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实验教学管理论文
中小学实验教学管理论文 一、中小学实验教学管理队伍存在的问题 1.部分小学的科学教学没有专职教师,多由其他学科教 师兼任,科学实验室的管理也就理所当然地由其他学科教师 兼管了。总之,专职实验教师不断萎缩,兼职人员参与管理 意愿不高,有的学校甚至存在实验教师可有可无的现象。兼 职管理员也存在教学任务重,计算劳动量不合理,劳动报酬 不落实,管理人员与任教学科不一致,“外行”管理导致管 理不规范、学校监督不到位等问题。2.缺编制,地位低,待遇差。其具体表现是,职业认同 度不高,岗位缺乏吸引力,无职业幸福感;
现任实验教师年 龄结构不合理,学历偏低,专业能力不强,流动性大。主要 原因为:一是人事编制部门未单列实验管理序列。据调查, 翠屏区学校师生比是:高中为1∶12.5,初中为1∶14,小学 为1∶19.5,乡镇村小不足23人按班配备两名教师。二是县 级教育行政部门未按上级要求,明确落实按类别专人管理实 验室。三是学校领导认识不到位,如为了保证教学人员人数, 有些学校往往压缩甚至挤占实验管理人员编制。确定的兼职 实验教师任课多,衡量管理的工作量少,考核奖励向任课教 师倾斜。专职实验教师按后勤人员、工勤人员对待,评职晋 级“遥遥无期”,无法与任课教师同等对待。绝大部分专职 实验教师由学历低、临近退休、不能胜任教学工作的教师担 任,或由后勤人员、临聘人员等担任,存在年龄偏大、专业知识缺乏、专业能力不高等问题。据调查,专职管理人员本 科、专科、高中的比例是1∶6∶3。
3.中小学实验管理教师缺乏后备人才,缺乏专业培养渠 道,师资来源多样化。(1)高等师范院校未设立实验管理 专业,许多改任管理人员的教师由任课教师或其他理科教师 担任,缺乏专业化和职业标准。(2)教育技装管理部门对 实验教师后期培训抓得不够,对实验教师的专业发展未引起 足够重视,培训没有长远规划,没有系列完整的培训教材, 缺乏系统化和专业化。培训倾向于应急培训,如接受上级检 查的“评估标准”的解读、设备器材管理、资料准备等培训;
而实验管理与学科实验教学相结合的培训、实验预做与实验 探究和创新实验的培训、科技创新活动培训、自制教具培训 等却很少组织。(3)实验教师流动性大,很难做到全员培 训与轮训的有效与持久。
4.实验管理评估游离于教学质量整体评价之外,实验管 理评价在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中的权重偏低,人员配备所占分 值小。评估存在重装备轻应用、重硬件指标轻软件管理等问 题。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1.提高认识,解决管理人员的后顾之忧。一是提高各级 领导的认识,促其重视实验教学管理工作。二是统筹安排学 校工作,规定实验教师在岗位津贴、绩效工资、评职晋级、 评优选先等方面与教学人员同等待遇。三是实行双向选择,明确责任与奖罚,加强岗位目标责任考核,制定专业教师与 兼职教师轮岗和同工同酬策略,激发从业人员的工作热情。
四是提高从业人员的认识,从培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责 任感入手,让他们树立职业自信,增强工作的主动性。五是 注重情感激励与差异认同性激励相配合,真正提高实验教师 的幸福指数和职业意愿。
2.保障编制,避免缺编、占编现象的发生,提高专职实 验教师比例。市级及以上教育装备技术示范校及一类学校须 按要求配备专职管理人员,且任课量每周不超过4节或总工 作量的1/3;
减少兼职实验教师任课量,每周工作量不超过8 节或总工作量的2/3,工作量核算尽量合理,劳保待遇必须 落实。
3.保障师资来源,改善、优化实验教师来源渠道。师范 院校应设置实验管理专业,有关教育行政部门应请高等院校 代为培训人员,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间实验教师与学 生比例差距。教师培训机构应加强实验教师培训工作,建立 培训长效机制,实行持证上岗制度。保证实验管理人员的相 对稳定,建立有效培训体系,实行实验教师全员培训和轮训 制度,创新培训模式,研制系统、规范、实用的培训教材, 使管理和学科实验教学相结合,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水 平和业务能力,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率。
4.采取共同发展模式,培养团队精神,变革实验教学及 管理评价方式。在中小学实验考核理科教研组时,要求含有综合考核实验室的指标,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培育合作共生 机制,注重强化团队合作效应。以高质量的管理服务引导理 科实验教学的开展,以教学质量的提升督促实验管理质量的 进一步提高。总之,只有从提高认识、树立自信、优化结构、 落实公平、捆绑联动等方面入手,才能不断发展壮大实验教 学管理队伍,才能为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适应新时期的创新 型、实践型、复合型人才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