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课堂实施人文教育论文|关于人文教育的论文

大学英语课堂实施人文教育论文

大学英语课堂实施人文教育论文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亦是人类思想、文化、精神的 载体和传承。学习语言的过程不仅仅是培养听、说、读、写、 译能力的过程,也是以语言呈现思维方式、文化习俗、世界 观、价值观等一系列人文教育影响的过程[1]。近年来, 学术界公开发表了一些有关大学英语教学与人文教育相结 合的成果。但这类成果仅从理论上探讨了大学英语教学中实 施人文教育的意义、途径等,对如何将人文教育渗透到具体 的教学中并未展开深入的实证研究。如胡新云、赵琼(2003) [2]、吴鼎民(2005)[3]、薛勤(2006)[4]、徐亚辉(2007) [5]、成镇权(2008)[6]、陈玲美(2008)[7]、李建红 (2011)[8]、崔彩清(2012)[9]、郝成淼(2013)[10]、 隋晓荻(2013)[1]等分别从人文教育的重要性、课程设置、 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评价以及教师人文素质的提高等 方面来实施人文教育,但缺乏对其实践效果的研究。鉴于此, 本研究通过大学英语课堂人文教育实践,即借助大学英语课 程教学平台实施人文教育,探讨人文教育对学生学习兴趣、 自主学习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人文精神发展以及英语学 习效果的影响。

一、理论基础 人文教育旨在促进人性境界提升、塑造理想人格以及实 现个人与社会价值的教育。它本质上是人性的教育,是对人 的精神创造。通过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传导、营造文化氛围、实践体验等途径,培养学习者热爱生命、关注人生、关注社 会,追求真、善、美的人文情怀;它强调以人为本,启迪人 的心智,净化人的灵魂,实现自我,完善人格[11]。人文 教育家文辅相(2004)认为,人文教育在大学教育中具有重要 的基础性地位,其主要内涵包括人文主义教育、人文学科教 育、“成人”的教育[12]。大学英语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课 程具有鲜明的人文特色,应肩负起人文学科教育的重任,向 价值观尚未成熟的大学生揭示人性,思考人的精神和本质, 培养其开阔的眼界和灵活的头脑,学会批判、审美,是大学 教育中实施人文教育的重要基础。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是教 学的主体,学生的发展应是德、智、体、美、劳全面的发展, 是学生个性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李森的教学动力论认为,教 学动力来源于教学主体自身、教学主体与教学客体之间的相 互作用、教学本身以及社会系统。其中,教学本身是教学动 力的主要来源,且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起了重要作用[13]。

教学互动,不仅存在于教师对知识讲授、答疑、技能训练等 教学活动中,也存在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需求、 兴趣、态度、人生理想、价值观、信念等的关切和引导中。

因此,教学互动不仅是知识的互动,也是精神的对话,对提 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至关重要,有利于激发非智力因素,充 分发展个性和潜能,促进其全面发展。自主学习是学习者管 理自己学习的能力。学习者能独自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 和内容,制定学习计划,选定恰当的学习途径,监控学习过程,合理评价学习效果并及时作出调整。自主学习能力的培 养受到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尤其是元认知策略 使用的影响。因此,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应从培养学习动机 和信心、训练策略的使用着手。而大学英语以英语语言独特 的魅力和视角,从哲学、宗教、政治、经济、科学、文学、 教育、人文风俗等方面,生动展现丰富多彩的世界文明和高 贵的人文精神,开阔学生视野。通过指导学生课外自主查阅 相关信息,师生互动共同发掘课程内部各种人文信息的丰富 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优化学生的知 识结构,提升对自身、社会以及世界的认知,树立正确的人 生价值观,从而更好地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二、研究设计与实施 1.研究设计。本研究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 为导向,以人文教育理论、现代教学论、自主学习理论等为 指导,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为平台,以《大学英语综合教程》 (全新版)(1~2册)教材为依托,以教师主导和学生自主学习 结合的教学方法,在2012级四个普通平行本科班(共122人, 实验组60人,对照组62人)中分别设一个实验组和对照组, 从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对其实施为期一学年的大学英语 人文教育教学。2.研究实施。为保证实验的有效性和选料的 权威性,在实验前对两组学生实施前测,材料都用学生未做 过的CET-4全真试题。实验前,用2011年6月的真题对两组 学生进行前测,并按比例以100分计算成绩,对错误较多的题目进行访谈,了解错误的原因以及两组学生的英文及文化 知识水平,测试成绩作为前测数据。分析前测数据及访谈结 果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可进行对照实验。实 验后,两组学生于2013年6月参加后测,此次用的是2011年 12月的真题,操作方式与目的与前测一样。然后,在两组学 生中各随机抽取20人进行访谈,了解人文教育对学生英语学 习效果、英语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以 及人文精神发展的影响。最后分析整理收集的数据,评估实 验成效。实验中,在实验组大学英语课堂中实施人文教育, 对照组则按常规教学,不刻意对其进行人文教育。教学中借 助教材的人文知识内容,通过课堂文化导入,引导学生利用 网络、图书等多渠道资源查阅与该知识点相关的信息,并作 纵横拓展。在随后的课堂中分享探讨、辩论、比较,后期不 定时回放、检测,督促学生对教材内涉及的人文信息进行课 外自主学习,拓展其文学、艺术、科学、政治、经济、教育、 历史等领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对社会现象、价值观的思 考和分析能力。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 后测成绩统计按100分计算,并将得分划分为五个段:80 分及以上,70~79分,60~69分,50~59分和50分以下,其 中70分以上为高分段,60分以下为低分段,60~69分为中分 段。然后,统计各分数段得分人数与比率,并进行分析对比。

实验组60人中80分及以上有17人,占28.33%;70~79分有22人,占36.67%;60~69分有13人,占21.67%;50~59分有5人, 占8.33%;50分以下3人,占5.00%。对照组62人中80分及以上 有12人,占19.35%;70~79分有16人,占25.81%;60~69分有 14人,占22.58%;50~59分有11人,占17.74%;50分以下9人, 占14.52%。分析以上数据可知,两组得分人数在高分段和低 分段差异显著,而在中分段很接近。高分段中实验组得分人 数比例高于对照组,其中80分及以上段高出近9个百分点, 70~79分段高达11个百分点;而在低分段,情况则相反,对 照组在两个分数段都高于实验组近10个百分点。这表明在大 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对英语学习效果有显著影 响。

四、访谈与分析 1.英语学习兴趣。访谈表明,两组学生普遍对英语和英 语传承的文化有浓厚的兴趣,但实验组表示课程学习进一步 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动机,且学习后兴趣更浓。另外,从受访 者英语基础及四级成绩来看,基础较好的学生对英语课程及 英语文化的兴趣更强。这也折射出英语课程对英语水平的要 求,英语基础不好不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语言传达的人文信息, 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对英语及其传承的文化的兴趣。

2.自主学习能力。本研究对影响自主学习能力的主要因 素―――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进行了访谈。对照组绝大多数 受访者认同在英语学习中带有考试合格、便于找工作等功利 性动机;实验组受访者也承认在开始课程学习时,动机与对照组相似,但随着学习的深入,加上教师的指导,他们逐渐 产生了对英语的热爱,用英语交流会话等内部学习动机,并 认为只要持之以恒,“通过考试”等不过是英语学习的副产 品而已[14]。可以推断,实验组实施的人文教育能促进学 生对语言本身的喜爱,进一步认识英语的价值,激发学生对 英语语言的内部学习动机,进而推动学习者长期、自主的学 习。在学习策略的使用方面,当问及“你在课外进行自主学 习的频率?如看英文图书、浏览英文网页等”时,实验组的 使用频率远高于对照组,这表明他们有更强的自主学习意识 和自我计划能力;同样,在自主学习途径的选择上,实验组 的选择更多样,且大多数受访者承认能从英文阅读材料中获 取需要的信息;在自我监控方面,对“你是否能坚持完成自 己计划的任务?”的回答,实验组有50%的受访者认为自己“通 常能”,这高出对照组25个百分点,而认为“开始可以,后 来放弃”的为15%,比对照组低20个百分点,这表明实验组 有更强的自我监控能力,更能坚持自己的学习计划;在自我 调整方面,实验组对“如果不能完成自己的计划任务,你如 何调整?”的回答也更全面,且自我调整形式更灵活主动, 能有意识地从学习计划、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状态和 学习环境多方面进行调整;在自我评价方面,实验组与对照 组的多数受试者均能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其评价结果与四 级考试成绩、课堂表现相符。总体来看,实施人文教育能促 进学生元认知策略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能更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跨文化交际能力。本研究参考付永钢(2003)等的英 语跨文化交际能力调查[15],对学生在时间观念、会话原 则、非语言交际行为等中西文化差异较大、容易出现交际失 误的问题进行访谈,检测实验组人文教育对跨文化交际能力 培养的影响。在回答“上课、工作或开会迟到几分钟,你心 里的感觉?”时,实验组受访学生回答“十分不安”的比例 高出对照组15个百分点,可见,实验组的时间观念更趋近英 美人士的时间观念,但对于接触英语及跨文化的大学生而言, 这样的时间观念仍过于保守。在会话原则方面,当问及“英 语人士请你吃饭,你的饭量太大,当主人问你要不要时,你 会”时,实验组回答“想吃多少就要多少”的学生明显多于 对照组。在非语言交际方面,实验组学生对“当你坐着与英 语人士谈话时,该不该跷二郎腿?”的回答,更接近于英美 国家原则,虽然好于对照组,但正确率仍较低,由此可见, 跨文化交际是比较复杂和隐蔽的。在教学中应进一步重视英 语语言使用者的非语言交际信息,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丰 富跨文化交际知识。

4.人文精神的培养。这一问题的访谈从学生对大学英语 课程的感受开始,实验组受访者普遍认同这样的课堂教学把 学生放到“主体”位置,因而学习更加“自主”、“有趣”, 有学生甚至提到“英语课程很享受”、“学习英语很快乐”、 “文化差异很有趣”等。在人文精神提升方面,实验组80%的受访者体验到了“人文关怀”和“精神鼓舞”,而对照组 仅有30%有此感受。这表明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能使 学生感受到优秀文化对生命的关照和启迪,提升学生的精神 境界,帮助学生心灵成长。同时,实验组对课程及跨文化交 际理解更为准确细致,如有学生提到在大学英语课程学习中, “能够学习国外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和国内不一样的生活理 念”,“感受到英语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英国的文化特别 之处,以及外国与中国不同的法律、生活方式,人们的习惯” 等。此外,实验组还表现出更强的独立批判思维能力,有受 访者对课程的开设提出了如下意见,“没必要大众学习,作 为全校性小班开课,无学分,全自愿,全英文式会话课堂。” 相比之下,对照组对课程开设的理解则较肤浅,如有人提到 “为考试而学”,“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喜欢英语交 际”,“英语应用广泛,能够提升知识技能”等。可见,实 施人文教育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其情感和精神 品格的成长,开拓视野,促进思维发展的广度和深度。

五、启示 本研究表明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能在 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其自主 学习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学习效果,促进情感发展和社 会认知,推动学业成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跨 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一大难点,还需在 今后的研究中作进一步的探讨。以后的研究将进一步完善实验设计,探索在大学英语课程中实施人文教育的有效途径, 以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和精神品格,促进学生全面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