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创新_浅析音乐教学在小学教育的创新策略

浅析音乐教学在小学教育的创新策略

浅析音乐教学在小学教育的创新策略 音乐教学是素质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通过音乐艺术使学生感受人 文情怀,提升个人情操,升华个人道德的一种教学模式。小学生作为弱小的个体, 其智力方面不够成熟,无法更好地处理人情世故,因此必须从德智体美劳各方面 发展。音乐是以器物为媒介,演奏出一定的旋律和节奏,达到抒发情感和表达志 向的一种艺术。古人云,琴修德,棋开智,书练体,画蕴美。琴修德,寓意着音 乐是修养个人德行的重要途径。

1.音乐教学在小学实践教学的现状 1.1教学模式单一,缺乏师生互动 在中国,课堂教学中往往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则负责消化知识,造成 教师独唱,学生聆听的局面。在小学,学生年龄偏小,心智纯朴,做事完全取决 于个人喜好,往往被教师训斥,而默不作声。长此以往,老师的严肃形象在学生 心中根深蒂固,导致学生在课堂上鸦雀无声。教师因要考虑课堂纪律问题,对这 种现象往往视而不见,导致其教学方式一尘不变,毫无师生互动可言。音乐教学, 更是如此。因为在中国式教育的情形下,家长或教师往往以长辈身份压迫式地要 求学生学习不甚喜爱的科目,造成学生叛逆心理的滋生,对家长或教师的教诲更 是置之不理。

1.2课堂氛围严肃,学生无参与积极性 在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学主要以知识的灌输为主,教师一味地讲知识、授 方法,造成课堂氛围严肃,学生低头抄入的画面。这个画面仿佛使教学成为一体, 自然和谐。其实,这种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忽视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也未考 虑学生是否真正积极参与这个教学过程中。最终,抄入的手册一本又一本地堆积 在书桌上,学生却在操场肆意玩耍。

2.音乐教学在小学教育中需要创新教育的原因 2.1与时代发展接轨,从小培养创新意识 21世纪,科学技术快速高效地发展,需要更多的创新型人才。然而,创新 意识不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能力,必须要加以适当培养。小学期间,学生年龄偏 小,思维活跃,想法多样,学习能力强,是培养创新意识的最好黄金时期。音乐教学中,那跳动旋律、美妙的乐章能从视觉、听觉等方面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这种氛围中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放大学生的思考和想象的空间,无形中地培养 学生的创新意识。

2.2关系个体成长,需要素质教育 个体成长,是指个体从生到死,身心各方面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包括德智 体美劳等五个素质发展,是将内在素质外化成行为或语言的一个过程。创新能力, 充分体现个人智力的发展水平,是素质外化的具体特征之一。因而,加强素质教 育,培养创新思维是关系个体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3.音乐教学在小学教育的创新策略 3.1在教学中渗入游戏,趣味性地引导学生学习 音乐教学,是一门特殊的教学方式,其带有浓厚的人文艺术情怀,是借助 器物的表现,通过音符心律的形式,渗入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中,使学生心 身受益的审美活动。音乐,能打开学生的想象空间,赋予学生更多更好的创造力 [3]。然而现实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内容比较基础,着重在辨音、识谱等方面, 枯燥无味,使学生没有了学习音乐的兴趣。可见,音乐教学正面临着改革和创新, 才能给予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更多机会。例如,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古今 中外的经典故事,组织学生根据不同故事来增添音乐旋律,且以比赛的形式进行, 营造快乐活跃的氛围,这样不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对知识点进行一定地 巩固。

3.2营造音乐表达的意境,激发学习音乐的兴趣 传统教学,着重于知识的灌输,不看重学习氛围的重要性。在音乐教学中, 不再有文字、数字等繁琐的课程学习,更重要的是听觉方面的享受。因而,在实 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运用情景教学的方法,将音乐的意境在教室里营造出 来,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教《静静的夜》这一堂音乐课时,教师 可以要求学生都把眼睛闭上,然后将教室的窗帘全部拉上,使教室拥有夜晚的意 境,再配上这一首歌曲。学生睁开眼睛时,更能体会夜晚的宁静和安详。当然, 教师在此之前要向学生介绍这首歌曲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使学生有情景想象 的空间。不然,学生听完这一首歌曲,会满头雾水,不知所云。如此,才可以利 用环境营造音乐氛围或者利用多媒体技术再现歌曲的社会背景,让学生感同身受。3.3借助音乐媒介,指导学生学习 音乐是有灵魂的艺术,不同的人对同一种音乐有不同理解和想法。音律、 音符,不是天然就有的,必须经过作者苦思冥想,再借助乐器来表现而出。因而,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适时地将乐器带入课上并现场演绎,使学生感受音乐 的魅力,同时让学生亲自演奏,教师在旁指导,加深音乐知识在学生大脑里的印 象。

4.结语 音乐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过程。然而,音乐教学模式过于陈旧, 也面临着改革创新的瓶颈。笔者认为,音乐教学的改革创新应与培养学生创新意 识教育齐头并进,才能顺应时代潮流,达到兴趣与教学的融合境地。

作者;
石莹(江苏省泗洪县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