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民法上的公共利益
解析民法上的公共利益 [摘要]公共利益与社会各成员的生活息息相关,本文将从民法的角度, 结合到民法的特点,对公共利益如何界定及存在的可能性进行分析。[关键词]公共利益;
私人利益;
民法;
冲突;
界定 一、何谓“公共利益” (一)“公共”的定义 我国《现代汉语词典》将“公共”解释为:“属于社会的、公有的、公 用的”。从这一解释延伸到法律上的意义,可以将“公共”一词分为两个层面:第 一,地域范围——社会;
第二,权利范围——共同拥有和共同使用。
(二)“利益”的定义 霍尔巴赫认为,利益就是“我们每个人看作是对自己的幸福所不可缺 少的东西”。[1]通俗的讲,就是主体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而追求的客体,该客体 具有一定的价值符合主体的要求,该种要求不仅仅包括经济利益以满足物质需要, 也包括民俗、文化、宗教等一系列可以满足的精神需要。在实际活动中,具有多 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如小区内业主保护绿化以满足自己对环境的追求、公民为了 生活环境抵制光污染等。一切归根结底,都是主体追求客体以满足自身需要的过 程。
(三)“公共利益”的理解 基于上述对于“公共”和“利益”分开的理解,已经能够给予公共利益下 个框架,但是,公共利益的定义却迟迟不在学术界中现身,主要是因其独有的特 点决定。
公共利益具有可变性。利益的可变性不可置否,个体对于利益的追求 一直以来是不定的,是个变量。而确定这个变量的范围“公共”却也是可变的。纵 观历史长河,不同的时期、不同社会发展的阶段对于公共利益的界定范围都是不 同的。就拿我国来说,在新中国刚成立之际,大量开垦土地,现如今,退垦还林 政策已进行了数十年;
在改革开放初期,追求经济增长是首要要务,并以牺牲环 境为代价,而现在,环境作为公共利益的一种,已经被写入法律而加以保护。因此可以看到,要想对公共利益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是困难的,即使做 了定义,也不利于实际操作,满足不了不断出现的实际情况。因此,给“公共利 益”作界定是十分必要的。
二、公共利益的界定 如一种利益符合以下几个条件,即可将该种利益归于“公共利益”:
(一)主体的非特定性 在分析“公共”定义时讲到公共的范围,即是社会的,因此享受利益的 主体也应当是社会中的每个成员。但是,这些社会成员并不能单独分开看待,而 应当将他们看作一个单位。利益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某个人得益而某个人损益。
公共的社会性表现为地域上的范围,实则是根据地域对社会成员进行的划分,地 域范围内存在开放的群体,并不是针对某一个人。
(二)客体的非营利性 在公共利益中,将“利益”限定在非盈利范围内是十分必要的。如果是 营利性的利益,势必对社会成员中一部分人有利而另一部分有害,必然不能在公 共范围内得到认同。只有非盈利的项目,如学校、医院、水电站等,才能作为大 众普遍认同的利益。
(三)范围的法定性 这一点紧接着上一点而产生。可以将一定范围内不存在公共利益可能 的领域予以划出,或者将牵涉到公共利益必将引起不公的方面与以划出。由于公 共利益的变动性,就如同在不断膨胀的宇宙,不能完完全全确定其内涵与外延, 只能做相应的排除,至少将已经出现的领域予以排除,以减少公共利益的错误适 用。
(四)外延的相对性[2] 公共利益的可变性决定了其不断变幻的外延。从主体来说,现在社会 一个个独立的小区已经司空见惯,那么,就小区范围内的利益,对于每个居民来 说,就是公共利益而非集体利益或个人利益。这一点符合上文阐述的“公共利益” 地域性的观点。从客体利益来说,范围可能缩小或扩大。因此,应当本着以上四个公共利益界定的原则做有限度的、相应地扩大,增加新的共同利益要求,如可 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公共卫生、节能减排、残疾人保障等。
三、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区分 所谓个人利益,是由社会成员分别独立占有、享用和支配的利益,侧 重反映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个人利益是他种利益的基础和前提。
相比公共利益,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将私人利益得以区分:
首先,主体的不同。公共利益的主体是不特定的社会成员,也可以定 义为一定范围内开放式的社会成员作为一个整体出现。而私人利益的主体是特定 的,是特定主体对客体能否满足自身需要作出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利益主体范围 的不同是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相互区别的首要标准。基于特定的主体,私人利益 被具体化、明确化,因此具有了独立的法律意义。
其次,客体的不同。私人利益中的利益是私人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不 同而追求的价值,而不是社会大众共同追求的、所认可的利益,并不具有共享性。
并且,对于私人利益也没有对于一定营利性或非营利性的规定。简单地说,私人 利益具有个性化。
再次,权利行使和救济的方式不同。无论私权的行使还是私权救济, [3]都完全由当事人自主选择。但是,若是公共利益遭受损失,作为公共利益的 代表的机构却不能推卸的职责放弃救济,相反须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救济。所以, 在公共利益受有损失时,公权力机构并没有选择是否救济的机会,而是必须进行 救济。
四、民法中公共利益的规定 我国现行法律中,可以将《民法通则》、《物权法》和《合同法》中 对于“公共利益的规定分为三类:一类是通则性规定,如《民法通则》第7条、《合 同法》第7条、《物权法》第7条,他们将“不得违反公共利益”作为法律的基本原 则加以确立,具有提纲掣领的作用;
第二类是关于无效民事行为的规定,如《民 法通则》第55条、第58条、《合同法》第52条,这些规定将“不违反公共利益” 作为维系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前提条件;
[4]第三类是关于征收的规定,如《物 权法》第42条,这类规定将“公共利益”作为私有财产向公有财产转移合法有效的 前提条件。对“公共利益”做出具体细化的规定,对于维护私有财产的稳定、促进商品经济的健康平稳发展、提高民事主体经济活动的效率具有极其重要的法律意 义。
我国的民法体系由不同领域的单行法律组合而成,每个领域都有其特 殊性。就公共利益涉及到的三部法律,可以做这样的认识:《民法通则》是普遍 性的规定,是对民事活动的一般规定,规定范围较广;
《合同法》出现的部分与 《民法通则》有相同之处,主要是在双方当事人进行民事活动时涉及到公共利益 的规定。《物权法》涉及到公共利益的方面会与公权力联系在一起。基于涉及公 共利益的法律关系具有的因素不同,因此可以将其分类讨论。
首先,在《民法通则》和《合同法》中,公共利益作为权利义务排除 性的一个标准,由于公共利益涉及范围之广、内容的变换等不确定因素,致使公 共利益的种类无法一一列举。而民法作为调整平等民事主体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的法律,属于私法的范围之内,尽可能详尽主体的法律义务和权利。在这样的法 律背景下,将公共利益以列举的方式做具体的规定是不合适的,没有详尽公共利 益的种类必定造成不合法行为变为合法行为的后果。因此,在此部分,笔者认为 不应当对公共利益进行具体规定。
其次,在实施《物权法》第42条过程中,处于弱势、不利地位的是私 有财产所有者,因此在这一部分,笔者认为应当对“公共利益”作出详细概括。但 是在私法领域内,同一个概念有不同的定义显然不利于实践操作。因此,笔者认 为,应当在相关的行政法内对“公共利益”作出规定。
在公共利益是否会成为伤害私人利益的“合法性理由”问题上,笔者的 答案是肯定的。首先,只要某个行为侵犯私人的财产或人身利益即构成私人利益 的伤害;
其次,只要依据法律规定确定该行为目的在于公共利益,即构成“合法 性理由”。但是,在私人利益受到侵犯后,依据民法的相关规定进行赔偿等,使 私人的利益与公共利益达到平衡。
五、对公共利益的限制 如上所述,民法本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民事法律关系的法律,大部分 的法律关系,都是由双方合意达成,属于双方同意的意思表示。虽然他们达成的 意思表示不能损害公共的利益,但是如果过分扩大了对公共利益的适用,则妨碍 权利人行使自己的权利。长此以往,必将对公民权益造成影响。因此对“公共利 益”加以限制是十分必要的。首先,对“公共利益”的界定作出规定。到目前为止,我国法律仍没有 明确公共利益的定义、解释或是界定。这导致在司法判案过程中标准不一、容易 造成混淆。因此,对“公共利益”进行司法解释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能够明确“公 共利益”的标准,防止情况滥用;
另一方面,可以使各地司法实践统一标准,不 至于出现同一案子两地不同判决的情况。
其次,在处理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冲突的时候,并非一味地适用“公 共利益优先”原则。第一,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在大多数场合应该是统一的、一 致的。在这样的场合,不存在何者优先的问题,待慢了私人利益也就待慢了公共 利益,否定了私人利益也就否定了公共利益;
第二,在某些场合,公共利益与私 人利益会发生冲突,但公共利益价值相对较小,而私人利益价值相对较大(如生 命、自由、人格尊严或重大的财产利益等),如属这种情形,“公共利益优先” 应不适用;
第三,有时,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会发生冲突,而两者价值又难分高 下,在这种情况下,是否只能适用“公共利益优先”而无其他选择呢?[5] 六、总结 公共利益并非私人利益,它关系到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保护 好公共利益可以使社会成员的个人利益最大化。但是,另一方面,公共利益又不 能无限制地随意适用,特别是民法体系中,更不能因公共利益而妨碍社会成员行 使正当权利。因此,只有对公共利益进行系统的法律上的规定才能使社会更加公 平、和谐。
作者:宋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