决策者自觉、自愿的行动。
一个有效的具体操作方法是组织建立科学、专业的会计机构。为保证 成本管理会计的规范化,同时加速成本管理会计在国内的发展与普及,相关人员 要有效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组织建立专业的成本管理会计机构。例如, 中国会计学会下属就可以设立诸如管理会计分会这样的部门,主要负责组织成本 管理会计相关学术交流与研究,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成本管理会计规范与体系;
在学术研究与交流的过程中,要保证名词、术语、概念、解释等信息协调一致, 进而为完善管理会计基本架构提供方便。除此之外,相关部门应当定期发布《成 本管理会计公告》等知道材料,用以促进研究成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应用与推 广,明确成本管理会计实务。
有条件的企业或单位可以专门设立与财务会计同级别的专业成本管 理会计机构,同时尽可能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这一机构可以主要负责进行 成本的决策、预测、控制、规划、考核等工作。如果企业尚不具备这些条件,则至少应当保证成本管理会计工作能够做到专人负责,同时,对负责人员的职责职 务进行明确,以便成本管理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除此之外,相关行业工作者还应当努力建立《成本管理会计》的学科 体系。如果成本管理会计的学科体系欠佳,则会导致可用性与权威性不足,难以 发挥指导与规范的作用,最终带来实务工作严重缺乏效益与效率的恶果。因而, 我国成本管理会计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建立适应国情的、科学完整的、能够有效 指导实际工作的理论体系。可考虑对管理会计、分散于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学科 体系的有关成本规划、成本核算、成本控制等主要内容进行排列组合,形成以成 本的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核算为主要内容,包括各种成本性态分析、成本 计算方法、成本决策、成本预测、标准成本、责任成本等诸多内容的成本管理会 计学科体系,最终规范管理会计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此外,管理会计研究要理论 联系实际,应结合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具体状况对现有理论体系进行重新评价。
同时,还要注意学习,吸收周边学科前沿的理论与成果,并且针对性地加以完善, 最终健全成本管理会计理论。
加强成本管理会计的案例研究。我国的成本管理会计研究目前正处于 实务界与理论界相互脱节的尴尬局面,很多理论研究的成果并没有有效地应用到 会计实务中,更没有实现普及。一方面理论界从国外引进了一些并不适合我国国 情的计算公式、数学模型,这些相对复杂的模型与公式给实务界人员的实际工作 造成了一定困难,很多专业人员反映这些公式与模型很难掌握和运用;
另一方面 企业界成功的管理会计经验却囿于实务人员的精力和理论水平,没有认真系统地 总结。鉴于此,有关部门应积极促进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合作,使他们发挥各自的 优势,尽快对我国成功的管理会计经验进行整理,找出这些成功案例的适用条件 和适用范围,以便在更大的范围推广应用。
三、结语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成本管理工作在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是至关 重要的。同时,本文从建立科学的成本管理会计体系、加强成本管理会计案例研 究、将成本管理会计工作制度化等角度,提出强化成本管理会计作用的具体方法。
第2篇:信息技术对成本管理会计的影响分析 成本会计是工业化的产物。由于工业革命,生产方式开始从工场手工 业向使用机器的工厂制度过渡,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同时需要筹集大量资金用在昂贵的生产设备上,致使折旧费用大幅度度增长,加上生产的产品品种日趋多 样化,因而间接费用的分配成为企业成本计算面临的一大难题。早期的成本会计 侧重于成本的汇集、分配和产品成本的事后计算,其主要目的是为企业定期编制 财务报表提供有关的成本资料。成本会计向深度发展是从单纯的成本计算发展到 成本计算与成本管理相结合,使之深入生产过程,为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服务, 具体表现为从事后的实际成本计算向标准成本系统发展。
早期的管理会计,则以标准成本、预算控制和差异分析为主要内容, 其基本点是在企业的战略、方向重大问题已经确定的前提下,协助企业解决在执 行过程中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经济效果问题。如今的管理会计,已发展到决 策性管理会计阶段,强调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决策服务。
随着社会的发展,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已渐渐融合,形成所谓的成本 管理会计,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成本管理会计, 仍然涉及大量的成本计算和分析活动,重要的是如何提高管理效率、及时提供有 用的决策信息。而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发展,必将会对成本管理会计产生深远 的影响。本文拟从这一角度出发,进行初步分析。
1成本管理环境 在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下,企业组织趋于扁平化,成本日常管理发生 了变化,每个员式都享有一定程度的决策权,从而形成了员工的自主管理,这种 管理方式是降低成本的理想方式。
信息技术为企业的战略成本管理奠定了基础。所谓战略成本管理就是 以战略的眼光从成本的源头识别成本驱动因素对价值链进行成本管理。企业战略 成本管理的实施,以满足及时性和充分性要求的信息为基础,并利用先进的技术 手段予以快速处理、分析,进而实现实时调整。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企业战略成本 管理会计的实施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有助于建立现代化的成本管理信息系统。
2成本管理范围 在信息技术条件下,成本管理范围突破了原有的局限,有了很大的延 伸。首先,在市场经济社会中,企业为保持其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对 产品从研制到开发、生产到销售及售后服务的各个环节进行科学管理。由于企业 的研发成本会大幅提高,成本管理将从生产过程向前延伸到决策、设计过程。同时,生产过程后的售后回访、维修过程的成本管理则涉及产品的后勤成本、库存 成本、销售成本、售后服务成本和维修成本等。其次,随着非物质产品日趋商品 化,成本管理的内涵也由物质产品成本拓展到非物质产品成本,如:人力资源成 本、服务成本、产权成本和环境成本等。最后,企业管理的重心也由生产管理转 向经营决策管理,这就需要研究分析各种决策成本,如差量成本、机会成本、边 际成本、付现成本、重置成本、可避免成本、未来成本、质量成本、软件成本和 安全成本。
3成本计量属性 信息技术的应用使计量模式将会出现货币计量与非货币计量并重和 多种计量属性并存的局面,现行成本、市场价格、可变现净值和公允价值都可以 用来计量。随着市场的健全和完善,各种资产计量基础可以通过网络传输从市场 交易中直接获得,大大提高了可靠性和可操作性。于是,按不同的计量目的选择 的各种计量基础会在其适用的条件范围内大显神通、大行其道,彻底改变会计中 历史成本的主导地位。
4核算方法 在信息技术条件下,数据的收集、存贮、处理、报告和传递等等都不 存在技术上的障碍,用多种会计方法进行核算已不再有任何困难。为加强管理与 考核,手工方式下不得不放弃的核算方法,例如,零售企业的“售价数量金额核 算法”和工业企业的“作业成本法”等,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均可运用。而且,计算 机信息处理的高效、迅速以及“随机寄存”(RAM方式),彻底改变了传统会计 中的“只读寄存”(ROM方式)和“非此即彼”的局限,使相同的数据可按不同的处 理方法进行多元选择,例如,固定资产的折旧可以采用直线法,也可采用各种加 速折旧法,成本的计算可以采用品种法,也可采用分批法,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 需要随时进行计算,比较差异,制定决策。
5成本会计报告 在信息技术条件下,成本管理会计的会计报告变发生了较大变化:
5.1披露内容 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在财务报告中增加了成本管理会计信息含量,以 全面、客观、公正反映企业资本保值增值的状况和经营成果,引导资源的合理流动,更好地维护企业所有者、管理当局、债权人及相关群体的利益。具体来说, 成本管理会计信息披露内容有了如下变化:
5.1.1成本会计信息披露的方式:表外披露和表内披露。表外披 露主要只在财务报表附注部分揭示;
表内披露主要指编制通用格式成本会计状况 表单独揭示成本会计信息。
5.1.2成本会计信息披露的方法:文字叙述法、表格法和图形法 等。
5.1.3成本会计信息披露的类型: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价值 信息与风险信息、绝对数信息与相对数信息、精确性信息与模糊性信息、历史性 信息与前瞻性信息,总括信息与分部信息等。
5.1.4成本信息披露的载体:报纸、杂志和网络等。
5.1.5成本会计信息披露的期限:定期披露一年或若干年等任何 时点、任何时期和不定期,为增强时效性,可通过适时报告系统及时披露。
5.1.6建立全面、相关和简便成本绩效评价体系:价值指标与风 险指标、技术指标与经济指标、总体指标与具体指标等。
5.2报告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