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知的日本历史故事
不可不知的日本历史故事 不可不知的日本历史故事 在信息的传播受制于地理的历史长河中,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国民 心态、历史文化乃至国家政策都离不开其独特的地理环境的影响。日本国土狭小, 四面环海,资源匮乏,地震频繁,使它很早便产生了一种“岛国情结”。“岛国情结”的第一个特征是强烈的排他主义,排他性其实又是缺乏安 全心理的反射。在自我生存空间极为有限、生存代价高昂的条件下,人们对任何 自己已经占有的产权都会有强烈的排他意识。我国的汉、唐、宋各代王朝,古代 朝鲜、印度文化及近、现代西方文化都曾输入日本,并必然会与其本土文化产生 交流与融合,但也会催生冲突和抵触。
在学习吸收更先进更成熟的外国文化成果时,排他性十足的日本难免 产生安全感缺失心理。
我们知道,自卑和自负常常像一枚硬币的两面,羡慕和嫉妒的界限也 绝非泾渭分明。在妒火的啃噬下,日本一方面从不停止向先进国家学习,另一方 面也渴求有朝一日能够享受对昔日老师超越和征服的快感。
事实上,日本正是这么做的,尤其是对在东亚做了数千年龙头,却在 甲午战争后衰败不堪的中国。
此外,日本基本上由单一的民族构成,使得独一无二的民族自豪感很 容易演变为民族优越感,在处理民族关系时甚至会异化为民族沙文主义和极端民 族主义。在遭遇政治经济上的现实困难时,妄自尊大的日本人便会毫无心理障碍 地转向对外侵略扩张。“岛国情结”的心态还伴有严重的危机感,人们特别关注本 民族的生存空间,关注群体的命运,甘愿为了集体能够渡过危机而泯灭个体价值 和是非判断。
同其他民族一样,日本历代统治者在遭遇政治经济困局时,常常会以 求得本民族生存空间为借口,用对外侵略转嫁国内危机,恰好碰上一个内忧频仍 的东亚大陆为邻居,更加屡试不爽。
当代日本学者四宫正贵就曾指出:“虽然表面上被封锁了,但是日本 民族的民族主义和爱国心在战后60年也没有枯竭。回顾我国历史,在国家危机之时,尊皇精神和爱国心就会兴起,超越危机。现在日本的危机状况,通过民族主 义的兴起和日本传统精神的复兴,必然能够度过。” 可见,日本国民的这种危机反应模式,直到现在也没有改变。如果我 们不变得更强更好,日本更加不会改变。
武士道精神的全民渗透 专事杀伐的职业武士阶级,最初形成于各地大名割据混战的日本战国 时期。1192年,镰仓幕府的建立标志着武士统治时代的开始。通过吸收中国儒家 理论的部分内容,武士阶级建立起一套以忠君、节义、廉耻、武勇、坚忍为基本 原则的“武士道”。
武士道中的五项基本原则,在形式上与中国儒家传统文化中的“五德” 之说非常相似,但是,如同很多其他取自中国的文化成果到了日本就会经过有意 识的主动扬弃一样,武士道与儒家伦理有着不同的侧重和内核。
遵循天人合一理念,中国人以五行配五德,分别是仁、义、礼、智、 信,而对应不同人群的不同行为规范,也常用这种“五德”来表示,比如君子应具 有“仁、义、礼、乐、忠”这五德,武将则为“智、信、仁、勇、严”,连生肖也有 各自的五德,比如雄鸡为“文、武、勇、仁、信”,无生命的玉也有“仁、义、智、 勇、洁”五德。
在中国,不管什么人或物,所要求的五德中必有一个“仁”字,这个“仁”, 就是儒家文化的根基所在。这里且不去讨论“仁”的内涵,但我们可以轻易看出, “仁”代表着一种普世的客观道德要求。“仁”之后,最常出现的是“礼”,“礼”通常 指确定下来的典章制度,更明显是一种人为的规则。
儒家学说中最重要的两个概念,仁和礼,是被武士道弃而不取的。武 士道的最根本核心是“廉耻”。
什么事情会让一个武士感到羞耻,失去个人或所属集团的荣誉和地位 当武士受到这种羞耻时,他会毫不犹豫地切腹自杀。
为了避免这种奇耻大辱,武士不管做什么事情,不管采取什么手段, 其最终目的就是一定要超越对手,取得压倒性胜利,无论是为了个人名誉而决斗, 还是赢得一场战争,为主公赢得荣光,让自己扬名立万。中国人有时会“杀身成仁”,有时也会“忍把浮名,都换了浅斟低唱”, 但日本人绝不会放弃荣誉和名声,他们杀身,也绝不会是为了抽象缥缈的仁义道 德。抛弃了仁和礼的束缚,将一己荣誉和胜利置于远高于生命的地位上,这样的 武士道精神自然会让武士们在面对斗争时采取如下态度:只有输赢,模糊是非;
只有进退,无视规则;宁可玉碎,不要瓦全。
当然,我们绝不否认武士道中那些克己、节俭等原教旨意义的价值观。
我们正视对手,就该客观认识它,甚至肯定它。
事实上,在长达几百年的武士统治时期,武士道精神已不是武士阶层 的专利,它被奉为整个日本社会的伦理基础,无远弗届,不同程度渗透熏陶着每 一个日本国民。日本人一向有坦然赴死的觉悟,即使是传统日本社会中处于下层 的农夫、乞丐,甚至柔弱的女性,也同样以回避死亡为耻。
以武士道为信仰,无怪乎日本的国民性中有动辄使用武力,并且死斗 到底的倾向了。在好的方面来说,即使在战后日本,失职的国家公务人员或生产 了不合格产品的企业主,也有不少人以死谢罪于国民,以维护自己的声誉、表达 自己的羞耻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