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改工作总结和明年工作安排意见]

亚太皇岛市发改委关于2004年体改工作总结2005工作安排意见

2004年在省发改委的指导下,我市的体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2004年各项改革工作进展情况

(一)国有企业改革稳步推进。到12月底,列入省改制规划45户,完成49户,超额完成了省下达我市的任务。其中,市属企业完成36户,县区属企业完成13户。49户企业涉及资产12.68亿元,负债11.07亿元,职工7909人,职工安置费2.39亿元,职工安置费中资产抵扣9778.89万元,改制资金支付14164.36万元;对省划转我市的秦皇岛港务集团、河北省秦皇岛造船厂等7家国有及国有控股、参股企业在摸清底数、完成资产划转手续的基础上,按照“一企一策”的原则,谋划完成了改革方案,其中河北海运等4户企业已进入改制程序;耀华玻璃集团公司、化工集团公司和腈纶厂的改革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对列入国家计划内实施政策性破产的玻璃纤维总厂、船用机械厂等12户企业抓紧立案,其中有7户企业依法终结,5户企业已进入破产程序;对县区属139户企业进行了“二次改制”。到12月底,共完成改制企业117户,占全年总任务的84.2;对按“先安置职工,后处置资产”的方式已完成改制的工业经销公司、市集装箱公司等68户企业实施依法破产。已终结完成11户,已进入程序、正在实施的47户,已履行相关审批手续、准备进入程序的6户,其余4户已转到工商局申请注销。

(二)社岜U现贫雀母锪Χ燃哟?/Agt;。一是狠抓确保扩面不放松,大力推进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截止到12月底,为61740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及时足额发放养老金37245.5万元,按时足额发放率继续保持100;完成扩面续保16227人,完成省定目标任务的154.7,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人数达到90.8;二是以扩面和完善制度为重点,医疗保险工作取得新进展。到12月底,全市共有3477个单位、33.3万名职工和退休人员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完成了省定任务36万人的91.9。全年扩面新增2.3万人。三是失业保险支撑能力不断增强,为深化改革和促进就业提供了保障。全市失业保险覆盖人数28.69万人,综合覆盖率95;四是认真贯彻《工伤保险条例》,工伤保险工作取得新进展。出台了《秦皇岛市关于贯彻〈工伤保险条例〉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了工伤保险行政管理、劳动能力鉴定和工伤保险业务经办三套机构并充实了工作人员,完善了工伤保险管理信息系统,规范了业务工作流程。

(三)事业改革全面启动。明确了“事改企”单位改制的相关政策,对“事改企”单位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抓紧制定并组织实施改制方案。对市直机关印刷厂、市煤炭工业招待所53户“事改企”单位加大改制工作的推进力度。

(四)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大力发展完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小商品批发市场和各类专业市场,积极稳妥地发展资本、产权、土地、技术、人才、劳动力等要素市场。上述要素市场比上年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不断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对政府管理的水、电、药品、教育收费等价格的变动实行集体审价和听证制度。供销社系统的28户改制企业中,已完成改制6户,其中市供销社列入12户企业,已完成4户。

(五)围绕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在投资体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上有较大动作。在投资体制改革上由审批制转为核准和备案制;在审批制度改革上实行运行机制、管理机制、监督机制创新。同时在农业、财政、文教卫生、小城镇等各方面的改革都有一定的进展。

二、2005年的重点工作

(一)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在推进国资监管、国企改革上实现突破。一是摸清企业国有资产底数,大力强化国资监管工作。对列入我市监管范围的国有独资、控股企业、投资公司开展一次全面的清产核资工作,摸清市属国有企业“家底”,全面掌握市属企业国有资产状况,核实企业资产质量,为实施有效的国资监管奠定基础。二是建立健全国有资本运营体系。积极探索,谋划资本经营预算指标体系,以对国有企业的保值增值进行考核。考核的内容是国有资本权益、企业产值和利税的增减。同时,这一指标体系的建立要结合两方面因素:①在国有企业的并购重组、国有产权的有序流动中,通过对剩余资产的处置、核销资产的收回等,确保国有资本不流失;②在效益好的企业中,保留部分国有股分享的利润等股东权益,以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三是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经营业绩考核评价体系。抓紧研究制定《秦皇岛市企业国有资产统计报告办法》、《市属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秦皇岛市属企业年度财务决算审计工作暂行规定》等,积极构建国有资产经营业绩考核评价体系。四是坚定信心,突破难点,继续推进国企改革工作。要确保完成2004年未完成改制工

作任务和2005年新上报的市肉鸡示范厂等10户企业的改制工作。同时要完成2004年市级和县区属“二次改制”剩余的25户企业改制工作;积极推进企业政策性破产和依法破产工作。具备条件的企业要全部进入破产程序,确保完成3540工厂等5户企业的政策性破产工作;做好省划转我市的河北省秦皇岛造船厂、河北海运总公司等5家企业改制工作;做好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及耀华、化工集团的改制工作。

(二)以市场体系建设为重点,在深化流通体制改革上实现突破。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大力发展完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小商品批发市场和各类专业市场,积极稳妥发展资本、产权、土地、技术、人才、劳动力等要素市场。推行现代流通方式,构建现代流通体系,加快流通现代化建设步伐。认真落实国家和省促进连锁经营发展政策,推动流通经营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制定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培育发展一批大型物流企业或企业集团;抓好电子商务应用试点,积极推进电子商务发展。

(三)以完善养老、失业、医疗、工伤保险和和推进就业体制改革为重点,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上实现突破。推进就业援助制度化,加快建立集就业信息、职业培训、技能鉴定、职业介绍四位一体的就业服务体系,提高就业率,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完善养老、失业、医疗、工伤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继续做好“两个确保”和“三条保障线”衔接工作。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加大基金管理力度,维护参保职工的合法权益。城镇职工养老、失业保险要力求实现国有、集体企业全覆盖,并继续向外资、民营企业扩展;完善混合所有制、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的政策,将基本养老保险扩大到城镇所有从业人员。强化社区平台的管理服务功能,推进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继续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医疗卫生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的同步改革,完善医疗保险参保缴费政策。积极探索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新机制,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同时要尽快研究制定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办法。

(四)以小城镇改革为重点,在推进城镇配套改革上实现突破。深化小城镇综合配套改革。着力抓好四县城关镇和留守营、石门等8个重点镇的改革和发展,全面落实有关政策意见,配套推进行政管理体制、财政管理体制、土地使用制度、户籍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扩大城镇管理权。

(五)以文教、卫生、科技、体育、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为重点,在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上实现突破。按照区域覆盖、就近服务、优势互补的原则,统筹规划、合理调整事业单位布局结构,撤消、合并和重组设置不合理的机构。对规模过小、职能消失的事业单位要坚决予以撤消;对职能雷同而重复设置或任务严重不足、服务对象单一、设置零散的,要予以合并。大力推进事业单位划转工作。对于通过自身努力,开拓服务领域,扩大服务项目,收入不断增加的财政全额拨款和差额补贴的事业单位可顺向划转,转为差额补贴或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对已进入市场,参与市场竞争的生产经营、服务型事业单位,转为企业;对行使行政处罚权或靠行政手段收费的事业单位要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在严格定编、精简富余人员的基础上,可逆向划转为财政全额拨款或按全额预算管理。今年要积极推进已确定“事转企”改制的市直机关印刷厂、市煤炭工业招待所等35户“事改企”单位的改制工作。继续探索医疗体制改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和体育等产业化发展新路子。

(六)以深化审批制度、投资体制改革为重点,在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转变上实现突破。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新审批方式,采取“一个中心、附加多种功能”的方式,积极探索实行网上审批、授权审批和统一收费的有效办法;积极推进投资体制改革。实行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落实国家、省投资体制改革方案,制定出台我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核准制和备案制实施办法。

2005年1月12日