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英雄的故事_关于抗战英雄的故事
关于英雄的故事_关于抗战英雄的故事 关于英雄的故事:小兵张嘎的故事 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惟一的亲人奶奶相 依为命。为了掩护在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 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为替奶奶报仇和救出老钟叔,嘎子历经艰辛,找到 了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他配合侦察排长罗金保执行任务时,表现得勇 敢、机智。在一次战斗中,他缴获了敌人的一枝手枪,偷偷把枪藏进老鸹窝里, 没有上缴。为攻打敌人岗楼,他伤未痊愈,就偷偷离开养伤的老乡家在归队的途 中被捕。当敌人拷问时,他英勇反抗,坚强不屈。当部队攻打岗楼时,他设法在 里面放火,发挥了很好的配合作用,最终里应外合,全歼敌人,救出了老钟叔, 也替奶奶报了仇。战斗结束后,嘎子把藏在老鸹窝里的手枪主动拿出来交公,队 长则正式宣布把手枪发给他使用。嘎子心满意足,便将自己珍爱的木制小手枪送 给了好朋友胖墩~~~~~~ 关于英雄的故事:左权一腔热血洒太行 1942年5月25日凌晨,一场激烈的战斗在山西辽县(今左权县)展开,3 万日军精锐部队将八路军总部包围于辽县麻田以东的南艾铺一带。面对数倍于自己的敌人,八路军总部领导当机立断,分兵突围。几经 搏杀,八路军总部安全突围。但是,年仅37岁的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在率领 部分机关干部突围时,不幸壮烈牺牲。作为八路军的高级将领,左权放弃了一切 个人突围的机会,舍生取义,尽忠职守,将自己的一腔热血洒在太行山脉。
敌人退去后,总部警卫连战士登上十字岭,买了附近老乡的棺材,找 到了左权的遗体并就地掩埋。但左权的英灵并没有得到安息,日军截获到我方“左 权失踪”的电报又杀了回来,在十字岭挖出了左权的棺材,打开后给遗体照了相, 登在了敌伪报纸上。敌人的暴行一时间让山河失色,大地举悲,复仇的呼声响彻 华北。1942年10月10日,八路军总部在河北涉县莲花山下挑选了一块风景秀丽之 处为左权举行公葬仪式,参加公葬的除八路军总部和129师总部的全体同志外, 还有五千多军民。野战军政治部主任罗瑞卿在墓前说:“给烈士们行礼并没有完 事,今后还要做3件事情,第一件是报仇,第二件是报仇,第三件还是报仇。” 一时间“为左权报仇,誓将抗日战争进行到底”的呼声响彻天地。
关于抗战英雄的故事:雨来 芦花村里有个叫雨来的男孩,他喜欢游泳,也喜欢读书。有一天,村 里的李大叔急急忙忙地进了雨来家,挪开了水缸,跳进了缸下面的地洞。雨来将 水缸挪回了原位,这时,鬼子也到了…… 来是抗日战争年代冀东少年儿童的一个缩影,这其中也包括小说作者 管桦本人在内。管桦从小就和村里的儿童一起站岗放哨,给八路军送鸡毛信,上 树了望,捕捉敌情。1940年,他离家奔赴抗日战场,长年转战南北。他参军以后, 童年时代的情景常常浮现眼前 关于抗战英雄的故事:狼牙山五壮士 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易县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伪军的八路军 5位英雄。他们是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第1团第7连第6班班长、共产党员 马宝玉,副班长、共产党员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
1941年8月,侵华日本军队华北方面军调集7万余人的兵力,对晋察冀 边区所属的北岳、平西(今北京西部)根据地进行毁灭性大扫荡。9月25日,日伪 军约3 500余人围攻易县城西南的狼牙山地区,企图歼灭该地区的八路军和地方 党政机关。第7连奉命掩护党政机关、部队和群众转移。完成任务撤离时,留下 第6班马宝玉等5名战士担负后卫阻击,掩护全连转移。第6班5名战士坚定沉着, 利用有利地形,奋勇还击,打退日伪军多次进攻,毙伤90余人。
次日,为了不让日伪军发现连队转移方向,他们边打边撤,将日伪军 引向狼牙山棋盘陀峰顶绝路。日伪军误认咬住了八路军主力,遂发起猛攻。5位 战士临危不惧,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一直坚持战斗到日落。面 对步步逼近的日伪军,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纵身跳下数十丈深 的悬崖。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树枝挂住, 幸免于难。
关于抗战英雄的故事:八女投江 抗日战争时期,以冷云为首的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官兵,在顽强抗击 日本侵略军的战斗中投江殉国,表现了中华民族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在人民群众中广为传颂。她们是第2路军第5军妇女团的指导员冷云,班长胡秀芝、 杨贵珍,战士郭桂琴、黄桂清、王惠民、李凤善和被服厂厂长安顺福。
冷云,原名郑志民,1915年生,黑龙江省桦川县人。1931年入桦川县 立女子师范学校读书。“九一八”事变后,她积极参加抗日救国活动。1934年加入 中国共产党,在佳木斯从事秘密抗日活动。1936年,与具有爱国思想的吉乃臣(后 改名周维仁)加入东北抗联第5军,后经组织批准两人结为革命伴侣,志同道合, 共同进行抗日斗争。冷云先在军部秘书处做文化教育工作,后调到5军妇女团担 任小队长和指导员。1938年夏,冷云强忍丈夫英勇牺牲的巨大悲痛,告别刚刚出 生两个月的婴儿,随5军1师部队西征,任妇女团政治指导员。
在西征队伍中,妇女团的战士们和男战士一样跋山涉水,英勇作战。
7月12日参加了攻打楼山镇战斗。10月上旬,该部在牡丹江地区乌斯浑河渡口与 日伪军千余人遭遇。已行至河边准备渡河的妇女团的上述8名成员,为掩护大部 队突围,毅然放弃渡河,在冷云率领下,分成3个战斗小组,与日伪军展开激战。
她们主动吸引日伪军火力,使部队主力得以迅速摆脱敌人的攻击,但是她们却被 敌围困于河边。在背水作战至弹尽的情况下,面对日伪军逼降,誓死不屈。冷云 坚定地对大家说:“同志们,我们是共产党员、抗联战士,宁死也不做俘虏!为祖国 的解放而战死,是我们最大的光荣!”她们毁掉枪支,挽臂涉入乌斯浑河,高唱着 《国际歌》:“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集体沉江,壮烈殉国。牺 牲时,她们年龄最大的冷云23岁,最小的王惠民才13岁。
为弘扬八女先烈的精神,1986年9月7日在牡丹江市举行“八女投江纪 念碑”奠基典礼。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妇联主席的康克清为工程奠基题 词:“八女英灵,永垂不朽!” 在纪念碑上有着用金字刻的她们八人的名字,后面注 着她们的民族以及所属的队伍。
关于英雄的故事 十多年前,一位叫许亨植的朝鲜人走上了东北抗日战场,他率领着抗 日联军的勇士们英勇打击日寇,把自己的名字捐刻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
许亨植又名李熙山,1909年生于朝鲜庆尚北道善山郡,因其父参加朝 鲜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义兵运动失败,于1913年被迫举家流亡中国东北,1930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9.18事变后,许亨植到滨县、汤原、庆城等地发动群众组织抗 日游击队,1936年1月起,先后在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路军任团长、师政治部主任、十二支队政委、东北抗日联军第九军政治部主任、军长兼第十二支队政治 委员等职,率领部队在哈尔滨东部地区与敌周旋,消耗日军的有生力量。许亨植 还大力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救国会组织,为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积蓄了力量。在这 个时期,他在庆城县(庆安县)指挥了十六道岗、八里川等多次战斗.1936年9月, 许亨植带领部队奉命西征,来到庆城县十六道岗宿营。午夜,突然有两名老乡跑 来报告,说有300多鬼子,有的骑马,有的乘汽车,从铁力方向围过来了。队伍 刚集合起来,双方就交了火。因抗联部队处于平地,背靠欧根河,地形不利,许 亨植派二团趟过河去,抢占了对岸山头,用密集的火力,打乱了敌人的马队,封 锁了敌军步兵火力,打得敌人抬不起头来。)战斗从后半夜打到天明,又持续到 傍晚,晚7点时,在山头火力的掩护下,抗日联军向敌人展开了冲锋,到夜里10 时击退来犯之敌。战斗中抗联部队伤亡十几人,但歼灭日军四十余人,并缴获了 一部分枪支弹药。这次战斗的胜利,扩大了抗日联军的影响,当地一些群众积极 报名参加抗日联军。
1940年4月,许亨植率第三路军十二支队在庆城东南50里处的八里川, 伏击日本开拓团,歼灭日本警卫兵20多人,缴获战马39匹和一些军用物资。
1942年8月1日傍晚,许亨植带领两名战士,返回庆城密营途中在青峰 岭南坡少凌河转弯处露营,生火做饭,由于地势低洼且无风 ,炊烟不散,被南 面四里处元宝顶山上的庆城“讨伐”挺进队发现,翌日早2时,挺进队50多人开始 行动,设四道卡子,拂晓前包围了许亨植的宿营地,经过2个小时的激战,许亨 植终因寡不敌众英勇牺牲,时年33岁。
解放后,庆安人民为纪念这位抗联英雄,在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烈士陵园内为许亨植将军设立了纪念碑。纪念碑上记载了他的生平简历及抗联时 期谱写的动人诗篇。每年,广大党员群众和学校师生都来到这里开展纪念活动, 重温革命斗争史,缅怀先烈,增强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