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的调查 [中国古建筑的调查和研究]

中国古建筑的调查和研究

中国古建筑的调查和研究 中国古建筑的调查和研究,范围广泛,内容丰富。一般说来,大致包 含下述几个方面:
1. 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聚居形式,如村寨、坞堡、城邑、都市等;

2. 各种类型的古建筑单体或组群,如:宫殿、陵墓、寺观、塔幢、 园林、宅第、石窟、祠庙等;

3. 建筑材料及加工和结构技术。如:土工、木工、砖石工;
基础、 沟渠、城垣、高台等构筑技术;
防火、防洪、防雷、防鼠、防蚁等技术;

4. 室内设计、装饰、陈设、帘幕、家俱、照明灯具、音响、通风等;

5. 各种装饰工艺如雕刻(木雕刻、砖雕刻、石雕刻)、采画、裱贴、 鎏金、镶嵌、油漆粉刷、泥塑等技术;

6. 著名匠师和建筑文献典籍;

7. 社会文化背景如宗教、家族观念、伦理制度、审美观、风水思想、 封建等级制度、社会习俗对建筑的影响;

8. 风格特色,即地区特色,民族特色,中国和外国建筑文化的交流 和相互影响。我们说的古代,是指1840年以前的氏族社会时期、奴隶社会时期和封 建社会时期,而以封建社会时期的建筑作为研究的重点,又分为:
1. 战国(475B.C-221B.C)至秦汉时期(221B.C-220A.D)。有人主张自 周代开始(1027B.C)到三国时代(220A.D-265A.D)为止。

2. 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265A.D -907A.D)0有人主张三国时期列 入此期。

3. 五代、宋、辽、金、元时期(907A.D-1368A.D) 4.明清时期(1368A.D-1840A.D) 1840年以后,中国进人近代时期,但古建筑体系的活动仍有延续。

1949年以前,在中国从事古建筑的调查和研究的,除了个别的业余受 好者外,唯一的专门组织,便是正式成立於1930年的中国营造学社。创办人和社 长是朱启钤,社中主要人物是法式组主任梁思成和文献组主任刘敦桢。学社的历 史不长,抗日战争前在北方诸省(河北、河南、山西、山东)作调查研究,主要 集中力量於大木结构方法,特别是围绕宋〈营造法式〉的研究。战争时期在西南 的云南、四川两省调査和研究。大约至1945年基本停止活动。学社取得十分重要 的成绩:为中国古建筑的调查和研究奠定的基础,积累了经验,建立了体系,培 养了骨干。1949年以后中国古建筑的调查和研究,可以说直接间接继承了学社的 传统。1949年以后,中国古建筑的调査和研究,无论范围,类型,数量和深 度,都远远超过营造学社时期。不仅有专业机构,也有不少业余爱好者,不仅有 中国人,也有不少外国人参加了研究。可以说,已经成为一门显学。就研究的专 业队伍和相关学科而言,可分为四方面系统:
1. 文物部门:中央有国家文物局,其下设文物保护技术研究所和古 建筑专家组,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列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的古建筑(单体 或组群)作全面测绘记录,逐年重点拨款维修。省文物局(或文化局)除管理保护本 省境内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外,还负责调查、记录、保护、维修省内的省级 文物保护单位。以下还有市级、县级的文物保护单位。这些保护单位中,古建筑 占有很大比重。北京故宫博物院下设古建部,专门测绘、研究、保护故宫建筑群。

国家文物局又多次举办不同层次的古建筑培训班,培养各省地方古建筑调查和保 护工作的人员。他们比较侧重古建筑技术方面的知识。

2. 考古部门:中央有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国内重点地区如隋 唐长安城址,洛阳汉魏故城址设考古站,专门从事地下发掘。一些文物集中的省, 如陕西、河南,则於省文物局(文化局)设考古工作队,从事本省考古发掘。他 们发掘的遗址如陕西西安半坡遗址,浙江馀姚河姆渡遗址,四川广元三星堆遗址;
古城址如湖北盘龙城、河南西毫和陵都、汉长安、汉魏洛阳、邺城、隋唐长安等;

古墓葬如安阳商代妇好墓、中山王墓、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唐乾陵拊葬墓、明定 陵等。这些资料,也是古建筑研究的重要内容。

3. 高等院校:1953年,华东建筑公司委托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 刘敦桢教授创办中国建筑研究室,主要从事民居、园林和长江以南古建筑的调查 研究。该室有许多重要发现和收获。例如闽西客家土楼住宅、徽州明代住宅和祠 堂、河南窑洞民居、馀姚保国寺大殿、福州华林寺大殿、秦宁甘露寺大殿等,1956 出版了〈中国住宅概说〉、〈苏州的园林〉及若干调查报告。1956年,清华大学 梁思成教授则受中国科学院委托,在清华大学创设建筑历史研究室。梁先生自己 另有一个小组专门从事〈宋营造法式〉的研究诠释和图解。其他一些大学的建筑系,设有中国建筑史课,教师也从事调査研究, 依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条件许可而各有重点。如天津大学长期调査清东西陵和北京、 承德的范围,清华大学长期研究颐和园和北京的古建筑(包含故宫)以及元大都、 明清北京城,南京工学院长期调查测绘曲阜孔庙孔府等建筑,同济大学多在苏州、 杭州、杨州一带调查民居和园林,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则长期调查研究四川地区的 古建筑和民居,华南工学院则重点在岭南地区。

4. 建设部门。1958年,中央建筑工程部曾於所属建筑科学研究院下 设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室,后来改为研究所,有人员一百余人,当时是中国最大 的古建筑研究机构。但时间不久,至1977年重新组建为中国建筑发展中心建筑历 史研究所,人员20人左右,已不再充当主力。而许多省市的建筑设计部门则积极 展开当地的古建筑特别是民居和少数民族建筑的调查研究,规模愈来愈大,成绩可 观。

以上几个方面虽然各有职责范围因而各有重点和特长,但也曾各尽己 能、通力合作,进行编写中国建筑史的工作。1962年,由建筑工程部长亲自召集 组成了包括上述四方面人员共35人的中国建筑史编辑委员会,讨论大纲,分工撰稿, 於1964年编写完成〈中国古代建筑史,1979年出版。是到当时为止的中国建筑史 研究工作的全面总结。1977年,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主持,由几方面人士 40个单位80多人参加编写的《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又总结了新的研究成果、 开阔新的领域,有较大突破。最近,由高校和研究部门合作的《中国建筑通史多 卷集〉和《建筑民族志〉仍在进行写作,尚未竣工。

近年来,各种中国古建筑领域的研究机构学术团体风起云涌,出版很 多专门著作、图集和学术刊物,举办专题研讨会,大大促进中国古建筑的研究和交 流。例如中国建筑学会所属建筑历史与理论学术委员会,中国文物学会所属古建 筑园林学会,中国传统民居研讨会,古建筑保护技术研究会,圆明园学会,长城 学会,古都学会,历史名城研究会等,均在活跃发展。相信会有更丰富多采,更高水 平的成果出现。此外,在外国也有一些对中国文化、中国古建筑感兴趣的人士,他们 也进行考察,撰写专著或论文,并进行中外文化的比较研究,也有许多成果。对此, 我们深表欢迎和感谢。

现在,对中国古建筑的研究成果,按几个大项加以概括叙述。

1.中国古代遗址、城址及陵墓:主要由进行发掘的考古部门整理研究, 出版专著或发表论文於〈考古〉、〈文物〉杂志。古代城市的研究,除考古界人 士(如宿白、马得志、徐萍芳、王仲殊等)之外,还有以历史地理学家如侯仁之、 谭其骧为代表的古都学会的研究。建筑学家的研究,则有同济大学董褴泓主编的 〈中国城市建设史,贺业钜的〈考工记营国制度研究〉。此外,还有日本学者村田 治郎的〈中国四帝都〉和美国学者NancyShatzmanSteinhardt的 〈ChineseImperialCityPlanning〉(中国都城规划)。清华大学吴良镛的〈北京旧 城与菊儿胡同〉则是由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旧城相结合改造的实践和总结, 具有典型指导意义,该工程获联合国1993年世界人居奖。

陵墓和墓葬除考古部门的发现和研究之外,东南大学调查测绘的河南 巩县宋代陵墓,天津大学调査测绘的清代东陵(河北遵化)和西陵(河北易县), 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和渖阳博物馆合作调査研究的清代辽宁三陵均为重要成果。

陈明达的〈四川汉阙〉则是对四川汉墓墓阙形制的研究。英国巴拉丹夫人 (MrsAnnPaludan)所著的(TheMingTombs〉(明十二陵)和〈TheChineseSpiritRoad〉 (中国陵墓神道)则是她根据自己的调查而研究的成果。

2. 古建筑技术:中国古建筑技术以木结构建筑占主要地位。宋代元 代以前的古建筑,绝大部分在山西境内,其中宋以前的有106座,包括唐代4座, 五代3座,宋辽金99座。山西省文物局的古建筑研究所多年来调查、研究、保护, 多数已测绘记录存档。其中有不少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除了陈明达的〈应县木 塔〉一书,其他古建筑尚少专著介绍,只有单体个别的分析论文,尚无全面的分 析研究。关於〈宋营造法式〉的研究,原是中国营造学社在成立时即定为重点 研究的历史名著,可以认为是中国古建筑研究的核心之一。梁思成领导下的小组, 於梁去世后整理出版了〈宋营造法式注释〉上册,至大木制度为止。以后部分预 计在下册发表,但迄今已十余年,尚无消息。陈明达的〈营造法式大木作研究〉, 则详细分析了材分制度统一关键问题。傅熹年材分制度推广於建筑群的平面布局, 并又推广於研究日本的古建筑中去。张十庆亦有类似论文。

在长期调査研究的基础上,加以现代科学技术方法的应用,古建筑特 别是北方大木结构的年代判断上已相当准确。古建筑断代是研究和评价的基础。

祁英涛的怎样褴定古建筑〉是集多方面经验之大成的著作。砖石建筑以佛塔为代 表,则有罗哲文和张驭寰的著作。石窟研究方面较突出的有萧默的〈敦煌石窟建 筑〉。

3. 民居,或称乡土建筑,主要指各地区的住宅和地方特殊风格。最 早的民居研究是中国营造学社於1940年前后在云南、四川的调查。刘致平据此写 了〈昆明一颗印〉,并据长期积累的资料,写〈中国居住建筑简史——城市、住 宅、园林(1990年出版)。刘敦桢主持的中国建筑研究室,以调查民居为重点, 於1957年出版了〈中国住宅概说〉和(徽州明代住宅〉。1959年,中国建筑科学 院以浙江为重点开展调査研究,以后形成专著{浙江民居〉。嗣后各地陆续出版 了〈吉林民居(1985)、云南民居(1986)、〈福建民居(1987)、〈丽江纳西族民居 (1988)、〈窑洞民居〉(1989)、《广东民居(1990)、〈桂北民间建筑(1990)等。全 国性的民居研讨会,已召开过6次年会和一次国际讨论会,出版了会 此外,还有香港大学龙炳颐(DavidLung)的(中国传统民居建筑〉 (ChineseTraditionalVernacularArchitecture,1991)、同济大学陈从周等的〈中国民 居(1993)。中国广大乡镇的地方性民居建筑是十分丰富的宝库,民居研究方兴未 艾。

4. 园林:在中国,最早研究园林的童雋於1937年即写成〈江南园林志〉,至1962年才正式出版。刘敦桢於1953年开始收集苏州园林资料,1956年发 表〈苏州的园林〉。同年,陈从周也出版了专著〈苏州园林〉。一时园林引起广 泛兴趣,谈论园林的文章接踵而来,形成热点。刘敦桢继续深入研究,彻底调查, 重写了〈苏州古典园林,这是园林研究的典范之作。

许多机构尝试创作新的建筑与传统园林相结合。建筑科学研究院的园 林组,以桂林为试验点;
广州的莫伯治则运用岭南园林手法於新建筑之中,如广 州白云山庄、东方宾馆、白天鹅宾馆中的传统园林手法。自此,世界多处建有中 国传统风格的园林。皇家苑囿的调查和研究则有天津大学对承德避暑山庄和故宫 乾隆花园的调查研究,出版了〈承德古建筑〉;又有清华大学对北京颐和园的测 绘与研究。园林方面综合性研究,则有清华大学周维权的〈中国古典园林史〉 (1990)和英国詹克斯夫人(Mrs.MaggieJencks)的〈ChineseGardens)(中国园林)。

中国的林业科学界也有研究传统园林者多人。北京林业大学汪菊渊主 持〈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卷〉中的园林部分的编写,该校并承檐 〈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中的园林技术一章。南京林业大学陈植著有〈园冶注释〉。

东南大学童离曾为外国读者用英文写作了〈东南园墅〉 (AGlimpseofGardensinSontheasternChi¬na)0已由汪坦先生译成中文,将编入〈童 离文集。

5. 少数民族建筑。1958年,曾派许多工作组赴各地调查少数民族地 区的建筑。如内蒙古蒙古族(张驭寰等),云南贵州少数民族(郭湖生等),新疆维 吾尔族(刘致平等),青海藏族(陈耀东等)。中国民族有56个之多,各民族建 筑内容丰富,意义重大,弓丨起多方面注意。但调查研究成果发表不多,仅出版 了〈内蒙古古建筑(张双寰)、〈丽江纳西族民居〉(朱良文)、〈中国伊斯兰建 筑(刘致平)、〈四川藏族住宅〉(叶其焱)。日本学者与贵州省设计院联合调 查的黔东南侗族、苗族村寨建筑的论文以及日本浅川滋南写成的〈住圭V、(D匕 乇乃周边〉一书,则於日本发表。同济大学主持的〈民族建筑志〉计划按省区分 章,又按各省区的不同民族分别立志,规模庞大,尚在继续进行中。6.近年来,中国古建筑的研究方向,向室内外环境、风水思想、民俗 等文化深层次以及中外建筑文化交流岔接等方面进行。已取得不少成果。重要的 如家俱方面,已出版王世襄的〈明代家俱珍赏〉、〈明式家俱研究〉,而他积稿 数十年的〈中国家俱史〉,不久也将问世。风水方面,则有天津大学王其亨等编 写的〈风水理论研究〉及东南大学何晓昕的〈风水探源〉可为代表。儒学建筑方 面,有东南大学编写的〈曲阜孔庙建筑〉,湖南大学的〈岳麓书院研究〉等可作 为代表。在中国建筑文化的研究方面,有高介华、杨慎初、巫纪光等人发起的中 国建筑文化讨论会,已召开过多次会议,出版了论文集,并举办国际讨论会(1996 年)。清华大学陈志华教授等人对浙江乡土建筑的研究,已获重要成果。

为了扩大视野,更宏观地认识中国古建筑的特点,寻求异文化相互交 流影响的轨迹,东南大学郭湖生提出研究东方建筑,写了论文〈我们为什么要研 究东方建筑〉,作为东方建筑研究〉(上、下册,1992年)的前言。目前更着重 於研究东亚地区,包括东北亚(中国、日本、蒙古、朝鲜半岛)和东南亚(中印 半岛、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群岛)地区的建筑文化交流史。得到中国、日本、韩 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一些同行学者的支持,将进行筹建国际合作的学术 团体,定期出刊通讯,互相交流,启发促进的工作。正在逐步进行。

以上,就几个方面作了中国古建筑的过去与近期的简略历史介绍。挂 一漏万,在所难免。但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建筑载着丰厚悠久的历史传统,它 优秀的文化表现已成为中国人民和不少外国朋友极为喜爱和欣赏、享用的对象。

对它的研究的现实意义,已表现在室内外环境、城市建设、旅游、电影、文学、 美术的创作上。这证明了中国古建筑文化传统是有生命力的,迄今仍在发展向上。

也正由於这样,中国古建筑的研究,才由过去少数人从事的冷僻学问,变成今天 人数不断扩大,内容丰富,多层次的生动活泼的研究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