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课专题慕课混合式教学探析】 高校慕课

高校思想政治课专题慕课混合式教学探析

高校思想政治课专题慕课混合式教学探析 【摘 要】慕课的兴起对单一课堂的专题化教学模式 形成挑战。高校思想政治课“专题+慕课”混合式教学是集 专题化和慕课优势于一体的教学改革模式。这种模式要求教 学要突出价值、自主、实践、学术“四大取向”,实现以教 材为主导、以慕课为平台、以问题为导向、以逻辑为主线、 以能力为本位的“五维共构”。通过持续优化教学目标和教 学过程,不断提升教学实效。

高校思想政治课的专题化教学是以问题为导向,突破教 材知识体系,突出重点理论背景和重大现实关切的教学讲述 模式,已成为一种具有良好教学效果的教学方式。随着“互 联网+”在教育领域的广泛运用,以慕课为代表的网络教学 新方式对传统高等教育形成强烈冲击。“慕课”即大型开放 式网络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是 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新发展和突破,体现了开放教育资源从 单纯资源到课程与教学的转变。慕课具有工具资源多元化、 课程易于使用、受众面广、参与自主性强等特征,为现代混 合式教学提供了先进的理念和优质的资源。“混合式学习, 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 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 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①“专题+慕课”混合式教学是适应《普 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的要求,有效结 合在线慕课学习、课堂专题教学和实践探究教学三种方式, 探索线上线下、课内课外学习的融合,是教师引领、学生自 主、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下面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 论”课为例谈谈具体的实践与思考。

“专题+慕课”混合式教学要突出“四大取向” 1.价值取向:把握方向,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引领 性 价值取向是大学生对价值追求、价值评价的一种倾向性 态度和行为选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取向是“用科 学的理论武装人、用正确的思想教育人,就是为了帮助和引 导人们认识、改造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提高改造客观世界 与主观世界的能力”。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目标是全面提升 大学生个体核心竞争力和国家整体文化软实力,把大学生培 养成为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 使其成为具有“三自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

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将增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 域的主导权和话语权贯穿全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 育贯穿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全过程,实现人才培养中塑造心灵和培养灵魂的关键性作用。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 创新必须保障思想政治课的价值取向,既要采用喜闻乐见的 新形式,更要确保教学过程可控和教学目标可期。

2.自主取向:尊重个性,激发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自主取向是指教师根据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能力,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鼓励和引导学生开展自 主学习,组织学生个体或团队利用教材、辅导资料、网络资 源自主掌握课程相关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开展经典阅读,提 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是学习者控制学习 的能力”,③自主学习能力包括自我激励、制定学习目标、 制订学习计划、选择学习策略、创造学习环境、监控和调整 学习过程、评估学习成果以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自主学习 取向是对学生学习意愿和能力的尊重,得到大学生认可与欢 迎,为学生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自主取 向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强调教师按照课程教学理念要求,有 计划、有组织、有控制、有检测、有敦促地提供帮助,让学 生主动学习的方式。思政理论课教学中的学生自主学习,主 要由自修教材、经典阅读、慕课平台、探究性学习等环节组 成。自主取向不是解决思想政治课教学课时有限的权宜之计, 而是帮助学生转变学习理念和提高自学能力的一种重要方 法。3.实践取向:关注现实,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应用 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代价值重要表现之一是理论思想 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一种实践 型活动,也表现在青年学生除了在课堂上了解学习马克思主 义,更需要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自觉接受和践行马克思主义。” ④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要发挥马克 思主义的理论阐释力、理性吸引力,更要体现马克思主义对 现实问题的解释力和穿透力。注重发挥实践环节的育人功能, 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观察、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

重视实践取向,改变大学生重知识学习、轻理性思考,重书 本学习、轻实践应用的陈旧观念。“专题+慕课”混合教学 改革中要专门开设实践成果展示课,为学生提供实践探究和 学习交流的平台,运用撰写读书评论、课程论文、专题研讨、 个人主题汇报、团队成果展示等多种形式培养实践能力,在 生动活泼的多维场景中体现思想政治理论实践价值,培养学 生理性思维能力,展现学生个性和团队协同的魅力。

4.学术取向:凸显方法,突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创新 性wwW.DYlw.NeT “专题+慕课”混合式教学要实现“五维同构” 1.以教材为主导,制定教学标准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中宣部、教育部规定的大学本科生 的必修课程,课程教材由教育部组织国内知名专家统一编写 而成,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统编教材的主导作用。要遵 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把握教材精神实质,立足教学实际编 写课程《教学标准》。《教学标准》一般从课程定位、课程 中学与教的目标、内容标准、学与教实施建议和教与学的评 价五个方面进行规定,是开展课程教与学的规范性指导文件。

《教学标准》从整体上确立了课程性质、教学理念、知识与 技能、过程与方法、知识模块、目标达成和评价建议。《教 学标准》是依据统编教材和教辅资料编制的课程教学文件, 有利于学生明确课程学习目标、过程和考核要求,有利于教 师把控教学进度和实现预期目标,是切实规范课程教学和提 升教学质量的重要载体。

2.以慕课为平台,组织在线学习 “阅读电子化、沟通网络化、娱乐数字化”是当代大学 生在信息社会条件下的认知心理特点。因此,教师掌握和应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注重网络教育资源的采集、加工和使 用以活跃学生思维和活泼课堂气氛成为不可抵挡的一种潮 流。慕课是在网络和信息技术支持下出现的新型教学方式, 慕课教学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话语权,实现了教师本位向学 生本位的转变。通过在线自主学习、在线交流互动和小组研 讨等方式,增强了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趣味性。在“互 联网+”时代,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几乎是每个大学生学 习的必备工具,微博、微信、QQ等“微平台”已经成为大学 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意识形态 工作的第一课堂和最前线,必须与时俱进地应对“微时代” 的各种变化。目前,比较知名的慕课平台有清华大学的“学 堂在线”等网站。一般院校在实践中可采取以下办法解决慕 课教学平台问题:一是师生同步注册清华大学“学堂在线” 或其他高校类似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平台,共享名校优质网 络资源,并辅助于QQ群等其他网络手段;
二是自主开发校本 网络课程资源;
三是综合利用微课等网络公共资源和QQ群或 微信朋友圈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在线教学。通过网络平台,实 现线上线下及课堂内外互补互动的教学场景,拓展教学时空, 丰富教学手段,提升教学实效。

3.以问题为导向,确立教学专题 科学始于问题,强烈的问题意识一直是马克思主义学说出场的重要路径。马克思指出:“一个时代的迫切问题,有 着和任何在内容上有根据的因而也是合理的问题共同的命 运: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因此,真正的批判要 分析的不是答案,而是问题。”⑤当下社会转型期的各种矛 盾相当突出,生态环境、科技伦理、道德危机、文化冲突等, 无不与社会最大多数人休戚相关。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必须关 注社会现实,从问题出发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紧紧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与 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展开教学。在凝练和设计教学 专题时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积极回应社会现实。一个有价 值且有吸引力的问题是专题教学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通过系统梳理理论体系和社会现实,与时俱进地确定讲授专 题。

4.以逻辑为主线,建构教学体系 在专题教学组织过程中要突出问题思维,系统梳理相关 理论与实践知识内容,建构理论逻辑和教学体系。“以思想 政治理论课为对象的问题思维,是指在明确教育目标的前提 下,以问题发现、问题设计以及问题分析与问题解决的方式, 编制教材内容,设计教学方案,组织课堂教学活动。”⑥在 逻辑建构中注重从“What”、“Why”、“How”出发,围绕 现状如何、问题所在、主要原因、如何评价及如何建设五方面来开展教学设计。如《社会主义文化传承发展中的辩证法》 专题的教学逻辑体系构建,围绕辩证法原理即对立统一、质 量互变和否定之否定三大规律进行问题设计,逻辑体系可从 中华传统文化千年流变,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何以形成?如何辨证评价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当代价值及 其建设路径五个方面来构建,彰显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逻辑 魅力。同时,讲解中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 分析、解决现实问题这条主线,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在 当代中国发展问题上的阐释力和解决力,提升思想政治理论 课教学的实效性。

5.以能力为本位,开展实践探究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目的是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学生,切 实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并进而提升国家软实力。“让学生 在社会实践中提高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 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使大学生能够 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领悟理论的深刻内涵,认清各种思潮的 负面影响,确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社会实践的思想意识和 行为方式。”⑦在“专题+慕课”教学中除了通过自主探究 学习外,还要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成果交流来培养学生综合 能力。研究性学习是以个人或小组选择社会热点话题开展探究,形成课程论文、读书报告等成果,以专题研讨、主题辩 论、PPT、微视频、微电影、情景剧等形式在实践课堂展示 和交流。通过开展实践探究活动,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促 进学生们的思想激荡和观点交锋,提高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的 阅读素养,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思辨能力,提高运用马克 思主义基本观点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及信 息媒体的表达与创新能力,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和未来 职业发展夯实基础。

“专题+慕课”混合式教学改革尚处于探索过程中,存 在一些待完善的方面。一是要合理分配教学时间。慕课学习 需要学生自主在线完成,专题化课堂教学与实践探究教学时 间分配大致按“2+1”模式,即实践课时占理论课时的1/3。

二是要强化慕课教学、专题教学、实践教学三者协同。慕课 教学是辅助,专题教学是核心,实践教学是拓展。慕课自主 学习作为课堂专题化教学的基础知识准备,主要解决基本理 论知识学习和在线学习考核问题。课堂专题化教学是建立在 慕课学习基础上的理论知识的运用与拓展,解决慕课无法实 现的教学目标。实践教学是探究性学习成果集中交流与展示 的平台,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提升知识运用能力。

三是课程考核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协同。以课程成绩 百分制为例,一般慕课学习及评价占30%,实践探究成果评 价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50%。注释:
①何克抗:《从混合式学习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9期。

②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 版社,2006。

③本森:《语言教学中的自主学习》,外语教学出版社, 2005。

④柴晓霞、张二芳:《高等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原 则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6期。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

⑥魏则胜:《论思想政治理论课问题意识》,《思想教 育研究》2014年第7期。

⑦陈晓钢、何勇平:《努力提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概论”课教学效果》,《高校理论战线》2012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