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传统文化_传统文化传承与社会教育研究

传统文化传承与社会教育研究

传统文化传承与社会教育研究 [摘要]传承的文化才是“活”的文化。藏族传统文化 传承的社会教育运行机制主要体现在个体日常生产生活、节 庆、仪式等活动中,表现出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不同的存 在状态和作用,科学有效地满足个体对终极价值需要的追求。

分析藏族传统文化传承的社会教育运行机制,有助于促使个 体与社会环境、社会需求保持较好的契合关系,促进个体更 好更快地融入社会的变迁,不断提升个体的幸福感。

[关键词]藏族传统文化;传承;社会教育;机制 藏族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藏族 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中所创造的繁杂、完整、稳定的 有机整体,是以宗教文化为核心的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它 促进了藏族人民性格和民族精神的养成,对藏族地区的社会、 经济、文化和谐稳定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藏族 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需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三方的共同努力,通过政策、法律和经济手段的引导,促使 藏族传统文化再生产和民族群体的自我完善,培养新的藏族 传统文化传人,将藏族传统文化以物化形态进行保存与传承 很有必要。藏族传统文化传人的培养离不开学校、家庭、社 会各方面的教育,而社会教育又具有独特的优势,打破了时 间、空间限制,润物细无声。藏族传统文化传承的社会教育 与个体社会生活紧密相连,是现代社会“大教育观”的重要 体现。没有社会教育,就没有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一、藏族传统文化传承需要社会教育 勤劳质朴的藏族人民在长期适应和改造青藏高原的生 产生活中,结合自身特点,顺应自然规律,创造并传承了具 有浓郁宗教色彩的独特而又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作为藏族 传统文化的享有者、保护者、传承人,藏族人民强化个体延 续民族文化的责任意识,使藏族传统文化传承具有旺盛的生 命力。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科技等的不断发展推动 下,教育不再是学校的专利,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创建学习 型社会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藏族传统文化传 承的社会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综合工程,需要社会各方的合作, 通过不断整合各方教育资源,发挥整体作用,最大限度地为 社会和个体服务。同时,藏族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由具有一 定权威性的管理机构进行统筹、规划和协调,使各种教育资 源在社会教育中成为大众教育的载体。在教育大众化、社会 化、终身化的发展趋势下,藏族传统文化传承的社会教育具 有极强的现实性和必要性。合理发挥、利用藏族传统文化传 承的社会教育,引导个体形成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 观,使个体尽可能地享受到多样化的教育机会,有利于个体 积极人格的塑造和积极情绪情感的培养,也契合了个体生存 发展的需要,更能有效维护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 方面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保持了社会的繁荣稳定。

二、藏族传统文化社会教育的目标取向 (一)藏族传统文化传承有利于个体幸福感的提升幸福是教育的最终目的。藏族传统文化思想丰富、积极 善良,如陪伴着藏族人成长的神话传说的目的就是教育人们 懂得善待、爱护大自然,对他人心生善念,用开放、包容的 心态与人交流、合作,这不仅有利于个人幸福感的提升,更 有利于藏族地区社会的和谐发展。藏族传统文化中乐观、坚 强、勇敢、敬畏、责任、然诺、尊老敬贤等特质也是宝贵的 文化财富,对社会组织系统的和谐构建和运行大有助益。

(二)藏族传统文化传承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 育的互动 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的报告《学会关心:21世纪教育》 指出:“要想形成21世纪要求的学习、教育体制,可能其最 重要的方面将是社会更多地参与学校活动,学校更多地参与 社会活动。”[3]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本质 目标是一致的,即优化人的生存,促使个体不断实现自我价 值,感受幸福。藏族传统文化传承的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需要更紧密的沟通结合,也是“使教育与其环境相 依为命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藏族传统文化传承的社会教 育是学校、家庭最直接的外部环境,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的社会延伸,其传承的方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个体综合 素质等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管理功能的发挥质量有重要 影响。

三、藏族传统文化传承与社会教育运行 藏族传统文化包含着丰富的物质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基础,其传承机制包含传承人、传承内容和方法、传承的社会 组织基础、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社会教育运行机制要素。

(一)藏族传统文化传承的社会环境 藏族传统文化是藏族人民凝聚力的重要因素,以潜移默 化的方式影响着个体和群体的发展。信息化社会中的藏族传 统文化传承的社会教育不可忽视网络、信息技术的巨大推动 作用,使藏族传统文化中的精髓能与现代元素有机结合,将 现实与虚拟紧密联系。藏族传统文化传承的社会教育,首先 需要面对现代科学技术以及由此引发的文化和社会变迁,需 要进行适时而积极的现代转换,使藏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 相交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满足个体的现代社会生活。

藏族传统文化传承中对个体的社会教育主要表现在个体生 活的风俗、经验、行为习惯等方面。当个体在参与社会生产 生活时,其原有的文化、信仰将影响他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 惯。只有推动具有藏族元素的优秀作品作为社会教育素材, 个体才能从藏族传统文化传承的社会教育中获取更多的积 极营养。

(二)藏族传统文化认同意识中的社会教育 张诗亚在《西南民族教育文化溯源》报告中提出:“在 文化生态系统中,教育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培养民 族的凝聚力与人们的集体意识。如:敬仰共同的图腾以及其 他崇拜物;恪守着共同习惯的禁忌,祭祀共同的祖先,学习 共同的历史传统、共同的语言、共同的交往方式、共同的道德和价值观、共同的行为方式等。”[4]在藏族传统文化 的认同意识教育中,个体对藏族传统文化传承的需要不会因 时代变迁、社会环境改变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长辈对晚辈 的教育通过自身行为习惯的示范、口耳相传、祭祀礼仪等方 式传承,内容包含藏族人民世代积淀的族群认同、英雄崇拜 以及对未来生活的吉祥诉求等。在表现形式上也融入时代特 点,实现与时俱进,注重融合新科技、新思想,对个体文化 认同意识进行培养,满足了个体民族特性的追求。只要个体 存在民族信仰,这样的心理需求就会存在。藏族传统文化传 承中还包含着明显的对藏族传统文化认同意识的教育,如生 命观、善恶是非观、神灵护佑等藏族传统文化要素,使个体 对不可知的神秘力量产生敬畏,对自然界产生良好的期待, 对个体追求内心平静的需求等,都融入进社会教育中。[5] 如认为个体做坏事会对社会和他人造成不良影响,同时会折 损自己的吉祥幸福。由此,个体要避免作恶带来的负面影响, 心生善念,积极向善。藏族人民也用图腾和英雄影响和传承 藏族传统文化,如格萨尔是藏族人民最崇拜的英雄和战神图 腾,这种对英雄的崇拜来源于个体内心对客观世界的需求和 征服欲望。个体在自然面前并非绝对弱小、无助,有着改造 自然、利用自然资源的愿望。当个体的这种愿望和意识日益 强烈的时候,就会体现在个体的日常社会生活中,体现在与 对手的斗争中,这种意识的认同和传承是潜在、不易察觉的, 也是藏族传统文化认同意识得以传承的根本前提。(三)藏族传统文化表演技术传承中的社会教育 藏族传统文化表演技术的传承主要通过拥有技术的长 者以家传和师传的方式对经过挑选符合条件的晚辈进行教 育指导,传承内容包含道德规范、表演内容、音律技巧等。

绝大部分的藏族节日都采用户外集体活动的方式,如集体祭 祀、集体诵经、集体歌舞、集体出游、集体饮宴等,通过群 体性的活动对个体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规范和教化。集体活动 中的个体以对族群历史的认同为中心,形成了对自己身份和 文化的认同,将个体对族群的情感、记忆、理解等思维方式 贯穿于集体活动中。独具藏族特色的锅庄是当地人祈求吉祥 的一种方式,能够在人们群起而舞时满足个体的合群倾向, 满足个体归属感和安全感的需求,强化个体的社会整体意识。

个体产生与舞蹈节奏、造型相呼应的情绪、情感变化,并感 染其他参与者,包括观众。藏族传统文化传承的社会教育通 过文化艺术的方式,表达了个体的情感,增强了个体社群的 凝聚力和向心力。

四、社会教育对藏族传统文化传承的影响 藏族传统文化传承的社会教育是全民参与、资源共享的 教育,是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相融合的过程。因此,在 藏族传统文化的传承社会教育中,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是社 会教育顺利开展和实施的必备条件,不能仅靠政府的单独组 织和推广,还必须强化社会团体、组织和个体的全面积极参 与,才能真正实现社会教育。[6]藏族传统文化传承的社会教育需要社会和个体共同努力,个体和社会机构有责任、 有义务通过一定的投入来发展社会教育。其追求是充分发挥 利用社会中的各种组织、机构、团体、个体自身的功能和优 势,使其成为社会教育的执行者、参与者,形成有利于藏族 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学习型社会,共同推动社会教育的深 入开展。

[参考文献] [1]周思言.浅议如何在基础教育中传承藏族优秀传 统文化[J].青年文学家,2013(13):93-94. [2]成晓丹.城市社区教育运动机制研究―――以苏 州市金阊区为例[D].苏州大学,2009. [3]王妮.学校和社区的教育互动[D].杭州师范大 学,2014. [4]卢德生.民族文化传承中的社会教育运行机制研 究―――以嘉绒人“且索”仪式传承为个案[D].西南大 学,2008. [5]王春焕.论当代藏族传统文化的教育传承[J]. 民族教育研究,2013(1):78-81. [6]张仲.城镇中心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的研究[D]. 西南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