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服装设计与制作教学创新思考
技校服装设计与制作教学创新思考 1毕业生综合素质的现状 1.1吃苦耐劳精神不足 刚离开学校的学生,心高气傲、娇气,眼高手低,心态 不够端正,放不下架子,不愿意从基层做起,不愿意从事体 力劳动工作,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对就业道路上的困难认 识不足,因此难以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而那些事业有成的 毕业生,都是从一线做起、从基层做起,是经过多年的磨励 才取得今天的成功。1.2长期工作的意向不够 有不少学生在顶岗实习期满或学习略有所成时,不再愿 意与用人单位签订长期协议,觉得还能够找到更好的环境或 更优的岗位,导致用人单位对学生失去信心,一些重要职务 不愿意让学生担任,甚至不愿意接纳实习生。
1.3教学实践环节与企业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学校教学仍存在着重知轻能的倾向,学校实践教学仍与 企业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学生毕业后需要较长的岗位适应期, 实践操作能力不足,岗位操作知识缺乏,企业生产流程不熟 悉,对设备使用很生疏、样板制作能力较差,产品质量意识 较薄弱,缺乏团队协作能力等。
2教学改革的建议及对策 2.1课程设置和结构的优化调整 服装行业可细分为市场预测分析、服装款式设计、面辅料供应、服装版型设计、样衣制作、排版裁剪、工艺设计等, 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由于学生的精力和时间 有限,学习上面面俱到不太现实,因此,教学中应以就业岗 位为中心,以专业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贯穿整个 教学过程。课程设置需要模糊学科界限,强化理论与实践的 一体化,以实用、够用为原则,突出教、学、做三合一的教 学理念。将课程设置按模块式的教学模式进行,分为文化基 础模块、专业基础模块(含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能力)、 专能力(含理论和技能)模块和选修模块。在专业基础模块, 需要向学生提供从事服装设计与制作行业的现代化、工业化 生产或独立生产所必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学生在学习完成 专业基础模块的内容后,结合自身特长及优势,根据不同的 专业技能发展方向,在专业能力细分模块中选择专业方向学 习。既可以让学生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提高学习效率,又 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能够在择业过程中目标明确, 使毕业生的专业层次及形式进一步多样化,最大程度提高就 业率,满足企业不同岗位的用人需求。
2.2教学方法、评价与考核的改革 要落实以技能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新理念。
大力推进理实一体、项目带动、学科整合、教考分离等教学 改革。让学生通过项目任务的完成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 之间的有机融合,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使学生 爱学、肯做。这种将服装材料、服装设计、服装结构、服装工艺、等若干独立科目融为一体的项目任务课程模式,使学 生的学习过程具有趣味性、创造性,并且能将教、学、做三 个环节有机融为一体,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有益于提高 课堂教学效果。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综合职业能力的 同时,引导他们做好自己职业生涯的长远规划。服装项目课 程的考试大纲和考题全部来自人社部门、行业协会和合作企 业。培训由学校完成而考试则由各行会独立进行,既体现公 平的原则,使毕业证书和岗位技术等级证书更具含金量和权 威性,又提高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要培养学生自 主学习,就需要给学生机会学习管理自己的学习过程。因此, 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参与评价,确定自己的学习成果,认清 自己的优势与不足,特别是自身的学习进展与计划目标之间 存在的差距,学会反思自己的思维方法与学习过程,找到提 高与改进的方法。
2.3教材的编写与变革 组织行业专家、资深教师、企业技术人员等共同参与, 撰写项目教学案,编写适合学校需要的项目教材,保证教材 的优、实、新。例如:可以按服装的九大基本款式为项目, 从款式设计→订单制作→结构设计、制图→样板制作(包括 服装CAD与立体裁剪)→生产准备→裁剪工程→缝制工艺(熨 烫要求)→成品检验→整理、包装、储运→生产技术文件的 编制→成果展示→最终评价等方向编写符合现代生产技术 要求的教材,能更贴近企业大生产流程,使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在实际应用中不再手忙脚乱。
2.4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培训建设 教师不仅是教学工作的执行者,也是教学改革的参与者 和推动者。因此,要推进服装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不断提 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教师的培训 要从教育教学理念和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入手,二者密不可 分。要以课程改革推动专业教师的培训工作,以具体的教学 活动为载体进行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提高职业技能。根据 学习动机理论,当原有的知识和能力解决不了现在问题时, 学习有了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就有效果。因此,对服装专 任教师的培训应该与具体教学活动联系起来。
2.5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培养 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将企业生产车间引进学校实训中心, 融研发、生产、教学于一体的新型的高水平实训场所,形成 学校骨干教师与企业技术专家在生产和教学中互聘互兼、优 势互补的局面。充分整合校园学习环境和工作环境,为学生 提供边学习边见习,工学交替的企业文化氛围和生产情景。
力争做到校内实训中心既是学生的学做课堂,又是企业的品 牌研发基地,还是企业的第二生产车间,充分挖掘企业参与 学校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形成企业与学校共同制定、实施人 才培养方案,教学任务更具体,技能要求更规范,发展目标 更明确订单培养的新型办学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