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田华侨留守子女教育的现状调查与对策】青田为什么华侨多

青田华侨留守子女教育的现状调查与对策

青田华侨留守子女教育的现状调查与对策 通过对青田县中小学的抽样调查发现,华侨留守子女的 生活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家庭教育缺失,监管不力,情感缺 失,性格缺陷,行为偏差,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等,这直接危 害到他们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发展。

多层面探讨对华侨家庭留守子女的教育方法具有重要的现 实意义。

摘 要:
华侨家庭 留守子女 教育问题 对策 浙江青田现有23万华侨,分布在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 区,主要分布在西欧。随着出国人口的增多,留守子女教育 出现的问题日益突出。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对该 县华侨家庭的留守子女的教育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调查结果 (一)青田县教育基本情况及华侨留守子女人数 根据2008年9月底统计数据,全县中小学54所,在校生 54790人,其中社会力量办4所,在校生3826人;
教育部门办 50所,在校生50964人。全县幼儿园123所,在园幼儿13120 人。其中社会力量办100所,在园幼儿10508人,园均幼儿 105.08人;
教育部门办2所,在园幼儿822人,园均幼儿411 人,集体办21所,在园幼儿1790人,园均幼儿85.24人。

全县中小学、2所教育部门办的中心幼儿园、机关幼儿 园(因时间及人力物力所限,对社会力量办学、集体办学的121所幼儿园暂未统计),留守子女共7148人,其中华侨留 守子女人共3732人。

(二)华侨留守子女学生问卷调查 2010年4~5月,在县教委及相关学校领导的帮助下,我 们对华侨中学、船寮中学、方山乡校、山口镇小等4所学校 500名华侨留守子女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收回有效问卷 500份,汇总问卷结果如下:
1.青田县华侨留守子女父母及监护人调查情况。父亲外 出打工或经商占19.9% ,母亲20.3% ,都出去了59.8% ;
父 母在国外经商占38.1%,打工28%,餐饮10.6% ,其他9.9%, 不知道13.4%;
现在和谁住在一起: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占 38.7% ,和外公外婆28.4 % ,和兄弟姐妹8.9% ,和其他24%。

2.留守子女与父母交流沟通情况。与父母多长时间 见一次面:多年占62.9% ,一年22.3% ,半年14.8%;
如何 联系:打电话或发短信联系占64.5% ,QQ或电子邮件33.82%, 写信0.9% ,不联系0.78 %;
父母与留守子女联系时说得最 多的:学习问题占49.3%,生活问题30.6%,(外)祖父母身体 状况11%,其他9.1%;
父母回来所带礼物:好吃和能玩儿的 东西占45.2%,新衣服等26.4 %,书和学习用品9.6% ,什么 也不带18.8%。

3.留守子女的切身体验和价值观。最开心的地方 是:我的家48.2 % ,学校23.4%,网吧4.2%,朋友家或游乐 所14%,商店1.7% ,其他8.5%;
你认为最开心的事是:看电视7.5%,有钱购物11% ,和父母在一起40.1%,和朋友玩29.5%, 学习7%,其他4.9%;
你觉得现在生活中最缺什么:爱34.5%, 钱13.6% ,管束9.9%,自由15.6%,其他26.4%;

4.留守子女监护人管教情况。监护人对你好吗:很 好65.5% ,没父母好14.8%,一般16.8%,不好2.9%;
监护人 对你的管理:很严17.6%,有点严69.2%,无所谓 9.6 %,基 本不管 3.6%;
监护人对你的学习:很关心常过问47.2%,管 得不多27.9%,偶尔过问 21.4% ,从不过问3.5%。

5.留守子女交往情况和耐挫折心理。你平时和同学 交往:很多38.8% ,比较多 35.7 %,不是很多22.1 %,几 乎不交往3.4 %;
有烦心事时:憋在心里不说35.1%, 写日 记 16.7 % ,和同学朋友说35.1% ,和老师说 1.6%,和父 母说8%,和监护人说3.5 %;
在受到挫折时:想念父母65.5% , 活着没意思6.2% ,想离家出走5.3%,其他23 %。

6.留守子女学习表现及自觉性情况。课堂上经常走 神,会想别的事情:是8.4% ,有时是77%,不是14.6%;
在 学习上遇到问题时向谁求助:老师25.5%,同学55.7 % ,监 护人7.2%,不问11.6%;
没有监护人的督促也能自觉学习:
是 43.8%,有时是 35.9 % ,不是 20.3 %;
平时课余时间 你经常干什么:学习看书19.4% ,上网游戏19.2%, 看电视 29.8% ,找朋友玩等31.16%。

7.留守子女学习动机及成败归因。你学习的目的主要是 为了什么:自己的前途74.6% ,父母的逼迫3.5% ,为国争光8.5%,不知道13.4%;
你的学习成绩 :优26.1%,良25%, 中37.5%,差11.4%;
学习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是:自己聪明 (笨)8.5%,自己(不)用功80.9 %,考题简单(难)7.6 %,运 气好(差)3 %。

8.留守子女对教师是否关心留守子女的评价。老师对父 母在外的学生关心吗:比对其他同学好16.7%,和其他同学 一样 78.7 % ,没有对其他同学好4.6 % ;
你的老师对你关 心吗:很关心42.2%,较关心32 % ,一般 22.5% ,不关心 3.3 %。

9.留守子女安全感和受影响情况。父母不在家自己安全 吗:很安全 72%,不很安全21.6 %,不安全6.4 %;
学习成 绩会因为父母不在而受影响吗:不受影响56.4 %,有影响 27.6% ,很受影响7.7%,不知道8.3%;
自己性格的形成会因 父母不在而受影响吗:不受影响33% 有一些影响47%,很受 影响14.6% ,不知道5.4% ;
父母外出对自己的成长是有利 还是有弊:非常有利 11.7%,利大于弊29.2% ,弊大于利 46.2% ,非常不利12.9%。

二、留守子女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留守子女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家庭教育的缺失,情感缺失。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的产 生有着复杂的原因,但最主要来讲就是家庭教育的缺失。首 先,留守子女一般由爷爷奶奶带,或寄信在亲戚家中。但爷 爷奶奶要不是“隔代亲”,对孙子孙女溺爱,放任,要不就 是存在沟通、交流的问题,难于管教。由于留守子女缺乏家庭管教,缺少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有效的监管,在家中不听从 爷爷、奶奶、亲戚的话,在学校经常不遵守学校班级纪律, 导致学习成绩差、性格偏激、行为不良。其次,父母因长期 远离子女,对子女的爱有种补偿性质,或是由于愧疚心理, 对子女的要求大多是有求必应,给予子女更多的零花钱,使 子女成为了班里的“富裕一族”,造成这些孩子虚荣心的暴 涨,不良生活习惯的养成。由于手中有着过多的零用钱,加 上生理心理还很不成熟,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现象的影响, 从而使他们更容易沉迷于电脑游戏、抽烟喝酒、赌博、打架 斗殴、比富等。

2.逆反心理较强,心理承受力较差。亲情的缺失和隔代 教育,使得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挫折而没有信任 的倾诉对象而变得自我封闭,性格孤僻、胆怯,有较重的逆 反心理,敏感,好冲动,心理承受力低,对教师、监护人的 管教和批评有较强的逆反心理,不听祖辈教导,不服老师管 教,这种现象男生比女生严重。

3.自律性较弱,出现明显的行为偏差。由于缺乏及时有 效的约束管教,部分留守子女纪律散漫,道德品行较差,与 三无少年(无学上、无业就、无事做)混在一起,易沾染不良 习气,如泡网吧、赌博、夜不归宿、甚至有敲诈、逃课逃学、 打架斗殴等现象。

4.缺少必要的管护,存在安全隐患。留守孩子由于父母 不在家,缺乏家庭管护,年纪尚幼,思想单纯,自我保护能力差,往往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很容易出现意外伤害事件, 成为安全的一大隐患。

5. 出现心理问题。留守子女处于心理发育的重要时 期,他们在生活、学习、人际交往中往往遇到许多问题,产 生各种心理烦恼,若长期得不到缓解,很容易造成人格扭曲。

部分留守孩子的心理表现为任性、冷漠、内向、孤僻、不合 群、脾气暴躁、冲动、易怒等,他们对待批评教育,极易采 取抵触、对抗、逃学、游逛甚至出走等过激行为。

(二)留守子女教育存在问题原因的分析 1.家庭教育缺失 家长因出国常年不归,教育能力有限,是导致留守子女 教育问题的直接原因;
监护人由于年龄、文化、代管责任不 到位等,使留守子女只得到温饱式哺育,而真正意义上的家 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的中小学 生,对学习、生活、自身的变化等有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 但家庭却不能充分给予他们以精神上的支持和知识上的解 答。

2.学校教育缺失 部分留守子女由于家庭原因导致的学业不良及性格缺 陷,使其在学校也不太受老师和同学的欢迎,成了烫手山芋, 一旦出了事情,找不到监护人,教师很担心;
学校和老师处 理留守子女教育问题仅是就事论事,挖掘不到学生的思想根 源,触及不到学生的灵魂,教育工作缺乏针对性;
缺乏心理健康教育。

3.社会不良因素影响 丽水日报记者从2010年8月24日开始对全市6个县(市、 区)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场所进行了暗访。9月1日开始, 《丽水日报》、《处州晚报》以及丽水广电总台同时刊播了 《“净化社会文化环境”暗访》系列报道。刊发了《未成年 人是不少网吧主要顾客》、《学校周边店销售“卡通奖券” 骗学生》、《青田塔山小学旁有“招手女郎”出入》、《网 吧成未成年人“暑期乐园”》和《卡通奖券、招手女郎、无 序上网——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毒瘤”》等系列报道, 从暗访情况看,一些丽水县(市、区)网吧监管不力,“黑网 吧”有所抬头,网吧违规接纳未成年人比较突出,一些校园 周边违规设立网吧、电子游戏室、歌舞娱乐场所,给未成年 人,特别是给留守子女的身心健康造成很不好的影响。

三、解决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一) 确保家庭关爱,提高监护水平 1. 确保家庭关爱。亲子理论告诉我们,父母的关爱是 子女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父母应尽量避免双亲同时外出, 就算非外出不可,也应通过电话、视频、书信等多种方式与 孩子保持联系、沟通,加上每年抽空回家等形式,让孩子感 到父母虽身处异地,但父母之爱随时陪伴着自己,这样也能 促进他们人格的健康发展。

2.提高监护人的教育水平。针对留守子女目前暴露出来的问题,结合监护人的素养,利用家长学校阵地,有针对性 地为留守儿童家长和监护人提供家庭教育的指导和服务,特 别是注重对“隔代教育”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知识宣传,增强 留守儿童的(外)祖父母等代监护人的监护和教育子孙的责 任意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 庭教育方法。让他们了解留守子女出现的情感危机等问题, 明确自己的监护责任,能和小孩之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3.忌过度物质满足。过度的物质满足和经济供给往往为 子女越轨行为的出现提供了条件,家长应更多地注重与子女 的情感交流和心理沟通,从精神上关心子女的发展。

(二)学校方面加强管理及心理健康教育 1.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学校要加大对留守子女的心理教 育,通过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增加留守子女与老师接触, 切实消除心理障碍,树立信心,改正恶习。鼓励家长或监护 人定期校访或联系学校,反馈留守子女在家里的表现,了解 他们在学校的情况,多与老师交流,经常召开家长监护人座 谈会,请专家或教育有成效的监护人做经验交流,探讨教育 子女的有效途径。

2.做好留守子女的帮扶工作。在思想上进行引导,学习 上加以辅导,生活上给予关心指导、情感上的启发诱导。培 养留守子女的生活自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对他们的业余 爱好进行引导和指导,让他们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在温暖 的集体里,健康、快乐地成长。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营造亲情关怀的校园文化。可通 过多种方式营造爱意浓浓的校园环境,可在校园内设立亲情 话吧,为留守子女与其父母经常联系提供便利条件。提高教 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可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全面掌握留 守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学生中出现的心理健康方面的现 象或者问题,以班会、演讲、辩论、游戏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形式予以解决,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培 养出健康、积极、向上的良好心理素质,消除或减轻影响心 理健康的危险因素。

(三)社会和政府方面可加强的工作 1.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关爱氛围。要充分发挥报刊、广 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媒优势,利用黑板报、标语等宣 传载体,精心组织开展关爱留守子女行动宣传教育。解决留 守子女实际困难,形成关爱留守子女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 境。

2.相关部门要担负起责任,发挥其功能和作用。各级政 府应将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纳入政府整体规划,由党政牵头, 教育、公安、计生、劳动与工、青、妇、关工委等部门共同 参与,明确工作职责,加强对外出家庭子女问题的调查和研 究,制定具体措施,列入县乡镇工作考核目标。

3.开展结对关爱行动。由县妇联牵头开展代理家长与千 名留守儿童结对关爱活动,发动素质较好的基层老干部、妇 女干部、学校教师和青年志愿者承担起留守儿童代理家长的角色,做留守儿童生活的知情人、行为的引路人、成长的保 护人。争取社会各界支持,倡导知名华侨、企业家等加入关 爱留守儿童的行列。

4.建立“留守儿童之家”。采取部门联建、社会援 建方式,计划在留守儿童集中、条件成熟的学校建立“留守 儿童之家”,规范“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把“留守儿童之 家”办成家长安心、群众放心、孩子开心的乐园,做到留守 儿童生活有人管,学习有人抓、活动有人带。

5.加强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全面加强学校及 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切实维护学校及周边安全,确保为师生 提供一个平安和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各乡镇、乡镇综治委 办要牵头组织和协调对辖区内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工作。有 关部门要把排查整治校园周边治安隐患作为社会治安重点 地区排查整治活动的重要内容,加大对校园周边的治安巡逻 防控力度,不断完善学校门口及周边要道必要的交通标志标 识。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努力为广大学生和幼儿成长提 供一个安全健康的社会环境。同时,县教育局和各学校要把 学校内部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作为保持学校安全稳定的 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切实提高师生的防范能力和水平,进一 步加强校园内部防控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世界卫生组织在其《组织法》中提出的“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幸福 的完满状态”的三维健康观. [2]刘文艳.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子女教育现状及对 策[J].湖南教育,2005,(11). [3]蒋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基本缺失的问题及对 策[J].理论观察, 2005(4). [4]姚云.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及教育应对[J].教育理 论与实践, 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