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什么的制度体系【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内容体系构建研究】

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内容体系构建研究

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内容体系构建研究 体育不仅是一种身体运动,更是一种教育手段、一种生 活方式、一种精神载体,是小康社会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的 推动力。通过文献资料、归纳分析等方法,对大学体育文化 的内涵、内容、思路进行了梳理,从体育物质文化建设、体 育制度建设、体育行为文化建设、体育精神文化建设方面构 建了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体系。

摘 要:
体育文化;
内涵;
素养;
健康 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内容体系构建研究 于奎龙 宝鸡文理学院体育系 陕西宝鸡 721013 摘要:体育不仅是一种身体运动,更是一种教育手段、 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精神载体,是小康社会建设与和谐社会 构建的推动力。通过文献资料、归纳分析等方法,对大学体 育文化的内涵、内容、思路进行了梳理,从体育物质文化建 设、体育制度建设、体育行为文化建设、体育精神文化建设 方面构建了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体系。

大学体育文化建设有利于加强高校内涵建设,不断 提高其的核心竞争力、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明析 办学特色、扩大社会影响力、提升知名度,其宗旨是培养师 生体育精神、体育意识和体育技能,提高体育文化素养,增 进师生身心健康,并在此宗旨指导下开展多种多样的大学体育文化活动。本研究旨在完善大学体育文化内容体系建设。

1大学体育文化内容建设体系 它由体育物质文化层、体育行为、制度文化层、体育精 神文化层构成.体育物质文化层———包括体育场馆、体育 器材、体育建筑、体育用品等与体育有关的物质实体,物质 文化是基础,为大学文化提供有力的支持.体育行为、制度 文化层———居于精神与物质层的中间,包括体育规章制度、 政策法规、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等。体育精神文化层 ———包括体育价值观念、体育意识、体育道德、体育精神 等。

1.1体育物质文化建设 包括各类场馆建设、场地建设、体育器材建设、体 育场地美化建设、体育看台建设等。体育物质文化建设应该 以整个高校的总体布局与理念为导向,从宏观到微观,由外 及里,根据大学院体育系周围的环境特点进行立体化、合理、 科学的思考与布局。具体细化为:
建立“体育文化走廊”。展出学生体育绘画、体育 雕塑等优秀作品及各类体育活动主题的宣传画。在校园内修 建体育板报橱窗,制作体育广告牌和宣传标语,在学校广播 电视开辟体育方面的专题栏目等,关注体育系网站建设、体 育图书建设,体育系课堂的墙壁等等建设,皆可作为宣传媒 介。

抓好校园绿化美化,为师生学习生活创造一个舒适宜人的自然环境。如植树、造林、种花、养草提高新区运动场的 绿化覆盖率,可根据校园环境特点修建草坪、花圃、植物园、 水池假山等自然风景既改善校园微小气候,又为师生课余休 息和开展有氧运动创造一个良好的自然环境。

根据校园环境特点,因地制宜设计修建一些具有体 育内涵的文化景点。如运动雕塑、体育壁画、体育画廊、体 育墙、体育休闲广场等。用教室、宿舍、体育场馆的墙面进 行国家、学校的体育政策及各类规章制度的宣传,培养学生 体育文化意识。

做好体育场看台的改造,形成独具特点的绿色看台 文化。看台文化是由看台建筑、观众席的布局、装饰、容纳 量和舒适度,观赏者的动机、情绪、态度、行为以及组织者 对看台氛围的营造等构成的一系列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即 看台文化是由竞技文化、观众文化、组织文化和看台建筑文 化等构成的一系列复杂的、动态的社会文化现象。绿色看台 文化则是指健康、文明、和谐的看台文化。因此,看台的色 调、图案、所折射出的人文理念等都要符合现代体育的内涵 与精神,把提高竞赛的组织水平与竞赛水平,文明观众观赛 行为作为建设目标。

加大体育运动场馆、体育设施、体育器材建设。体育设 施是高校体育文化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在学 生对学校可利用的体育场馆设施的满意程度上。学校场地器 材的多少及场馆设施的质量等一系列物质条件,都将极大地促进或制约学校体育文化的传播。[2] 1.2体育制度建设 它是高校体育的综合形态,具体表现在高校体育组织、 体育政策、制度、体制、管理体系、运动竞赛等;
它处于大 学文化的中间层,是实用于组织内部外加的行为规范,通过 引导约束师生的行为,维持组织活动的正常秩序。

建立科学的体育管理制度,充分发挥体育运动委员会的 作用,构建系统的竞赛计划,使之制度化、常规化,科学制 定全年群体、竞赛计划。单项活动的承办权可以在学院内进 行招标,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做好各项活动的检查、督促、 评比各项工作的情况。科学规划的各项体育活动政策、发展 思路与制度。

1.3体育行为文化建设思路 大学体育行为文化是高校体育文化的中层文化。体 育行为文化建设主要可以分为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大众体 育三个方面,为了细化与完整,把体育系学生行为建设、科 研服务也规划到这一部分。

1.3.1学校体育方面 (1)整合课程设置体系。不断优化课程设置,打破传统 学科课程间的壁垒,进行课程整合;
改变课程内容陈旧、分 割过细和简单拼凑的状况,避免脱节和不必要的交叉重复。

不断更新课程的内容,开设一些新颖的教学科目。

(2)实施特色的大学体育课程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参与体育的积极性、主动性,以“阳光体育” 活动为纽带,培养学生健康的体育观,终身体育理念以及良 好的体育运动习惯。

(3)构建课堂文化理念 体育教学不仅仅是传授体育知识和技能,而是要教会 学生领悟体育运动内在精神和文化。因此,在课堂体育教学 中注重人文精神、学习原理与方法的传授,培育学生的创新 精神,培育正确体育理念。完善课堂常规、安全制度、组织 纪律制度等制度措施。无论是课堂的教学常规,还是教学组 织的要求或游戏、比赛的规则都要有明确的要求、规定;
注 重课堂行为文化。教师仪态、讲解示范、组织管理以及与学 生的交流等创设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 性和主动性;
构建美观实用的课堂环境文化,场地、器材的 布局,场地器材的整洁、美观、漂亮的场馆、教室的环境、 队形排列的精心设计都折射出体育课堂行为文化。

1.3.2群体活动方面 它包括早锻炼、课间操和课外俱乐部、课外体育锻炼、 体育协会等。注重发挥体育指导委员会的功能,加强与学工 部、教务处等部门合作促进群体活动的开展;
重视课间操和 课外体育活动的管理;
改革校运动会;
开展健身类、娱乐类、 知识类、观赏类等体育活动,提高全院师生员工的体育参与 力。开展综合的体育文化节活动,体育文化节是面向全体学 生,为学生提供了展现个人才华和技艺的机会,培养发展学生个性,增强集体荣誉感,提高全校师生的体育文化素养。

集中利用一周(月)下午的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开展以趣味 为特色的体育活动,要求学生人人参加,使学生在快乐中体 验运动的乐趣,如拔河、多人绑脚跑、袋鼠跳、踢毽子、长 绳接龙、抱球跑、障碍运动、中圈射门、投篮比赛、健美、 体育绘画、体育摄影、体育知识竞赛等等项目。这些活动参 加的人数多,教师和学生可一起参加比赛,场面热烈,定会 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完善阳光体育运动的机制。

目前,阳光体育成绩的管理及活动组织不规范,不完善。要 发挥体育运动委员会的职责,加强阳光体育的管理,建立阳 关体育的管理机制与办法,切实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1.3.3竞技体育方面 成立各项目俱乐部、运动队,适当投入经费,进行常年 训练,努力创造成绩,积极打造学院特色品牌,扩大学院的 知名度。确立了新(新开设的项目)、少(全国开展相对少 的项目)、赛(全国有比赛或者未来几年有比赛的项目)、 易(投资少、见效快的项目)、常规项目发展理念。

1.3.4科研服务方面 积极开展横向合作,实施服务地方战略。制定详细的 服务地方的合作规划,积极落实与所在地域各单位的合作项 目,积极争取与各高校在教学、科研、教师培训等方面合作。

1.4体育精神文化建设 体育意识文化是高校体育文化的深层文化,是内性的文化。首先,应“从健康第一”的理念出发,指导全院师 生全面认识体育的各种功能,从认知,情感,行为倾向等方 面进行正确的体育观,培育其体育意识,形成积极进行体育 锻炼的习惯,不断提高他们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具体为:
(1)充分利用体育文化节、体育知识讲座与竞赛、网 路建设宣传,体育宣传栏、体育知识文化长廊,利用体育课、 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竞赛等等培育师生员工的体育价值观、 审美观及体育意识。

(2)加大体育文化的宣传途径与力度。观摩体育比赛、 组织体育知识竞赛、组织运动竞赛等活动都需要通过各种校 内媒体进行大力宣传。经常地利用校园广播、校园标语、录 像、校园网、校报、宣传栏等宣传手段,宣传最新的体育消 息、体育科研的最新成果以及符合不同群体的锻炼项目和最 佳的练习手段。总之,要把“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思想 渗透到师生体育观念、体育运动与体育生活中,让他们真正 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

2小结 通过大学体育文化大学建设,转变体育教师的思想观念、 思维习惯、行为方式上的定势,更新教学理念,改革体育教 学模式,满足师生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在全民健身运 动的形势下,以增进高校师生体质水平、健康水平作为体育 工作的基本目标,构建运动、健康、文明、和谐的大学体育 文化。参考文献:
[1]王涛.论当代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J].科技信息, 598 [2]孙玉梅.论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山东理工大学学 报(社科版),2009,25(6):101-103 [3]王泳.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途径[J]. 河南教育 (中旬),2009,6,10-11 [4]张永保,林秋菊.论校园体育文化的定义及其结构的 划分[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06, (2). [5]俞世军,宋丽亚.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目标体系构 建与整体优化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8,24(4):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