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课堂提问的一点思考|怎样课堂提问

关于课堂提问的一点思考

关于课堂提问的一点思考 摘 要: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 高的教学方法之一。善教者,必善问。富有艺术性的提问,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和培 养学生能力,从而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笔者在自我教学及多次听课中总结发现,教师的课堂提 问存在着比较明显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一是提问“只顾热 闹,不求质量”。随意问,口语式、判断式的设问,对不对, 是不是,有没有……引来异口同声的回答,表面上很热闹, 但是实际上学生处于较低的认知和思维水平。二是学生经常 性地“被回答”。教者即使给了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但是 仍然会很不放心地打断学生的回答,或者草率地加入个人的 评价,左右学生个人想法的表达。三是问题大而空,明知不 可问而问之。新授课上题型一出就提问“这道题目该怎么解 答呢?”这个问题本身并没有错,但提法太过笼统,学生很 难答得上来,这样不具体、不明确的问题就失去了提问的价 值。

那么如何使课堂提问更具有效性?笔者认为可从以下 几个方面去思考。

一、精心备课,科学创设问题。

有效课堂的前提是教师要读懂教材。“懂”,就是要理 解教材,只有对教材进行认真充分地理解与把握,教学目标才明确,教学重难点才清晰,提问才会有指向性和针对性。

我们才能分得清:哪些问题是基础性问题,需要面向基础薄 弱的学生,我们就可以用“是什么”“怎么样”来提问;
哪 些问题是探究性、扩展性问题,有必要让学生深入讨论、探 究,我们就可以用“你是怎么想的”来提问。如果忽视对教 材的研究,有效提问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除了读 懂教材,还应该研究学生。我们常说:“教师备课,不仅要 备教材、备教法,而且要备学生、备学法”。了解自己所教 学生的基础知识、接受能力、思维习惯,以及学习中的困难 和问题等。只有真正了解学生,才能恰当地把握问题的难易 度,并对学生的可能回答进行充分预设,使得提问能够真正 推动学生的思维。

二、故设障碍,启迪诱导思维。

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在提问时,可 故意设置障碍。学生虽不能及时回答,但可令其有所发现。

例如:二年级教材学习了“角的认识”,对于什么叫角,角 各部分名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这些内容,学生 已经知道了。“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答道“没问题”。

真的没问题了吗?“那我来问个问题”我提出了一个问题:
“角的大小为什么与边的长短无关呢?”经过讨论,大家明 白了,角的边是射线,射线是没有长短的,所以,角的大小 与边的长短无关,角的大小决定于两条边张开的程度。教师 从学生的角度作示范提问题,久而久之,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和善于提出问题的能力。

三、把握时机,发挥提问功效 课堂教学不同环节的提问有着各自不同的功效。如:在 课堂教学开始时,从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的导入提问,可 以帮助学生巩固旧知识,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也起着集 中注意力的作用,使学生和教学保持一致和同步;
在引入新 知时,从旧知识转入新知识的过渡提问,可以启发学生掌握 知识及其内在联系;
在新知初授时,对例题、方法、思路进 行递进式提问,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发展为抽象思维,激发学 生的兴趣;
在讲授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的对比式提问,可以使 学生从局部认识发展为系统完整的规律性认识;
在课堂讨论 中的诱导提问,引导学生步步深入,使学生看到事物的本质, 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掌握解决问题的关键;
在 课堂教学结束时的总结提问,为巩固、升华新知识,或为下 一节课埋下伏笔,或为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练习,使学生自 觉地、正确地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等等。

当然,过分僵化提问功效的作法也是不可取的。设计“牵 一发而动全身”的核心问题,巧妙地串联教学各个环节,激 发学生的思维,真正达到问得好、问得精、问得新、问得有 价值。

三、尊重主体、善待学生回答。

提问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心理学家认为:任何人 都有被社会认可的需要。这种需要获得满足可以使人获得成就感,从而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

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应在教育目标范围内设计出不同层 次、不同难度的问题,使不同水平和不同能力的学生都有问 题可答。对于教师提问回答不上来、回答错误或回答不完整 时,教师要以宽容的态度给他们以热情的鼓励和耐心提示, 以便让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对于颇有新意的问 题或有独到的见解,不仅表扬他勇于提出问题,还要表扬他 善于提出问题,更要表扬他提出问题的价值所在,进而引导 大家学会如何去深层次地思考问题。对于学生的回答,我们 要慎用诸如“很好”、“非常好”、“不是,不对”等习惯 性的评价。这样的评价过于强化对与错,天长日久,学生的 注意力会集中于教师想要的东西上。我们可以适当地多使用 一些中性的、接纳性的或者探究性的评价。比如:“噢,这 是一种有道理的思路,还有其他想法吗?”、“这个想法不 错,我们还能补充点什么?”、“很好的主意,但是我们怎 么知道……”有针对性地鼓励学生,满足学生的需要,鼓励 学生继续学习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认为:教师不仅要教,而且要导。如 何“导”呢?他认为:“一要提问,二要指点。宜揣摩何处 为学生所不易领会,即于其处提问题,令学生思之,思之不 得,即为讲明之。”总之,在实践中,我们要联系实际,优 化提问内容,把握提问时机,讲究提问技巧,不断提高自己 提问的能力,同时也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