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时代变迁
浅论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时代变迁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厂办技校,企校办学一体,为我国经济建设培养了 大批技术工人,曾是我国技术工人培养的一面旗帜。随着时代的发展,职业学校 越来越重视这种实质性紧密性的校企合作方式,高职院校二级学院应运而生。两 类学校虽处于不同的时代,但企业投资职业教育,积极参与职业学校办学,其精 神内核是相通的。本文从两类学校所处的时代背景出发,对比分析两种校企合作 办学模式的特征,以期归纳总结出随时代发展,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变化趋势, 试图为市场转轨期研究多样化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作参考。一、背景分析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厂办技工学校 计划经济,是一种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国家在生产、资源分配 以及产品消费各方面,都是由政府事先进行计划。这一时期,政企不分,并主要 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府和企业机构合一;二是政府机构和企业职责不分。
本文探讨的厂办技工学校特指处于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技工学校。这 一时期由于新中国刚刚成立,国家进行工业化建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急需一 批技术工人,而解放前传统的以师带徒方式已不能满足社会需要,许多大中型国 有企业本着建厂先建校,生产先育人的精神,普遍开办了技工学校,如钢铁、石 油、纺织、机械、交通等所需技术工人都有厂办技校自行培训。由于这一时期的 厂办技校归属国家业务部门管理,在学校办学资金上依托于国家对企业的让利以 及所属企业对学校的拨款投资,所以学校办学体现了政府企业的要求,反映出计 划经济体制的特点。这种企校一体紧密合作的办学模式,在我国技术工人培养中 发挥了重大作用。
(二)市场转轨时期的独立设置型二级学院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政府 职能转变,政府管理企业的行业主管局撤销,现代企业制度也逐步建立起来,企 业作为独立经济实体实行政企分开,明晰产权,独立法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自我发展,实现从传统企业向现代企业转型,从国有企业向股份制企业改制,过 去应该属于政府职能和社会事业的事业性事务正式从企业剥离出来。这一时期大 多数企业不再自行举办技工学校培养员工,而是面向劳动力市场招聘或与职业院校合作培养。这一时期职业学校的办学思想也逐步发生变化,坚持“以服务为宗 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从计划培养向市场 驱动转变,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转变。
本文探讨的高职院校二级学院产生于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是学校 与企业以股份制合作的方式共同创建的,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企业 以设备、场地(分院场地)、技术、师资、资金等多种形式向学校投资。校企双方 共同开展资源建设、共同培育人才,企业全程参与二级学院的招生、教学、管理 和就业,学院负责提供招生计划、组织教学和管理,进行教学督导和检查,双方 在整个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密不可分,从而形成了紧密型的运行体制。以辽宁机电 职业技术学院为例,2008年,学院与辽宁曙光汽车集团合作创办了股份合作制的 黄海汽车学院(二级产业学院)。汽车学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由辽 宁曙光汽车集团全额投资建设,学校负责运行管理。汽车学院现开设有汽车装配 与制造技术等6个专业。目前,黄海汽车学院已经成为辽宁曙光汽车集团的人才 培养基地、企业员工的培训基地和应用性技术服务中心。
二、不同经济体制下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对比分析 所谓办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以一定办学思想为指导,在 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规范化的结构形态和运行机制。本文着重从办学模式的培 养目标、专业设置、保障条件及招生就业等几个主要方面对比厂办技校及二级学 院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异同及变化。
(一)培养目标:由强调岗位直接对接到重视岗位转换能力培养 厂办技校的培养目标强调岗位直接对接。1955年,劳动部召开了第一 次全国技工学校校长会议,提出技工学校的培养目标是“技工学校应该积极贯彻 以生产实习为主的方针,使学生既有文化技术理论知识,又有实际操作技能,到 生产岗位后能较快地独立操作,技工学校的基本任务是培养中级技术工人”。由 于厂办技校服务于所属企业,学校培养目标通常围绕企业制定,强调对特定岗位 的适应。
高职院校二级学院的培养目标重视岗位转换能力。培养目标相对不同 的专业而言,以就业为导向的目的就是学校各个专业根据生产、建设、管理、服 务一线的实际需要和专业特点来确定培养目标,可以是职业岗位需要的“技术型 人才”“技能型人才”或“应用技术型人才”等,如辽宁曙光汽车集团公司和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创建的二级学院——黄海汽车工程学院,该院汽车检测与维 修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面向各行业,培养的学生可从事汽车应用、汽车检测与维 修、汽车鉴定与评估等。
通过对比可看出,培养目标的设定逐步由针对特定岗位能力培养过渡 到不同岗位间能力转换的培养,这种变化体现了经济转轨期日新月异的社会对技 能型人才转岗能力的要求。
(二)专业设置:由单一化走向多样化 厂办技校的专业设置单一化。1953年高教部发布《关于中等技术学校 设置专业原则的通知》,提出“技术学校设置的专业力求集中单一,以不超过四 个为原则”。厂办技校立足为本企业服务,专业设置围绕企业生产需求设定,这 一方面,紧密切合了用人部门的需要,培养了满足所属企业需求的人才,但另一 方面容易造成同一地区不同企业和部门重复设校或设专业,岗位覆盖面较窄,通 用性不强,容易造成毕业生的岗位转换能力低,不利于以后的进修提高,而且人 才需求量相对要少,专业难以持续稳定发展,办学效益不高。
独立设置型二级学院的专业设置多样化。专业设置与市场紧密结合, 根据市场需求,紧紧围绕社会发展和企业需求,从职业岗位(群)分析入手,进行 深层次的教学改革,培养具有不同职业技能的,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 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在国家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 置管理办法(试行)》中提到专业建设的原则“专业大类原则不变,专业类相对稳定, 专业基本开放”,并强调专业设置“应注意遵循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和职业岗 位的变化规律,调整和设置专业”。2009年,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与中锐 集团创办的二级学院——中锐汽车学院,在考察到当前市场对汽车维修和营销有 较大需求后,于2010年学院又开设了两个新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和汽车技 术服务与营销。
通过以上对比可看出,专业设置越来越注重跟随我国经济发展、科技 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不断变化,由单一化走向多样化以适应生产、建设、管理、 服务一线岗位的需要。
(三)办学保障方面:由计划配置到市场整合 从师资保障方面看,(1)厂办技校的师资由企业配置。教师身份附属企业,具有“双重”身份。国有企业改制后,学校从企业“剥离”,原来属于厂办技 校的教师,大部分被所属企业安排到工厂中做工人。这些有文化有技术的教师和 工人承担了学校的课堂教学,因而从师资方面保障了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 技能水平的提升。(2)高职院校二级学院的师资队伍有来自学校的专任教师,也 有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如黄海汽车工程学院专业教学团队共17人,其中学校专 任教师8人,占47%,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是9人,占53%。专兼职老师互相 配合,理论和实践特长互补,保障了学校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从实训保障方面看,(1)厂办技校实训设备和实训场所主要由企业配 置。实习基地的教学物资、设备条件比较好, 特别是为第三学年的学生下车间进 行适应性实习提供了条件, 对提高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基础,这成为厂办技校办 学的亮点,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技工学校的副校长在谈到技校对学生吸引力 时说“一是学校毕业的学生有一部分进厂里工作,这对学生是一个很大的诱惑, 有利于学校招生;二是学生能去厂里实习”。(2)高职院校的二级学院的实训场地一 般分为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两种。如黄海汽车工程学院,校内实训基地 由校企双方共建,校外实训基地主要在辽宁曙光集团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也有合 作企业为保障学校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校内投资兴办实训基地,如辽宁装 备中兴通讯NC学院依托国内通讯企业的龙头中兴通讯,投入学院价值近1600万 元的通信专业实训设备,全真模拟通信企业的工作环境,建立实训基地,实训设 备涵盖了3G通信技术全系列产品线的设备,同时建立了八个专业实验室,每个 实验室配备40台专业维护终端及专业软件,供学生学习使用。
由以上对比可看出,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在师资和实训保障方面,越来 越注重市场整合。市场转轨时期下的职业教育办学应发挥各个市场主体的积极性, 互利双赢,优势互补,共同培养企业所需的人才。
(四)招生就业:由统招统配到双向选择 从厂办技校来看,“计划招生、统包分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技工学 校实行的是“计划招生、统包分配”的运作模式。由劳动部门根据企业的需要下达 招生计划,统一安排生源。毕业生是由劳动部门和办学单位联合定指标, 定毕业 生分配名单, 与学校商议后 ,发文件通知各用人单位, 由学生持学校的介绍信到 所分配的单位工作。学生成绩的好坏不和用人单位挂钩,分配流向主要是国营大、 中型企业。属于一次分配定终身,学生没有太多选择的权利。
从高职院校二级学院来看,企业学生双向选择。一是与学校合办二级学院的企业优先享有挑选优秀毕业生的权利,如黄海汽车工程学院的毕业生优先 安排在辽宁曙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就业,同时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从合 作企业角度来讲,企业愿意从二级学院选择员工,这是因为,首先,二级学院的 专业设置紧扣企业生产需要,学生在校期间去该企业顶岗实习,学生毕业时,能 迅速适应胜任岗位需求;其次,二级学院在与企业合作办学中,会适当的把企业 文化融合贯通到校园,形成独具特色的企业校园文化,让学生毕业之前就已经融 入企业文化中。从学生角度来讲,对于毕业后不能留在合作企业或不想留在合作 企业的学生,可以去人才市场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单位。
通过以上对比可看出,招生就业方面,越来越强调学生、企业的双向 自由选择和校企的共同参与。同时也表示市场转轨期培养学生通用技能的重要性 以适应不同岗位的需要。
从“一体型”厂办技校到“紧密型”校企合办的二级学院,校企合作办学 模式随时代变化,培养目标由强调岗位直接对接到重视岗位转换能力培养;专业 设置由单一化走向多样化;办学保障由计划配置到市场整合;招生就业由统招统配 到双向选择。这种变化体现了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时代变迁,为市场经济背景下 研究多样化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作参考。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在随时代发展变化 中,校企合作办学的运行机制体制在优化和完善方面还有待于实践的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