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体系_质量管理与认证精品课程体系建设的问题和体系构建

质量管理与认证精品课程体系建设的问题和体系构建

质量管理与认证精品课程体系建设的问题和体系构建 中国计量学院是为国家培养“计量、质量 、标准化” 高级专门人才的高等院校,始终坚持“计量立校、标准立人、 质量立业”的办学理念,确立了“立足浙江,面向全国,依 托行业,服务地方”的服务定位和“培养具有较强的标准与 质量意识和计量能力、富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 素质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专 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等实际情况,中国计量学院在 创办之初就开设了质量管理学课程,并作为学校的特色课程 予以重点建设。1986年开始开设质量管理学课程,授课对象 为全校所有学生,讲授的主要内容为:全面质量管理、常用 统计技术等质量管理理论和常用方法。2004年,质量管理学 课程被评为浙江省精品课程,根据不同专业的需要开设不同 学时与内容的质量管理与认证课程,并作为我校特色课程在 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开设校际选修课。2007年,我校形成了 以质量管理与认证课程为核心,标准化、计量管理为支撑, 质量认证、六西格玛管理、质量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专题讲 座为拓展的特色课程体系。2009年,质量管理学课程被评为 国家精品课程。

1 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课程建 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一支 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合理,并具有良好发展趋势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质量管理与认证课程教学队伍共有14名教师,其中教授 5名、副教授5名、讲师3名,助教1名。教授占教师总数的比 例达35.7%,副教授占教师总数的35.7%,讲师占总数的21.4%, 助教占总数的7.1%。14位教师全部具有硕士学位,其中8名 具有博士学位,博士学位教师占教师总数的57.1%。本课程 教学人员充裕,职称结构层次分明,学历层次高,能够很好 地满足课程教学和科研的需要。本课程教学队伍的年龄在28 岁至52岁之间,40岁以下的教师7人,占53.8%;
平均年龄38 岁。教学团队形成了以中青年骨干为核心的优秀教学梯队, 能够以年富力强的状态保证课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质量管理科学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既需要管理学知识 又需要工程技术知识,本课程教师中有8名教师具有应用数 学、统计学、机械、电子、计量测试等专业的理工科学士学 位,有5名教师拥有工学硕士学位,10名教师拥有管理学硕 士或博士学位,知识互补、结构合理,符合质量管理课程建 设的需要。本课程教师分别在浙江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 通大学、东南大学、中南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 “985” 和“211”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90%的教师有在 两个以上学校的学习经历,学缘结构合理。教学团队在质量 管理领域各有分工,形成互补的知识结构,可以在深入掌握 质量管理理论和质量工程技术等专业内容的基础上,将软和 硬两方面的科学很好地融合为完整的质量管理知识体系。整体队伍具有高度的团队协作精神,现已合作完成多项教学和 学术研究课题。

本课程教师队伍具有良好的师德师风,其中有8名教师 连续3年考核成绩优秀,其他教师至少有一年考核优秀。本 课程队伍中,有浙江省教学名师1名、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1 名,浙江省教坛新秀两名、浙江省优秀教师1名,浙江省“三 育人”先进个人3名。本课程教学队伍具有良好的学术水平 和声誉,有3名教师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人选, 两名教师为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两名教师为浙江省高 校青年教师资助计划人选。

本课程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在政府和相关学术 机构担任职务,有效地保证了质量管理教学水平。在教师队 伍中有国家标准制定委员4名,1名教师为全国质量认证认可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1名教师为全国统计技术方法标准 化技术委员会委员,1名教师为全国质量管理标准化技术委 员会委员,两名教师为国家注册质量工程师培训师,5名教 师为国家注册质量体系认证审核员,1名教师为国家注册实 验室认可评审员。为了保证质量管理教学的实用性、政策性、 前瞻性,我们聘请了国家和省政府质量管理部门高层管理人 员,国内知名研究机构的专家,国内外知名企业的高级管理 者、质量管理专家,国内外高校质量管理知名教授,担任我 们的客座教授、兼职教授,通过现场授课以及讲座的方式, 丰富教学内容,促进知识更新;
另外我们还聘请部分外聘教师担任校外实习基地指导教师,利用其丰富的企业质量管理 工作经验,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经过多年实践和积累,外 聘教师已成为本课程校内师资的有效补充。

2 教学条件不断完善 2.1 教材的使用与建设 课程组成员根据所授课程性质和专业特点分别选用国 家“十一五”规划教材(韩福荣主编的《现代质量管理学》, 机械工业出版社)、浙江省重点教材(宋明顺主编的《质量 管理学》,科学出版社)、浙江省重点教材(宋明顺主编的 《管理体系与认证》,中国标准出版社)。对于工商管理专 业的质量管理学必修课和工程类专业(产品质量工程、安全 工程)的质量管理学必修课,课程组成员还指定了《六西格 玛管理统计指南》(马逢时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作 为参考教材。

除了积极选用优秀规划教材外,课程组成员根据课程定 位和专业特色,成立了教材建设QC小组。几年来,课程组成 员编写出版了专业特色教材15部,其中《现代质量管理学》 等4部教材被列为国家规划教材,《质量认证》等5部教材列 为浙江省重点教材。尤其是课程负责人主编的浙江省重点教 材《质量管理学》,自2005年出版以来,已印刷5次,发行 了两万多册,被浙江大学等国内30多所高校选用为教材。

2.2 网络教学环境建设 本课程非常重视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和更新,经过几年的建设,目前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已初具规模并能及时 更新,功能较为齐全,运行良好,学生能注册使用,在本课 程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质量管理与认证课程教学资源通过“质量管理与认 证”课程网站的平台发布。本课程网站教学资源较为丰富, 提供了教学大纲、授课教案、电子教材、课件、课程案例、 课程习题、授课录像、模拟试题、参考资料等课程相关的网 上资源。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和下载,有助于学 生进行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此外,课程网站还设有自 我检测、在线答题和互动交流功能,学生在网上可进行学习 效果的自测、提交作业,并利用网络论坛与任课教师进行互 动、交流。任课教师也能利用网络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真 实想法,从而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提升教学效果。并且在 师生互动模块中,设置了自由讨论和专题讨论两个栏目,得 到学生欢迎,尤其是专题讨论模块,学生参与度很高,成为 师生交流教与学心得,以及解决课程难点的主要载体。经过 多年的课程建设,并根据质量管理和社会需求的变化进行教 学内容的修改和更新,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经典与现代 相融合,让学生学以致用,加深对质量管理问题的感悟和认 识。

Ilias E-Learning Plat Form教学平台建设,该平 台是由欧盟资助的“面向市场和企业的国际标准化”国际合 作项目的研究成果。该项目由德国国防军大学、中国计量学院、荷兰鹿伊鲁莫斯大学、斯里兰卡莫鲁土瓦大学、越南河 内国家经济大学、印度尼西亚万隆工业大学等共同合作完成。

该项目开发了一组面向标准化和质量管理方向专业本科生 和研究生的国际标准化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有20个教学单 元,主要内容包括:标准化基础理论、标准化技术方法、标 准化经济学分析、国际标准化、主要国际标准机构和区域标 准机构、欧盟标准政策、标准与知识产权、质量管理、质量 认证、计量管理、农业标准化、标准化与国际贸易等,内容 图文并茂,全英文编写,在Ilias电子教学平台讲授质量管 理和标准化知识。所有学习质量管理学课程的学生通过“质 量管理与认证”网站链接进入该教学平台,免费在该平台上 进行互动学习标准化与质量管理方面的知识,已取得了良好 效果。

3 实践教学改革 由于质量管理学有较强的实践性,课程组为此进行了实 践教学的设计和组织。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是“学以致用, 以用促学”,通过各种方式的实践性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的 改革,通过实践帮助学生理解学习中的疑惑点,促进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培养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 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为社会培养既能够正确理解理论和独立思考,又勇于实 践和创新的质量管理专门人才。为此,本课程设计了相应的 实践教学,主要从四个层次实现:(1)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和实践基地进行辅助教学,提高学生对课程理论知识和方法 的理解和掌握;
(2)通过设计性、综合性作业和案例,以 及课程设计环节提高学生利用所学质量管理知识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素质;
(3)辅导学生考取质量管理相关 资格证书,提高学生今后的就业竞争能力;
(4)建立学生 参与教师科研活动的机制,辅导学生参与课外科技活动,提 高学生的研究、创新能力。

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是质量管理与认证课程重 要教学内容之一,课程组利用专业优势,按ISO9001国际标 准建立了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编写了《教学质量管理手册》、 《教学质量管理程序文件》和《教学管理指导书》等质量管 理体系文件,将与教学质量有关的活动全部纳入到质量管理 体系进行控制,并于2006年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 证。我们提出“先进的标准,精密的计量,卓越的质量”的 质量方针,将质量管理思想融入课程的教学管理,实施定期 的教学评价、监督评审制度,提高了教学管理的规范化水平, 保证了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

《质量管理与认证》中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教学 内容的教学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学会编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和内部审核。为此,课程组成员进行了两个方面的实践性教 学改革:一是以教学管理为例,编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将 所有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3~5人,分别给定文件编写任 务,包括质量手册的部分内容、两个程序文件和一个作业指导书,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在实践性教学时间进行 发布;
二是现场审核实战演练。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质量 管理体系审核知识,提升内部审核的能力。课程组成员选择 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部分核心条款,分别分配给 有6~8个人的小组,要求每个小组根据所分配条款和要求编 写检查表、相关文件、相关记录等审核材料,每个小组分为 审核组和受审核方,同样要求在实践性教学时间进行发布。

为了保证课程的建设质量,引入全面质量管理(TQM) 中QC小组方法,有效借助QC小组的自主管理、全员参与等特 点,带动课程组全体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建设及改革,在每个 学期拟定2~3个有针对性的、小而精的改革项目,定期组织 教学研讨活动,不断改善教学效果,拓展课外学习空间,实 现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2006年,质量管理与认证课程QC小 组被评为浙江省优秀QC小组一等奖。在质量管理与认证课程 教学过程中,课程组成员灵活应用QC小组活动的组织方式, 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如提高学生出勤率、改善质量 管理与认证课程教学质量、提升下沙高教园区电信网络服务 质量等。然后让学生自主参加,自由组建QC小组,按照QC小 组活动程序开展活动。活动完成后,课程组成员将组织不同 专业的同学一起参加QC小组成果发表大会,并选出1个一等 奖QC小组、两个二等奖QC小组和3个三等奖QC小组,分别给 予适当的物质奖励,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质量管理与认证课程的实践教学使学生在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两方面都受到了很好的训练,对于学生掌握质量管 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提高不无裨 益。并且,激发了学生求真务实的欲望。实践性教学已成为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手段, 为学生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曲向荣.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沈阳工 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76-179. [2] 张会杰,龙世立,王仁卿.我国精品课程建设工程 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J].中国远程教育,2008.11:60-63. [3] 李银芳.高校精品课程建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J].中国高教研究,2007.1:92-94. [4] 金青梅,赵尔奎.从全面质量管理角度看精品课程 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2008.5:120-121. [5] 宋明顺,张月义,周玲玲等.质量管理学[M].科学 出版社,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