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辅导对高中生希望特质培养的理论可行性探究
团体辅导对高中生希望特质培养的理论可行性探究 一、引言 在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中,常遇到怀消极态度的学 生,他们希望特质水平较低,面对挫折和不如意容易气馁, 习惯性走向消极情绪和消极行为,对自己、对未来不抱很大 希望,积极性和自信心不高,严重的甚至会选择自我放弃、 破罐子破摔。希望特质是基于将来的一种积极体验,属于积 极心理学范畴。个别心理辅导,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式之一, 对来访者的辅导比较有针对性,就辅导效果来说,对学生当 下问题的解决和心理情绪的调适有较好的短期效果,但从长 远来说效果不持久,当学生再一次陷入问题困境时,其很难 变通,可能会再一次前来咨询或者情况会显得更糟。此类个 案在我所在学校的全部辅导个案中占一半左右,所以我会组 织相关主题的活动课,活动课面向群体数量大,课堂组织形 式多样,试图从预防性角度来提高学生们的希望特质水平。
但心理辅导课受课堂时间限制,时间通常为40分钟,比较短, 学校的排课一般一周或两周一节心理辅导活动课,大大削弱 了辅导的针对性和连续性。
在这种情况下,团体心理辅导从辅导人数、辅导时间和辅导形式上来看其针对性、连续性较好,是否可以通过开展 相关系列的团体心理辅导来培养学生的希望特质呢? 二、高中生希望特质培养的重要意义 希望特质是积极心理学的一部分,其作为积极体验中的 一种对于个体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国内外关于希望的研究发 现,高希望水平的学生表示对取得的学业成就更满意,他们 的人际关系也比低希望水平的学生更好[1]。面对来自教师、 父母和自己的压力时,在与同龄人做比较时,高希望水平的 学生更容易取得学业上的成就,仅以分数和学习来评价学生, 会使他们远离学习过程,掩盖了希望和学习的意义。希望与 乐观也被认为与生活满意度和心理幸福感相关[2]。充满希 望、乐观的个体,也会对自己的生活满意,他们能够自发主 动地面对和适应周围环境,进行自我完善,与他人建立积极、 良好的人际关系,更容易实现自定的生活目标以及更容易自 我接受。
高中生处在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的第五阶段,一方面,青 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会带来问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 少年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的冲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如 果在此阶段,高中生能够拥有较高的希望特质水平,遇人遇 事积极处理,自发主动地面对和适应周围环境,进行自我完善,与他人建立积极、良好的人际关系,他们更容易实现自 定的生活目标和自我接纳。这将有助于他们安然度过此发展 阶段的角色混乱危机,获得更全面的人格发展。
三、Snyder的希望理论 早在20世纪50年代,心理学和精神医学领域开始关注 “希望”这个概念,并从不同角度给希望下了很多定义。本 文立足于Snyder和他同事在1991年提出的并得到广泛应用 的一种聚焦于目标达成的人制动力理论模型,这一理论认为 希望是基于一种交互作用得到的思维的积极动力状态,这种 思维包括成功的动力和路径[3]。
Snyder的希望理论具体包括三个部分。
一是目标,目标是我们心中想要的任何事物、经验或结 果。这是希望的核心部分,它既是希望的方向,又是希望的 终点,在个体希望的产生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目标 主要有两种:趋向目标和阻碍目标。趋向目标是以个体想要 获得的某个结果为目标,个体会积极地想要接近它;
而阻碍 目标是个体以阻碍或延迟其不想要的某个结果为目标,个体 会因其消极而想逃避。目标可长可短,可大可小,目标设置 的适宜程度决定着希望水平的高低,如果人们感知目标过高或过低,都可能不会付诸努力去实现它,也就不会出现希望。
二是路径思维,是一系列有效地达到个人所渴望的目标 的方法、策略和有计划、组织的认知操作。负责启动和维持 个人行动的动力思维和寻找最佳策略以及此路不通时能够 及时变通的路径思维是希望必不可少的两个组成部分。路径 思维可以帮助个体通过目标把现在与未来联系起来。高希望 的个体更善于创造具体的、思路清楚的实现目标的方法。这 就是说希望不仅仅是我们通常所指的高希望水平,充满希望 就可以,还要有具体可操作的方法步骤,要有助于目标的达 成,而且能够想出更多灵活的、可供选择的实现途径。
三是动力思维,是指启动个体行动,并支持个体朝向目 标,即使在面临困难时也能持续沿着既定的路径迈进的动机 和信念系统,这有点类似于动机。有了目标,有了方法,就 要去行动。行动的发起,以及在行动过程中遇到困难时的坚 持不懈,这都需要一个系统来运作,这个就是动力思维。
根据上面Snyder等人对希望从结构上所作出的分析,从 而为个体希望的培养提供了可行性与可操作性。
四、以培养希望为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构思从心理辅导的目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将学生团体心理 辅导划分为发展型团体心理辅导、调适型团体心理辅导与治 疗型团体心理辅导[4]。以希望培养为内容和目的的团体心 理辅导属于发展型团体辅导,其目的在于更好地认识自己, 培养希望特质,迈向自我完善,这与发展型团体心理辅导的 目的和主旨是吻合的。根据Snyder的希望理论,我们可利用 团体心理辅导丰富多彩的活动,从三方面出发设计系列团体 辅导方案来进行希望培养:一、帮助个体确立合适的目标;
二、帮助个体丰富途径策略;
三、帮助个体锻炼坚定的意志 力。
团体辅导方案从时间顺序上分为三阶段:关系建立阶段、 主题实施阶段和团体结束阶段。希望特质的培养主要集中在 主题实施阶段。
(一)关系建立阶段 运用“群体动力学”理论,创设和谐、温暖、理解的团 体心理氛围,使成员在团体中拥有安全感、肯定感和归属感。
在活动开始,可以设计一些游戏,如“猜猜我是谁”“个性 明星片”等将个人的资料做成名片展示并介绍,通过“串名 字”“棒打乌龙”等游戏让成员们在短时间内加速彼此相识, 消除沟通的障碍,引发成员参加团体的兴趣和需要,促进成 员参与互动活动。此阶段按照成员之间的熟悉程度来确定需 要进行的辅导次数,一般控制在1~2次。(二)主题实施阶段 主题实施阶段主要分为三个小阶段,分别为帮助个体确 立合适的目标、帮助个体丰富途径策略、帮助个体锻炼坚定 的意志力。每个小阶段安排2次辅导,共6次。
首先是帮助个体确立合适的目标。目标是希望产生的源 泉和动力,可安排2次团体心理辅导引导成员认识到目标树 立的重要性,并引导他们确立起合适的目标,即目标必须是 有价值的,与我们的接近或者逃避本性相一致,在实现过程 中有难度但也有实现的可能。此阶段的第一次团体心理辅导 活动旨在引导成员们寻找到自己人生的价值所在,并鼓励成 员在认识到什么是自己所追求后畅想未来的自己,并设立一 个目标。此阶段的第二次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将重点放在对目 标的调整上,使得目标是合适的,能够激发希望产生的。
其次是帮助个体丰富途径策略。有了合适的目标,就要 探索实现目标的更多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如果实现这个目标 的有效方法与途径越多,个体实现这一目标的机会就越多, 而且有效途径所得到的阶段性反馈会进一步强化实现希望 的动机,人就会越感到有希望。此阶段的第一次辅导将重点 放在“问题解决”上,带领成员们在活动中、讨论中和分享 中学习问题解决的策略,如算法、启发法等;
学习影响问题 解决的因素,如策略、知识、心理因素等,并结合实际生活 实际例子进行深入探究和总结。此阶段的第二次辅导可将重 点放在突破传统思维、激发创造性上,打破功能固着的思维,可创设模拟情景,引导成员们将创造性思维运用到实际生活 中去。
再者是帮助个体锻炼坚定的意志力。在我们实现目标的 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在有希望的目标面前,解 决问题的策略有误或是尚未找到的这段时间是最考验人的 时候。如果此刻个体内心强大,有着坚定的意志力,希望就 不会破灭;
但是如果个体内心不堪一击,希望的小火苗就有 可能被浇灭。在此阶段的第一次团体心理辅导的主题放在感 受积极体验上,设置情景或者电脑游戏,需要同学们进行目 标确定,途径思考两个环节,在后续中,如果成员有顽强的 意志力,坚持下去就会体验希望和成功,反之就会体验失望 与失败。辅导员要在此过程中不断鼓励成员,尽可能地使成 员们体验希望和成功,并进行成员们感受的分享。在此阶段 的第二次团体心理辅导可以赏析意志力坚强者的视频片段 等方式,引导成员们进行自我发现、自我鼓励,形成一种不 抛弃不放弃的信念,认识到自己的潜能并在生活中不断进行 开发。
(三)团体结束阶段 经过多次的成功团体心理辅导之后,成员之间已建立了 亲密、坦诚、相互支持的关系,对团体心理辅导的结束可能 会感觉依依不舍,有的还可能有强烈的情绪反应,因此系列 团体辅导要提前几次预告团体活动的结束。要处理可能的分 离焦虑,做好结束活动,这对巩固团体心理辅导的成果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在此阶段设计一些游戏活动,旨在使成员能 逐步摆脱对团体的依赖,把团体学习成果应用到日常生活 中;
并鼓励团体成员在可能的情况下也可以继续保持联系, 在必要时可互相鼓励、互相帮助。成长评价也是团体心理辅 导结束阶段的一个重要程序,让成员填写“成员评量表”, 交流个人的心理体验和成长经历。
五、 结论 以Snyder等人的希望理论为基础,从希望特质结构的三 部分出发,围绕“帮助个体确立合适的目标”“丰富途径策 略”“锻炼坚定的意志力”设计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以 培养高中生的希望特质,这一方案具有理论可行性。
参考文献 [1]Barlow P J. The measurement of optimism and hope in relation to college student retention and academic success[J]. The Sciences and Engineerin,2003,63(8):
39-69. [2]Cicone C M. Hope and optimism:Impact on burnout, satisfaction with life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in psychotherapists[J]. The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2003,64(4):18-96. [3]任俊. 积极心理学[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 [4]吴武典. 团体辅导手册[M].台北:心理出版社,2000.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