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庄子《齐物论》所体现的美学思想
论庄子《齐物论》所体现的美学思想 庄子《齐物论》中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在其哲学思 想的基础上孕育了深刻的美学思想,这些美学思想对后世的 文学艺术创作有深远的影响,所以分析庄子的美学思想是非 常有意义的,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本文试从死亡观、美丑 观和真人境界三个方面论述了庄子在《齐物论》中蕴含的美 学思想。摘 要:
齐物论;
死亡观;
美丑观;
真人境界 一、死亡观 人生百年,终有一死,生与死,是人生起始的两个端点。
人生是一条不归路,当你走到终点时,才会想起途中的遗憾, 只有真正了解了生命的意义,才能正确地面对死亡。在《齐 物论中》庄子不仅思考怎样度过人生,就连人死后的情况也 想到了:“予恶乎知说生之非惑邪!予恶乎知恶死之非弱丧 而不知归者也!” [1] 一般人都厌恶死亡,庄子却不留恋生,他将眼光放远到 来世,觉得死亡的世界也许比现在更好,到时候人们就会后 悔曾贪恋现实世界的生,尽管这种生和死的观念有消极的思 想倾向和虚无主义的气息,但庄子走出了现实世界,站在人 生边上俯视这个世界,境界是高超旷远的,所以庄子的这种 思想理性的光芒。
庄子《齐物论》中有这样一句话:“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天地万物本来是同质共通的,何有我与物之分。
是我是物,不是我也不是物,看起来是诡辩,没有什么现实 的意义,但庄子的这种思想实际抓住了生命死亡与自然道体 两种规律的关系,这种哲学思想为人们消解的悲剧意识提供 了基本的哲学依据,成了人们审视或者超越生命本身的基本 出发点。
庄子认为,真理本身是客观存在的,不会因为人们的争 论而改变其本质。所谓的“道” 就是能够认识这个真理, 并遵循这个真理。而不是千方百计,费尽口舌地去跟人争辩 自己心中自以为是的真理。那是属于你自己的真理,你自己 可以保留,但不要强加给别人。遵循了孔子:“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的儒家哲学思想。如果不这样做的话,你越是争 辩,就会越显得无知和幼稚。
庄子在《齐物论》中称道:“何谓和之以无倪?曰:是 不是,然不然。是若果是也,则是诡乎不是也亦无辩;
然若 果然也,则然诡乎不然也异无辩。忘年忘义,振于无竟,故 寓诸无竟。” [2] 这就是说是非辩论的声音是相对立而存在的,要使它们 不相互对立,就要利用自然的规律去调和它,就是随着自然 规律发展变化,只要这样做什么事情就可以永远保持状态不 会衰老。那什么叫做利用自然规律去调和它呢?那就是说:
任何事物存在“是”就存在“不是”,存在“然”就存在“不 然”。“是”果真是“是”的话,那么和“不是”就有了区别,这样就无需辩论了。“然”果真是“然”的话,那么和 “不然”就有了区别,这样也无需辩论了。庄子主张在现实 生活中我们只有忘掉生死岁月,忘掉事情的对和不对,让自 己的精神彻底忘掉一切俗事,做到这点才能够真正的超脱于 现实世界。
关于庄子的生平我们知道的很少,最早有确切记载的就 是司马迁的《史记》,庄子生活在战国时期,是宋这个国家 的蒙地人。他一辈子就生活在一个战国纷争、战乱频繁的时 代里,在当时人不能保生的社会背景下,为了解决如何超越 苦难和越过生死大关这个问题,庄子通过忘掉生死岁月,忘 掉事情的对和不对,让精神彻底超脱于现实世界,这样就能 够用这种思想来消释死亡焦虑。随之由于生死所产生在心里 的焦虑也就消释了,庄子在《齐物论》中反复论说执著与生 死是非的不必要和危害,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忘年忘义”, 引导人们把精神超脱于现实生活遨游于精神境域不去管生 死的问题。
《齐物论》中有这样一句话:“生死无变于己,而况利 害之端乎!”从《齐物论》中我们可以解读到真正的君子对 生死的态度从来都不是刻意的,不追问自己从哪里来,也不 会担忧自己往那里去,因为生死不过是一个生命形态的变化。
这样的态度说起来潇洒,但是贯穿到每一个凡人的生命里, 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人的一生都在忙忙碌碌、紧紧张张中度过。在这个匆忙的过程中,对于越来越短的时光,每一个人都心存畏惧。
庄子之所以能够笑谈生死,是因为他悟出了生死的真谛。
生死之间不过是一种形态,生死之所以对死亡旷达,是因为 他对生命的顺应,遵循生死的规律,人都会有一死,到最后 面对死亡就没有什么可怕和悲伤的了。
庄子《齐物论》: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 与?周与蝴蝶必有分也,此之为“物化”。在庄子美学中, “物化”肯定了主客体的亲和关系,是一种内在精神超越的 动态过程和感性存在。庄子借助于“物化”的哲学观念构建 了“生死本一”观,庄子在主客体通融而审美超越的基础上, 使到上升到生命哲学本体的形而上的高度,超越了时间观念, 这种消解了死亡的悲剧意识。庄子把死亡看作是自然大化的 流行的必然环节,是周流不息的“道”的形而下的体现。因 而死亡是自然而然的客观存在,庄子超越了时光的有限性, 从生命的积极环境出发,彻底悟彻了生命的终极意义。生命 乃是回归“通道为”《庄子.齐物论》的本质状态,与道的 创始性达到内在精神超越层面上的默契和统一。
二、美丑观 庄子的美丑观,体现了辩证的审美观。美是可以转化的, 残缺美以事物的成与毁的相互转化关系为基础,庄子在《齐 物论》中说到事物“成与毁”的关系:“其分也,成也;
其 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唯达者知通为一。为是不用,而寓清庸。” [3] 事物有分散,也有成全;
事物有成全,也有毁灭。事物 的成全和毁灭,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就给我们一个美学启 示:在事物的毁灭中期待成全的到来,在事物的残缺之中发 现美的光芒,在事物的完美之中见出残缺,庄子用辩证的方 式看待事物,这种思维方式使我们不单纯的看到绝对的美或 丑,而是欣赏残缺美。这种辩证的审美观十分透彻地揭示了 美存在矛盾关系之中的原则。
丑之所以可以转化为美,相貌丑陋的人之所以具有审美 价值,这实际上是就其内在精神美而言的。庄子写过很多相 貌丑陋的人,他们之所以能赢得人们衷心的赞美,原因在于 他们具有崇高的精神美。精神美完全可以克服形体丑。可见 精神美大大胜过形体美,这就是相貌丑的人由丑变美的关键。
我国传统美学强调美与善的统一,审美判断往往体现为一种 价值关系和伦理判断,庄子正是这种审美传统的开创者之一。
他认为一个人的美丑取决于精神的美丑,而与形体的美丑关 系不大。外形美是天生的,不通过修“道” 就可得来,而 且它无法长久维持;
精神美是后天培养的,培养的过程也就 是修“道”的过程,追求人格完善的过程,而且它能超越形 体实现自由和永恒。精神美对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具有 根本的意义,它最接近“真”和“善”,它才是美的真谛。
在人生的道路上,人们总会遇到种种困难,有的人天生 丑陋,有的人天生残疾。庄子借用了一个个或身体有残疾,或外表丑陋的人来表达自己另一个观点,那就是:无论人生 遇到什么情况,世界上总有路可走。人只要通过自身的努力 就会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
《齐物论》中有这样一句话:“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 我齐一。”一切听其自然,不去影响外物的发展变化,也不 为外物所束缚和支配,这样才能保持心灵的平静与自由的境 界。庄子强调精神美,这同他“道”的思想是密不可分的。
“道”是庄子哲学与美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他哲学与美 学的最高范畴,在庄子看来,“道”是构成世界的本体,外 物运行的规律,人类行为的依据。得“道”者便能达到最高 境界的美,庄子认为,人要从个体的主观精神方面去追寻 “道”必须超越一切羁绊心灵的世俗因素,破除一切功利思 想,最后实现“道道为一”,实现最高的永恒的美。在中国 美学史上,庄子首先将审美的意义赋予丑得形象,丰富了古 代美学的表现领域,深化了传统的审美趣味,对后世各个艺 术领域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三、真人境界 无待之游。这是庄子所追求的人格至上之境。《齐物论》 中,“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的“圣人”,“以为未始有 物者”的“古之人”多次出现,而且文中还直接论述达到“无 待之游”的“圣人”,如“圣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 汉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庄子通过想象中的游身于世外,游 心于道,摆脱世间生死,荣辱得失,事功等束缚,让人格主 体获得一种绝对意义上的自由。
庄子认为现实世界的人都会为生活中的事情所困扰,有 的人为名,有的人为利,不是自己毁了自己就是会被别人陷 害,要是人在现实生活中能够能够幸免这些磨难就已经很不 错了。
人生在世,总免不了受现实的各种束缚,理想愿望常常 不能自由随意的获得,这些束缚会使人生出各种各样的烦恼 的忧愁。更何况庄子生活在无道的社会,战事纷乱,统治者 为了争夺土地和自己的利益经常发动战争,草菅人命,陷人 民于水深火热之中,每天日子都过得提心吊胆,想保住自己 的性命都很难,更何况想的到自由呢。人身自由被禁锢和剥 夺了,人们就只能追求心灵上的自由,从人的主体上来说, 人们常常为了世间的名利所困扰,束缚住了自己的内心,无 法获得自己内心真正的自由。
庄子在齐物论中说,现实世界的人:“其寐也魂交,其 觉也形开,与接为搆,日以心斗。缦者、窖者、密者。小恐 惴惴,大恐缦缦。其发若机括。其司是非之谓也;
其留如诅 盟,其守胜之谓也。其杀若秋冬,以言其日消也;
其溺之所 为之,不可使复之也;
其厌也如缄,以言其老洫也;
近死之 心,莫使复阳也。喜怒哀乐,虑叹变,姚佚启态。乐出虚, 蒸成菌。” [4]庄子的意思是说,现实世界的人他们睡觉时心神交错 不宁,醒来后身形开朗;
跟外界交接相应,整日为了权势利 益与人勾心斗角,有的疏怠迟缓,有的高深莫测,有的说话 很严谨。对小的事情惴惴不安,对大的恐惧失魂落魄。他们 饱含心计的语言变幻莫测,细心探察他人的是非予以攻击;
他们停止发言犹如盟誓,为了以守取胜;
他们衰败的好像秋 风冬寒的景象,这是说他们一天天在虚弱;
他们沉溺于所作 所为的活动之中,再也无法使他们恢复原状;
他们隐藏心灵 不言不语,说明他们老而败坏,接近死亡的心灵,再也不能 使他恢复生机。他们欣喜、愤怒、悲哀、欢乐,他们忧思、 叹惋、反复、恐惧,他们躁动轻浮,情张欲狂,造姿作态。
这就是庄子所描绘的现世的人为了各种名利欲望使自己困 顿疲惫,执迷不悟的情景,庄子试图超越现实世界的束缚, 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使精神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境域达到忘 我的境界,达到人生的自由境界。
在庄子《齐物论》有这样一句话也说到了世人不能真 正获得自由的原因:“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茶然疲役而 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 庄子认为世人之所以不能享有真正的自由,就是因为他 们无法从功名利禄的心境中摆脱出来,丧失了心灵的自由, 丧失了自我的主体性,主体性核心就是人的自由,失去了人 的自我主体性,人是不可能获得真正的自由的。
庄子追求神人,真人式的自由境界,他认为通过用心体会用气息去感受使心达到虚静的状态,通过摒弃功名利禄等 各种杂念把人从生理欲望中解脱出来,达到顺应自然规律忘 记自我忘记现实世界,进入“无己”“无名”“无功”,与 大道通而为一的自由境界。庄子所追求的的精神境界,实质 上是人生的自由的审美境界,是进行审美创作时所呈现出来 的并能发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作用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
庄子追求的“真人”“神人”的境界是对主客观的超越, 是庄子追求精神自由的一种人生理想。处在不公平的世界上, 自己怀才不遇,理想得不到实现,生活困难重重。面对这样 的境地,怎样来治疗心灵的创伤,恢复心理平衡,只有追求 内心的自由,才能轻松的走出自我,走出世俗,走出社会, 投向自然,享受自然赋予的灵慧,畅游生命并用广阔的胸怀 对待世物。只有这样才能淡化和消除生存的苦闷与悲哀,求 的精神上的自由和舒适,这对于庄子来说,也是出于对现实 的无奈。
庄子追求的“真人”境界,实质上一种人生的审美境界。
是对人类生命方式的一种审美式的思考:人在顺应自然的过 程中,忘却忘却物我差别,淡化和摆脱对于物的束缚和欲求, 对于死的恐惧和悲伤,畅快的享受自然赋予人类的生命乐趣。
这是一种审美式的人生追求,精神上的自由愉悦的生活方式。
所以庄子追求的“真人’境界,是人生的一种审美境界。这 种境界在庄子时代不可能成为现实,只能是庄子理想中的一 种生活方式。但是庄子提出并追求的这种人生理想的审美境界,对于人类追求未来的理想生活方式具有永恒的审美魅力。
审美主体与对象达到物我不分交融统一的状态,这种境界深 刻地影响了后来中国的美学。
四、结语 庄子的哲学思想中蕴育着深刻的美学思想,庄子通过对 悦生恶死的批判,引导人们把精神超脱于现实生活遨游于精 神境域不去管生死的问题。庄子主张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美 丑,不应该执着于美丑的绝对区分。人应该注重内在精神美, 精神美对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具有根本的意义,它最接 近“真”和“善”,它才是美的真谛。庄子对世俗社会是持 否定态度的,他追求精神自由的“真人”境界,以个体人格 的自由实现为美,是人生的一种审美境界。
注释:
[1]庄周(著)东篱子(解译).庄子全鉴[M].北京:中 国纺织出版社,2010:16. [2]庄周(著)东篱子(解译).庄子全鉴[M].北京:中 国纺织出版社,2010:17. [3]庄周(著)东篱子(解译).庄子全鉴[M].北京:中 国纺织出版社,2010:14. [4]庄周(著)东篱子(解译).庄子全鉴[M].北京:中 国纺织出版社,2010:12.结 论 庄子的哲学思想中蕴育着深刻的美学思想,庄子通过对 悦生恶死的批判,引导人们把精神超脱于现实生活遨游于精 神境域不去管生死的问题。庄子主张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美 丑,不应该执着于美丑的绝对区分。人应该注重内在精神美, 精神美对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具有根本的意义,它最接 近“真”和“善”,它才是美的真谛。庄子对世俗社会是持 否定态度的,他追求精神自由的“真人”境界,以个体人格 的自由实现为美,是人生的一种审美境界。
参考文献:
[1]庄周(著)东篱子(解译).庄子全鉴[M].北京:中 国纺织出版社,2010:12-28. [2]于丹.庄子心得[M].北京:中国民主法治出版社, 2007:48-56. [3]秦忠翼,秦科.庄子“心斋”“坐忘” 的美学价值 [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0,31(4):26-30. [4]吴光,马玉女.试论《庄子》畸人形象的美学价值[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24(4):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